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病毒擬人化,講述它們的危害原理,中國領事館發布了硬核漫畫

2020-12-05 南風漫漫談

現如今國內的疫情得到了控制並且在好轉,但是其他國家特別是日本,疫情還在迅速惡化,想必很多網友都看到了其他國家向我們國家求助的新聞,在現在只有中國有打贏這場疫情的經驗,而在最近,中國的駐日本大阪的領事館發布了一部硬核漫畫,將新冠病毒擬人化,講述它們危害人體的原理和過程,網友們也評論這真是入鄉隨俗。

將各種奇怪的東西通通擬人化並且畫在動漫中,這是日本經常幹的一件事,也經常被網友吐槽說日本業界真是藥丸,什麼東西都可以被擬人化,不過這種動漫也挺不錯的,就比如前年的硬核生物動漫《工作細胞》,將人體的細胞通通擬人化,具有非常好的科普作用,大家也很喜歡看,輕鬆的就理解了人體中的細胞都有什麼作用和病毒會以什麼方式危害人體。

而現如今,中國駐日本大阪的領事館也就有種入鄉隨俗的意味了,將新館病毒擬人化,這篇硬核漫畫為的是向大家科普這次病毒的危害性,讓大家做好防疫工作,不要輕信這次的病毒是普通的流感,新冠病毒比起普通的流感病毒可是厲害多了。

在這個硬核的漫畫中,開篇就寫明了新冠病毒很輕易的就能感染不帶口罩的人群,讓世界上其他地區的人民重視出行戴口罩的行為,漫畫將人體比作是一個城市,而人體細胞就是城市中的一棟棟大樓,新冠病毒就是這個城市的入侵者,新冠病毒在進入人體後,首要的攻擊目標就是人體中的ACE2細胞。

人體細胞表面有一群受體,就如同大門安保一樣判斷外面的物質是否能夠進入細胞,但是新冠病毒進化出來了能夠匹配細胞表面受體的刺突,能夠騙過受體進入到細胞之中,因而能夠在人體細胞中肆虐,危害人體。這種硬核漫畫還真不錯,比起一篇科普文章來說這種漫畫更能夠深入人心,讓人們在輕鬆閱讀的同時了解病毒的危害。

