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父》:你沒意識到的道理,認清定位很重要,做符合身份的事

2020-12-14 咪小小貓

馬裡奧·普佐的小說《教父》出版至今已熱銷兩千一百萬冊,這本書被講成是男人的聖經,可見其被認可程度。根據小說改編的電影也是成功的典範,影片在IMDb排名Top3,將這部電影刷完幾十遍的大有人在。

影片在光線、配樂、場景調度、情節的暗示與呼應、人物站位的主次等方面都精雕細琢。

例如教父有很多正面鏡頭,但都是陰陽臉,一半暴露在光線下一半隱藏在陰影中,觀眾只能看到一隻眼睛,這就讓人很難通過微表情解讀出他的心思。這符合教父做事的原則,「不要讓別人知道你的想法」;教父和別人的對談基本上是在書房,半封閉的空間突出了行事的隱秘與神秘性;教父一身黑西裝顯得克制肅穆,但又在衣領前別一朵鮮豔欲滴的玫瑰,冷酷中帶著溫情,更有一絲凜冽,也符合劇中人物身份。

據說導演科波拉執導這部電影時還只是名不見經傳的小角色,當時啟用他只是因為他善於拍小成本的電影。不過沒想到影片拍出來後引起轟動,科波拉的拍攝手法也被後來者競相模仿。

不過今天要說的並不是影片拍攝手法上的藝術性,而是側重於對情節的架構與人物形象的分析。很多年前有看過電影,但是太年輕並不能完全領悟精髓,年齡漸長經歷世事後再看有了不同感受。

這是發生在1940年前後的美國的關於家族崛起、人物成長、責任道義的故事。教父是柯裡昂家族的掌門人,是義大利黑手黨之一,擁有全紐約政界與法界的權力。因為這一點,他被別的黑社會頭目看中,想利用他在權力機構的影響力當自己的庇護傘開展毒品生意,被教父嚴詞拒絕後萌生殺意,因此引發了黑社會之間的恩仇。

在整個故事推進過程中,每個人都顯露了不同的行事風格與處事原則,這當中說明的道理也適用於我們每個人。

1,認清定位很重要,做符合自己身份的事

很多人將桑尼的失敗歸結於暴躁易怒、做事欠考慮的脾氣,將麥克的成功歸結於深沉內斂、不露聲色、凡事善於權謀的智慧。以上看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我更傾向於將兄弟倆的命運差異歸結於他們對自身的定位不同,對家族走向的定位不同。

定位所能達到的層次決定了一個人的性情、格局、做事的方式、事業能達到的高度。

影片中教父的大兒子桑尼,就有點定位不清。

桑尼和教父一起與其他黑手黨談判,桑尼看到毒品的巨額利潤,突然插話表示出想要染指的意向,被教父禁止。

事後教父嚴厲地批評桑尼是不是腦子壞了,「任何時候不要讓別人知道你在想什麼」。桑尼沉不住氣暴露了急躁的性格特徵,更是他對自己的定位模糊,做事越級了教父。

這就像平時員工與老闆去參加會議,在有爭議性的問題上,員工最好不要先表達立場。你的建議應該是以自己頂頭上司的意向為基礎,千萬不能相違背,在大庭廣眾之下讓後者難堪。

桑尼越級表示出對毒品感興趣,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後來的教父被害事件及家族短時間內的衰敗。

對手無法從教父身上找突破口,於是將之看作障礙欲除之而後快,認為若桑尼當家就會選擇合作。他們對教父下了手。

不止定位不清,桑尼作為柯裡昂家族的接班人,還會做不符合身份的事。

具體表現在他在大街上暴打妹夫卡洛,試想一個黑幫老大的威嚴何在。在大庭廣眾之下被羞辱也讓卡洛懷恨在心,接著被敵人有機可乘收買。卡洛故意家暴妻子,將護妹心切的桑尼引蛇出洞獨自來找卡洛算帳,結果在收費站被早已埋伏好的對手亂槍打死。

當然桑尼做這事的的出發點是正向的:前次事件是為家族謀求更大的生意利潤,是好兒子好接班人;後次事件是愛妹心切,是好兄長好家人。但是他的定位不清以及脾氣暴躁不僅給教父更給自己引來了殺身之禍。

