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地球3.8萬公裡!「土特產」即將送達,四子王旗準備「籤收」

2020-12-19 瀟湘晨報

圖說:四子王旗已做好「籤收」準備 來源/國家航天局(下同)

新民晚報訊(記者 郜陽 葉薇)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嫦娥五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即將攜帶月球「土特產」,返回地球,跑完地月「接力跑」的「最後一棒」。

一場降雪為等待「五姑娘」凱旋歸來的四子王旗披上了一層「盛裝」。四子王旗著陸場位於內蒙古草原中部,作為我國神舟飛船主著陸場,素有「神舟家園」的美譽。著陸場各項準備工作已全部就緒,迎接"五姑娘"平安回家。為了保障好此次任務,氣象分隊提前3個月進駐著陸場區,24小時不間斷觀測溫度、溼度、氣壓、風向、風速等,每日零點釋放高空探測氣球。

返回器採用半彈道跳躍式即「打水漂」返回方式,這種返回方式控制難度非常大,回收區的範圍也特別大。在冰天雪地的夜間尋找如此小的目標,難度陡增。為此,搜索回收分隊組織了多次貼近實戰的訓練演練。空中分隊、地面分隊同時行動,雷達測量數據實時送到直升機和搜索車輛上,引導直升機和車輛搜索接近返回器。

據悉,此時此刻,「五姑娘」已經走到了「家門」口,距離地球3.8萬公裡,我們已準備好「籤收」月球「土特產」,滿懷期待迎接「五姑娘」凱旋歸來!

