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生活美學——那個作為宋朝「偶像派流行樂手」存在的姜夔先生

2021-01-20 芝麻坨坨

過垂虹——姜夔

自作新詞韻最嬌,小紅低唱我吹簫。 曲終過盡松陵路,回首煙波十四橋。

我們常把一種喜歡加以誇張, 再牽扯其人生境遇,尋求讓我們噓唏感嘆的理由一例如南宋詞人姜夔。

實際上,姜夔首先是作為一個「流行樂手」而存在的:他以飄零江湖的落魄面目出現,雖喜好交遊,也多受名貴資助、美人私房,是不少姑娘的偶像,但仍比較困頓---或者說, 總有些在絕望中尋求暫時歡娛的意思。

在我看來,中國歷史上有兩次著名的雪夜出訪: -是東晉王徽之雪夜訪戴逵;二是南宋姜夔雪夜訪範成大。後者更接近史實:「辛亥之冬,予載雪詣石湖。止既月,授簡索句,且徵新聲,作此兩曲,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我們可以想像,這天晚上,下著大雪,我們的音樂家冒雪行進在宋朝的山水間,從苕溪(吳興)奔吳江(蘇州)石湖別墅而來,那裡有等待已久的詩壇老前輩範成大。剛剛退休的範老詩人見才華橫溢的後生踏雪來拜訪自己,自然興奮異常。酒席擺下,推杯換盞,宋朝之夜因此而生動起來。快喝醉時,只見範老詩人「嘿嘿」一笑:「我家新來歌妓小紅,清唱佳詞第一,可想一見?」

姜夔一生江湖飄零,大雪之夜遇到老前輩殷勤款待,內心充滿溫情。正在他要感慨時,風騷的小紅出現了。望著眼前這位風情萬種的姑娘,詞人一時把持不住,連度兩曲,即後來名動千古的絕唱:《暗香》、《碗影》。

宋朝的新年就要到了,範老詩人說「你還是留在這過年吧。要知道,小紅很喜歡唱你的詞啊。」 但姜費去意已決,一飲而盡後說:「範老前輩,我本來就是天邊一朵雲。你要願意交我這個朋友的話,就讓我把小紅帶走吧!」

沒等主人答應,我們的詞人已經挽著小紅的手出門而去。在宋朝晚冬清寒的天氣裡,站在船頭,面對山河茫茫,姜夔淚流滿面。小紅問:「 你哭嘛?」姜夔不答,只是從背包裡取出一支長簫。雪湖、孤舟、遠山、豔女、長蕭,已經讓人神思杳查。船過吳江美景垂虹亭時,詞人吟出那首著名的《過垂虹》:「自琢新詞韻最嬌,小紅低唱我吹簫;曲終過盡松陵路,回首煙波廿四橋。」茫茫大雪紫陌紅塵,作為宋朝「偶像派樂手」的姜夔,去哪兒?又能去哪兒?