桑尼還看不清整個家族的定位,對家族前途與命運的走向不明。教父能成為柯裡昂閣下,憑藉的是智慧的頭腦、深沉內斂的性格。教父做事是在保有家族利益的基礎上方便他人,更講究原則,認為毒品是損德性的事,警察更不會容忍,所以拒絕。而桑尼只看到毒品的利潤不去考慮這很可能毀了家族的基業。

桑尼不懂得江山易得不易守的道理,沒有站在宏觀角度上選擇家族事業方向,所謂定位的低端與短視。

與之相對應的就是教父的小兒子麥克,麥克對自己的定位隨著形勢的變化而變化,在危急時刻勇敢地肩負起了發揚光大家族的重任。

影片剛出場的麥克對女友凱說起自己的家庭,「那是我的家族,不是我」。這時候麥克還是位單純的青年,但是在家族陷入危機時,作為教父之子的他將事業接了過來。

麥克去看望被槍擊入院的父親時,被警察局長羞辱,動了除掉相互勾結的警察局長和敵人的心思。

但所有人都認為不可能。教父的養子、也是家族軍師的湯姆道出重點,「過去從沒有人膽敢幹掉紐約警察,那將會是大災難」。有句話叫,哪怕最牛的黑幫老大遇到最低階的警察巡捕,他想往你身上吐口水,你也得忍著。

就好像我們看的港匪片、大上海時代的影片,兩幫人打得你死我活難解難分,但一聽到有人喊條子來了,就立馬鳥獸散一樣。因為白就是白,黑就是黑,分屬於不同的權力機關。還沒有哪個黑幫強硬到膽敢和國家權力機關進行對抗。打個不恰當的比喻,後者才是最大的黑社會。

但麥克經過分析之後,認為殺死這兩個害群之馬可行。原因一是警察和黑道毒梟勾結,「麥克勞斯基是個與毒販混一起的條子,應該得到報應」。警署機構怎麼能容忍隊伍裡出現蛀蟲,哪怕想袒護,社會輿論也不允許;原因二比較隱秘,也是給其他警察的告誡,與毒梟勾結的下場。斷絕別人再找家族麻煩,徹底解決父親安全問題。以上兩點是基於公的角度。於私的角度來講,麥克一洗被警察局長打掉下巴的恥辱,也表明了他的氣節。

這時的麥克對教父之子身份有了初步認可。在某種程度上,他認為自己應該將父親被害這件事做個了結。也顯露了他的智慧及「小教父」的潛質。

計劃順利完成,麥克遠走西西里避難。但是美國家裡的事情並沒有了結:老教父在養傷;對手殺死了桑尼;追到西西里,以為是麥克在汽車裡,誤炸死了麥克的妻子。

這時候的麥克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現在迫切需要他回美國主事。西西里一場爆炸,從精神上炸死了原來的麥克。從此,他的個人命運與整個家族的命運產生聯結。麥克完成了對自己身份的轉變與認可,慢慢成長為二代教父。

這就是兄弟倆的定位決定了他們的格局,也決定了各自的命運。

2,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儘量知道並滿足對方的訴求

影片開始於教父女兒盛大的婚禮。西西里人在女兒結婚的日子裡不會拒絕任何請求,所以教父在書房裡接待了三位來尋求幫助的客人:一位殯儀館老闆,請求教父主持公道,懲罰羞辱女兒的;想讓女婿逃避服兵役的面點店老闆;想要演好萊塢某個劇本角色的教子強尼。

教父都不同程度上解決了他們的問題。後來這三個人在適當的時候都用自己的方式回報了教父:第一位做了被害桑尼的整容師;第二位去醫院看望教父,應麥克要求充當了保鏢角色;第三位在柯裡昂家族準備涉足拉斯維加斯生意時,用自己在好萊塢的名氣幫忙吸引客人。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其實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命題,雖然我們幫人並不是以回報為導向,但這種正向的能量傳遞開去,在某一天,會回報到你自己身上。你永遠不知道自己的舉手之勞給別人帶來的方便。

