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獎得主安格斯·迪頓:美國抗疫失敗兩大原因——川普和妥協州

2020-12-22 新浪財經

來源:新浪財經

意見領袖丨Project Syndicate

安格斯·迪頓(Angus Deaton,201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普林斯頓大學伍德羅·威爾遜公共與國際事務學院的經濟學和國際事務名譽教授)

川普政府應當對美國未能控制新型冠狀病毒負上主要責任,但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鮮有提及的原因,那就是1787年的康乃狄克大妥協。這一事件在當年發生之時就阻礙了美國的民主制度,並因此削弱了國會對疫情的應對能力。

在1787年的制憲會議上,無論是較小還是較大的州都不同意實施代表制,因為前者要求各州地位平等,後者則主張人口數量與代表數量對等。最後達成的折衷方案是建立一個兩院制的立法機構,其中一院對應民眾,一院對應各州。在眾議院,議員席位數量與各州人口數量成正比;在參議院,無論各州人口多寡都能指派兩名參議員。

結果當前最大的四個州(加利福尼亞、德克薩斯,佛羅裡達和紐約州)雖然擁有全美1/3的人口,卻僅佔據了100個參議院議席中的8個,而四個最小的州(懷俄明,阿拉斯加,佛蒙特和北達科他州)縱使只佔全國總人口的1%,卻照樣能擁有8個參議院席位。

我們可以結合通常由基尼係數衡量的收入不平等狀況(0表示完全平等,1表示完全不平等,即一個人獲得全體所有收入)來分析這一點。美國的基尼係數為0.42,也是富裕國家中最高的。但如果將同樣的不平等標準套用在參議院的代表制上,那麼該係數將被提升到0.50——懷俄明州選民所擁有的投票權力是德克薩斯州選民的十倍。由於立法必須同時在參眾兩院獲得通過,因此幾個小州串通起來就可以輕易地否決那些符合絕大多數民眾利益的措施,正如參議院裡經常發生的那樣。

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和死亡病例在地理分布上的平等性甚至比參議院的投票權分布還要差。截至7月8日,在有記錄的12.5萬例新型冠狀病毒死亡病例中有45%出自4個州(新澤西州,紐約州,麻薩諸塞州和伊利諾州),70%的死者來自死亡病例數量排名前10的州。雖然每個州都有人感染新冠死亡,但是阿拉斯加、夏威夷,懷俄明和蒙大拿州的死亡總數加起來只有大概80例。受衝擊最少的那25個州合共有8000人喪生,佔全國死亡病例總數的6.4%。

當總統川普於3月13日宣布進入全國緊急狀態時,整個國家基本上同步進入了封鎖狀態。緊急狀態是全國性的,而國會的應對則是在跨黨派基礎上通過了四項單獨措施。但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各州解除封鎖——無論是正式還是非正式——的步調相對起初的封鎖來說就並不那麼一致了。與病例不斷湧現或已經出現大量死亡病例的紐約、新澤西和麻薩諸塞等州相比,那些感染率較低或死亡人數較少州的人們行動更加自由。參議院對增加緊急開支的渴求也因此迅速減少。

5月15日,民主黨在其控制的眾議院中基本憑藉一黨之力通過了《健康與經濟復甦綜合緊急解決方案法案》,但此後法案在參議院並未取得任何進展。共和黨在參議院享有的多數席位是1787年大妥協的直接結果,因為席位被嚴重過度分配給了那些人口稀少且偏向共和黨的農村州。

可見這場悲劇在很久以前就已埋下了伏筆。很快病毒開始在低死亡率致使人們對疫情普遍鬆懈的美國南部和西南部傳播開來。意識到感染和死亡正在螺旋式上升的政策制定者們試圖扭轉整個重開進程,但一切似乎為時已晚,如今疫情反過來又通過來自南部和西部州的旅行者們威脅著東部各州。

在全國性應對方案缺位(更別提一部允許實施中央控制的憲法了)的情況下,各州通常只能短視地遵循自身直覺和利益行事。隨著人們在各州之間自由來去,病毒將在全國範圍內來回傳播,直到某一天研發出疫苗或者實現群體免疫(假設可以實現持續免疫的話)。

