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行業復甦指日可待 電影、電視劇行業將迎來拐點

2020-12-19 中金在線

影視行業復甦指日可待 電影、電視劇行業將迎來拐點

2020-11-28 09:27:02 來源:證券市場周刊 已入駐財經號 作者:佚名
關注中金在線:
  • 掃描二維碼

    關注√

    中金在線微信

在線諮詢:
  • 掃描或點擊關注中金在線客服

  受行業的強監管,自2017年以來電視劇行業營業收入及利潤逐年走低,據Wind數據,2017-2019年,電視劇行業總營業收入分別為234.81億元、231.08億元、152.5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5.89%、-1.05%、-33.47%;總利潤分別為46.33億元、-90.69億元、-56.5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0.03%、-318.72%、37.85%。

  由此可見,強監管對電視劇行業的業績將會產生重大影響,不過,2020年10月30日,隨著被譽為「中國電視劇風向標」的第27屆北京電視節目交易會(2020秋季)的召開,以及據在交易會上發布《中國電視劇風向標報告2020》中所載,強監管已經得到了實質性的成果,各項政策趨於明了。

  另外,受疫情緩解影響,業務處於停滯階段的各大影院也先後復工復產,各地先後發布對於電影行業的支持政策。

  種種跡象表明,隨著疫情的緩解與政策的落地,電影、電視劇行業即將迎來拐點。

  政策底部顯現

  2020年下半年,廣電總局及相關單位先後召開了《部署調度重點題材電視劇播出工作》、《關於做好重點廣播電視節目、紀錄片、動畫創作播出工作的通知》以及《電視劇精品創作生產調研座談會》等會議,為電視劇行業的「復甦」指明了創作方向。

  2020年5月14日,財政部、稅務總局聯合發布關於電影等行業稅費支持政策,湖北省2020年全年免徵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其他省、自治區、直轄市自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8月31日免徵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已繳費的可退還。

  此外,2020年全年,對納稅人提供電影放映服務取得的收入免徵增值稅。電影行業企業2020年度發生的虧損,最長結轉年限由5年延長至8年,且全年免徵文化事業建設費。

  2020年7月16日,國家電影局發布《關於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有序推進電影院恢復開放的通知》,規定低風險地區在電影院各項防控措施有效落實到位的前提下,可於7月20日起有序恢復開放營業。

  大洗澡後再出發

  2018-2019年,影視行業上市公司出現整體性業績大降或虧損,除了終端銷售價格驟降的主因外,還有兩個重要原因,即政策收緊、行業調整導致不少上市公司併購標的業績承諾不達標而大額計提商譽減值損失;下遊渠道方收縮使許多已製作完成的影視項目延期或無法播出,導致影視公司大額計提應收帳款壞帳損失和存貨跌價損失。

  據新時代證券研報,行業「虧損王」華錄百納(300291,股吧)2018年虧損34.19億元,核心的原因是併購資產業績不達預期造成的商譽減值和投資損失巨大,公司於2014年以25億元收購藍色火焰100%股權,形成商譽4.52億元。2018年,藍色火焰業務幾乎停滯,業績大幅虧損,上市公司剝離該資產造成長期股權投資損失15.04億元,並計提商譽減值損失4.42億元。

  慈文傳媒(002343,股吧)跨界併購的遊戲公司業績變臉導致商譽減值損失8.66億元,最終拖累公司業績虧損11億元;而唐德影視因範冰冰事件導致《巴清傳》無法播出計提應收帳款壞帳5.86億元,造成公司業績大幅虧損9.52億元。

  而據Wind數據,2019年,華策影視(300133,股吧)併購的克頓傳媒、佳韻社娛樂、海寧華凡業績不及預期,計提商譽減值8.46億元,同時計提存貨跌價損失1.56億元,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損失1.76億元,導致公司當年虧損14.75億元。另外,萬達電影(002739,股吧)由於前期盲目擴張,也在當年計提了55.75億元商譽減值損失,造成公司業績虧損47.22億元。

  雖然強監管與計提資產減值損失使得影視行業相關企業的利潤水平大幅下降甚至產生巨額虧損,但經過集中釋放商譽減值損失、長期股權投資及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損失和應收帳款壞帳及存貨跌價損失的風險後,上市公司「輕裝上陣」,資產質量有望持續改善,再次「財務洗澡」的風險大幅降低。

  而且,借復工復產的「東風」,影視行業各大頭部企業採取「廣積糧」的策略,紛紛實施定向增發。

  據Wind數據,2020年11月10日,萬達電影以14.94元/股發行1.96億股,募集資金總額為29.29億元,主要用於影院的新建與補充流動資金;華策影視、華誼兄弟(300027,股吧)、唐德影視也先後發布非公開發行預案,其中華策影視擬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22億元,用於影視劇項目製作、超高清製作及媒資管理平臺建設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華誼兄弟擬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22.90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後將全部用於補充流動資金及償還借款,唐德影視擬募集資金4.13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後擬全部用於償還借款及補充流動資金。

