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子星內部存在奇異物質 或將揭開宇宙奧秘

2021-01-07 中國青年網

   中子星是宇宙中密度最高的天體之一,僅僅一勺子的中子星物質,其質量都會超過整個月球。在這種神秘天體的內部,科學家認為中子星物質由於遭受嚴重擠壓,密度會變得非常極端,甚至成為所謂「奇異物質」,而對這些奇異物質的觀察或許將會幫助我們揭開某些宇宙奧秘。

   在中子星的內部,常規的重子物質,即質子和中子,也就是組成我們身邊所有一切的物質——將會被強烈壓縮,成為一種新的物質,即所謂「奇異物質」。這些物質看起來或許跟普通物質無異,但與暗物質等相比起來還是非常不同,因為它可以組成實際的物理實體。

   我們所見的大部分物質都是由兩種「味」組成的,由兩種基本粒子——上夸克以及下夸克組成。然而在某些極端的情況下,一種罕見的「三味」物質,即由上夸克,下夸克以及奇夸克組成的物質就有可能形成。

   如果中子星的質量足夠大,自轉的速度足夠快,那麼整個星體都可能是由這種奇異物質組成的。這樣的星體相比普通的中子星,其體積會小得多。比如說,一顆質量約相當於0.2倍太陽質量的中子星,其半徑大約是15公裡左右;而一顆由奇異物質組成的相同質量的天體,其半徑大約只有不到5公裡。

   這項理論如果能夠得到證實,那麼就將意味著宇宙中可能存在著比我們原先設想更多的物質。莫拉雷斯博士表示,由於我們無法直接觀測地球上單個的夸克,要想驗證這種奇異物質的存在,唯一的方法便是去中子星上尋找。