由於那些以前病例較少的州死亡人數持續上升,因此參議院可能會採用某種版本的《健康與經濟復甦綜合緊急解決方案法案》。鑑於失業救濟金將在本月底耗盡而那些受影響最嚴重州的財政很快會枯竭,因此將迫切需要這種救濟——倘若參議院能早點展現出這一領導才能的話,那麼這種需求肯定不會那麼大。協調一致的國家封鎖政策可能導致復工進度變慢,但總會比眼下的混亂狀況更具可持續性。

無論如何,疫情正在從(民主黨主導的)「藍色州」轉移到(共和黨主導的)「紅色州」。截至7月8日,26個由共和黨人任州長的州的新冠死亡率(與24個由民主黨人擔任州長的州相比)從3月下旬的22%上升到29%。換言之共和黨州長受到白宮及其媒體盟友發布的有害虛假信息的影響要比其民主黨同僚更大。比如《華爾街日報》最近的一篇社論就展現了其對科學建議的公開蔑視,嘲笑哈佛大學是「美國最後一批尚未學會警惕根據公共衛生專家的模型實施重大變革的惡果的機構。」

話雖如此,竊以為就算民主黨人取代共和黨人擔任州立法者和州長,情況也不會有太大不同。問題在於一個最終由地方當局根據自身需求和風險感知進行控制的聯邦體制缺乏一個由中央統籌且可以強制執行的國家戰略。想要人們為了緩解某種在身邊社區中看不到的風險而為遙遠的他人做出犧牲總是很難。

州的權力在1787年的費城制憲會議上是個問題,到如今依然是個問題。人們經常指出不平等是造成許多社會弊病的原因。但仿佛美國的經濟不平等還不夠糟糕似的,其制度化的代表制不平等如今已經嚴重破壞了民主的有效性。

