我國「鈔票」一詞的由來及其含義的演變

2020-12-09 江渚漁樵談古錄

人所共知,鈔票是紙幣的別稱。我國最早的紙幣出現於北宋年間,應無疑義,但對於「鈔票」一詞的由來,卻有不同看法。

據《宋會要輯稿》《宋史》記載,宋代已有大鈔、小鈔的概念,例如《宋會要輯稿》說:「人戶合鈔之弊,往往有之。蓋緣攬納之家利於快便,不肯分作小鈔。」又據《宋史》記載,淳熙八年陳峴「請從榷貨務自立五十斤至百斤,分為五等,造大、小鈔給買」。自金代發行交鈔以後,「鈔」作為錢的概念逐漸深入人心,元明兩代的紙幣多以「鈔」為名,因此有人認為「鈔票」一詞是來源於宋、金時期,例如編於清末民初的《辭源》就說:「今謂紙幣曰鈔票,蓋猶沿宋金之舊耳。」

實際上,無論是宋代的大鈔、小鈔、金代的交鈔,還是元代的中統鈔、至元鈔、至大銀鈔、至正鈔,或是明代的「大明寶鈔」,均只提到了「鈔」,只能說明鈔票的起源和發展,並不能說明「鈔票」一詞就來源於上述時期。

一般認為,「鈔票」一詞是來源於清代鹹豐年間發行的「戶部官票」和「大清寶鈔」。鹹豐初年,清政府為鎮壓太平天國運動而導致國庫空虛,為籌措軍費、緩解政府的財政壓力,鹹豐三年(1853)清政府相繼發行了「戶部官票」、「大清寶鈔」。「戶部官票」和「大清寶鈔」雖然通行時間不長,但自鹹豐年間發行「戶部官票」和「大清寶鈔」以後,「鈔票」一詞在晚清文獻中頻繁出現。

起初「鈔票」一詞是「大清寶鈔」和「戶部官票」的合稱,例如黃鈞宰《金壺浪墨·熙朝財賦》提到:「軍興以來,行鈔票、鑄大錢。」其中的「鈔票」就是特指「大清寶鈔」和「戶部官票」,「鑄大錢」則指鹹豐年間鑄造鹹豐重寶、鹹豐元寶之事。後來,「鈔票」一詞逐漸演變為紙幣的通稱,例如惲毓鼎在《澄齋日記》中說:「郵傳大臣復欲停止京津火車,一時人心搖惑,市面大擾,銀行、錢店紛紛兌取銀洋,周轉不靈,遂致接踵閉門,鈔票竟成廢紙,甚至大清銀行鈔票亦不收用。」其中的「鈔票」就是各種紙幣的通稱。自清末以來,「鈔票」成為紙幣的別稱,並一直沿用到今天。

