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的三原則:大賭大德、大舍大得、以及大拙大巧,這是阿里巴巴在處理所有戰略的時候,對於戰略的思考以及戰略原則的選擇。
大舍方可大得,所謂捨得是一種智慧,只要不是公司戰略的核心,我們就將它捨棄掉,因為不舍我們就會被牽連。當年傑克韋爾奇作為通用電氣CEO的時候,他給通用電氣的10個業務和人劃定的一個標準,只要這個業務不是世界上數一數二,通用電氣就把它給砍掉,即使賺錢也砍掉。
其次,所有砍掉相關的業務人員全部開除,而且公司剩下來的人還有1/3的人今年也要被開除,結果短短的時間就舍掉了公司很多的業務、很多的人員,但是三年之後,通用電氣成為了世界500強排名第一的公司。
阿里巴巴成長的歷史中,當年可以做遊戲,並且政府給了很多地,也可做房地產,但是馬雲說:「我們只做電商」,這就是大舍大得。面臨著重要的戰略選擇,我們必須把籌碼全部都壓上去。
2008年迎來了一位阿里巴巴非常重要的管理者,他的名字叫做王堅,阿里巴巴第一任CTO,幫助阿里發展整個體系,王堅博士很早提出來大數據、雲計算,當年看起來都是天方夜譚。但是馬雲相信曾鳴教授,相信王堅博士也以此為基礎,創造了今天的大數據和阿里雲。
雖然期間虧掉了近幾百億的資產,整個阿里巴巴差點被阿里雲拖垮,但是今天我們看到,阿里雲成為了整個亞洲第一的雲服務商、全世界三大的服務商,是因為在重要的關鍵點,我們把資源補了上去,大賭方可大贏。
大拙大巧,笨拙的去堅持做最基礎的事情。在很多管理者的身上,在很多優秀的企業市場都有一個問題,就是企業的基本功是不夠的,做人的基本功是不夠的,很多業務由於基本功沒有到公司一定程度的時候,忽然間會轟然倒塌,原因很簡單,是因為我們沒有把最簡單、最基礎的東西先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