相關焦點

  • 諾獎得主安格斯·迪頓對話騰訊湯道生:世界的未來將越來越依賴數字...
    4月28日,騰訊研究院、騰訊產業智匯廳和騰訊新聞共同推出的「騰訊對話·Tencent Dialogue:對話諾獎系列活動」在線舉行。活動第一期以「疫情下的數字經濟與社會福祉」為主題,邀請201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普林斯頓大學教授安格斯·迪頓(Angus Deaton)與騰訊高級執行副總裁、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總裁湯道生,通過騰訊會議開展「雲對話」,並由騰訊研究院副院長李剛擔任主持人。
  • 湯道生對話諾獎得主安格斯·迪頓:疫情將如何影響我們的長期生活?
    4月28日,騰訊研究院、騰訊產業智匯廳和騰訊新聞共同推出的「騰訊對話·Tencent Dialogue:對話諾獎系列活動」在線舉行。活動第一期以「疫情下的數字經濟與社會福祉」為主題,邀請201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普林斯頓大學教授安格斯·迪頓(Angus Deaton)與騰訊高級執行副總裁、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總裁湯道生,通過騰訊會議開展「雲對話」,並由騰訊研究院副院長李剛擔任主持人。
  • 諾獎得主安格斯·迪頓:質疑全球化的人忽視了什麼
    4月28日,在「騰訊對話·Tencent Dialogue:對話諾獎系列活動」上,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普林斯頓大學微觀經濟學教授安格斯迪頓(Angus Deaton),與騰訊高級執行副總裁、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總裁湯道生開展「雲對話」,作出如上判斷。2015年,因為對消費、貧窮與福利的分析,安格斯迪頓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 直擊諾獎|歷年諾獎得主帶你親歷最強大腦的頂級書單
    北京時間10月12日下午,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正式揭曉!據諾貝爾獎委員會官網消息,保羅·米爾格羅姆(Paul R. Milgrom)和羅伯特·B·威爾遜(Robert B.Wilson)被授予2020諾貝爾經濟學獎,其原因是改進了拍賣理論和新拍賣形式的發明。
  • 直擊諾獎 | 歷年諾獎得主帶你親歷最強大腦的頂級書單
    本期我們精選了歷年諾貝爾獎得主權威著作和力薦好書,帶你一起品讀大師經典。01.諾獎得主相關著作2020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米爾格羅姆《美國怎麼了》安格斯·迪頓&安妮·凱斯 著作者研究發現,在25~40歲年齡段的美國白人中,大約一半的死亡要歸咎於自殺、酒精性肝病和藥物過量使用
  •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明晚揭曉,獎項評選有這些「潛規則」
    當地時間10月12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就將宣布2020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諾獎將花落誰家?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經濟學動態》編輯部副主任李仁貴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作為一個錦上添花的獎項,獲獎者必須是已經受到主流經濟學界認可的、獲得過接近諾獎級別榮譽的經濟學家。同時,已經獲得過表彰的領域短期內不會再得獎。
  • 世界越來越依賴數位技術——諾獎經濟學家安格斯·迪頓對話騰訊...
    人民網深圳4月29日電(陳育柱)「我們正在走向一個更依賴網際網路的世界,擁有和熟悉相關資源、技能的人和國家將從中進一步獲益。」4月28日,201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普林斯頓大學教授安格斯·迪頓在「騰訊對話·Tencent Dialogue:對話諾獎系列活動」中說。
  • 美國抗疫失敗原因曝光!川普心態爆炸,自己啥都不懂還瞎指揮
    此次抗疫行動,CDC本應該佔據絕對主導地位,結果卻成為了川普手中的一個工具,CDC所做出的決定,最終還是要川普拍板才行,這正是此次美國抗擊疫情失敗的根本原因。川普完全是一個門外漢,在醫學、衛生領域一竅不通,這種事關人命的大事,依然被川普當成兒戲,想到一出是一出,自己啥都不懂,還要瞎指揮,直到現在,美國也沒有一個清晰的抗疫策略,很多決定都是川普一拍腦子做出來的,最終導致全美的抗疫工作雜亂無章。
  • 美鷹派橫行,77位諾獎獲得者,回應川普:政治病毒更危險
    在2月份,美國病毒專家預測,美國總確診人數會達到220萬人,死亡人數會達到10萬人,當時很多人感覺這兩個數字都匪夷所思,認為這是病毒專家對於大眾不居家隔離的恐嚇。可是事實證明,這個數字就在眼前了。美國確診人數和死亡人數不斷創出新高,正在迅速接近這兩個數據。
  • 剛剛,今年諾獎首發頒給C肝病毒捕手!英美三位科學家獲獎
