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檔超預期落下帷幕一批影片又宣布上映 國內電影市場加速復甦

2020-12-18 中國網財經

  國內電影市場正在加速全面復甦。

  國家電影專資辦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國慶檔我國電影票房取得了中國電影史上國慶檔票房第二的成績。受高票房影響,國慶檔剛剛結束,一批影片便宣布了上映計劃,近幾天已有多部電影定檔或確定引進。

  今年國慶檔,在上座率嚴格控制在最高75%的防疫前提下,在行業尚未完全恢復的現實情況下,電影市場有這樣的表現實屬不易。

  中國電影製片人協會理事長明振江認為,國慶檔正日益成長為電影市場最重要的檔期之一,走進影院看電影正在成為國慶節、中秋節的新民俗。今年國慶檔電影較好地滿足了壓抑半年多的觀影需求,也進一步提振了行業信心。

  電影市場的回暖不僅是防疫工作進入常態化後的必然趨勢,更重要的是,多部品質過硬的影片為電影市場回暖提供了保障。

  截至10月8日,《我和我的家鄉》票房突破18億元,且連續7天單日票房超過2億元。這部電影由5個單元構成,講述了發生在中國東西南北中五大地域的家鄉故事。不少觀眾評價這部電影是笑中帶淚的走心之作,該片也確實以良好的觀眾口碑贏得了票房號召力。

  明振江表示,內容好才是硬道理。今年國慶檔電影中,既有寄情家鄉、彰顯愛國情懷的作品,也有振奮人心、彰顯民族精神和愛國主義精神的作品,這些名利雙收的好作品證明了主流優質內容始終是中國電影市場的剛需。下一步,用心打磨內容、提升品質才是電影人努力的方向。

  提到口碑效應,就不能不提電影《八佰》。作為市場恢復後上映的第一部大片,《八佰》堪稱救市之作、實力擔當。在上座率受限的情況下,《八佰》憑藉優秀口碑迅速突破30億元票房大關,成為2020年全球最高票房影片。儘管影片在當初定檔時充滿挑戰,但事實再次證明,觀眾口碑對電影票房的推動作用越來越明顯。

  清華大學教授尹鴻認為,中國電影市場規模的擴大已經不再以影院建設、銀幕數量增加為單一動力,觀眾對電影藝術水準和工業水平的要求越來越高,電影好不好看、口碑好不好對觀影決策越來越重要。

  此外,多元題材的競爭格局也是今年國慶檔的一大特色。今年國慶檔5部新片類型風格不同,都有自己的受眾群。其中,《奪冠》講述中國女排故事,屬於國民記憶類型,催人奮進;《我和我的家鄉》屬於合家歡類型,讓每個人都能找到情感共鳴;《姜子牙》更適合年輕人或者家長帶孩子一起觀看;國慶檔最晚露面的影片《一點就到家》是最具青春氣息的一部,其輕巧靈動的風格成為國慶檔「小清新」。

  愛奇藝影業總裁亞寧表示,近幾年,眾多類型題材紛紛突破票房體量天花板,更加多元的影像表達,更加新鮮的創作思路和角度,層出不窮。研究發現,精品內容多是時代迴響,卻恰恰能夠超越時空,超越年齡,超越性別,感染觀眾。這是電影的魅力,應該也是內容發展不變的鐵律。

  除了本身過硬的品質以及片種的多樣性之外,電影宣發的創新升級也成為了國慶檔大熱背後的鮮明底色。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市場壓力,以及多部原春節檔電影二次定檔後宣發「彈藥」相對不足的情況,「把錢用到刀刃上」成為此次國慶檔電影宣發工作的關鍵。在這個層面上,貓眼、淘票票等網際網路宣發平臺的作用不斷凸顯——從電影前期的內容營銷、到宣發策略的輔助參考,以及完整的購票閉環,網際網路平臺為電影宣發的各個環節提供了強大支撐。

  貓眼自研的小程序將傳播渠道與購票渠道進行聯動,通過一系列營銷活動為用戶「種草」,而消費功能的引入則讓「種草」及時轉化為切實的購買行為,縮短宣發與消費的傳導環節,形成短準快的轉化閉環。

  《我和我的家鄉》《姜子牙》《急先鋒》3部電影上映前,抖音頭部電影帳號「貓眼電影」發布了一系列預告內容,各部電影相關內容播放量平均破億次,《我和我的家鄉》更是獲得了4.8億次播放量;貓眼還聯合抖音開展了「國慶觀影、萬券齊發」直播活動,有效帶動觀眾購買電影票。此外,今年國慶檔期間,貓眼還首次與微信搜一搜達成生態合作,用戶不僅能迅速獲得電影相關信息,還有機會通過互動獲得貓眼提供的電影優惠券。微信搜一搜搭配貓眼,為國慶檔打造了一個新的內容分發口,不僅進一步延展了貓眼的全線服務能力,其中的強互動更大大提升了從宣發到消費的轉化效率。