相關焦點

  • 姜夔「適中之美」的藝術思想審美觀
    姜夔被譽為「詞中之聖」,推崇他的人認為他的存在,猶如「詩家之有杜少陵」,「文中之有韓昌黎」,奉為圭臬。姜夔在《詩說》中說到詩的高妙時,也是很崇尚「道法自然」的,他說:「詩有四種高妙:一曰理高妙,二曰意高妙,三曰想高妙,四曰自然高妙。礙而實通,曰理高妙;出自意外,曰意高妙;寫出幽微,如清潭見底,曰想高妙;非奇非怪,剝落文採,知其妙而不知其所以妙,曰自然高妙。」 姜夔他在《永遇樂·次韻辛克清先生》詞中說:「五千言老來受用」。姜夔這裡把道學精神作為他的行為準則。
  • 我們的生活細節中,存在著多少宋朝印記?
    #看鑑MCN推出視頻欄目《拍一拍,宋朝》,從現代生活的角度出發,探索宋代生活與當代人的相同之處。宋朝,是中國歷史上盛世,經濟發達,文化繁榮,對外往來密切,如今我們的生活仍有宋朝的印記。宋朝時期,打破了坊市的限制,商業活動不在受限,店鋪隨處可見;實行寬鬆的宵禁制度,百姓夜生活得到豐富;由於對外商貿往來密切,商品種類繁多,「進口商品」得到百姓的喜愛。一幅《清明上河圖》足以顯現宋朝人民生活豐富多彩,仔細了解,當代生活中也會有宋朝印記。
  • 南宋詞人姜夔有著怎樣的人生經歷,他的詞作特點又是什麼樣的呢?
    姜夔繪像這樣的記載雖然對清客的生活有戲謔誇張,但是將清客那種寓居的、寄人籬下的生活,以及生活不得不以娛主人一笑的清客形象刻畫的入木三分。範成大是南宋有名的田園詩人,對田園生活的描寫細緻入微,如我們非常熟悉的《四時田園雜興》就出自於範成大之手。範成大在石湖有一個大莊園,莊園裡有北山堂、千巖觀、天鏡閣、壽樂堂等著名的景點。範成大酷愛梅花,在石湖玉雪坡已經種了梅花數百株,但還嫌不足,又在南邊買了王氏家舊宅七十多間,悉數拆除後,將其中三分之一的地方種上梅花。
  • 千年的宋朝美學,感悟那一份無可替代的完美——作者:道玄齋主~鳳凰菩提
    此時的他就不在意美,而是寫得很自然別人說這字好醜蘇東坡自嘲這是【石壓蛤蟆體】這是人生最高境界,別人笑有何關係因為我知道自己存在的意義和價值很多東西必須在生命不同階段去領悟越溫柔,越強我常說故宮第一任院長是宋徽宗
  • 姜夔:詩文書畫音樂樣樣精通,卻一直為此事發愁
    神一般的存在。那麼姜夔是何許人也,為何能與蘇軾相提並論?很多人可能壓根不知道姜夔這號人物,現如今提起兩宋的騷人墨客也沒有姜夔的印象,但他在歷史上卻赫赫有名,和蘇軾一樣,是位「全才」。難道是姜夔作為一名體面的才子,娶青樓女子實在太丟人而無奈分開嗎?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必須先聊一聊古代的國營妓院。國營妓院始於齊桓公時期,管仲設「女閭」(徵其夜合之資以充國用)。當時齊桓公正忙著問鼎中原,買裝備、養軍隊,用錢如流水,再多的稅賦也頂不住,管仲愁啊:你讓我哪裡去搞那麼多錢?
  • 姜夔正月十一出門賞燈,看到街市上面很繁華,反而寫了一首諷刺詞
    古人往往喜歡借古諷今,畢竟對於他們來說,現實生活中感受到的繁華,那也只不過是曇花一現,更多的時候還只不過是一種表面現象。特別是南宋原本處於風雨飄搖之中,可是對於當時的南宋朝廷來說,依舊還是過著醉生夢死的生活,所以對於當時的文人士大夫來說,他們更多的還是感受到了人生的無奈,以及現實所給予他們的打壓和排擠,儘管自己很有才華,可是又沒有用武之地,所以在現實生活中。這也使得很多的文人他們在創作時,也就把自己對於現實的無奈,全部融入進作品中,從而也使得這些作品處處充滿了諷刺。
  • 這個「高級感」宋朝穿越,還有多少驚喜是「官家」不知道的?
    8月20日,融創在長樂雅頌舉行風雅頌中國宋式生活美學沙龍。從插花焚香,再到雅致宋宴,文化沙龍,融創從歷史的記錄裡攫取宋朝生活的點滴,讓在場的每個人玩一次穿越,化身宋朝的文人雅士,沉浸式地體驗「宋朝style」。
  • 相思尤堪恨,總是戳人心;姜夔最銷魂的一首詞,道盡了男兒的深情
    無題詩人李商隱的「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多情才子元稹的「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就連豪放的辛棄疾也道出了「若教眼底無離恨,不信人間有白頭」的愛情真諦,可見這撩人的相思是有多魔力;今天這裡便給大家帶來了一首十分銷魂的相思詞作《鷓鴣天·元夕有所夢 》,它的作者也是我們都非常熟悉的宋代詞人——姜夔。
  • 周邦彥與姜夔寫荷,誰更勝一籌?
    北宋的周邦彥和南宋的姜夔都有過經典的詠荷之作。周邦彥之《蘇幕遮》詠荷以其形象生動的畫面感,信手勾勒,塑造出一個亭亭玉立的荷的形象;姜夔之《念奴嬌》詠荷以其清雅而衰頹的獨特風韻,寄託了詞人身世飄零之感、人生遲暮之悲、離愁懷人之苦,飽含了詞人豐富的人生體味,另有一種獨特的意蘊。
  • 姜夔深夜失眠,懷念舊時情人,寫下一首名作,中間兩句讓人淚奔