    血源性肝炎是全球重大的健康問題,導致全世界人們患上肝硬化和肝癌。C型肝炎病毒是導致肝癌的兩大元兇之一。由於B肝在中國的「表現」過於出色,讓多數中國公眾忽略了「肝癌三步曲」中的「第一步」包含了C型肝炎;但在世界範圍內,對於C肝病毒的鎖定和認識則挽救了無數人的健康和生命。
  • 諾獎得主赫克曼:今天的經濟學界很不正常
    Heckman) 美國著名經濟學家,美國芝加哥大學經濟學教授、芝加哥經濟學派代表人物之一,200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他們指出,多年來的扶貧政策大都以失敗而告終,原因就在於人們對於貧窮的理解不夠深刻,好鋼沒有用在刀刃上。《貧窮的本質:我們為什麼擺脫不了貧窮》用大量實例,提出了一些實用性較強的建議,尋找那些經得起檢驗的扶貧方案,為政策制定者、慈善家、政治家及所有希望天下脫貧的人提供了重要指導。
  • 2015年經濟諾獎得主評今年諾獎:隨機對照實驗方法有局限
    【寫在前面】:201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獲獎者為阿比吉特·班納吉(Abhijit Banerjee)、埃斯特·迪弗洛(Esther Duflo)和麥可·克雷默(Michael Kremer),以表彰他們「在減輕全球貧困方面的實驗性做法」。三位諾獎得主率先在經濟學中使用「隨機對照實驗」,但該種實驗方法在經濟學家中掀起爭議。
  • 剛剛,今年諾獎首發頒給C肝病毒捕手!英美三位科學家獲2020年...
    C型肝炎病毒是導致肝癌的兩大元兇之一。他生於1935年9月12日,出生在美國紐約。其分別於1956年和1960年在羅切斯特大學獲得文學學士學位和學位。現任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沃倫格蘭特馬格努森臨床中心(warrengrantmagnuson)傳染病科科長和輸血醫學部研究副主任。他最著名的工作是發現C型肝炎病毒。他曾被授予美國政府公共衛生服務機構授予平民的最高獎項「傑出服務獎章」以及阿爾伯特·拉斯克臨床醫學研究獎。
  • 2020諾獎預測出爐!「引文桂冠」獎今日公布,華人學者戴宏傑入選
    9 月 23 日,擁有 Web of Science、InCites 等著名論文及期刊索引平臺的科睿唯安公司(Clarivate Analytics)宣布了 2020 年「引文桂冠獎」得主,預測在今年或未來可能獲得諾獎的科學家。共有 24 位科學家入選,其中包含知名華人學者戴宏傑。
  • 李嘉誠斥600萬鼓勵諾獎未得主,59歲紅顏刻意扮老襯誠哥
    一年一度的諾貝爾獎頒獎儀式昨日(10)在瑞典以及挪威首都兩地舉行,因為受不可抗力因素的影響,本屆諾獎頒獎禮只能通過線上直播方式進行,而且當晚的慶祝晚宴亦是取消。今年諾獎獲選的名單中,有兩位得主頗為特別,一位是醫學獎得主英國科學家霍頓、一位是化學獎得主美國科學家杜德納,兩人均是前華人首富李嘉誠基金會旗下捐助的研究所教授。兩位諾貝爾獎得主收到組委會派發的獎牌和獎金(1000萬克朗)之後,不約而同將複製版的獎牌贈送給「贊助商」長和集團創辦人李嘉誠。
  • 【諾獎得主阿爾特:新冠疫苗大規模面向公眾使用預計要到明年】今日...
    【諾獎得主阿爾特:新冠疫苗大規模面向公眾使用預計要到明年】今日,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在上海舉行。新科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美國病毒學家哈維·阿爾特表示,新冠疫苗大規模面向公眾使用預計要到明年。
  • 美國抗疫失敗 是自由資本主義的失敗
    在大洋彼岸的美國,川普始終不承認敗選並想方設法為拜登政府挖坑的新聞佔據著各大媒體的頭條,而每天一路飆升的新增確診病例和死亡人數,卻似乎早被人們忘記,至少不在現任美國政府的議事日程之上。進入新年,美國的確診人數邁過2000萬關口,死亡人數接近35萬。
  • 73歲諾獎得主、WLA副主席萊維特:我智慧型手機玩得很溜
    73歲諾獎得主、WLA副主席萊維特:我智慧型手機玩得很溜 2020-10-22 06: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認識一下新晉諾獎得主露易絲·格麗克!她的兩部作品京東30分鐘內...
    半島全媒體記者 黃靖斐北京時間10月8日晚19時,瑞典學院公布2020年度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獲獎作家是美國桂冠詩人露易絲·格麗克。她是美國當代著名女詩人,美國桂冠詩人(2003-2004),曾獲普立茲獎、國家圖書獎、全國書評界獎、波林根獎等。至此,諾貝爾文學獎已經有16位女性文學獎得主。此前獲諾獎呼聲最高的作家包括加拿大作家瑪格麗特·阿特伍德、捷克作家米蘭·昆德拉,還有大家津津樂道的村上春樹。
  • CNN:「美國優先」失敗,川普將帶著史上最糟經濟表現卸任
    【文/觀察者網 陳思佳】川普連任失敗,他的「美國優先」口號也成為一紙空談。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就專門從經濟表現出發,分析了川普喊的最為響亮的「美國優先」議程到底有多失敗。12月13日,CNN發布了一篇題為「川普將會帶著史上最差的經濟表現卸任」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