  大洗澡顯著降低了影視行業由於前期「瘋狂擴張」所帶來的高商譽、高應收帳款、高長期股權投資等相關風險,而在行業最低谷期的定向增發又為行業的復甦備足了糧草。

  復甦跡象顯現

  7月20日影院復工以來,經典復映影片、國產影片、進口影片接連上映,國內電影市場先後迎來「暑期檔」的回暖、《八佰》的提振與「國慶檔」的消費高峰。

  根據拓普數據,截至2020年9月9日,全國共有影院數11446家,其中未復工影院數1807家,佔比15.79%;全國總銀幕數68178塊,其中未復工銀幕數9097塊,佔比13.34%;以2019年總票房641.49億元計算,未復工影院票房45.21億元,佔比為7.05%。而貓眼研究院最新統計顯示,截至11月9日,全國影院復工率恢復到91.59%,復工影院數10393家,較9月統計數據復工率有所提高,並趨於穩定。

  與此同時,疫情還加速了中小影院的出清與頭部院線市場佔有率的提升,據銀河證券研報數據,截至2020年11月9日,國內院線CR5達到46.37%,較上年同期的45.84%有所提升;其中院線龍頭萬達院線的市佔率由13.85%提升至15.02%,增加1.17個百分點。

  而且,從2020年暑期檔的數據統計來看,為期43天的暑期檔累計觀影人次破億,總票房達36億元,從首周1.13億元票房到第六周17.36億元票房,國內電影市場快速復甦。

  隨著華誼兄弟等出品的《八佰》上映,國內電影市場迎來「報復性觀影」消費,連續10天票房過億元。十一期間,積累了一年的國內電影市場在《我和我的家鄉》、《姜子牙》、《奪冠》等多部影片帶動下實現史上第二高票房,10月23日《金剛川》接棒,截至11月10日累計票房9億元。

  除此之外,影視行業的影片供給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據華泰證券(601688,股吧)研報,國產片方面,《唐探3》等多部優質影片定檔2021年春節,超260部電影有望於2021年登陸各大院線,後續項目儲備豐富。

  據燈塔專業版,《唐人街探案3》、《緊急救援》、《侍神令》、《人潮洶湧》等多部高質量影片已經定檔2021年春節檔。2020年10月29日,第二十屆全國院線國產影片推介會在橫店召開,各大影視公司發布了片單,有望定檔於2021年的國產片共計262部,涵蓋26種類型,劇情、動畫、喜劇類佔比較大,其中重點電影包括主旋律軍事戰爭題材影片《長津湖》、經典IP系列《美人魚2》以及動畫電影《大魚海棠2》等。

  進口片方面,疫苗研製的突破性進展利於海外疫情的控制,進口片尤其是好萊塢電影供給有望恢復正常。

  據貓眼電影數據,原定2020年5月全球上映的《黑寡婦》目前暫定檔北美2021年二季度;原定於2020年6月的《神奇女俠1984》北美檔期改至2020年12月25日;《007:無暇赴死》暫定檔北美2021年二季度;《速度與激情9》、《X特遣隊:全員集結》、《新蝙蝠俠》、《黑客帝國4》等經典IP系列電影暫定檔北美2021-2022年。

  更樂觀的是,11月9日,輝瑞製藥宣布與德國生物科技公司BioNTech共同開發的新冠mRNA疫苗能有效阻止90%的感染,疫苗研製取得突破性進展,有望幫助控制海外疫情,推動進口片尤其是好萊塢電影供給恢復正常。

  相比電影行業,電視劇行業頭部製作公司的「復甦」更為明顯。

  2020年前三季度,華策影視實現營業收入18.94億元,同比增長44.60%,實現淨利潤1.95億元,同比增長956.16%;無獨有偶,2020年上半年,完美世界(002624,股吧)實現電視劇銷售收入7.54億元,同比增長3.22%。

  正所謂「春江水暖鴨先知」,頭部企業業績的「回暖」也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了影視行業的「復甦」。

