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男孩的父母要注意,就算是再生氣,這幾句到嘴邊的話也別講

2021-01-16 Ainee媽咪

家裡有個調皮搗蛋的男孩子是種什麼樣的體驗呢?關於這個話題,想必有不少家長都有一肚子的苦要訴。

比如寶媽剛收拾好的房間,轉眼就會被家裡的「拆家大王」翻得亂七八糟,說他兩句吧,孩子就馬上跟你扮鬼臉,整個人嬉皮笑臉的,渾身都透露出一種毫不在意的感覺,除此之外,男孩的學習成績也是讓寶媽們操碎了心,每天輔導作業時都要忍不住上演「河東獅吼」。

基於這樣的情況,很多家長就會產生一種錯誤的認知,那就是兒子性格比較大大咧咧,在教育的時候也不用太細緻,於是父母在被孩子惹急的時候,就很容易說出一些不理智的話。

但其實,家裡有男孩子的父母需要注意,自己就算是再生氣,這幾句已經到嘴邊上的話也別講出來,因為這很容易傷到孩子的心。

01男兒有淚不輕彈,你一個小男孩哭什麼哭!

有些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本身比較嚴格,所以當小男孩哭泣的時候,家長就會在旁邊冷冷地說一句:「男兒有淚不輕彈,你一個小男孩哭什麼哭,就不能堅強一點?」

相信大多數父母說這句話的本意是想讓孩子勇敢堅強起來,但很多家長卻沒有意識到,這話本身對孩子來時候就是一種傷害。

每個小朋友在長大成人的路上總會面臨大大小小的困境,哭泣只是大部分孩子表達自己內心委屈、無助的一種主要的發洩方式,是很正常的一種現象。

父母作為孩子心裡最親近的人,也是他們的避風港,如果此時不能得到爸爸媽媽的理解,反而還要接受指責,那長此以往,孩子在遇到事情也會將各種情緒憋在心裡,親子關係減弱不說,男孩子也會變得逐漸叛逆,又或是成了鋸了嘴的葫蘆,反而容易在人生的道路上走歪。

02你就跟你爸一樣,都沒出息

雖說照顧孩子是夫妻共同的責任,可在現實生活中,媽媽仍在教育方面佔據主導作用,爸爸反而成了甩手掌柜,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幾乎是一問三不知。

如果小男孩在家裡淘氣不聽話,很多寶媽就會將對丈夫的怨氣一起撒到孩子身上,也許媽媽會說出這句話只是無意識的,但卻會傷到孩子的心。

一方面,媽媽抹去了孩子的努力,給孩子打上了「沒出息」的標籤,但這樣的話被男孩子聽多了以後,就會形成一種心理暗示,覺得自己真的什麼事情都做不好。

而另一方面,母親對丈夫的抱怨,也會讓父親這一高大的形象在孩子心目中坍塌。要知道,有不少小男孩在年幼的時候,多是將爸爸當作自己的榜樣與偶像的,寶媽這樣的話很容易打擊到孩子的自信心以及讓他們對於未來的目標感到迷茫。

03一天就知道要錢,我們家這些錢不都花在你身上了嗎?

現在有很多父母都奉行「窮養兒富養女」的教育方法,認為男孩子需要更多的磨練與挫折,這樣在長大之後才能承擔起自己肩上的重任,所以當小男孩跟家長要錢的時候,常常就會得到這樣的回覆。

其實家長本身可能是希望孩子不要亂花錢,但父母這樣的話很可能會給孩子過大的壓力。

每當孩子看到想要的東西,腦海中就會浮現出家長說自己沒錢的畫面,長此以往,孩子不是因為窮變得自卑又敏感,就是會想法設法通過其他途徑來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形成不正確的金錢觀。