相關焦點

  • 可以傳染的奇異物質
    中子星是除黑洞之外最緻密的天體,在中子星的核心中存在著宇宙中最危險的物質:奇異物質。中子星是由一顆質量巨大的恆星超新星爆炸之後產生的,爆炸開始時,恆星的核心在其自身引力的作用下坍縮。一旦出現這種奇異夸克,周圍的夸克也會衰變成為奇異夸克,奇異物質可能是物質的最理想狀態,極其致命,特別穩定,無堅不摧,宇宙中沒有比這更穩定的物質。如果真的如推測這樣,這種物質的存在具有傳染性,所有與奇異夸克接觸的物質都會向這種穩定性衰變,如同其他類型夸克衰變為上下夸克一樣。
  • 中子星產生的奇異物質,科學家稱它將是無敵的!
    如果一個物體具有傳染性,能將解觸到的任何東西都轉化為自己的同類,它將是可怕且無敵的。科學家推測,宇宙中就有這樣的物質,它存在於中子星的核心被稱為奇異物質。要想知道奇異物質是什麼?那就要從最基礎的中子星開始說起。
  • 華中農業大學在中子星內部結構與夸克物質信號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f-mode頻率隨中子星質量變化關係p-mode頻率隨中子星質量變化關係g-mode頻率隨中子星質量變化關係南湖新聞網訊(通訊員 高暢)近日,我校理學院魏薇教授與美國加州州立大學長灘分校的團隊合作在揭秘中子星內是否存在夸克物質方面取得進展,相關成果以
  • 中國科學家發現5顆由奇異物質構成的行星!
    天文學家最近宣布發現5顆奇特的行星,這些行星由地球上前所未見的物質構成,一湯勺重量高達400萬億克!8月29日在線提交《天體物理學期刊》的論文中,中國南京大學天體物理學家耿晉軍介紹了上述發現。我們知道構成常規物質的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構成,質子和中子都由夸克構成。
  • 奇異引力波事件:黑洞撕碎一顆中子星?如證實將是諾獎級發現
    奇異引力波事件:黑洞撕碎一顆中子星?如證實將是諾獎級發現 引力波「獵手」或許已經捕獲他們最奇異的獵物!
  • 宇宙中最危險的東西是什麼?第一非它莫屬,你永遠也想不到!
    宇宙中最危險的東西是什麼?第一非它莫屬,你永遠也想不到!如果你覺得暗物質、黑洞、中子星就夠恐怖了,那你是肯定不知道宇宙中最危險的東西——奇異物質。然而,海山雙極超新星爆炸的最嚴重後果可能不是伽馬射線風暴,而是一種能把整個地球毀滅成幾塊的粒子——就是帶負電的奇異物質。眾所周知,當中低質量恆星的燃料耗盡時,它將導致坍塌,原子的電子層將被壓碎,電子離開原子軌道時將成為自由電子。這時,原子核將漂浮在電子的海洋中,成為退化的物質,形成高密度的白矮星。
  • 宇宙的「骨架」:全天X射線星圖揭示暗物質奧秘
    宇宙的「骨架」:全天X射線星圖揭示暗物質奧秘 2020-09-07 10: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宇宙物質的組成有全新發現,反物質和暗物質很可能扮演著重要角色
    我們的宇宙物質形成,一直是科學家十分重視的研究,他們之所以希望研究物質的演化和形成機制,其實就是想解開宇宙形成的奧秘。我們知道宇宙最初的狀態是一個無限小的奇異點,內部隱藏著我們無法估量的能量,但是此時的宇宙不存在時間、空間,因為一切都是虛無。
  • 中子星密度高達每立方釐米1億噸,是否意味著還存在未知的元素?
    根據科學觀測,宇宙中豐度最高的元素是氫和氦,它們佔據宇宙中元素總量的90%以上。早期宇宙中基本上只有氫元素,元素周期表中的鐵及之前的20多種元素基本上都是在恆星內部用核聚變的方式創造的,其餘比鐵的元素基本上只能在恆星死亡的爆炸過程中形成。
  • 像山一樣大的原子—中子星解釋
    中子星是的宇宙中最異乎尋常的存在之一。它們就像巨大的原子內核,直徑區區數公裡,卻密集無比、猛烈異常。但如此這樣的東西,怎麼可能存在呢?核心外部將以近達70,000公裡/秒速度的向核心內部崩塌。此時,只有原子內部的基本相互作用在抗衡引力塌縮。電子的量子力學斥力被引力克服,並與質子融合,形成中子,而這些中子將壓縮得如原子核般密集。此時恆星的外層將在劇烈的超新星爆炸中被彈射到太空中。所以,我們得到了一個中子星。
  • 人體與宇宙的奧秘,思維決定身體,意識決定物質
    人類可憑自我意識成為神明,或是用人類的意識控制物質運動,法者意識流的作用變化。人的意識體就是一部高精的陰性物質檢測儀,人就是宇宙的全息縮影。我們引為自豪的智慧老人老子、莊子,也是一再強調人類與自然的完全和諧統一的。在古代聖哲那裡,宇宙、人身本為一體,精神、天地自然溶融,宇宙中有的,人身中各各悉備。
  • 人類有可能永遠都無法揭開宇宙終極奧秘,有一種可能更讓人們害怕
    人類有可能永遠都無法揭開宇宙終極奧秘,有一種可能更讓人們害怕 2020-10-01 09:48:30 來源 : IT互聯說
  • 中子星密度極大,一立方釐米上億噸,這是什麼概念?
    在宇宙中有一類密度極大的星體——中子星,它是恆星死亡後的殘骸。而高速旋轉的中子星又被稱作脈衝星。中子星的質量一般介於1.5~3倍太陽質量之間,半徑則在10~20千米之間,表面溫度大約為1000萬℃。中子星上一立方釐米的物質,質量高達1億噸以上,甚至10億噸。中子星是目前已知密度僅次於黑洞的天體。
  • 地球壓成中子星半徑僅有22米,1立方釐米重1億噸,中子星有多強悍
    太陽是宇宙中一顆質量不算是很大的黃矮星。科學家推測太陽的壽命大約有100億~110億年。最終太陽會因為內部核聚變燃料的耗盡而走向終結。它最終會變成一顆白矮星。白矮星是一種密度非常高的天體。它的密度可高達10000噸/立方釐米。
  • 姑且說《宇宙物理體系》讓人類對宇宙奧秘的認識提前了100年
    姑且說《宇宙物理體系》讓人類對宇宙奧秘的認識提前了100年:在網上曾看到一個說法:理論物理近百年未有重大突破,按經典力學到相對論量子力學200年一個突破周期計算,我們下一次理論物理重大突破從現在時間算還需等上100年。
  • 宇宙浩瀚神秘,是否存在傳說的修仙文明?答案可能跟你想得不一樣
    要揭開這個謎團,首先我們需要用科學來初步認知萬物的真相,認知這個宇宙。我們都知道,任何物質都是由微觀粒子組成,即使是人類這樣的智慧生命,也是由微觀的基本粒子組成。我們這個世界包括這個宇宙就是一個粒子世界,這才是事物的本質。我們在地球上,在宇宙中看到的一切都是由原子構成,那麼原子是組成物質的最小單元嗎?
  • 或者揭開宇宙的面紗奧秘
    >PI可能有個秘密如果人們真的計算圓周率,那麼最直接的後果就是人類幾千年來通過不斷積累和總結建立起來的數學體系會瞬間崩潰,因為計算圓周率意味著他不是無理數,而是有理數,由於π是有理數,一個重要的數學公式微積分是錯誤的如果微積分是錯誤的,那麼所有與微積分相關的公式都是站不住腳的,那麼這麼多嚴格的公式都是站不住腳的,那說明人類幾千年來建立的數學體系中存在著許多巨大的漏洞
  • 「虛無縹緲」的反物質是什麼?它們是以什麼形態存在於宇宙中的?
    如上所述,人類已經能夠在實驗室中製造反物質並將其保護起來。那麼宇宙中是否像狄拉克預言的那樣,真的存在著反物質世界? 根據對稱宇宙學的理論,宇宙中應該存在反物質世界,因為人類已經看到的河外星系是龐大而稀薄的氣體雲團,它們由等離子體構成。等離子體既包括粒子又包括反粒子。當氣體雲在萬有引力作用下開始收縮時,粒子和反粒子相遇便產生湮滅反應,同時釋放出巨大的能量。
  • 宇宙最酷的實驗室在太空中創造出奇異的量子物質
    一種玻色-愛因斯坦凝聚體的創造表明實驗室可以成功地利用空間的微重力,使科學家能夠創造出諸如宇宙中最寒冷的地方等地球上不可能的現象。生產30微米的凝結水氣泡以創造出新型漩渦,並可以安裝原子幹涉儀來工作。物理學家在國際空間站製造了一個玻色-愛因斯坦凝聚體——它能讓他們深入探索量子物理學的奧秘。
  • 數字「369」揭開宇宙奧秘
    由此,可見「369」代表了宇宙萬物及其一切規律。太極是由陰陽組成並創造出宇宙萬物。在太極中,「3」稍微變形就近似於太極中間彎曲的「太極弓」(代表了宇宙能量通過彎曲「擾動」創造陰陽萬物),「6」形狀近似太極的「陰極魚」(「頭小尾大」形容「倒立」代表陰極陽始),「9」形似太極的「陽極魚」(「頭大尾小」形容「正立」代表陽極陰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