  疫情得到緩解,疫苗研究進展樂觀,影視行業企業基本面得到了顯著改善,完全「復甦」指日可待。

熱門搜索

為您推薦

相關焦點

  • 影視行業復工忙
    伴隨著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進入到決戰階段,各行各業都漸漸復工,其中,被一度摁下暫停鍵的影視行業,也開始逐漸復甦。不論是春節檔的集體撤檔,還是目前逐漸恢復營業的院線,都讓人們嗅到了春天的味道。在新派系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創始人唐麗君看來,「當下,在做好劇本創作的同時,還可以對行業展開深度分析,尋找影視行業在經濟調整期和疫情雙重影響下的未來發展方向。總結觀眾疫情期間的電影、電視收視慣性的變化,以及可能出現的行業拐點,及時調整作品創作思路,為觀眾提供符合他們需求的優質作品,幫助企業在未來發展中取得先機」。
  • 影視行業至暗時刻已過?行業復甦歷經波折
    行業復甦歷經波折   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20年春節期間,中國電影票房損失超70億元。      行業迎來多重改善, 商業模式正在發生變革   2019年是影視行業量價齊跌的第一年。
  • 影視行業進一步復甦:中國電影票房首超北美排名全球第一
    原標題:影視行業進一步復甦:中國電影票房首超北美排名全球第一 業內預估全年票房有望達200億元 摘要 【影視行業進一步復甦:中國電影票房首超北美排名全球第一】
  • 影視行業漸次復工,大小螢屏共逐春光
    一方面,作為人民群眾居家抗疫過程中穩定心態、紓解情緒的重要渠道,如何在有限條件下,積極促進抗疫節目生產,合理調配內容儲備,成為電視與視頻網站需共同肩負的責任與義務;另一方面,對於正處於去泡沫化調整關鍵期的影視行業,過去一年多的洗牌與人員縮編為行業復甦擰緊了弦。如何化解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充分釋放蓄積的發展張力,是影視行業從業者需要共同迎接的挑戰。
  • 影視行業進一步復甦:中國電影票房首超北美排名全球第一 業內預估...
    業內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受疫情影響,今年上半年中國影視行業比較慘澹,但隨著暑期檔以來逐步復工復產,影視行業加速恢復,四季度有望恢復到正常水平,全年票房或達200億元。由於國內疫情防控得力,而歐美市場受疫情影響嚴重,國內影視行業有望迎來彎道超車的機會。
  • 影視行業正加速回暖|影視公司|定向增發|唐德影視
    隨著多部影片陸續登陸銀幕,有望進一步刺激電影市場的快速回暖,預計影視公司業績將得到進一步改善。來源:傳媒內參在經歷熱錢湧入、資本退潮後,影視行業加速擠出泡沫,正處於資本重構、產業升級的過渡期,而受疫情影響,院線停擺半年之久,影視公司也再次遭遇重創。隨著後疫情時代到來,影視行業慢慢恢復常態,在資本市場動作頻頻,發展逐步回歸正軌。
  • 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高峰論壇聚焦行業復甦
    七夕單日票房破5億元;第十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高峰論壇聚焦行業復甦  「觀眾回來了!」  羊城晚報記者 王莉  「中國電影經歷這場疫情的洗禮,對每一家電影公司來講都是浴火重生的過程。」  國內電影市場從2001年不到9億元總票房,經過18年的努力,到2019年取得644億元的票房佳績。而在於冬看來,國內電影市場要回到600億元的票房規模還需要時間和努力,「尤其是電影行業的企業家們、藝術家們,不僅要走出困境,更要創作出優秀的高質量影片,恢復電影創作源頭的生產,行業才有真正復甦的活水」。
  • 傳媒行業月度報告:2020全年電影市場穩中向好,遊戲研發與渠道博弈...
    機構:財富證券評級:同步大市市場回顧:2020 年 12 月,傳媒(申萬)指數下跌 4.97%,相對上證綜指、滬深 300、創業板指、中小板指分別變化-7.36pct、-10.03pct、-17.67pct和-10.53pct,漲跌幅居申萬 28 個子行業中第 23
  • 工業機器人專題報告:復甦拐點將至,行業前路可期
    2、工業機器人行業有望迎來復甦拐點2.1 工業機器人產量快速回升,下遊製造業投資邊際回暖2010年後全球工業機器人銷量穩定增長,行業呈現一定的周期性。2.2 領先指標印證復甦拐點日本是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出口國,根據JARA的數據,2019年日本工業機器人的出口佔比(按金額)為69.2%。中國是日本工業機器人最大的進口國,根據瑞穗研究所的數據,2018年日本出口到中國工業機器人佔總出口的40%左右。
  • 2020年,它們助力行業復甦與騰飛!