這只是教父生涯中助人事件的冰山一角。教父做事有原則,骨子裡善良柔軟、恩怨分明、不作惡、有情有義、優雅紳士卻又自帶威嚴。他能成為受人尊敬的教父並不是靠逞強鬥狠、流血衝突換來,而是因為他義薄雲天、同情弱小、有一個美國夢的精神。

他做事有膽識有智慧,讓湯姆去辦事時,面對質疑,教父說了一句話,「我會提出一個令他無法拒絕的條件」。這像極了《窮查理寶典》中那句名言,「說服他人要討諸利益而不要訴諸理性」。

麥克完全得教父真傳,在西西里向酒館老闆提親,請求對方將女兒艾波諾尼亞嫁給自己時,麥克直接將雙方利益得失擺出來,「我是從美國來避難的,敵人在打探我的消息。有人會因為錢而出賣我藏在這兒的消息。這樣的話,你的女兒就會失去父親,而不是得到一位丈夫。」

寥寥數語柔中帶剛,意思如果我被出賣,你也不會有好結果。而如果我們聯姻,你女兒將會得到一位有錢有勢的丈夫。然後求婚成功。

行事最快捷的方法就是:知道別人的訴求並滿足之。我可以為你提供什麼?而不是你可以給予我什麼?這道理同樣適用於日常生活。

3,能一眼看清事情本質的人,就已經成功了一半

「那些花半秒鐘就看透事物本質的人,和花一輩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質的人,註定是截然不同的命運」。這是《教父》中廣為流傳的一句經典。

影片中有好幾處都表達了這個意思。主要體現在教父、湯姆、麥克身上。

老教父與麥克在花園對談,交代麥克一個重要信息,「以後誰出面安排你和仇敵進行會議和談,誰就是叛徒。」後來在父親的葬禮上,泰西歐充當和解員的角色。

事實證明泰西歐果真是叛徒。這是教父的眼光獨到之處,充當調解員的人本質上已經被對方收買,想從中得漁翁之利。因為能傳達敵方信息的人肯定已和對方有過親密接觸,這當中發生什麼你無從知曉。

還有一個細節,所有人都對教父隱瞞桑尼遇害的事情。老教父對養子湯姆說,「你要找我,但是卻需要先喝一杯,這是一件什麼事?」教父通過妻子在暗暗流淚,湯姆在喝酒就能感覺到發生了大事。

湯姆也具有看清本質的能力,他為強尼爭取好萊塢某個劇本男主演角色,和製片人進行談判時,發現製片人不同意的原因竟然是為某個女演員打抱不平。這位製片人無視湯姆是在為教父辦事,拒絕的原因如此荒唐,而並不是什麼原則性問題。

可見其人缺少格局與意識,是個色厲內荏之角色,那只需要嚇一嚇就可以了。於是該製片人半夜驚醒掀開被子,看到了自己寶貝馬匹的一個鮮血淋漓的頭。結果就是強尼順利拿到了角色。

再來就是麥克,在前面已經講過,準備對警察局長和敵人動手時也看透了事情的本質,別人浮於表面認為不能對警察下手。而麥克認為可行的本質原因是,警察局長已經黑化與毒梟相勾結,一定不能容於紐約警署。事實證明麥克的判斷完全正確,警署果然不敢大張旗鼓為死去的局長討公道。

還有在教父的葬禮上。麥克看出了對手無非是因教父已去世,家族失去了靠山想趕盡殺絕的本質用意。另外葬禮上的親人都比較脆弱,很容易放鬆警惕。麥克藉口等給姐姐家孩子受洗完之後再會談。

麥克先下手為強,開始了對五大家族首領的圍剿。影片中這裡用了蒙太奇手法,一邊是受洗時的詳和安寧,一邊是血腥殺戮。對比相當強烈。

受洗的嬰兒奔向新生,被殺的人去往死地。而洗禮不僅是麥克成了宗教意義上教父的洗禮,更重要的是他成了與父親一樣的黑道教父的洗禮。邁克清除了五大家族的首領和內部叛徒,包括直接害死哥哥桑尼的姐夫卡洛。

