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尤堪恨,總是戳人心;姜夔最銷魂的一首詞,道盡了男兒的深情

2021-01-11 一號詩巷

相思是一個千古以來都不曾褪色的話題,古今有多少詩詞是因相思而著名?怕是數都數不清的。無題詩人李商隱的「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多情才子元稹的「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就連豪放的辛棄疾也道出了「若教眼底無離恨,不信人間有白頭」的愛情真諦,可見這撩人的相思是有多魔力;今天這裡便給大家帶來了一首十分銷魂的相思詞作《鷓鴣天·元夕有所夢 》,它的作者也是我們都非常熟悉的宋代詞人——姜夔。

姜夔,字堯章,號白石道人;他可以說是一位和蘇軾有著同樣才華的詞人,我們知道蘇東坡是個文藝全才,那麼顯然姜夔也是如此。他也在文學、音樂以及書法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造詣,只不過比起蘇軾來還是有著一定差距的,所以他的名氣當然不及蘇軾。但是同其他的一些詞人相比,姜夔可以說具備直接秒殺他們的能力。

姜夔的詞感情真摯,語言生動,婉約風格中兼含清瘦魅力,讀來別有一番韻味。這首《鷓鴣天·元夕有所夢 》就是他詞風最好的彰顯,寫盡相思滋味,道盡男兒深情,筆調銷魂感動人心。

鷓鴣天·元夕有所夢

姜夔

肥水東流無盡期。當初不合種相思。夢中未比丹青見,暗裡忽驚山鳥啼。

春未綠,鬢先絲。人間別久不成悲。誰教歲歲紅蓮夜,兩處沉吟各自知。

這首詞的大義可以理解為:向東流去的肥水永遠沒有停息的一刻,當初就不該種下這相思。夢裡的她身影模糊不比畫中鮮明,但是這夢卻被鳥聲驚醒。春天的綠意還沒有萌發,我的頭髮卻已經白了,這人間的離別時間久了也就習慣了它的悲痛。是誰讓相愛的人在每年的元宵夜不能團聚,兩處相思呢?這其中的愁苦只有自己能懂。

這姜夔可真是一位痴情才子啊,把半生的真心都許給了同一名女子。這首詞是他在年近42歲時為一名分別二十年之久的歌女所作;人的一生能有幾個二十年?但是姜夔在如此長的時間裡仍然痴心不改,足以見證這份感情的真摯,想必那位歌女能獨得姜夔的一片痴心也算是很知足了吧;因為在宋朝那個風流人士泛濫的年代,對於地位低下的女性來說,能擁有這樣的一份感情真的很難得。

此詞上闕開篇便寫到了相思,尤其值得稱讚的是這句「當初不合種相思」,可謂寫得精妙無比。一個種字道出了相思之深,它就如有根般扎在人的心上,然後肆意瘋長填滿整個心房,難以剷除欲罷不能;這和李商隱的那句「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寫出了相思的最高境界;後面兩句通過對夢境以及夢被鳥驚醒後的描寫,表達了詞人對女子的愛戀以及因相思而產生的孤獨。

下闕中是作者對光陰荏苒的感嘆。面對身近暮年而白髮頻添的現實,作者只有無奈與傷感,「人間久別不成悲」是情感的最高升華,離別的悲痛在時間的流逝中變成了一種麻木,可見詞人已經習慣了這種痛苦,二十年被相思所困,這種折磨想想都可怕,就如柳永所說「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一樣,可見愛情就如毒藥般讓人難以自拔。最後作者寫到元宵節自己孤獨的身影,把對愛人的思念再次作了表達,這種愁苦讓人感同身受。

姜夔這首最為銷魂的詞,道盡了他的無限深情,也寫出了世間的相思之苦,曾戳痛過多少痴情人的心;不知讀後的你有何看法呢?

