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大阪領事館竟然在連載科普漫畫?是好事,可惜科普內容不太準確

2020-12-06 歐塔君

得益於國家積極地防疫措施與手段,目前國內疫情已經得到很好的抑制。可放眼國外,由於他們早期對我們的提醒置若罔聞,現在疫情開始逐漸加重,而且缺乏相應物資儲備以及防疫經驗的他們又回過頭來向中國求助。日本最近也因為疫情影響停止了許多大型活動,而對動畫業界來說,更多的則是各種推遲延期播出。

在前兩天,中國駐大阪領事館在推特上突然發布一組漫畫,通過將新冠病毒擬人化敘事的方式為大家科普新冠病毒是如何進入人體搞破壞的,希望以此來引起大家對這種病毒的重視。

中國駐大阪領事館的漫畫

在日本,「萬物皆可擬人」可不是一句玩笑話,只有他們不想畫的,沒有他們畫不了的。從不可名狀的克蘇魯古神到Windows系統,只要存在就擬人給你看。對於日本來說,龐大的動畫產業已經成為了他們的經濟支柱之一,二次元的內容早已融入到他們的生活當中,通過更容易傳播的動漫來做宣傳在如今的日本已經變得越來越常見。

這一次領事館推出連載漫畫科普防疫知識的操作可以說已經把握住「入鄉隨俗」四個大字的精髓,在推特留言裡也有很多網友開始催更,畢竟這漫畫的畫風確實還不錯,雖然沒有達到商業漫畫的水準,但放在同人裡已經算不錯的了。

而且我發現他們還在Pixiv上開設了帳戶,將新漫畫與以前一些用於宣傳時用過的萌妹圖都放在了上面,這時候我才知道,原來他們早就開始通過畫萌妹子來做宣傳了,嗨,這是真的老二次元了。

說到與病毒相關的漫畫,我就想起了那部動畫化後在18年評價很高的《工作細胞》。

《工作細胞》

當時因為動畫的題材十分新穎以及裡面夾雜著的一些科普內容讓我十分喜歡這部動畫。不過這一次疫情之嚴重,病毒威脅性之高則是讓我想到了同一系列的另一部漫畫《工作細胞BLACK》。相比於《工作細胞》比較輕鬆愉快的氛圍,《工作細胞BLACK》正如名字裡的「BLACK」一樣,內容更為沉重。

因身體的主人酗酒、大量的油膩食物、抽菸、生活壓力、迷亂的生活習慣等原因,在《工作細胞BLACK》裡紅細胞們工作的場景可謂是地獄難度。

紅細胞們隨時都有可能被抽菸吸入的一氧化碳殺死,在運送氧氣的過程中還要面對各種細菌的襲擊,在胃裡工作時還可能因為胃黏膜崩壞而掉入胃酸裡。

紅細胞男主曾一度因為身邊的夥伴看似毫無意義的犧牲而陷入自閉,不再想去工作,想到明天死的可能就是自己,甚至跑去脾臟請求脾紅髓將已經不想工作的自己給處理掉,可是被拒絕了。

尋死不成的紅細胞從絕望轉變成對這具身體主人的怨恨,跑到已經被破壞的廢墟裡發洩自己的憤怒。細胞們無法反抗身體的主人,也沒有手段直接與之溝通,這具糜爛不堪的身體已然成為了他們的囚籠好在,最後有白細胞大姐姐在才將紅細胞他們安撫下來。

我之所以提到這部不那麼輕鬆愉快,甚至可以說是比較致鬱的漫畫是因為目前的全球疫情狀況並不樂觀,不論你是NBA球星還是什麼明星,新冠病毒並不會因為你的身份而放棄對你身體的破壞。

領事館通過漫畫連載的方式來科普無疑是一件好事,我舉雙手雙腳贊同支持,但是我認為在漫畫的內容上還是需要注意一些。《工作細胞》那種輕鬆愉快的氣氛與現狀全球疫情的情況並不相符,如果走軟萌輕鬆的路線,很容易讓一部分不那麼聰明的傢伙看輕新冠病毒的危害性。所以在做科普的同時還要注意為讀者營造一種恰到好處的緊張感,讓讀者們提高警惕性。關於這部漫畫,還有一些心細的網友發現漫畫中對於新冠病毒的一些專業知識的描述不夠準確。比如病毒的正式全名是2019-nCoV,而漫畫裡的「COVID-19」指的應該是病毒感染所導致的肺炎。

ACE2也不是一種細胞,而是新冠病毒的受體。既然要做科普,那麼在科普內容上就一定要保證準確性,以免對讀者造成錯誤的引導。幸好現在漫畫也只有兩張而已還比較好糾正,在後續的連載中希望能夠不要再犯這些錯誤並更認真地把「科普」的內容做對,做好。