(責任編輯:王晨曦)

相關焦點

  • 一批大製作電影近日將在國內上映 電影市場正加速復甦
    一批大製作電影近日先後公布其在中國內地的上映日期,傳遞出中國電影市場從新冠肺炎疫情中加速復甦的信號。中國內地低風險地區電影院在有效落實防控措施的前提下,自7月20日起恢復開放營業。儘管目前上映的電影大多是重映片或者小製作影片,但周票房環比增長強勁。
  • 2天8部「官宣」電影市場掀定檔潮
    北京商報訊(記者 鄭蕊)國慶檔剛剛落下帷幕,一批影片便迫不及待地宣布了上映計劃。據北京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2天時間內共有8部電影正式定檔或確定引進,既包括《唐人街探案3》《晴雅集》等自立項以來便持續受到關注的電影,也有《未來的未來》等曾提名奧斯卡獎的作品。
  • 電影市場的「金剛川」
    受疫情影響,2020年沒有春節檔,退出春節檔的大片一拖再拖、歸期難定,備受關注的《奪冠》、《姜子牙》等片在電影市場強勢復甦後的國慶檔上映,《唐人街探案3》等片則順延一年,定檔2021年春節。但《八佰》用超過30億的票房證明了兩件事情:國內電影市場的潛力大於很多人的想像力,好作品也不需要挑時間。
  • 史上第二高國慶檔之後電影市場為何「後勁不足」?
    在「雙11」變身購物節的第12年,天貓與京東7697億元的成交額再次刷新了歷史紀錄,然而,電影院並沒有趕上這波購物節的熱鬧,在史上第二高票房的國慶檔之後,11月的電影市場迎來了一段「後勁不足」的低迷期,這是為什麼?
  • 累計票房超北美,中國首次成為全球第一大電影市場
    今年上映的影片中,《八佰》以30.97億位列票房冠軍,《我和我的家鄉》《姜子牙》緊隨其後,票房分別為22.57億元、14.78億元。上半年,疫情對電影行業造成了重大負面影響。因疫情突然爆發,全國影院自2020年1月24日起暫停營業,然後陷入長達近半年的停擺狀態。
  • 《姜子牙》等國慶檔影片開啟預售,影視板塊有望迎修復行情
    9月25日上映。今年國慶檔共有7部電影上映,分別是《我和我的家鄉》、《姜子牙》、《急先鋒》、《一點就到家》、《奪冠》、《木蘭:橫空出世》、《奇妙王國之魔法奇緣》。中航證券指出,中秋國慶假期臨近,多部影片角逐國慶檔,疊加影院上座率上線於9月25日調整至75%的影響,國慶節期間有望迎來觀影熱潮。建議持續關注疫情之後電影和院線板塊的修復行情,重點關注 光線傳媒、 橫店影視、萬達電影、 中國電影、 華誼兄弟、 金逸影視。
  • 史上第二高國慶檔之後,電影市場為何「後勁不足」?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1月14日電(任思雨)在「雙11」變身購物節的第12年,天貓與京東7697億元的成交額再次刷新了歷史紀錄,然而,電影院並沒有趕上這波購物節的熱鬧,在史上第二高票房的國慶檔之後,11月的電影市場迎來了一段「後勁不足」的低迷期,這是為什麼?來源:電影海報。
  • 12月影片扎堆上映 觀影高潮能否再現?
    重慶商報-上遊新聞記者 唐小堞 日前,春節檔電影《緊急救援》宣布提檔至12月18日上映,與國內觀眾提前見面。與11月平淡的電影市場不同的是,今年的最後一個月將迎來影片的扎堆上映。
  • 12月影片扎堆上映 觀影高潮能否再現
    重慶商報-上遊新聞記者唐小堞  日前,春節檔電影《緊急救援》宣布提檔至12月18日上映,與國內觀眾提前見面。與11月平淡的電影市場不同的是,今年的最後一個月將迎來影片的扎堆上映。
  • 影視行業進一步復甦:中國電影票房首超北美排名全球第一
    原標題:影視行業進一步復甦:中國電影票房首超北美排名全球第一 業內預估全年票房有望達200億元 摘要 【影視行業進一步復甦:中國電影票房首超北美排名全球第一】
  • 《風平浪靜》定檔,11月電影市場新希望出現了
    8月下旬上映的《八佰》登場強勢提振大盤,截至目前它已經憑藉近30億票房成為2020年全球票房冠軍;緊隨《八佰》上映後到來的七夕檔,也再次刷新了去年國慶檔以來的單日大盤紀錄,超5億單日票房令市場為之鼓舞;9月份《信條》《花木蘭》等好萊塢大片接連上映、今日《奪冠》也正式公映,市場觀影熱潮也得到進一步助推;接下來備受矚目的年度重磅大檔國慶檔也即將開幕,勢必將大盤帶向今年新高……可以看到,在市場成績步步升高
