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帝駕崩後,因為沒有抑制權臣和宗室的緣故,使得皇族與大臣內部矛盾一觸即發,而年幼的皇帝卻只能任人宰割。
陳伯宗生於南朝梁承聖三年(554年)五月初五。永定二年(558年)二月初五,受封為臨川王世子。永定三年(559年),陳武帝去世,陳蒨即位,是為陳文帝。同年八月二十六日,陳文帝立陳伯宗為皇太子。
天康元年(566年)四月二十七日,陳文帝去世,皇太子陳伯宗在太極前殿即位。
但是陳文帝生前授予其弟陳頊以重權,導致他死後嗣帝權力弱小,很快就被陳頊篡奪了皇位。
光大二年(568年)十一月,始興王陳伯茂因為皇叔安成王陳頊專政,心中十分不滿,多次散播安成王將要廢立的惡言。同月,陳頊以陳伯宗個性太軟弱,難以當大任為由發動政變,用皇太后沈妙容的名義下詔廢黜陳伯宗的帝位,將其降封為臨海王,遷到藩地居住。又下令廢黜始興王陳伯茂為溫麻侯,置諸別館,安成王派遣刺客在車內殺掉了他。
太建元年(569年)正月,陳頊自立為帝,是為陳宣帝。太建二年(570年)四月,陳伯宗不明不白地死去,年僅十九歲,史稱陳廢帝,葬於今南京西善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