最後,希望大家都能健康平安地度過這次危機吧。

相關焦點

  • 中國駐大阪領事館推出冠形病毒相關漫畫!網友直言:老二次元了?
    卡密娘仔細一看,這並不是日本人的操作,而是中國駐大阪領事館操刀的。從這條推文上我們可以看出,為了針對近期的疫情,中國駐大阪領事館推出了相關題材的主題漫畫,並且將以連載的方式講述新冠病毒是怎麼進入到我們的體內,對我們的器官有多少損傷。
  • 中國領事館發布的硬核科普漫畫完結,新冠和白細胞的最終大戰!
    早在3月初,我們國家就順利地控制住了疫情,不過那個時候世界上其他國家的疫情卻處在超級爆發期,一直到現在都還沒能全面控制住,而在這一段時期中,中國駐日本領事館也在孜孜不倦的發布硬核科普漫畫,向國外網友科普新冠病毒侵入人體的過程和人體細胞做出的反抗,而這一部入鄉隨俗的硬核科普漫畫,也在最近迎來了大結局
  • 中國領事館發布的硬核科普漫畫完結,新冠和白細胞的最終大戰
    早在3月初,我們國家就順利地控制住了疫情,不過那個時候世界上其他國家的疫情卻處在超級爆發期,一直到現在都還沒能全面控制住,而在這一段時期中,中國駐日本領事館也在孜孜不倦的發布硬核科普漫畫,向國外網友科普新冠病毒侵入人體的過程和人體細胞做出的反抗,而這一部入鄉隨俗的硬核科普漫畫,也在最近迎來了大結局。
  • 中國駐日本大阪總領事館推出新冠病毒科普漫畫
    而近日,由於新冠肺炎的影響,中國駐日本大阪總領事館就對新冠肺炎病毒進行了一次科普,而科普的方法也很入鄉隨俗,用漫畫來科普。據了解,中國駐日本大阪總領事館製作的這部連載漫畫名為《新冠病毒》,漫畫通過擬人的形式來講解新冠病毒是如何進入人體並且給器官帶來危害。
  • 轉:用動漫科普知識!中國駐日本大阪領事館發布新冠病毒系列漫畫
    如果不知道,你真的需要好好看看下面這系列漫畫了。《新冠病毒》系列是由中國駐日本大阪總領事館官推發布的漫畫,漫畫中將身體中的細胞和新冠病毒COVID-19都進行了擬人化,這樣更方便大家去理解。而且漫畫中,還有玩梗,比如結局處的「來啊,正面剛啊」,就是由炮姐的「正面上我啊(此處應為正面攻過來啊,字幕組也是調皮)。」演變而來的。足見這次,領事館是下足了心思。
  • 把病毒擬人化,講述它們的危害原理,中國領事館發布了硬核漫畫
    現如今國內的疫情得到了控制並且在好轉,但是其他國家特別是日本,疫情還在迅速惡化,想必很多網友都看到了其他國家向我們國家求助的新聞,在現在只有中國有打贏這場疫情的經驗,而在最近,中國的駐日本大阪的領事館發布了一部硬核漫畫,將新冠病毒擬人化,講述它們危害人體的原理和過程,網友們也評論這真是入鄉隨俗
  • 中國駐大阪總領館推出新冠病毒主題漫畫,日本網友紛紛催更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陳洋】在中日兩國共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重要時期,中國駐大阪總領事館日前發布的有關新冠病毒的宣傳漫畫,獲得了眾多日本網友的廣泛關注,甚至還有不少網友留言「催更」。中國駐大阪總領事館10日在官方推特帳戶上發布了第一期《新冠病毒》主題漫畫,共有兩頁,並配有中文。漫畫中,新冠病毒化身為一位少女,企圖侵入ACE2細胞大樓(如圖)。作者通過擬人的手法,借漫畫少女之口,介紹了新冠病毒的首要攻擊目標是ACE2細胞,以及如何侵入人體這座「大樓」的。原本是較為晦澀的醫學知識,但經漫畫表現,變得通俗易懂。
  • 美國駐成都領事館被撤離,總領事夫人發出怪聲,這手段太不入流……
    在美國關閉中國駐休斯敦領事館之後,中國也採取了對等的反制手段,關閉了美國駐成都領事館。本來以為事情到這裡就已經落下帷幕了,但是美國人卻又搞出了一些荒唐的操作,比如在中方人員剛剛撤出領事館之後,就用暴力闖入了休斯敦領事館之中,而且白宮還放話說美國關閉領事館的行為是合理的,中方不要針鋒相對,不得不說美國嘴皮子耍的可真是厲害。
  • 中國駐日本大阪總領事館製作推出《新冠病毒》漫畫,網友留言催更
    新年伊始,是一個不平凡的一年,疫情突然爆發,全國急速進入了一場必須勝利的「戰疫」中,這應該是90後的小編,第一次親身體會,什麼叫做國家一級戰備狀態,全國上下全部停工,取消傳統新年的一切慶祝活動,各個企業也瞬間轉型,生產抗擊疫情所用物資,總而言之,中國在舉全國之力,與疫情戰鬥。
  • 動物科普漫畫《天地創造設計部》正式宣布TV動畫化
    摘要: 前不久,動物科普漫畫《天地創造設計部》正式宣布TV動畫化。看到這個消息,對科普類型的漫畫有點興趣的我,也立馬找了漫畫來看。 前不久,動物科普漫畫《天地創造設計部》正式宣布TV動畫化。
  • 新冠病毒已經有自己的漫畫了,大使館製作肺炎版《工作細胞》
