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這些熟悉的名字,鮮活的面容你還記得多少?(排名不分先後,按出生日期作序。)
一、謝婉瑩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唐開元二十九年,大詩人王昌齡的一首《芙蓉樓送辛漸》訴盡清冷、感傷的送別氛圍。詩人用冰心、玉壺自喻,以表達自己高潔的品格和堅貞的信念。說起謝婉瑩大家可能不是太熟悉,但提起冰心我們就再熟悉不過了,大家肯定記得小時候語文課本上我們學習的那篇課文《小桔燈》吧?其筆名冰心就是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壺」。把謝先生放在第一位,是因為今天要講的文豪中她是唯一的女性。而小編我採用玉壺來作為筆名,不求能比肩於先賢,只求稍稍望其項背,則足矣。各位看官諒解則個,因為是本號第一篇文章,囉嗦了點。現在咱們言歸正傳。
冰心,漢族,生於1900年10月5日,福建省福州市長樂區人,中國詩人,作家,散文家。於1999年2月28日在北京醫院逝世,享年99歲,被稱為「世紀老人」。代表作《繁星》、《春水》等,《寄小讀者》是中國早期的兒童文學作品,翻譯併合作翻譯了《先知》、《世界史綱》、《世界史》等著作。引用《大學》裡的一句話來說「致知在格物」,冰心的作品清麗詳實、親切逼真,她隨手擷取人生的片段總是能展現社會生活的切面,體現了她對生活細節細緻入微的觀察,皆是富有哲理和詩意的珍品。
二、魯迅
魯迅,生於1881年9月25日,浙江紹興人,原名周樹人,字豫才,中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這段話耳熟能詳,根本不用思考就可以直接打出來。只因為他是少年的閏土、潦倒的孔乙己、可憐的阿Q、棄醫從文的民主革命戰士和英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脊梁。代表作有《朝花夕拾》、《吶喊》、《彷徨》等等,其一生有過兩段婚姻關係,上圖為第2位夫人許廣平。魯迅先生逝世於1936年10月19日。
三、郭沫若
1892年11月16日郭沫若出生於四川樂山沙灣,原名郭開貞,字鼎堂,號尚武。現代文學家,新詩奠基人之一,中國科學院首任院長,蘇聯科學院外籍院士。曾留學日本,畢業於日本九州帝國大學,代表作有《天狗》、《女神》、《甲骨文字研究》等。1978年6月12日,因病逝世,終年86歲。
四、茅盾
原名沈德鴻,筆名茅盾,生於1896年7月4日,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市人,中國現代著名作家、文化及社會活動家,他是新文化運動的先驅者、中國革命文藝的奠基人。代表作《春蠶》、《子夜》《林家鋪子》等,其在文藝理論和書法上也有很高的造詣。1981年3月27日,茅盾先生與世長辭。其紀念故居有兩處:一處烏鎮故居,一處北京故居(上圖所示)。
五、徐志摩
徐志摩出生於1897年1月15日,卒於1931年11月19日,原名章垿,留學英國時改名志摩。浙江海寧硤石人,現代詩人、散文家,新月派代表詩人。代表作有《翡冷翠的一夜》、《再別康橋》。其與張幼儀、林徽因、陸小曼的感情糾葛和再別康橋一樣,至今仍然被後世傳唱和評說。
六、老舍
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生於1899年2月3日,信仰基督教,北京滿族正紅旗人。中國現代小說家、作家,新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代表作有《駱駝祥子》、《四世同堂》、《茶館》等,其作品被多次拍攝成電影和話劇,頗具人文主義和文化象徵。
七、沈從文
原名沈嶽煥,字崇文,生於1902年12月28日,湖南鳳凰縣人,苗族。中國著名作家、歷史文物研究者,代表作《邊城》、《長河》、《中國古代服飾研究》等。其一生坎坷、奉獻,是具有特殊意義的鄉村世界的主要表現者,他的文學作品中有許多對湘西風情的描述。1988年5月10日因病逝世。
八、巴金
1904年11月25日,巴金先生生於四川成都,其祖籍浙江嘉興,原名李堯棠。中國作家,翻譯家,無黨派愛國民主人士,中國作家協會主席,代表作有《激流三部曲》、《愛情三部曲》,大量短篇小說等。其作品取材豐富,風格多樣化,語言特徵明顯,被譽為中國共產黨的親密朋友。2005年10月17日去世,享年100周歲。
九、錢鍾書
1910年11月21日出生於江蘇無錫,原名仰先,字哲良,後改名鍾書,字默存。中國現代作家,文學研究家,其夫人楊絳是著名的中國女作家,文學翻譯家,外國文學研究家。錢鍾書先生代表作有《圍城》、《人·獸·鬼》等,1988年12月19日於北京逝世。
十、史鐵生
史鐵生1951年出生於北京市,中國作家、散文家。因雙腿癱瘓和患有尿毒症,自稱職業是生病,業餘在寫作。代表作《務虛筆記》、《中國故事:命若琴弦》,其中《我與地壇》被選入小學語文課本教材。2010年12月31日因病去世,器官捐獻用於醫學研究。
上面的列舉肯定不能全面地囊括所有的文壇前輩,各位朋友還知道哪些歡迎評論區留言互動哦。壺哥(胡歌),或者老壺(老胡)也行啦,也想漲漲知識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