相關焦點

  • 唐伯虎很深情的一首詞,連用4個重複,清麗婉轉,最後8字寫盡相思
    今天要展示給大家的,就是其中一首。詞中最值得稱道的是最後兩句,刻畫心理細緻綿密,堪稱千古絕唱。 花下銷魂,月下銷魂。 愁聚眉峰盡日顰,千點啼痕,萬點啼痕。曉看天色暮看雲,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 五代最深情的一首詞作,受到王國維盛讚,詞尾3句道盡相思之苦
    作為古典詩詞中一個常見的題材,從古至今,「相思」被無數文人墨客反覆吟詠,留下了許多感人至深的優秀詩篇。面對相思,王維說「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情思如紅豆,數也數不完;李商隱說「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相思苦,離別更苦……可是,相思的滋味究竟是怎樣的呢?
  • 花下銷魂,月下銷魂!70句銷魂古詩詞,是快樂還是憂傷
    相思無用,惟別而已。別期若有定,千般煎熬又何如?莫道黯然銷魂,何處柳暗花明?銷魂這個詞,現代人的意思和古代人的意思大相逕庭,或者說這個詞本身就有幾種意思。70句古詩詞,每一句都有「銷魂」,但是這些「銷魂」又不全然是一個意思。細細讀來!李清照: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納蘭性德: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
  • 李清照水平很高的一首詞,寫盡了相思之苦,讀來令人拍案叫絕
    相思最折磨人,特別是一個深情的人,只要在愛情裡面感動過,即使是分手了之後,那也是依舊還會思念對方,這也正是愛情最偉大的一個地方。無論彼此由於什麼原因分手了,可是事後一定會相思對方。而這樣的一種相思之苦,也最是令人傷感,畢竟彼此愛過,那種情感可謂是根深蒂固。
  • 姜夔的詞裡隱藏了多少杜牧的詩:誰識三生杜牧之
    姜夔,字堯章,號白石道人。詞家之有姜白石,猶詩家之有杜少陵,可見姜白石詞之地位。白石詞雖僅存數十首,而流傳甚廣,可見白石之詞雖數量不多,但是質量很高。姜夔生活南宋棲居於「一隅西湖之水」,國勢日非,白石目擊傷心,所以多於詞中寄慨。
  • 倉央嘉措深情的一首情詩,28字道盡世間無奈,情根深種卻只能相望
    他之所以被稱為少年,是因為倉央嘉措的一生極其短暫,他只有21歲,卻在最美好的年華戛然而止。當倉央嘉措14歲進入布達拉宮時,他一生都與佛陀為友。按道理,為什麼一個和尚寫了一首絕美深情的詩,要從一個傳說說起。倉央嘉措從出生起就被認為是第五世活佛的轉世,所以就被當時的攝政王第巴·桑結嘉措的操縱下成為了第六代活佛,並把他囚禁在布達拉宮。
  • 姜夔懷念昔日的戀人,夢中相見,醒來寫下一首纏綿哀婉的記夢詞
    此次要分享的也是一首非常著名的元宵詞,南宋著名詞人姜夔的《鷓鴣天》。不過,這首詞不是寫外出賞燈約會,而是姜夔做的一個夢。鷓鴣天·元夕有所夢姜夔 〔宋代〕肥水東流無盡期。當初不合種相思。夢中未比丹青見,暗裡忽驚山鳥啼。春未綠,鬢先絲。人間別久不成悲。誰教歲歲紅蓮夜,兩處沉吟各自知。
  • 南宋詞人姜夔(kuí):花滿市,月侵衣。少年情事老來悲
    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姜夔在這首詞裡用了他常用的小序。小序的好處就在於交代寫作的緣由和寫作的背景。而這首小序則更明確地交代了這首詞的寫作時間、地點、原因、內容、和主旨。讓人更好地、更深入地了解詞人寫作此詞時的心理情懷。此詞在表現姜夔的詞風清雅空靈上非常突出。
  • 多情的高僧寫下一首愛情詞,細膩的筆觸娓娓道來,每一句都很深情
    《青玉案.綠槐煙柳長亭路》,這是一首很典型的愛情詞,當時惠洪回想了青年時代的愛情往事,從而以細膩的筆觸回想了那段戀情,寫下了這麼一首感傷之作。惠洪,俗姓喻,字覺範,自號寂音尊者,宋朝著名的文學家和詞人,他的詞清新脫俗,情感細膩,文筆優美,在這首《青玉案.綠槐煙柳長亭路》一詞中,他正是回想了過往的戀情,以此為切入點,寫得極為深情,無一字不憂愁,每一句都有一種直擊人心的力量。正是由於愛得深沉,即使是出家了,也依舊還是思念遠方的戀人。
  • 宋代歌女用一首詞道出了最深的相思,最痛的遺憾和最真摯的愛情
    宋詞,仿佛浮在書頁上的一彎殘月,即使你合上書卷,也會在你內心灑下一道道似水光亮;宋詞,仿佛一方小軒窗,窗裡的人對鏡貼花黃,窗外的人早已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宋詞,仿佛一株雨後芭蕉,憂愁的雨滴滑落在黃昏,嘆息聲
  • 元稹不容忽略的一首愛情詞,春風助腸斷,吹落白衣裳,寫得很深情