聲明:未經本人同意,其他公眾號或其他平臺不得轉載、複製本文,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支那」一詞的由來,「支那」這詞是如何從崇敬演變成侮辱
    「支那」一詞究竟由何而來?說到「支那」這個詞,現在我們大家都不太願意提起,因為這個詞曾經是日本鬼子用於侮辱中國的人的蔑稱,然而,「支那」這詞在近代以前不僅不是蔑稱,甚至還是帶有尊崇的含義。在我國古代歷史上,和中國發生接觸,文化交流最頻繁、文獻記載保留最多的國家,莫過於古印度。
  • 「小紅帽」的由來與演變
    因此,「紅色的」與「強大的」有時能夠當作同義詞使用。這深刻地說明了這種色彩蘊含的象徵意義。當然,這樣的用法並不是很常見,但我們在同一時代的德語裡也能觀察到類似的現象。相反,在英語、義大利語、西班牙語裡,「紅色的」這個詞並不能用來加強形容詞的意義,也不能構成形容詞的比較級。在口頭文學、童話寓言、神話傳說和成語俗諺中,紅色的象徵含義體現得特別明顯。
  • 「中國」一詞的由來
    這是現今能查到的「中國」這個詞的最早記載。周朝關於「中國」的含義僅僅是指周朝人對於自己居住的地域的稱謂,當時的人們認為自己居住的地方位於世界的中央,所以才會有「中國」的說法。而居住在「中國」周圍的國家和民族,被稱為蠻、夷、戎、狄。另外除了表達位置之外,「中」還有正統的意思。
  • 共振的含義及其關聯
    打開APP 共振的含義及其關聯 佚名 發表於 2017-04-18 17:22:10 在我還不能準確定義「共振」這一概念的時候,
  • 日本國名的由來,日本一詞到底有何寓意,真相是這樣的
    日本國名的演變以及由來,日本一詞到底有何寓意,真相是這樣的。《後漢書》記載,公元57年,日本派遣使臣來到當時的東漢王朝進行朝拜,東漢光武帝劉秀接見了日本使臣。見其又矮又瘦、猥瑣不堪,光武帝劉秀遂賜其國名為倭國,冊封其皇帝位倭王,並給其頒發了一個金印紫綬,上面印有「漢倭國王」四個金色大字,從此日本就成為了中國的一個附屬國。
  • 王貞儀對「歲差」這一名詞的由來,演變及測算歷史進行了詳細闡釋
    王貞儀在《德風亭初集》卷五《歲差日至辨疑》一章中對「歲差」這一名詞的由來,演變及測算歷史進行了詳細地闡釋。古代歷學家通過算數、圖像、測驗之器,對金木水火土五星的運行規律進行觀測。歲差這一現象最早是由東晉天文學家虞喜所發現的。
  • 「吃雞」一詞的由來
    一詞出現的頻率也越來越高,一開始相信很多小夥伴都比較納悶,晚上吃什麼雞?吃雞就吃雞嘛,怎麼還大吉大利呢?上面就是吃雞遊戲的概括,每一局遊戲都會有「大吉大利,晚上吃雞」出現,則很多玩家都開始逐漸了解吃雞是幹什麼,但「吃雞」一詞並不是憑空出現,它的由來很多朋友並不清楚,吃雞遊戲最早是從H1Z1演變過來的,玩法上有著極大的相似之處,當然最重要的一點是有著「美國」的標籤。
  • 衣冠禽獸一詞的由來,你真的不知道的冷歷史,原來是這樣的啊
    現如今,衣冠禽獸這個一詞被人們用來形容偽君子,假好人,品德敗壞,沒良心,無底線,行為如同禽獸一般的人。每次當我們耳邊聽到這個詞時,就會認為肯定是在批判某人。然而在古代,真的不是指這個意思,其含義是在誇人。預祝他人早日升官發財,當時「衣冠禽獸」是權力和地位的象徵。
  • 深度好文|日本鄉村振興政策演變及其效果分析
    摘 要:研究鄉村振興的國際經驗,對我國鄉村振興政策的制定具有借鑑作用。本文分析了日本20世紀70年代以來的鄉村振興法案,利用KH Coder軟體對系列法案進行文本定量分析,揭示日本鄉村振興的政策演變軌跡和效果。
  • 我國春節日期的變遷和名稱由來:日期歷朝不一,名稱來自民國
    我國春節日期的變遷和名稱由來:我國春節日期的變遷:我國的星象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古人很早開始就探索宇宙的奧秘,並由此演繹出了一套完整深奧的觀星文化。上古時代以星象空間變化來標示一歲(年)四季時間變化,北鬥七星循環旋轉,這鬥轉星移與季節變換有密切關係。北鬥七星是北半球的重要星象,鬥轉星移時北半球的黃赤交角及其附近地域的氣候、物候亦在漸變,因此成為上古時代人們判斷季節、節氣變化的依據,即所謂「鬥柄指東,天下皆春;鬥柄指南,天下皆夏;鬥柄指西,天下皆秋;鬥柄指北,天下皆冬」的星象規律。
  • 「垮掉」一詞的文化含義