    對於普通人來說,疾病相關的知識都有點難理解,即使看到科普也不懂其中的原理。最近中國駐大阪總領事館發布了一個連載漫畫,類似曾經火過一段時間的《工作細胞》,從病毒擬人的角度來講病毒入侵人體的故事,比起長篇大論的科學知識,這種生動形象、簡潔易懂的講述方式似乎更容易讓人產生興趣。
  • 科普漫畫 填補動漫獲獎空白
    科普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項目第一完成人、阿優文化創始人馬舒建說。兒童時期是培養科學興趣的關鍵階段。阿優以「科學創新,從娃娃抓起」為理念,聚焦科普動畫創作和兒童科學教育。與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等單位攜手,打造系列科普動畫片,出版《阿U學科學》系列科普圖書,並與中科院幼兒園合作開發幼兒科學課程體系,以科普動畫的方式進行內容動漫化的二次研發。
  • 科普漫畫帶來最佳視覺科普詮釋
    今天下午,由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上海市美術家協會、上海市科普教育發展基金會指導的「2020長三角地區科普漫畫大賽」舉行頒獎儀式。16幅作品分獲一二三等,30幅作品榮獲優秀獎。近500幅作品獲入圍獎。在過去5個月裡,近2000幅主題為「崇尚科學 敬畏生命」「美麗城市 我的家園」的科普漫畫躍然紙上,成為科學健康、科學防疫、自然生態保護、美麗鄉村建設、未來智能生活的最佳視覺詮釋。 在巡展期間,部分著名漫畫和科普專家,還將與科普和漫畫愛好者見面和互動。主辦方希望通過巡展,讓科普漫畫這一傳統但又能不斷創新的科普形式,進一步走近百姓生活,發揮科普作用。
  • 專業術語太難懂?安利你空軍總醫院的醫療科普漫畫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熊貓妞娃話健康》上線空軍總醫院打造醫療科普漫畫產品9月11日下午,由空軍總醫院與小大夫漫畫共同創作的漫畫《熊貓妞娃話健康》,以科普傳播平臺的形式在醫院自媒體正式上線,醫院通過醫院周會進行宣布,並通過中國軍網、中國空軍網進行傳播。
  • 首部火星主題科普漫畫《火星媽媽的日常》即將上線
    《火星媽媽的日常》是一部定位為親子教育題材的火星知識科普類漫畫。定位為親子教育題材的火星知識科普類漫畫。趙天舒曾任BBC旗艦欄目Women『sHour製作人,10年裡專注國際教育和文化交流,現在,她是「太空C計劃」科普教育內容負責人。「平時我和孩子會一起看很多書,漫畫是我們都非常喜歡的一種。很多時候看漫畫無需我讀給他聽,單看畫本身就能把我們看得哈哈大笑。
  • 科普期刊界的「DK」首次來到中國,click雜誌必須訂!
    因為他們認為圖片不是裝飾,必須要幫助孩子們理解理論或者概念,體現很多細節,並且足夠準確。更難得的是,《Click》在一個主題下面,把各類學科打通。這種觸類旁通的方式,既能拓展補齊許多知識漏洞,還能幫助孩子延伸出更多的興趣點和靈感。3、它夠懂孩子:《Click》發行這麼多年,牢牢霸佔美國兒童科普雜誌的頭牌,最主要的原因,是它內容切入點的精妙。
  • 「科普漫畫第一人」繆印堂去世 享年82歲
    1956年起先後在《漫畫》雜誌、中國美術館、《文藝研究》、《民間文學》等單位工作。1981年調中國科普創作研究擔任研究員、高級工藝美術師。曾先後在《漫畫》雜誌、中國美術館、文化部文藝研究院及中國科普研究所工作。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漫畫藝委會副主任、《漫畫月刊》高級顧問、《漫畫大王》顧問、北京電影學院動畫學院客座教授、河南大學客座教授,為全國先進科普工作者。
  • 大學生志願畫科普漫畫 當偽科學「終結者」
    近年來,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科普進社區實踐隊想了一個辦法:寓教於樂,化知識為漫畫,讓科學通過網絡漫畫點點滴滴「滲入」大家的生活。事實上,科普被視為提高民眾科學素養的重要途徑,科普活動也熱浪滾滾。最近,這支科普進社區實踐隊借2020年全國科普日之機,對2014年成立以來的科普工作梳理發現,充滿創意的大學生有望成為偽科學的「終結者」,大學生創作的趣味科普漫畫可以作為青年少科普的抓手。廈大化學化工學院團委副書記高世傑老師介紹,為了對優質科普資源開發、製作和推廣,該學院成立了「科普之窗」與社會宣傳工作組,科普進社區實踐隊也是工作組的一部分。
  • 垃圾分類漫畫科普
    垃圾分類漫畫科普 2020-12-22 18: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