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翁哥原創,所有文章中圖片為介紹或者說明該問題使用。
上文我們提到德國的閃擊戰,那麼這一戰術就需要的德國空軍配合地面部隊進行快速,首輪的空軍作戰效果越好,那麼地面進攻部隊就會更加輕鬆。因此,一款著名的轟炸機進入了人們的視線——斯圖卡。
01德國斯圖卡俯衝轟炸機
德國Stuka(斯圖卡),最為著名的代表就是:JU-87斯圖卡俯衝轟炸機。其最為顯著的特點就是這種轟炸機在進行轟炸任務的時候,其裝備的冷卻進氣口的空氣發生裝置會在戰機俯衝的時候發出巨大的尖銳聲響,在投彈之前地面的人就已經被這種極大的聲音所震懾,外加斯圖卡轟炸機取得的驕人戰果,在一段時期內甚至被稱呼為:「斯圖卡時代」。
02斯圖卡誕生歷史
俯衝轟炸機的發展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各國空軍由於受到時代科技的限制他們駕駛的飛機並不能像現在這樣精良,甚至當義大利率先準備將「敞篷飛機」換成類似於現代這樣「封閉飛機」的時候,義大利飛行員還驚呼;「不能裝玻璃,這樣就沒有微風拂過臉龐的感覺!」
所以在那個時代,各國空軍飛行員多半都是低空飛行用機槍掃射地面目標,甚至於有飛行員拿手往地面投擲硬物擊殺敵軍。
經過這種作戰方式的空軍飛行員都表示:水平飛行進行投彈和掃射精度很差,想要能夠擊中一個目標需要大的量投彈,否則彈藥可能偏差數千米。所以只能靠數量彌補精度。
此後許多國家開始研究「俯衝轟炸機」的項目,德國空軍將領也通過自己的努力,在和軍隊高層博弈中讓德國裝備了俯衝轟炸機,於是促成了紅極一時的「斯圖卡」。
偽裝生產
對於俯衝轟炸機的研究各國方向不同,有的側重於空中較量,而德國則將其服務於支援地面部隊。
德國自從被《凡爾賽條約》限制之後,本國的軍事工業和軍隊素質都被限制,所以一直進行著各種各種掩人耳目的計劃和行為,比如:保留優秀軍官、推廣類似於射擊或者飛行的體育項目、變相改名等方式。其中就有斯圖卡項目,德國的軍工企業各自按照俯衝轟炸機的數據指標研發軍用飛機,同時借用「競賽飛行」公開方式進行軍備競爭。
軍備競爭中,德國選擇了JU87原型機並提供給了軍工企業修改駕駛艙視野等改進建議。而參與競賽的其他飛機有的被日本買走,這裡就出現了一個非常有趣的事情:由於日本陸軍和海軍雙方矛盾不斷,並且互相看不順眼,於是日本海軍和日本陸軍先後從各自德國人這裡買了同一飛機兩次……
03斯圖卡誕生
德國方面確定了原型機之後,開始了試驗工作並對各種問題進行修正,逐步替換德國早期的強擊機。二戰伊始,德國已經裝備了300多架斯圖卡轟炸機。
為了讓斯圖卡能夠經受住高速俯衝和低空作戰面對的防空火力等壓力,斯圖卡的飛機機體進行了強有力的改進。也是因此,斯圖卡丟失了機動性和航程優勢,但是這並不妨礙斯圖卡轟炸機在初期取得極為驚人的戰果,畢竟初期作戰範圍並不太大,而且德國空軍取得了制空權,斯圖卡甚至不需要護航都能進行轟炸任務。
04斯圖卡戰爭史
試驗戰機——西班牙
西班牙爆發內戰,不同勢力支持的西班牙軍隊互相作戰,此時德國空軍剛剛裝備了大量新式飛機於是迫不及待的準備在西班牙試驗自己的新飛機。
德國組建的「禿鷹軍團」面對西班牙薄弱的防空力量,以及良好的地面引導摧毀了大量高價值的目標,也是這次試驗為後來的閃擊戰提供了良好的協同理論指導。
戰績顯著——東線
德國進軍波蘭期間,德國空軍拿下了制空權,雖然部分波蘭空軍也試圖攔截斯圖卡,但是由於性能欠佳波蘭空軍似乎並沒有取得良好的攔截效果。而毫無顧忌的「斯圖卡」也輕鬆且準確的命中大量目標。
德國進攻蘇聯期間,德國迅雷不及掩耳的進攻,讓斯圖卡把數千輛蘇軍飛機擊毀在地面。前期德國空軍牢牢把握制空權,陸軍在斯圖卡的支援下毫無顧忌的進攻。再後來,隨著蘇軍逐漸從蒙圈中反應過來,大量戰機和坦克投入和德國的作戰中,早期的斯圖卡作戰方式遭到了重創,為了應對蘇軍源源不斷的坦克,斯圖卡演進出現了最後一種專門攻擊坦克的斯圖卡機型。
05翁哥談斯圖卡
並不是所有斯圖卡都在呼嘯
當斯圖卡進行快速俯衝的時候由於一些物理原因會出現巨大的呼嘯聲。而德國空軍著名的飛行員也是被稱為「斯圖卡之父」的烏德特建議給斯圖卡裝上一個可以發出更大聲音的裝置,進一步強化斯圖卡的心理震懾效果!
不過後來,長期駕駛斯圖卡的飛行員發現這個發聲裝置會影響戰機性能於是到後來的新型號也就取消了發生器。
斯圖卡隕落
斯圖卡或者說德國空軍之所以戰績顯著其實很大程度上是敵人給予的!後期隨著環境的惡化和蘇聯空軍的全力投入,斯圖卡一度淪為了運輸機。其次,蘇軍方面近乎不要命的打法也讓德國空軍獲得了大量紙面上的戰鬥成果。蘇軍方面不要命的打法例如:當彈藥不足的時候撞擊敵機、護航飛機飛轟炸機撤離前不得返航……
#軍事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