  • 國慶上映僅1天,就宣布撤檔?這部電影你看了嗎?
    國慶檔每一年都是電影集中上映的時候,因為假期長,大家都覺得會取得不錯的票房。但是也有的電影因為放在國慶檔沒有取得好的成績而宣布撤檔。這一次國慶上映的電影就是《木蘭:橫空出世》,我們看到影片10月3日才上映,但是僅過了一天,我們就看到片方發微博說:經過慎重考慮,要從這個國慶檔撤檔了,從宣布上映到宣布撤檔,也就1天的時間。
  • 三部國慶檔主旋律電影票房破30億!國慶檔電影有哪些實時票房情況(2)
    但下半年,受強勢影片推動,市場有所回暖,尤其是近期熱映的國慶檔,成為推動今年電影票房「逆襲」的重要因素。來看一組數據對比:今年以來,國內電影票房突破300億時,落後於去年7天;突破400億時,落後去年4天;然而突破500億時,卻比去年提前1天。顯然,「最強國慶檔」功不可沒。
  • 激戰國慶檔:7部影片和82家公司
    據貓眼專業版顯示,現階段共有7部新片瞄向國慶檔,籌劃上映事宜,其中既有《急先鋒》《奪冠》《姜子牙》等原計劃於春節檔開畫,卻未能如期上映的影片,同時也有《我和我的家鄉》《一點就到家》等新片的身影。多部影片的上映在推熱整個檔期的同時,也免不了一場市場競爭,對此每部影片除了正常推進海報、劇照、預告片、視頻特輯等宣傳物料的投放外,也已相繼拿出自己的吸睛利器,提前積攢熱度與注意力。以《我和我的家鄉》為例,該部電影便選擇在影片上映前夕,將幕後紀實節目率先於9月19日通過嗶哩嗶哩推送至人們眼前。
  • 8天39億票房,拿下國慶檔影史第二,疫情後電影市場真爆發了
    隨著國慶節最後一天的假期漸入尾聲,國慶檔的票房爭奪戰也來到了最後的收官階段。《我和我的家鄉》、《姜子牙》和《奪冠》三部電影聯手,直接讓國慶檔的電影市場爆發了。這個成績在疫情之後,尤其顯得難能可貴,要知道,在沒有疫情困擾的去年,國慶檔7天時間的票房數據是41.8億,雖然今年的國慶節多了一天假期,但不到2億的票房差距,直接拿下了國慶檔影史票房第二,還是讓廣大電影工作者看到了國內電影市場進一步復甦的希望所在。
  • 中國電影離下個全球第一還有多遠?
    面對困境,國家電影局和各地相關部門積極協調並紛紛推出紓困、扶持系列、組合政策,從相關機構管理部門到院線、電影從業人員,都在積極推動中國電影加速升溫。一起來回顧下,中國電影2020年經歷的重要時間節點:1月23日,《唐人街探案3》《緊急救援》《奪冠》等影片先後宣布退出春節檔。第二天,為避免暴發聚集性疫情,全國所有電影院宣布停業。
  • 國內電影市場穩步恢復,62部影片蓄勢待發賀歲檔
    在業內人士看來,眾多影片在賀歲檔的上映,一方面肯定了近段時間電影市場的穩步恢復進程,另一方面也能起到進一步帶動市場的作用,令後續發展更加穩固。 各路影片同檔匯聚 本周,電影市場分外熱鬧,除了剛剛定檔於12月31日在國內公映的電影《崖上的波妞》,還有周末即將登上大銀幕的《如果聲音不記得》《赤狐書生》等14部影片,賀歲檔的氛圍開始濃厚起來。
  • 影視行業進一步復甦:中國電影票房首超北美排名全球第一 業內預估...
    業內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受疫情影響,今年上半年中國影視行業比較慘澹,但隨著暑期檔以來逐步復工復產,影視行業加速恢復,四季度有望恢復到正常水平,全年票房或達200億元。由於國內疫情防控得力,而歐美市場受疫情影響嚴重,國內影視行業有望迎來彎道超車的機會。
  • 影視行業復甦指日可待 電影、電視劇行業將迎來拐點
    大洗澡顯著降低了影視行業由於前期「瘋狂擴張」所帶來的高商譽、高應收帳款、高長期股權投資等相關風險,而在行業最低谷期的定向增發又為行業的復甦備足了糧草。  復甦跡象顯現  7月20日影院復工以來,經典復映影片、國產影片、進口影片接連上映,國內電影市場先後迎來「暑期檔」的回暖、《八佰》的提振與「國慶檔」的消費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