    要回答這些問題,我們首先需要搞清楚「垮掉」一詞的含義(beat)。正如凱魯亞克的傳記作者查特茲(Ann Charters)所說,「垮掉」一詞「就像一把傘那樣展開,幾乎覆蓋一切」。作為「垮掉的一代」的共有特徵,「垮掉」這一關鍵詞,不僅反映了「垮掉的一代」反叛的生活方式和態度,而且還體現了他們精神追求的內涵。
  • 麻將的幾個來源及其中的演變過程
    在長期的歷史演變過程中,麻將逐步從宮廷流傳到民間,到清朝中期基本定型。麻將牌(又稱麻雀牌)是由明末盛行的馬吊牌、紙牌發展、演變而來的。而馬吊牌、紙牌等娛樂遊戲,又都與我國歷史上最古老的娛樂遊戲 ── 博戲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現在流行的棋、牌等博弈戲娛,無不是在博戲的基礎上發展、派生、演變而來的。古博戲始於何時,準確年代很難說清。
  • 法國乾杯叫「chin chin」,那你知道各國這個詞的由來嗎?
    我們在喝酒的時候總是喜歡說「乾杯」,在法國,乾杯的發音是「chin chin」,在智利,乾杯的發音是「salud」,但你知道各國這個詞的有趣由來嗎?中國唐朝,乾杯稱為「飲勝」,勝指代酒;宋元明三代時,乾杯叫「千歲」。
  • 我國「臺灣」名稱的由來
    可見,在明代以前,臺灣並無一定名稱,直到明朝後期才出現「臺灣」這一名稱。對「臺灣」名稱的由來,國內有三種意見:一種意見認為,「臺灣」名稱起源於荷蘭人1624年佔領臺灣後,築樓臺於海水灣入口處所致。其實早在荷蘭入侵前,臺灣名稱閩音稱為大員、臺中、大灣等,就早已存在。
  • 這梗由「叮噹貓」一詞演變而來
    這梗由「叮噹貓」一詞演變而來時間:2020-08-16 12:57   來源:西村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盯襠貓什麼意思什麼梗?這梗由叮噹貓一詞演變而來 動畫片裡那個常常伸出圓手的叮噹貓是很多朋友童年最美好的記憶,今天賤百科說的這個詞就跟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它叫做-盯襠貓,關於盯襠貓是什麼梗,盯襠貓的出處在哪,一起來看看吧: 盯襠貓是什麼梗 該詞   原標題:盯襠貓什麼意思什麼梗?
  • 說說「觀賞石」名稱的由來及其定義
    隨著我國賞石之風的興起,玩賞石頭的人越來越多,統一名稱也正式提到了議事日程。1990年7月,地質礦產部(現國土資源部)和國家旅遊局組織召開了一次「中國首屆觀賞石觀摩研討會」。經過充分而熱烈的討論,會議協商統一了「觀賞石」稱謂。2008年8月25日,經民政部批准,於8月30日正式成立了中國觀賞石協會。
  • 《國際歌》中文譯詞的演變
    《國際歌》中文譯詞的演變  我國在20世紀初,就有了《國際歌》的中譯本,幾十年來先後有幾種,用的只是歌詞,有的翻譯了歌曲。  一、1920年10月10日至12月5日,廣州《勞動者》周刊第2至6號分四次連載了一首翻譯的《勞動歌》,共6節,譯者署名列悲,據說是黃凌霜與區聲白合署的筆名。據考證,這是《國際歌》最早的中譯歌詞:  起來,現在世上受了饑寒困苦的奴僕。
  • 「日本」名字的由來,看完後忍不住笑了,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啊!
    「日本」名字的由來,看完後忍不住笑了,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啊!每個國家的名字都會經歷一些演變,慢慢才會變成如今的名字。就像我國一樣,神州、華夏、九州等等,其實「中國」一次同樣是逐漸演變出來的。而比較有意思的是,我們的鄰國之一,也就是日本的名字同樣,來的比較有意思。
  • sad不是悲傷,silly不是傻,這些英語常用詞過去含義讓人大跌眼鏡
    此外,除了這些新詞外,還有一些我們熟悉的詞彙出現新的含義和用法。sad不是悲傷,silly不是傻,girl不只是女孩?還有哪些日常用詞在數百年前的含義和現在可能完全風馬牛不相及?然而,由於這些官員工作手段不光彩,「cheater」一詞最終演變「cheater」,一個說謊、耍詭計和詐騙的人。
  • 那些爆火的五個「梗」,若都知道它們的由來,恭喜追番大佬實錘了
    經常看動漫的小夥伴便知道,在追番過程中,一到某些較有意義的情節,便會有著許多彈幕刷著同樣的詞,像這種的一般我們便稱之為「梗」。今天,家家便於大家分享近來很火的幾個「梗」的由來。而其實「泡泡茶壺」的由來,也是有緣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