    元稹的詩很深情,譬如這首經典的五言絕句《桃花》,寫得就很感人,通篇充滿了濃濃的愛意,讓我們感受到了詩人的一片深情,還有對於愛情的嚮往,整首詩用詞極為講究,字裡行間也是充滿了憂愁,讀來朗朗上口,讓我們立馬能夠感受到詩人的一片深情,還有骨子裡悲痛之苦,每一句都有一種直擊人心的力量。桃花淺深處,似勻深淺妝。
  • 朱淑真這首詩起筆驚豔,通篇行雲流水,最後七個字道盡了相思之苦
    但是他僅有的這180多首首詩中,也有很多之作;譬如這首《落花》知名度就很高,通篇寫得也是很傷感,而且起點就令人驚豔,行雲流水,特別是最後七個字,更是道盡了相思之苦。連理枝頭花正開,妒花風雨便相催。願教青帝常為主,莫遣紛紛點翠苔。
  • 最會寫情詩的人李商隱,用2句詩道盡相思之苦,卻經常被我們誤用
    他筆下那一首首空曠朦朧、輕巧奪人、綺麗風流的情詩經典,傳唱千古,唱醉了多少怨女痴男。情之唯美震撼,在他一支妙筆之下,盪氣迴腸而千年不朽。李商隱「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兩句絕美的情詩,更是道出了無盡的思念。
  • 史上最深情的一首愛情詞,寫下世間最永恆的愛戀情,成為千古絕唱
    這也就是為什麼宋詩裡能夠處處感受到那一份哲理,而我們讀這樣的作品,也最是能夠從那一份哲理中,感受到古人無窮無盡的智慧。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雖然宋詩裡有很多經典的愛情名篇,但是要論深情的話,大概沒有一首詞能夠與這首《卜算子·我住長江頭》,通篇寥寥數語,但那一份深情卻是無人能及,而詞人之所以能夠寫得如此深情,也正是由於他愛得深,也只有內心裡有這種深刻情感的人才能夠寫出如此令人感動的優美詞作。詞的上片看似寫得很一般,但是那一份深厚的情感,卻又是一大亮點,我住在長江源頭,你則是居住在長江尾。
  • 姜夔深夜失眠,懷念舊時情人,寫下一首名作,中間兩句讓人淚奔
    而對南宋詞人姜夔來說,「愛別離」的滋味他則足足嘗了半生。姜夔的詞作中,曾屢屢提到一個地名:合肥。夏承燾先生說,姜夔之所以對合肥念念不忘,是因為那裡有一個他深愛的女子。醒來後的他久久無法入眠,寫下了一首纏綿哀婉的《鷓鴣天·元夕有所夢》:肥水東流無盡期,當初不合種相思。夢中未比丹青見,暗裡忽驚山鳥啼。春未綠,鬢先絲,人間別久不成悲。誰教歲歲紅蓮夜,兩處沉吟各自知。
  • 劉禹錫一首描寫相思的詞,淚痕點點寄相思 楚客欲聽瑤瑟怨!
    那麼說起唐朝的詞,個人是非常的喜歡劉禹錫,他詞作同樣的寫得非常優美,不亞於他的詩歌。他的很多詞作,不僅在當時就很有名,而且對於後世,也是有著很深遠的影響。小編今天要為大家推薦一首他最為經典的詞作,那便是他的《瀟湘神·斑竹枝》,這首詞可以說把人們的相思之情,描寫的淋漓盡致,令人感傷不已。《瀟湘神·斑竹枝》唐代:劉禹錫斑竹枝,斑竹枝,淚痕點點寄相思。
  • 姜夔《浣溪沙》:恨入四弦人慾老,夢尋千驛意難通
    今天來說說姜夔的一首懷人之作。懷的是誰呢?就是合肥的那位女子。姜夔早年羈旅天涯,曾客居合肥,遇到一對善彈琵琶的姐妹,並與其中一位女子相知,結下了不解之緣。可惜當時姜夔生活貧困,忙於生計而遊食四方,兩人的情緣最終不了了之。
  • 深情的納蘭性德,寫了一首詞,以女子口吻,將閨怨描寫得淋漓盡致
    才子總是有著不一樣的創作思路,今天欣賞這一首《木蘭花·擬古決絕詞柬友》,這首詩創意獨特,是作者一首以一位滿懷怨意的女子之口吻所述的閨怨詩詞,字字都在控訴薄情郎的種種行為,同時表達出自己的決絕之意。選擇的角度比較新穎,讀起來卻是深情多於怨惱。
  • 姜夔《揚州慢》: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然而,這並不妨礙他名揚四海,他在杭州的時候,認識了著名詩人楊萬裡,楊萬裡對姜夔的詞作讚不絕口,還把他介紹給另一位著名詩人範成大認識,得到這兩位大詩人的肯定,其他文人也都爭相與姜夔交好,當時的大學者朱熹對他青眼相加,連辛棄疾對他的詞也深為嘆服,還與他填詞互相酬唱。
  • 南宋詞人姜夔有著怎樣的人生經歷,他的詞作特點又是什麼樣的呢?
    又片片吹盡也,幾時見得?姜夔繪像南宋末年的著名詞人張炎,非常欣賞姜夔的這兩首詠梅詞,他在《詞源》中稱讚道:「詩之賦梅,惟和靖一聯而已,世非無詩,不能與之齊驅耳。詞之賦梅,惟姜白石《暗香》、《疏影》二曲,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自立新意,真為絕唱。」後來張炎也曾寫下《疏影》一詞,也是有和姜夔一較高下的緣故。張炎的《疏影》也是一首非常精美的詠梅詞,不過就意境來說,還是比不上姜夔的。姜夔的詞作淡雅,這也與他的飄零寓居的生活經歷是有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