結語:父母對孩子的態度、言語,都會在潛移默化中帶給孩子或積極或消極的影響,由此看來,爸媽就算是再生氣以上這幾句話也別對孩子講,於他們的成長是不利的。

相關焦點

  • 家有男孩,父母再生氣也別和孩子說這幾句話,小心一語成讖
    其實很多家長生氣之後,也會後悔,也會對自己說,儘量說服教育,耐心的教導,可是真遇到事兒,感覺像失去理智一樣,會對孩子說一些很難聽的話,可是這些話語無形當中對孩子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 家有女兒的注意了,這幾種男孩看似老實,實則是火坑,別嫁!
    所以在嫁人之前, 女性朋友們一定要擦亮眼睛, 別被有些看似很規矩的小夥子蒙蔽了雙眼。 就算是有房有車有大筆存款,家長們也 ,否則女兒將來不會幸福。
  • 這4句話,讓孩子很「受傷」,多數父母卻常常掛在嘴邊
    當她回到家以後,一直等待著吃披薩的兒子看到小馮空空的兩手,意識到媽媽忘記了答應自己的事情,立即大哭起來。當時已經有些理虧的小馮只得耐著性子安慰兒子,但兒子似乎是有吃不到披薩就不罷休的意思。無奈的小馮終於安耐不住心中的怒火,衝苦惱的兒子說到:「再哭我就不要你了,快去乖乖睡覺!」說完小馮也沒再管兒子,逕自回了自己的房間。
  • 家有男孩的爸媽注意,有四句話別對兒子說,否則別怪兒子變「娘」
    02家有男孩的爸媽注意,有四句話別對兒子說男孩一般是家裡的「調皮鬼」「搗蛋鬼」,是令爸爸媽媽頭疼的對象。養育男孩,要比養育女孩付出更多的耐心和理解,寬容和尊重。家裡有男孩的爸媽要注意,這四句話,即使再生氣也不要對兒子說。1)不許哭!大人們總是認為,哭是女孩子的專利,男孩子就應該少哭,甚至不哭,這才有個男子漢的樣子。
  • 家有男孩的家庭,想讓孩子有出息,這4句話再生氣也不能說
    實際上男孩子的性格問題只是一種表象,真正讓家長擔心的是男孩子因為性格軟弱而沒能在社會上有出息,孩子沒出息並不只是孩子的問題,往往是家長的教育方式出了問題,比如這4句話,很多家長都說過,但其實家中有男孩的家庭再生氣也不應該說。
  • 家有男孩怎麼養?這2種教育方式容易養出「媽寶男」,家長要注意
    2、經常把媽媽掛嘴邊不難發現,其實媽寶男有一個很明顯的特徵,就是喜歡把媽媽掛在嘴邊。比如媽媽要我怎麼樣,還有即便是穿衣這種小事也要去問媽媽的意見。其實這種表現,好聽一點就是聽從父母的話尊重父母,不好聽一些就是過於依賴導致生活無能。
  • 打孩子要有度,這3個部位是孩子的「生命線」,家長再生氣也別打
    不過打孩子這件事也大有講究,畢竟未成年人身體各個器官還沒有發育完整,若下手沒有輕重,有時候可能會釀成大禍。到了吃晚飯的時間,孩子就一直嚷嚷著耳朵疼,一家人這才重視起來,趕緊將孩子送醫院。到了醫院,醫生了解完事情經過以後也嚴肅地告訴芳芳:再怎麼生氣也不能打臉和耳朵,下手沒有分寸很容易導致孩子面部神經受損或者聽力出現障礙。
  • 家裡如果生了一個女兒,這幾件事父母要知道,別繼續大意了
    現在很多家裡面都只有一個女兒,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家長都會好好對待這些孩子,有的家長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也會給孩子樹立好的目標,讓孩子成為更加優秀的人。現在大家都說生兒子的壓力愈來愈大,如果家裡只有一個女兒的話,父母不用給孩子準備車子房子,但即便如此,現在很多父母也會給女兒準備房子。都說男女平等,然而從家長這就能看出來,養男孩和養女孩還是有區別的,家裡只有一個女兒也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
  • 家裡老人若是有這3個問題,就算再困難,父母也要自己帶娃
    但老人帶娃雖然為年輕父母解決了經濟問題,卻又帶來了一個新的問題。這個問題,就是孩子的教育問題。有不少寶媽大吐苦水,說婆婆衛生條件不好,連帶著孩子也不講衛生。甚至有些婆婆還挑撥寶寶和媽媽之間的關係,總是在他面前有意無意地說而孩子媽的壞話。
  • 孩子身上這5個部位是「生命線」,父母生氣也不能打,別輕易碰
    孩子性格頑劣,父母教育孩子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但是父母一定要注意自己教育孩子的方式,能不動手儘量不動手。畢竟現在的父母文化水平提高了不少,很多父母的思想都開明了不少,所以在教育孩子這件事上,父母也要有自己的見解,不能總是圖快圖省事。
  • 家有「破壞大王」父母別生氣,可能你家孩子更具探索精神,是好事