從此之後,舊的麥克徹底消亡,他成了第二代教父,尊敬的柯裡昂閣下,沉穩機智、堅毅剛強、冷酷冷靜、陰沉決絕、殺伐果斷、為達目的不擇手段。

男孩成長為男人,身不由己地擔負起領導家族的責任。

4,影片教導人們如何思考,採取有效的措施解決問題

這部黑幫電影並不是講誰更心狠手辣一點就能成為老大,因為成功借力於智慧而不是武力。影片中陰謀中更有權謀,爭鬥中隱藏溫情,所以也是這麼多年曆久彌堅的一個原因

不過也許是時代所限,當中有幾個地方感覺比較敗筆。例如五大家族首領在會議上講,要將毒品賣給黑人和有色人種。這也是歧視,難道這類人就應該沾染嗎?

還有一個是對女性的定義。影片中教父有句話「我花了一輩子,就學會了『小心』。女人和小孩能夠粗心大意,但男人不行。」但實質上是,誰都要小心,不分年齡和性別。

而影片中的幾個女性形象也比較單薄模糊。除了為了表現教父對家庭的愛,給了教父夫人幾個正面的鏡頭,另外出現的女性都處於邊緣地帶:麥克在西西里的妻子,陪伴他走了一小程就香消玉殞;麥克的姐姐情緒化,面對出軌的丈夫無能為力,不能與之進行有效的對談,只能對兄長哭訴。似乎女性的形象即如此。