    2020年,完美世界影視製作和出品了《絕代雙驕》《熱血同行》《冰糖燉雪梨》《全世界最好的你》《燃燒》《月上重火》《三叉戟》《最美的鄉村》《怪你過分美麗》《天舞紀》《大俠霍元甲》《情深緣起》等多部精品電視劇及綜藝節目《未知的餐桌》,類型豐富,題材多元;目前,公司儲備的《光榮與夢想》《捨我其誰》《昔有琉璃瓦》等劇集也將為影視市場的創新開發帶來全新升級。
  • 視頻剪輯在影視行業的薪資是多少?
    其實如果想從事影視後期的工作,想做到專業的話,每個崗位就都是分開的。影視後期種類類型很多:剪輯、包裝、特效、調色。在影視領域(電影、電視劇、電視節目),每個部門都是獨立開來的,各個流程由各個部門負責。剪輯行業的話,比起一般行業,工資水平還是可以的。但需要經驗水平、技術支撐,才能高薪,所以先要掌握技術。
  • 疫情之下的影視行業:影響幾何?如何自救?
    湖南衛視元宵晚會將觀眾席改造為彈幕式觀眾席,網友的評論投映在座位上。視頻截圖她告訴記者,本來1月的時候團隊還在想著過年後的工作計劃,「結果一回家過年就被封在家裡了」。「基本上工作是全停了,畢竟整個影視行業都已經停滯了。」
  • 疫情下的影視行業:6家公司累計預虧超10億,華誼兄弟陷退市危機
    作者:陸鵬鵬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原本就疲軟的影視行業雪上加霜。劇組停擺、電影撤檔、影院關門,行業的全面停工讓影視公司的的經營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這一困境所帶來的影響或將直接體現在一季度財報中。在此之前,各大影視上市公司已經陸續披露了2020年一季度的業績預告,多家公司業績預計將出現斷崖式下滑,虧損已成常態。
  • 行業強力復甦,該標的盈利能力顯著高於同行,明年淨利潤有望大增
    橫店影視:需求已復甦至去年9成水平,這家公司擁有行業提升空間最大的目標群,明年淨利將大幅反彈近500%核心邏輯:1、盈利能力顯著高於同行在影視板塊擁有影視拍攝基地橫店影視城、院線影院資產橫店影視(本公司)、影視製作公司等,產業鏈結合緊密,資本力量雄厚。公司ROA和ROE都顯著高於行業其他公司,公司對資產的運營效率達到極致。公司深耕下沉市場,採用較低的票價、高性價比的服務,在低線城市獲得了較強競爭力。從票房上看,公司在二線以下城市的票房競爭力遠高於一線城市,與其他影投公司形成較明顯的錯位競爭。
  • 全年票房將達200億元 電影行業持續復甦
    自7月20日中國電影行業復工復產以來,僅用了4個月便創造了150億元的電影票房紀錄,這也使得中國首次成為全球票房第一的電影市場。線下娛樂受重創的一年,中國電影票房市場將以怎樣的成績收官?燈塔研究院聯合毒眸發布《2020中國電影市場用戶報告》預測稱,全年票房將達200億元。
  • 電影行業持續復甦!全年票房將達200億
    自7月20日中國電影行業復工復產以來,僅用了4個月便創造了150億元的電影票房紀錄,這也使得中國首次成為全球票房第一的電影市場。線下娛樂受重創的一年,中國電影票房市場將以怎樣的成績收官?燈塔研究院聯合毒眸發布《2020中國電影市場用戶報告》預測稱,全年票房將達200億元。
  • 全年票房將達200億 電影行業持續復甦
    自7月20日中國電影行業復工復產以來,僅用了4個月便創造了150億元的電影票房紀錄,這也使得中國首次成為全球票房第一的電影市場。線下娛樂受重創的一年,中國電影票房市場將以怎樣的成績收官?燈塔研究院聯合毒眸發布《2020中國電影市場用戶報告》預測稱,全年票房將達200億元。
  • 全年票房將達到200億 電影行業持續復甦
    自7月20日中國電影行業復工復產以來,僅用了4個月便創造了150億元的電影票房紀錄,這也使得中國首次成為全球票房第一的電影市場。線下娛樂受重創的一年,中國電影票房市場將以怎樣的成績收官?燈塔研究院聯合毒眸發布《2020中國電影市場用戶報告》預測稱,全年票房將達200億元。
  • 博納影業IPO即將上會:章子怡、黃曉明都是股東,行業卻尚未真正復甦
    文 | 財聯社 唐葉天苦候1140天,老牌影視公司博納影業終於要迎來IPO的最後大考。據證監會網站消息,11月5日,擬登陸深交所中小板的博納影業將接受發審委審核。在招股說明書中,博納影業承認,疫情將對業績造成重大不利影響,將有可能導致公司上市當年營業利潤下滑50%以上。疫情讓本身處於寒冬期的影視業雪上加霜,據各家影視上市企業披露的業績,三季度影視行業收入同比下滑48%,為傳媒行業受疫情衝擊最大板塊,但經過兩個季度的調整,行業增速也在逐步回升中。
  • 後疫情下的電影行業,哪些趨勢「不可逆」?
    在電影產業的本質規律下,回歸內容是共識並且競爭進一步升級,與此同時,在內容消費新趨勢下,電影產業與技術、網際網路等因素的融合已經成為不可逆的趨勢。 顯然,存活下來的電影人不想再一成不變。進入後疫情時代的中國影市將如何轉變,行業正積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