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洛芸媽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一般的女孩子找對象,對一種男性的特質是非常敏感的,那就是「媽寶男」。
這種男人過分地以媽媽為中心,無論大小事都必須會問過媽媽的意見,連自己的人生都需要由媽媽來安排,甚至自己的婚姻大事都不能自己做主。
需要經過媽媽的同意和任由媽媽去鋪排,這讓很多女性無法理解,甚至一旦相處之後發現是媽寶男,就不會產生好感並開始遠離他們。
「媽寶男」的3大行為特徵
1、生活總是依賴父母
媽寶男總是在生活中不獨立,喜歡依賴父母,生活上感覺還未成年,有些甚至那麼大還飯來張口衣來伸手。
在做家務活上更是一點都不會,因為對父母過於依賴導致生活缺乏自理能力,這樣的男人即便是娶妻後也不會改變到哪裡去。
所以他們真正需要的不是一個妻子,而是可以照顧他們生活的一個保姆。
2、經常把媽媽掛嘴邊
不難發現,其實媽寶男有一個很明顯的特徵,就是喜歡把媽媽掛在嘴邊。比如媽媽要我怎麼樣,還有即便是穿衣這種小事也要去問媽媽的意見。
其實這種表現,好聽一點就是聽從父母的話尊重父母,不好聽一些就是過於依賴導致生活無能。
如果戀愛之後也總是這樣的話,會引起女朋友的反感,他們會認為媽媽說的話才是真理,甚至女朋友都要靠邊站。
特別是結婚之後,情況更加嚴重,發生矛盾的時候他們只會站在媽媽那一邊,只能委屈自己的老婆。
3、他們會缺乏責任感
媽寶男因為從小都被父母照顧長大,所以他們會認為家裡大小事都應該父母去做,從而覺得自己是沒有義務的,也不會主動去承擔家庭的責任。
如果家裡發生什麼事情,他們只會一昧地逃避,不會去想解決辦法為家裡做點什麼付出。
媽寶男因為在父母的保護下成長,所以會變得越來越自私,也沒有承擔責任的那種意識。
甚至在家庭矛盾面前,他們會認為妻子不是唯一的,發生矛盾不知道如何處理,那就把妻子休了再娶就好。
父母的這2種教育方式,容易養出「媽寶男」,家長要注意
1、媽媽過於強勢
有一些媽媽對孩子教育上是非常強勢的,他們不允許孩子有自己的想法,甚至阻止他們去處理問題。
慢慢在媽媽的強勢對待下,孩子會失去自己的主見,擺脫不了媽媽的控制,養成一種弱勢的性格缺陷,從而變成以媽媽為重。
2、媽媽過於保護
在家裡媽媽總是對孩子任何事都幫忙做,完全不給孩子吃一點苦頭,在媽媽保護下成長的孩子,面對挫折的承壓能力是差到不能再差,更別說自理能力了。
他們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或者在生活的時候,只會想到媽媽,任何事媽媽都會幫忙,從而越來越失去獨立能力。
家有男孩,如何避免養出「媽寶男」?這4點是關鍵
1、家長要學會放手
孩子其實也是存在獨立性的個體,這份獨立性應該由家長的引導得到好好發揮,不要因為想要過度保護和疼愛孩子,而讓孩子缺乏獨立。
所以家長要學會對孩子放手,在家裡如果孩子可以自己操辦的事,一律讓孩子獨立去完成。
2、父親做到承擔的榜樣
一般家庭都是母親掌握家裡的決定權,因為對母親的過於依賴,導致這樣的孩子往往會出現自卑和沒有主見的心理,這其實跟父親角色的缺失有不少聯繫。
所以在家裡應該讓父親也參與決定,並讓孩子看到父親的角色轉變,看到他們的家庭責任的一份承擔。
在孩子面前做個好榜樣,從而感受到父親的存在價值,從而學習成為一個有責任感的男人。
3、孩子的決定權交回給孩子
很多父母,都不願意給決定權給孩子,認為他們少不懂事,做出的決定都是不好的錯誤的。
在年少其實孩子多碰釘子未免是壞事,尤其是作為男孩子,多磨鍊多經歷風雨會讓他們變得更加強大。
所以孩子如果遇到問題,父母應該多把決定交到孩子手上,學會尊重孩子的決定。
如果決定確實有點不合理,那麼可以給孩子意見,但決定權還是應該由孩子去選擇,後果同樣是他們自己去承擔。
4、家長要學會對孩子示弱
很多家長在孩子心裡都是無所不會的超人角色,孩子自然不會對家長有什麼付出,因為覺得他們並不需要。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不妨嘗試向孩子示弱,讓孩子產生一份保護父母的責任感,在承擔責任中慢慢地領悟到男孩子的那份擔當。
育兒問題洛芸媽媽教,家庭教育要學好,孩子健康身體棒,我是@洛芸媽咪,幫你解決育兒小麻煩(配圖均源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