或許也是因為講男性太多,對男性的要求更多,所以才被定義為男人的聖經吧。

但其實看完後感覺其中透露出的道理通用:教人們看清自己所處的位置,如何面對對手,如何思考,看清事情的本質。包括做人的有情有義、做事的有始有終、遵守規則與秩序。

這也是好的影片給人帶來的影響,引導觀眾去回味、去思考,有成長有收穫,甚至於還想再刷一遍。

相關焦點

  • 你沒有意識到真相,很重要的是要認清自己的身份
    例如,教父有很多正面的鏡頭,但都是陰陽臉,一半暴露在陽光下,一半隱藏在陰影中,觀眾只能看到一隻眼睛,這使得很難通過微表情來解釋他的思想。這符合教父做事的原則「不要讓別人知道你的想法」;教父與他人的對話基本上是在書房裡進行的,半封閉的空間凸顯了做事的秘密和神秘;教父的黑色西裝拘謹莊重,但在領子前,還有一朵鮮亮滴水的玫瑰,冷中帶暖,有點冷,也符合劇中人物的身份。
  • 為什麼李宗盛被譽為「音樂教父」?很多人忽略了他的這個身份
    提起李宗盛,很多人會想到他的歌手、詞曲作者的身份。他創作了眾多膾炙人口的作品,他被譽為「華語樂壇最懂女人心的男人」,他是華語樂壇的「音樂教父」。「音樂教父」李宗盛這些都沒錯,只是大部分人忽略了他另外一個重要的身份—音樂製作人。他被譽為「音樂教父」,最主要的原因,並不是因為他是一個優秀的音樂創作人,而是因為他是華語樂壇的「金牌製作人」。
  • 深度《教父》:麥克為什麼做卡洛孩子的教父,又決定殺死他?
    挺好的問題,麥克為什麼做卡洛孩子的教父。在劇作、劇情兩個角度,都有深意。在劇作角度,「教父」這個頭銜有著複雜的意思。教父,不僅是宗教上的身份,更是電影中的家族、黑幫、社會的綜合身份。老教父在臨終之前,點題說到自己的一生都在被大人物操縱,這裡隱晦地交代了故事背後的實線:從某種意義上說,「教父」的悲劇與新移民融入美國的大時代息息相關。本片的片名即是《教父》,劇作的主線故事,是新老教父歷經風波之後,完成了「教父」身份的更新和交接。因此上,麥克決定做卡洛孩子的教父,在劇作上有著超越本身的多重象徵。
  • 人稱「金句製造機」教父柯裡昂,10句話教你看穿人性,做真正的男人
    大多數人看過《教父》的系列電影,可惜的是沒有看過它的原著。確實,作者馬裡奧·普佐創作這部小說的時候就是為了拍電影而創作的,因此你看到的電影和小說裡幾乎一致。然而由於分級的原因,電影中隱去了很多細節部分。這部影片,是一部絕對以男人為主角的影片,整部影片為了使得故事更符合邏輯。
  • 以《教父》之名,讀懂教父精神,這三個道理,是教父成功的根本
    因為老教父在做違法的勾當的同時,也是許多弱小平民的保護神,深的人民的愛戴。這也引起了墨西哥毒販索拉索的注意,想要與教父一起做生意,但是教父是一個有原則的人,絕不禍害他人。所以教父拒絕了由於談判過程中,大兒子山提諾的插話,導致索拉索認為老教父是阻礙,如果唐·科萊昂死了,就可以與山提諾交易了。
  • 解讀經典黑幫片《教父》中的權力結構,老闆不會告訴你的事
    他的老師,內閣首輔張居正告訴他只要討好老天,天意讓他做皇帝這事就可以維持。在當時,天意是靠萬民安泰體現的,如果百姓吃不飽,天意會通過一些天文現象表達不滿,比如出現異星。當然,萬曆皇帝還有一部分權力的來源是傳統,明太祖朱元璋馬上得天下,作為朱家後代萬曆皇帝繼承位置合理合法。
  • 情歌教父竟淪落到三四線城市商演?人生下半場,健康最重要
    提到情歌教父,不知道你會想起誰呢?可能年長一點的朋友們想到的就是李宗盛、張宇。但如果要讓80、90後來說,周傳雄才是大家心中的情歌教父。可惜好景不長,當張信哲退役回來後,作為「備胎」的小剛周傳雄就沒有那麼重要了。
  • 《教父2》很經典,但你絕對想不到,教父的創作原型竟然是這樣的
    根據心理學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理論,人年到中年會發生一次認同危機,這便是「中年危機」,因為生命已經過了一半,他了解到自己並不滿意他曾經做過的事,也不欣賞他正在做的事,同時也不期待他未來要做的事。對於未來想做的事,麥可自然同樣也是不期待的,他不希望柯裡昂家族一直從事黑幫性質的非法產業,所以決心洗白。可是洗白之路,他是無法控制的,他發現自己越是想洗白,反而卻越陷得更深,這也讓他離洗白家族的目標漸行漸遠,也可以說在《教父2》的結局中,麥可成為美國黑幫的「教父」或許並非麥可最初所期待的目標。
  • 在社會上一個人最重要的能力是什麼?認清自己最重要!
    例如談生意,同樣兩個人,同樣的公司,同樣的產品,同樣的價格,你和客戶熟,客戶一定是買你的。另外一個可能還先接觸客戶,這對另外一個與客戶不熟的一定是不公平的,因為沒有從他那裡買。例如你去購物,看中了一樣東西,談好價錢,準備買了,發現旁邊也有一個賣這個東西的,價格也一樣,而且還認識,你會毫不猶豫地買這個認識的人的。這對那個不認識的人顯然不公平。
