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暮沐媽咪育兒日記,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無論是上一代教育觀念裡的「望子成龍」,還是近幾年流行的「窮養兒,富養女」,多數家庭對男孩都寄予著「有擔當,能成事」的希望,在這種希望下,男孩從小的教養方式就變得非常重要。
家長錯誤的教育方式,或許不會立刻傷害孩子,但卻後勁十足
鄰居江先生年輕時沒好好念書,有了兒子以後,就把「光宗耀祖」的希望,寄托在了兒子身上。
從小學開始江先生就對兒子的學習非常在意,他嚴格要求孩子每天的學習時間,學校的功課學完了還要補習課外的知識,他和老婆兩個人每天輪流看著兒子學習,不允許他做別的事情。這樣的安排下,孩子很少能出去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從小就缺乏人際往來的兒子,變得越來越內向。
但江先生並不在意,他覺得成功的人都是孤獨的,尤其是男孩,不能被這些小事拘泥了,兒子只要能忍受前期的辛苦,以後就會成為一個優秀的人才,到時候再交朋友再出去玩也來得及。
他也是這麼告訴自己兒子的:你是個男孩,是我們全家的希望,要讓我們以後臉上有光,現在辛苦點,以後你想幹什麼都行……
多年持續的高壓生活,在兒子考上大學之後終於爆發了,他跟同學出去玩得高興,昏了頭,在賭場欠下金額巨大的高利貸,被人追債上門。江先生怎麼也沒想到從小聽話的兒子,能做出這麼大膽的事情,便厲聲責問。
兒子冷漠地說:「你不是說我考上大學之後,想幹什麼都可以嗎!」
心理專家李玫瑾:家裡有男孩,教育上一定要格外注意這三件事
很多家長有這種經驗,從某個時間段開始,男孩忽然變得不聽話,叛逆,冷漠,處處與大人作對,父母以為這是叛逆期,過了就好,實際上,這是小時候沒有管理好的原因,教養男孩一定要注意以下這些方面。
一、強調運動的重要性
專注於研究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李玫瑾教授,曾在一期節目中說過,孩子之所以膽小就是缺練,要讓孩子運動,讓孩子吃苦。
前幾天在網上看一個視頻,6歲的男孩「代父出徵」,參加一個成人的平衡車比賽,最後拿了第二名,父親驕傲地說從小就帶著兒子一起鍛鍊,現在孩子的反應能力、膽量和身體都比同齡人出色。
4歲左右的時候,就應該讓孩子逐步接觸一些體育鍛鍊,跑步、爬山、蹬自行車、遊泳、跆拳道等等,讓孩子先從身體上找到自信,慢慢把這種自信吸納性格裡,最終養成由內而外的勇敢,自信。
二、紳士風度從小養起
今年有一部熱播的古裝劇,捧出一位04年出生的少年男星,因為外貌和實力都上佳,本來是很被看很好的一個男生,可是在一次和女演員直播的時候,該男生口無遮攔,屢次說女生腳臭、胖、醜。
被廣大網友在網上痛批小小年紀沒禮貌,一點紳士風度都沒有,路人緣瞬間敗壞。對比之下,李玫瑾教授提到過一個例子,說有同事去相親,受邀到女孩家,不會直接進入人家的房間,因為這是女生的隱私,需要尊重,這和上文口無遮攔的男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禮貌和尊重都是紳士風度的組成部分,而紳士風度現在正逐漸成為男生們的必備氣質,這種氣質必須從小開始培養,長年累月慢慢造就。
首先從框架開始,為孩子建立一些做人的原則,告訴他們什麼事情可以做,什麼事情不可以;繼而在行為規範上,進一步要求孩子,坐立行走,都要養成良好的習慣;最重要讓男孩學會尊重女性,在家裡要尊重愛護女性親友,在外面要對女生禮貌有分寸。
當今社會,紳士風度不再是 「貴族」的專屬氣質,每一個男生都應該從小,從家庭裡養成這種氣質。
三、性格塑造很重要
現在總有新聞時不時地爆出,有小孩拿父母的手機,不止一次地花大錢打賞主播,被父母發現之後,還和他們頂嘴,怪他們不讓自己「交朋友」。
父母們在抱怨直播平臺「漏洞」的時候,也應該想想,是不是自己對孩子的管理存在問題,才會輕易出現這樣的情況。
李玫瑾教授曾說過:3-6歲是孩子性格養成關鍵期,一旦孩子出現一些問題,家長一定要及時發現嚴加管教,給孩子立規矩,樹威信,這樣才能培養出一個獨立、情商高、性格好的孩子。
孩子能聽懂話後,父母就要跟孩子多溝通,做有效的溝通,同時也要對他說「不」,不要因為孩子年紀小,就溺愛孩子,不捨得說教。
在孩子做錯事時,指出他錯的原因和有可能造成的後果,並對他做出相應的懲罰,為他之後有擔當、有責任心打下基礎。
現代社會雖然一直在努力做到男女平等,但目前男性承擔的壓力和責任,還是要大於女性,所以父母一定要從小開始助力男孩的成長,助力他們以後自信有擔當的人生!
留言板話題:你會對兒子做好這三點了嗎?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