    而對南宋詞人姜夔來說,「愛別離」的滋味他則足足嘗了半生。姜夔的詞作中,曾屢屢提到一個地名:合肥。夏承燾先生說,姜夔之所以對合肥念念不忘,是因為那裡有一個他深愛的女子。姜夔因仕途不順,一直過著寄人籬下的清客生活。為了生計,他不得不江湖飄零、四處奔波。後來的姜夔,多次往來合肥,與女子短暫相聚後,便要再次分離。萍水一遇,終難久伴。
  • 姜夔《八歸》:送客重尋西去路,問水面琵琶誰撥
    姜夔是南宋著名的文學家、音樂節,他精通詩詞、散文、書法、音律,是一位藝術全才,與北宋全才蘇軾有得一比。與蘇軾相比,姜夔的仕途之路更是坎坷,或者說,他根本沒有仕途,因為他屢試不中,終身未仕,儘管他才華橫溢。
  • 終生未仕的姜夔:一生窮困潦倒,驚為天人的才華
    南宋的文學史上,兩位詞人不得不提,一位是辛棄疾,另一位便是姜夔。辛棄疾的一生挑燈看劍,戎馬詞酒,豪邁瀟灑。而姜夔,一生窮困潦倒,從未入仕。來白石的一首名作:自作新詞韻最嬌,小紅低唱我吹簫。曲終過盡松陵路,回首煙波十四橋。
  • 「美學生活, 始於頂牆」-FRG美學頂牆,「豈止於美」
    2018年7月9日,以「美學生活 始於頂牆」為主題的雅穗FRG美學頂牆夢想+戰略發布會暨2018頂牆材料流行趨勢高峰論壇在廣州國際會展中心盛大開啟。作為全新的石膏材質,雅穗FRG美學頂牆進入家準給行業,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的選擇,用新的材料、新的方式豐富現代家庭的家居生活。並且時總代表協會向雅穗品牌的創新致以謝意,未來希望新材料在廣大設計師、品牌同仁的共同推動下,走進千家萬戶。最後時總衷心祝願此次會議取得圓滿成功。
  • 宋朝偶像排行榜,誰是你心中的NO.1
    宋朝,是個神奇的存在,它以奸臣和忠臣而揚名,又因豐富的多元文化讓很多文人雅士心嚮往之。宋朝人思想文化的發展,在歷史上達到了一定的高度,各個類別的能人大咖輩出,共同譜寫出一幅歷史上的「清明上河圖」。在宋朝這個能人輩出的時代,湧現出一大批實力偶像派,他們憑藉著各自的實力,聲名遠播,甚至在當下依然大受追捧。鐵面無私,渾身是膽——包拯一說到宋朝的名臣,大多數人第一想到的就是包青天——包拯,這位「青天大老爺」的故事在民間到處被傳頌,以至於現在一些老人閒聊時還會提到。
  • 最適合穿越的朝代——宋朝
    剝開它「積貧積弱」的外衣,宋朝其實是個馬力強大的發動機,商業繁榮、文化發達、居民生活水平高。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為什麼說宋朝適合穿越。1. 宋朝人的城市生活和現代人非常接近。相比唐朝的坊市制度,宋朝的城市更加開放,街道也是四通八達。
  • 宋朝之後,再無宋朝。
    宋朝之亡,不僅僅是一個王朝的覆滅,更是一次超越了一般性改朝換代的歷史性巨大變故。用那個時代的話語來說,叫做「亡天下」;用今天的話語來說,不妨稱為「文明的中斷」。 今天就從經濟、文化、政治、軍事、科技分別「意淫」一下最強盛的故國——宋朝吧。
  • 我的生活美學,由音樂和大師點亮!
    #點亮生活美學可沒想到突然有一天,那個疑問被我自己找到了明確的答案,是的,生活當然不能沒有音樂,因為生活不能沒有美,而音樂就是美的傑出代言。「人非木石皆有情,不如不遇傾城色」。最初發現音樂的美,是在追思遙遠的曾經、逝去的美好時,感受到的。那時,理察克萊德曼的《星空》就在我的身旁,如同一條小河,靜靜流淌。仔細聽她的節奏,就立刻讓自己置身的時空轉換到了廣袤無垠的星空之下。
  • 姜夔的「黍離之悲」與「西風消息」文學意象是什麼?
    姜夔作為一介文人詩者,在這種生活環境下,視覺觸及的是民生與社會,他在「還我河山」的大旗下,創造性地發揮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早期以描述「黍離之悲」現實入世,中後期以訴說「西風消息」狀態見長。姜夔創造的「黍離之悲」與「西風消息」兩大文學意象,給南宋文壇帶來了能「掃瀕湖雪」清新氛圍,而且有「裁雲縫霧之奇思,戛玉敲金之奇聲」,受到當時名公巨儒的推許。
  • 正月讀詞:情種姜夔的大年初二,在船上寫下杏花天影,他思念誰?
    南宋姜夔《杏花天影》初衣解詩:公元1187年,姜夔33歲。大過年的他在船上,那是因為他的上司赴任湖州,作為親戚和下屬,肯定隨行。因為不久之前,經他的上司做主,將自己的侄女嫁給他,為他開啟一條新的人生路。
  • 穿越變成宋朝秦檜,他留給那個世界最後一句話:扯淡,再也不來了
    宋朝最有名的,可能就是秦檜了——北方早餐的油條又叫油炸鬼,其實這東西原名叫油炸檜,也就是有著秦檜。油炸秦檜真香,穿越變成秦檜又會如何呢?這就是咱們今天要聊的話題:用穿越者秦檜的眼睛看宋朝:帝姬在哭泣,皇帝在吟唱,宋朝完了。面對金人斬下來的鋼刀,秦檜留給那個世界的最後一句話,可能就是「扯淡,我再也不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