  • 從電影《教父》感受到的商業啟發
    第45屆奧斯卡最佳影片電影《教父》改編自同名長篇小說,原著是美國著名暢銷書之一。電影裡講述了義大利黑手党家族的背景故事,將老教父到第二代教父的故事穿插於整個電影系列,揭示黑手党家族的起源與秘密,同時也展示了19世紀美國移民熱潮後社會的發展。
  • 《教父》裡的5句經典名言,句句錐心,你知道幾句呢?
    《教父》這一部作品,我覺得作為一個有擔當的人,都應該去看一下裡面的每一句名言,每一個動作,甚至每一個細節都能引發人深思。那是一種責任,一種能力。教父裡面的人生觀更是讓人折服。其中更是有這家族的人生觀,這一特點是在所有的此類電影中所沒有的,儘管是黑道但他們也有著自己的原則。
  • 說話含糊不清,卻沒人敢忽略的教父,告訴我們人生的三個道理
    不要憎恨你的敵人,那會影響你的判斷力。《教父》是一部令人令人拍案叫絕的作品,揭露了黑社會明爭暗鬥的內幕。改編的電影也被選為「百年百佳影片第二位」。這部電影對後來的黑幫電影影響深遠,香港的不少黑幫電影都有著《教父》的一些影子。
  • 帶你走進義大利黑手黨的紛爭世界,《教父》
    今天給大家說說《教父》這部電影。每次觀後都有不一樣的感受,按耐不住心中所想,決定寫下此篇供大家交流.探討。我始終認為,電影《教父》對於男人來說,是一部不可或缺的教科書。當然,很多「教父迷」對這部電影的喜愛和追崇,更是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
  • 未來可期,2020,認清自己,做好自己
    在現實的打擊下,我再戰高考,以一個文科生進入了大學,由於陰差陽錯沒有認清自己的定位,學了不對口的專業。我又花了大量的時間看書和實踐,不斷提高自己的認知,通過多次職業轉換,多次擔任主持人後,才認清自己並不是喜歡主持人這個行業,而是喜歡播音,喜歡用自己的聲音傳播正能量。
  • 梁浩瀚:人生並不是只有成敗一個維度——教父1觀後感
    你能相信嗎?老教父如日中天的時候,能夠輕易的指使另外一個城市的紐扣人(小嘍囉),潛入影業大咖的私人豪宅,並且把他心愛的昂貴種馬的馬頭割下來,悄無聲息的放在他的被窩裡。這樣的殘忍與後來的麥可相比,卻不值一提。你能想像嗎?老教父年輕剛開始的時候,曾經幫助鄰居處理過租房糾紛。
  • 《教父》還原度非常高,場景,色彩,選角,藝術效果做得非常到位
    所以一方面他是精明幹練,心狠手辣,充滿了男人柏拉圖式的成功氣質的教父;另一方面也是家庭柴米油鹽生活中,普通的,兒女情長的男人。這也是這個電影如此偉大之處。教父大難不死。在第二部裡,被麥克處決。你這完全是沒看懂。教父的行為很明顯是為了保護兒子,你都扯哪裡去了。後來麥克殺弗雷多是因為他背叛家族。
  • 教父之所以能夠成為教父,全靠這3個人生準則,值得我們深思
    二、不要發怒,而是要講道理。三、給別人一個無法拒絕的理由。電影一開頭,就是一波人排著隊來求教父幫忙解決問題。有女兒被兩個混混欺負的,有女兒的男友即將會被趕出國的,還有大演員因為誘騙了大導演花了5年時間才培養起來的女星、私人恩怨導致要以眼還眼的……他們都趕來了,在教父女兒康妮與女婿卡洛的婚禮之上。01教父願意無私幫助所有那些即使卑微的不能再卑微的人,只要承認對他的友誼就好。教父把友誼,看得特別很重要,甚至與家庭相提並論的地步。
  • 讀者問:為什麼認清行情容易,盈利卻很難?
    只要你在技術的基礎上加以總結歸納,並在實戰中不斷優化,給你兩年的時間,理論加上實踐,總結加上優化,難嗎?不難!交易很輕鬆,無非按照你設定的交易規則尋找符合你系統的機會,在風險控制的基礎上進行進場出場!而盈利卻很難,因為在交易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誘惑和反人性的考驗!歸根結底,就是開頭說的,認清行情容易,認清自身卻很難!
  • 管理者如何進行角色定位
    一種為被硬架在某個位置上,而不得已做出相應的考慮及決策,另一種則為有晉升潛質,未到某位置已在思考其作為,待到機會到,順理成章晉升,也應了機會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那麼今天所闡述的管理者角色定位,無論你現在處在何種位置,都可進行對照,已是管理者的可以完善自己,未是的可以提前稍作準備。
  • 《教父》這4連招,好像《笑傲江湖》中的獨孤九劍!
    《教父》無論是馬裡奧普佐的妙筆天成,還是馬龍白蘭度、阿爾·帕西諾的傳神演繹,讓人們看到了一個鮮為人知的世界。主角「教父」考利昂老頭子,真正地從白手起家,通過自己的智慧、勇氣、行動,一步一步坐到美國地下世界王座。而在「勵人」看來,無論是閱讀還是觀影《教父》最大的收穫,無疑是刷新三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