希望人們能夠早日戰勝新冠肺炎,這就是把病毒擬人化,講述它們的危害原理,中國領事館發布了硬核漫畫的全部內容,還請大家點個讚支持一下啦。

相關焦點

  • 中國領事館發布的硬核科普漫畫完結,新冠和白細胞的最終大戰!
    早在3月初,我們國家就順利地控制住了疫情,不過那個時候世界上其他國家的疫情卻處在超級爆發期,一直到現在都還沒能全面控制住,而在這一段時期中,中國駐日本領事館也在孜孜不倦的發布硬核科普漫畫,向國外網友科普新冠病毒侵入人體的過程和人體細胞做出的反抗,而這一部入鄉隨俗的硬核科普漫畫,也在最近迎來了大結局
  • 中國領事館發布的硬核科普漫畫完結,新冠和白細胞的最終大戰
    早在3月初,我們國家就順利地控制住了疫情,不過那個時候世界上其他國家的疫情卻處在超級爆發期,一直到現在都還沒能全面控制住,而在這一段時期中,中國駐日本領事館也在孜孜不倦的發布硬核科普漫畫,向國外網友科普新冠病毒侵入人體的過程和人體細胞做出的反抗,而這一部入鄉隨俗的硬核科普漫畫,也在最近迎來了大結局。
  • 中國駐大阪領事館推出冠形病毒相關漫畫!網友直言:老二次元了?
    因此日本可以說是不遺餘力的將動漫融入到生活到方方面面,比如日本曾經的電器街如今已經變成了動漫愛好者的天堂,再比如就是將各種和動漫八竿子打不到一起的東西擬人化。 新型冠形病毒肺炎如今已經席捲日本,給日本民眾的生活帶來了許多不便,可即便如此日本海上推出了冠形病毒相關的漫畫,按照日本人萬物皆可娘化的思路,這波操作是可以理解的!
  • 中國駐日本大阪領事館發布新冠病毒系列漫畫
    眾所周知,新冠病毒的傳染性十分可怕,但是他是如何進入我們的身體的?他進入我們的身體後又會對我們的身體造成哪些傷害?關於這些問題,大家都知道答案嗎?如果不知道,你真的需要好好看看下面這系列漫畫了。《新冠病毒》系列是由中國駐日本大阪總領事館官推發布的漫畫,漫畫中將身體中的細胞和新冠病毒COVID-19都進行了擬人化,這樣更方便大家去理解。
  • 駐大阪領事館竟然在連載科普漫畫?是好事,可惜科普內容不太準確
    在前兩天,中國駐大阪領事館在推特上突然發布一組漫畫,通過將新冠病毒擬人化敘事的方式為大家科普新冠病毒是如何進入人體搞破壞的,希望以此來引起大家對這種病毒的重視。中國駐大阪領事館的漫畫在日本,「萬物皆可擬人」可不是一句玩笑話,只有他們不想畫的,沒有他們畫不了的。
  • 中國駐日本大阪總領事館推出新冠病毒科普漫畫
    而近日,由於新冠肺炎的影響,中國駐日本大阪總領事館就對新冠肺炎病毒進行了一次科普,而科普的方法也很入鄉隨俗,用漫畫來科普。據了解,中國駐日本大阪總領事館製作的這部連載漫畫名為《新冠病毒》,漫畫通過擬人的形式來講解新冠病毒是如何進入人體並且給器官帶來危害。
  • 國產版《工作細胞》來襲,官方擬推出《新型冠狀病毒》漫畫
    《工作細胞》將人體內的細胞以擬人化的方式,給觀眾們進行了一場生物學的科普,為了更加權威,作者清水茜在角色塑造時會一邊繪畫一邊查閱相關資料,正是這種權威與趣味相結合,令《工作細胞》成為了2018年7月的黑馬,在B站上達到了1.6億的播放。
  • 《工作細胞》漫畫將完結,以20年明星「新冠病毒」收尾,真時髦
    全新的擬人化動畫,把人身體裡的各種細胞,用帥氣可愛的二次元形象來還原,更把它們的工作原理用各種有趣的故事形式展現在看官面前,趣味性的科普動漫,引發不少人關注。#工作細胞# 如今原作漫畫終於傳來消息,它將於下回完結,更把最終章的內容定位諸位很熟悉的這種病毒,真與時俱進的一位作者,這這部如此有愛的番劇你看過嗎?
  • 日本畫師將病毒擬人化,取名「新冠醬」,中國風裝束引發國人怒火
    自從病毒爆發以來,不但國內啟用了應急手段,就連國外也加強了對此次疫情的重視。然而總有那些不合時宜的人,想要趕在這個時候出名,蹭熱度。日本畫師將病毒擬人化,取名「新冠醬」,中國風裝束引發國人怒火。
  • 蠟燭也能擬人化,在漫畫中,火滅,燭亡,它們模仿了人類的一生