【來源:新民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籤收!月球土特產已送達
    (原標題:籤收!#月球土特產已送達#) 【籤收!
  • 「廣寒宮土特產」已籤收!100秒高燃回顧…
    「廣寒宮土特產」已籤收! 北京時間12月17日1時59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
  • 月球「土特產」已送達!接「公主」回家的四子王旗到底什麼來頭?
    12月17日1時59分,攜帶2千克月球樣品的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經過23天的「長途跋涉」,我國首次月球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此次搜索回收,是四子王旗著陸場時隔4年後再一次執行任務。從1999年至今,四子王旗成功完成了多項航天任務。曾經默默無聞的四子王旗,也因此變得廣為人知。
  • 嫦娥回家,土特產怎麼處理?
    在到達地球5000公裡之外時,嫦娥五號軌道器與返回器分離,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獨自踏上回家路。在降至距離地面約10公裡高度時,嫦娥五號返回器打開降落傘,完成最後減速並保持姿態穩定,隨後平穩著陸。負責搜索回收任務的測控與回收系統技術人員及時發現了目標,回收工作有序開展。 和載人飛船相比,嫦娥五號返回器的體積只有飛船返回艙的約1/7,可著陸面積卻是載人飛船的16倍。
  • 嫦娥五號成功進入月地轉移軌道 攜土特產回家的旅程已開啟!
    嫦娥五號成功進入月地轉移軌道 攜土特產回家的旅程已開啟!時間:2020-12-13 14:12   來源:上觀新聞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嫦娥五號成功進入月地轉移軌道 攜土特產回家的旅程已開啟! 嫦娥五號回家之路又傳新消息。
  • 五姑娘要帶著月球土特產回家啦 BJ40軍團攜新成員霸氣相迎
    【環球網汽車報導】截至12月14日11時13分,嫦娥五號順利完成第一次月地轉移軌道修正,預計將在12月17日左右返回地球,最終在四子王旗降落。返回器進入大氣層的速度接近第二宇宙速度,以這樣的速度返回地球,如果不能「踩上一腳急剎車」,返回器就可能會在大氣層中燒蝕殆盡。為了讓嫦娥五號平安回家,科學家讓它玩起「打水漂」。具體來說,嫦娥五號的返回器會先高速進入大氣層,隨後藉助大氣層提供的升力「跳」起來,再以第一宇宙速度重新進入大氣層返回地面,就像「打水漂」一樣。藉助這一獨特的返回方式,嫦娥五號返回器順利著陸,平安將月壤帶回地球。
  • 月球「土特產」請籤收!
    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12月3日23時10分,嫦娥五號上升器3000N發動機工作約6分鐘,成功將攜帶樣品的上升器送入到預定環月軌道。這是中國首次實現地外天體起飛。圖為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拍攝的嫦娥五號上升器點火起飛模擬圖。
  • 「五姑娘」我們地球見 BJ40軍團護衛你平安回家
    截至12月14日11時13分,嫦娥五號順利完成第一次月地轉移軌道修正,預計將在12月17日左右返回地球,最終在四子王旗降落。返回器進入大氣層的速度接近第二宇宙速度,以這樣的速度返回地球,如果不能「踩上一腳急剎車」,返回器就可能會在大氣層中燒蝕殆盡。為了讓嫦娥五號平安回家,科學家讓它玩起「打水漂」。具體來說,嫦娥五號的返回器會先高速進入大氣層,隨後藉助大氣層提供的升力「跳」起來,再以第一宇宙速度重新進入大氣層返回地面,就像「打水漂」一樣。藉助這一獨特的返回方式,嫦娥五號返回器順利著陸,平安將月壤帶回地球。
  • 天問一號距離地球超1億公裡,距離火星約1200萬公裡
    截至12月14日21時,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144天,距離地球超過1億公裡,飛行裡程約3.6億公裡,飛行狀態良好。「日月安屬,列星安陳?」兩千多年前,詩人屈原發出對宇宙奧秘的「天問」。今天,天問一號正帶著中華民族數千年的上下求索,跨過數億公裡的銀漢迢迢,去探究這顆神秘紅色星球的奧秘。受天體運動規律影響,火星與地球距離在0.5億公裡至4億多公裡周期性變化。天問一號到達火星附近時,距離地球約1.9億公裡。
  • 天問一號距離地球超1億公裡 相當於2499個地球赤道長度
    據國家航天局最新消息,天問一號距離地球超1億公裡。目前天問一號飛行狀態良好,預計明年2月中旬接近火星。  國家航天局消息:截至12月14日21時,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144天,飛行裡程約3.6億公裡,距離地球超過1億公裡,距離火星約1200萬公裡,飛行狀態良好。  受天體運動規律影響,火星與地球距離在0.5億公裡至4億多公裡周期性變化。
  • 「天問一號」探測器 距離地球超過1億公裡
    記者15日從國家航天局獲悉,截至12月14日21時,「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144天,飛行裡程約3.6億公裡,距離地球超過1億公裡,距離火星約1200萬公裡,飛行狀態良好。據介紹,受天體運動規律影響,火星與地球距離在0.5億公裡至4億多公裡周期性變化。
  • 地球距離火星有多遠?科學家:近日點5460萬公裡
    火星相對於地球較近,自然而然成為我們人類想要徵服的第二個天體。很多人始終都相信火星上存在著地外生命,只不過它們正好避開了探測器的探索範圍。在我們的地球上,其實也存在著我們看不到的角落。比如無邊的沙漠,環境是如此惡劣,我們怎麼可能到底沙漠的邊邊角角呢,說不準自個都迷失了方向。在這裡,我們難以想像這裡還有生命的存在。探索火星不單是我們國家的任務,其他國家也在籌備工作當中。
  • 「嫦娥五號」新成就達成,月球「土特產」成功送達
    零下20攝氏度的寒冷,也阻擋不了「嫦娥五號」歸家的腳步,17日凌晨,一位離家多日的「天外來客」降落在內蒙古四子王旗的土地上,它攜帶著來自月球的「土特產」,滿載而歸返回地球。那麼,既然是這麼遠去月球上採集月球巖石和土壤樣本,這些珍貴的「土特產」,也一定有它們獨特的研究價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為何要去月球挖土。為何要去月球挖土?
  • 即將進入地球引力範圍,日本飛船隻剩兩千萬公裡,離子引擎關閉
    根據日本JAXA網站在10月4日公開數據顯示,在2,500萬公裡外的漆黑深空中,這艘載有大石頭礦物的日本飛船「隼鳥2號」正風馳電掣地奔向地球,接近速度超過每秒10公裡,是從槍膛射出子彈速度
  • 直飛40萬公裡,以第2宇宙速度正中靶心!
    也就是等於可以從38萬公裡外發射,最終準確擊中半個排球場大小的目標;甚至可以擊中一個桌球臺大小的目標,這已經遠遠超過了早期大多數洲際飛彈,90到300米的誤差精度。CE5號的返回器攜帶成功取樣的2公斤樣品,從距離月面230公裡高度的軌道,在背對地球的月球遠端,開動4臺150牛的小發動機加速22分鐘,脫離月球引力,越過距離月面高度,2萬公裡的月地引力平衡點以後,開始直飛四子王旗的返回區,中間沒有任何的繞彎,更沒有再次環繞月球或者地球幾圈的緩衝瞄準,是真正的「直達特快專遞」!
  • 數據看中國 | 「嫦娥」凌晨回家,月球「土特產」成功籤收,背後的...
    北京時間2020年12月17日1時59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標誌著我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前蘇聯月球探測器由前蘇聯航空專家巴巴金設計的E-8-5型採樣器是蘇聯首款第三代月球探測器。
  • 距離地球超1000萬公裡,「天問一號」在太空飛行1月餘,還要連闖七大...
    8月25日22時45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天問一號」任務探測器已在茫茫太空中飛行了1月餘,距離地球超1000萬公裡,刷新了中國航天深空探測裡程的新紀錄。「天問一號」的火星之旅還很長,它還將面臨哪些風險點,科研人員都有哪些保障技術和措施?近日,航天領域相關專家和研製單位接受了本報記者採訪,對「天問一號」任務探測器的奔火旅程進行了詳細解讀。
  • 天問一號距離地球超過1億公裡預計明年2月著陸火星
    原標題:天問一號距離地球超過1億公裡預計明年2月著陸火星 從國家航天局獲悉,截至12月14日21時,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144天,飛行裡程約3.6億公裡,距離地球超過1億公裡,距離火星約1200萬公裡,飛行狀態良好。
  • 地球和月亮相距多遠?科學家:38萬公裡,能放下太陽系8大行星
    地球和月亮相距多遠?科學家:38萬公裡,能放下太陽系8大行星在空曠寂寥的宇宙中,距離地球最近的天體就是月球,在古代,人也對於月球也有許多美好的幻想。到了現代,人類擁有了足夠的科技踏出地球,也第一次造訪了月球,讓人類的足跡留在了月球上面。
  • 「土特產」在此處理!我國首個月球樣品實驗室長啥樣?
    「土特產」在此處理!我國首個月球樣品實驗室長啥樣? 2020-12-17 09:58:35  來源:央視新聞      今天,月球土特產已送達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