    這其實是探究、學習的一種表現。3、孩子「搞破壞」是在向父母表達不滿、求關注很多父母經常忙於工作、忙於家務,只要孩子在家乖乖自己玩,父母通常關注較少。可當孩子表現出頑皮或破壞時,我們通常就會立刻注意。孩子很聰明,當他發現這一點時,就會用搗亂、破壞來引起父母注意,因為只有「搞破壞」時才能吸引父母注意,於是只好「搞破壞」了。因此,當孩子不斷出現「破壞」行為時,父母也要反思一下,是不是平時因為繁忙而對孩子關注不夠。
  • 男孩女孩大不同,在「開竅時間」上,別再用大統一方式教育孩子了
    確實,小學時的女孩基本就比較聽話了,學習也不會太差,而男孩一般要到中學的後期才會逐漸懂事。那麼家長在面對兩種孩子,在教育的時候又該注意些什麼呢?男孩兒這樣教,寶媽少生氣,孩子開竅快說話要簡單明了為了教育孩子,比如讓孩子過馬路要注意安全,別亂跑,寶媽苦口婆心地說一大段話,女孩可能會感覺很感動,從而就乖乖聽話了,但男孩兒可能聽一半就走神了,或者左耳進右耳出,根本沒放在心上。
  • 家有男孩要這麼教!學會這3招,讓每個男孩都變成優秀的男子漢
    圓圓這才知道那些女士內衣都是兒子自己穿的。怎麼自己辛辛苦苦養大的兒子變成了「女兒」。作為男孩子的媽媽牛是不是也很焦慮?其實在生活中不少男孩渴望成為女孩,得到男人的保護和愛護,我們都知道這樣的心態是不正常的,甚至我們認為成那樣的人是娘娘的。還有的家長發現孩子本來還是好好的,但是不知道怎麼回事孩子慢慢地變得「娘」,有時候和父母說話還嗲聲嗲氣地。
  • 李玫瑾:家裡有男孩,父母要格外注意三件事,長大才能有出息
    但江先生並不在意,他覺得成功的人都是孤獨的,尤其是男孩,不能被這些小事拘泥了,兒子只要能忍受前期的辛苦,以後就會成為一個優秀的人才,到時候再交朋友再出去玩也來得及。」心理專家李玫瑾:家裡有男孩,教育上一定要格外注意這三件事很多家長有這種經驗,從某個時間段開始,男孩忽然變得不聽話,叛逆,冷漠,處處與大人作對,父母以為這是叛逆期,過了就好,實際上,這是小時候沒有管理好的原因,教養男孩一定要注意以下這些方面。
  • 這3個部位是孩子「要害」,父母再生氣也打不得,要謹記省得後悔
    一、打罵孩子似乎已經成為父母的「慣性思維」在教育孩子這方面,中國的父母不說大半部分,起碼有近一半的人,對孩子有過打或者是罵的行為。我國著名的文學家魯迅先生曾經說過:「中國中流的家庭,教孩子大抵只有兩種方法」。
  • 就算關係再好,這幾種人也不能抱剛出生的嬰兒,並非迷信有根據
    還沒有發育成熟的寶寶,這個時候要是接觸到細菌和病毒,也會引來不小的麻煩,甚至還會有生命的危險。新手爸媽不要大意,別讓人隨意抱寶寶小蝶剛剛生完孩子不到一周,陸陸續續就有親朋好友來到家裡探望小蝶,也來看看可愛的新生兒。
  • 孩子沉溺玩手機,父母再怎麼生氣,也不要說這幾句話
    不過凡事都有利弊,我們在享受便利的同時也該堤防它的「副作用」。年紀小的孩子接受能力強,大人不用教也能熟練地玩手機。 他們自控力差,面對豐富的網絡世界容易沉迷其中,家長都擔心他們成為網癮少年。想要控制孩子玩手機也要注意方法,說錯了話很可能會傷到娃。
  • 日本11歲男孩的清晨日常,刺痛無數中國父母:別再做「毒家長」
    在日本就有個十一歲的男孩,用他的清晨日常刺痛了中國無數個父母,更有網友表示:看到了嗎?別再做「毒家長」了!原來,這個十一歲的日本男孩並非純正的日本男孩,他的母親其實也是中國人,然而因為生長在日本的關係,這個男孩的習性和教育方式都是沿襲日本的教育理念。但從教育成果來說,這個男孩的教育不可謂不成功。
  • 男兒有淚不輕彈?別再用這句話教育男孩了!
    別再用這句話教育男孩了!昨天帶孩子去公園野餐,很多小朋友在一起跑來跑去,玩得特別開心。突然一個小男孩摔倒了,膝蓋磕在臺階上,都出血了,估計疼的厲害,小男孩眼淚都快出來了。遇到這種事情,一般父母都會安撫一下孩子,然後把傷口處理一下,結果這個男孩的爸爸卻大吼道:「把眼淚給我憋回去!不就磕破了麼,有什麼好哭的,男孩子這麼矯情幹什麼!」聽了爸爸的話,小男孩呆在一邊,小嘴閉得緊緊的,眼淚含在眼圈裡,愣是沒流下來。
  • 若你家孩子習慣說這三類話,內心多半「漆黑一片」,父母要上心
    文|文兒如果說,長相是一個人給別人的第一印象,那麼開口說出的話,就是一個人給別人的第二印象。所以,會說話,情商高,對一個人太重要了。為人父母,教育孩子,也要注意教會孩子如何說話。其實,有些孩子不用父母教,就很會說話,很招人喜歡。但是,有些孩子如果父母不管,他們說出的話,會讓周圍人很厭煩,關鍵孩子自己內心也難受。所以,若你家孩子習慣說這三類話,內心多半「漆黑一片」,父母要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