    #動漫擬人化#大家好!我是漫小萌。在如今高科技的時代中,我們幾乎很少用到蠟燭了,只有在經歷停電時,或者碰到了喜事和喪事時,才會去商店購買它們。蠟燭的一生都在奉獻,它被製造出廠後,就靜靜地等待人們的使用,只要它的頭頂亮起了火光,那麼它的生命就開始倒計時了。
  • 日本鬼子娘化不算什麼,病毒居然也被擬人化了!
    其中除了動漫官方的聯動之外,日本的阿宅們還非常熱衷於將各種各樣的東西擬人化以及娘化,雖然這在中國也非常常見,但日本人比我們國人更厲害的是,他們可以將一些反面的東西也擬人化。比如「日本鬼子」就曾經被日本人娘化了。
  • 工作細胞:漫畫即將迎來完結,沒想到結局是用「新冠病毒」來收尾
    這部動畫就是把我們身體裡面的細胞給全部擬人化,用可愛的畫風來給我們介紹,把他們的工作原理也生動表現出來,很具有科普性。在刷微博的時候發現了《工作細胞》漫畫終於傳來了消息,他的漫畫即將完結,把最終章的主題定為我們這一年家喻戶曉的病毒——新冠病毒,你們會有興趣看嗎?
  • 致我們戰勝但從未消滅的敵人:《賽雷漫畫:病毒、細菌與人類》
    山上的野生松鼠有它們自己的生態圈和食物鏈,遊客的肆意投餵可能會干擾它們自然的覓食行為,影響生態平衡。最重要的一點是,野生松鼠的身上可能帶有很多病毒和細菌,在它們身上並不致命,一旦傳遞到人類身上,不僅危害個人健康,還可能造成大規模的傳染病爆發。這是我第一次明白,像松鼠這樣可愛的野生動物,其實我們也應該和它們保持距離。熱愛大自然,親近大自然,並不代表要和野生動物來一場親密接觸。
  • 《工作細胞》原作漫畫即將完結,最終大戰對象為新冠病毒
    近日,有消息稱《工作細胞》漫畫完結在即,目前已經確認了最終章節為《新型冠狀病毒(前篇)》,看來是以新冠病毒作為人體細胞大戰的對象進行收尾了。《工作細胞》這部作品是日本漫畫家清水茜於《月刊少年天狼星》上連載的科普漫畫,主要通過將人體內的細胞擬人化,講述它們日常為了維護人體健康而不斷努力奮鬥的故事。
  • 傳染病毒肆虐,新風系統用「硬核」科技守護你
    病毒席捲,讓人類世界增加了很多危險。空氣是人們賴以生存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新型肺炎病毒感染速度快危害大,它對人類的生命構成了很大的威脅,造成了極大的恐慌。WHO的最新通報中指出了新冠病毒的危害巨大,它的持續破壞力不容小覷。病毒的影響之大,引發了很多網友的留言。
  • 新冠病毒已經有自己的漫畫了,大使館製作肺炎版《工作細胞》
    最近大家的生活應該都受到了新冠肺炎的影響,對於製造疾病的病毒是深惡痛絕,但是你有沒有仔細了解過新冠病毒到底是怎麼在人體內製造疾病的呢?對於普通人來說,疾病相關的知識都有點難理解,即使看到科普也不懂其中的原理。
  • 美國關閉中國駐休斯頓領事館,3天必須撤離!川普又瘋了?
    大概昨天中午的時候,美國傳來了一條難以置信的新聞:美國要求中國在72小時內馬上關閉駐休斯敦使領館。最初發布這個消息的是休斯頓的當地媒體。他們稱有居民看到休斯頓領事館裡面有濃煙冒氣,可能是外交人員在焚燒文件。
  • 美國人怎麼看待關閉中國領事館?中美關係急墜,舊金山領事館或是下...
    輿論的焦點集中在中國駐休斯敦領事館「失火」這件事上,休斯敦當地媒體稱,中國領事館的員工正在領事館院內焚燒文件,有居民打了火警電話。(圖源:click2houston)出於國際外交規則,美國消防員沒有進入中國使領館的,當地警方只得做出解釋:中國使領館工作人員必須會在周五下午四點撤離。
  • 官方發布!「中國傳統節日」擬人化,花朝神似《魔道》小天使
    導讀:官方發布「中國節日」擬人化:七夕霸氣御姐,花朝參考《魔道》?除了端午節,咱們中國傳統節日還有很多,在畫師眼裡這些節日,都是可以「擬人化」的絕佳素材,因此阿迷今就來給大家分享一組官方發布的「中國傳統節日」擬人化,看看哪個節日是你的心頭愛呢?七夕節與中元節▼正如圖上所示,七夕節本來是女兒節,以前都是小女生過的節日,後來演變成了「中國情人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