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馬克思這部未完成的手稿中,藏著這一重要思想的萌芽

2021-01-10 中國青年報

《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是馬克思未完成的手稿,是馬克思主義形成階段的重要著作。人與自然的關係,是這部著作的一個重要研究課題。馬克思在手稿中寫道,「人直接地是自然的存在物」,「一個存在物如果在自身之外沒有自己的自然界,就不是自然存在物,就不能參加自然界的生活」。人應當和自然和諧相處,而不要恣意破壞自然,破壞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馬克思認為,自然界對於人類而言具有客觀實在性,與人類存在著雙向互動性,人類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

「環境保護」如何第一次進入人們視野

曾幾何時,在人們的生活中,流行著「向大自然開戰」的口號。在這種口號下,大自然成為人們徵服與控制的對象,而非保護並與之和諧相處的對象。直到20世紀60年代,這樣的口號被一位美國海洋生物學家蕾切爾·卡遜勇敢地打破了。她寫了一本名叫《寂靜的春天》的書,第一次對這個「向大自然開戰」命題的正確性提出了質疑。她向讀者提出:在今後春天到來的時候,人類可能將面臨一個沒有鳥、蜜蜂和蝴蝶的世界,我們將聽不到鳥兒的歌聲。

她繼而講述了農藥的使用如何從根本上改變了水、土壤,那些致命的微量毒素,是如何通過生物鏈被一級一級放大,最後到達人體。她又講述了化學工業引發的公共健康問題,潛伏在我們身邊真正的最大的危險,是一種由現代生活方式引起的,由我們自己引入人類世界的致命危機。她預言了很多現代病的根源,並指出:任何單獨意義上的汙染的低量排放,對人來說,都是極其有害的。

《寂靜的春天》告訴人們:我們不僅被一種毒素所包圍,還被一群來歷不明的毒素所包圍。每一類毒素的來源都聲稱自己是微量的,但所有的微量匯聚在一起,就成為過載的危險數量。這本書出版後很快引起轟動,第一年銷售了50萬冊,引起了全世界有識之士的關注。「環境保護」這四個字,第一次進入人們的視野,出現在各種國際會議上。她不屈不撓的鬥爭得到了美國民眾和社會的認同,並引起了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森的關注。經過總統顧問委員會的調查,1963年,美國政府認同了書中的觀點。1963年,她被邀請參加美國總統的聽證會並作證。在會議上,卡遜要求政府制定保護人類健康和環境的新政策。2000年,卡遜被《時代》雜誌評選為20世紀最有影響的100人之一,《寂靜的春天》獲20世紀100篇最佳新聞作品第二名。

人類正吞食環境汙染帶來的惡果

那麼,時至今日,卡遜的警告還有沒有現實意義?

答案是肯定的,眼下就有一個例證。蜻蜓,是一種古老的生物,它從幼蟲開始就是自然界中各種害蟲的天敵。大家可能注意到了,十多年前下雨前後會有很多蜻蜓,但不知從何時開始,在農村和城市裡,蜻蜓越來越少見。這是什麼原因?因為人類的行為傷害和破壞了蜻蜓的生存環境。蜻蜓的幼蟲叫「水蠍子」,是一種高蛋白的水產品。如今,「油炸水蠍子」「油炸蜻蜓串」「烤蜻蜓」,這些花樣百出的蜻蜓大餐,成了不少餐館的「招牌菜」。於是,有人發現了其中的商機,漁民們把它捕捉上岸,放到水產品市場裡出售。此外,農民噴灑農藥、工廠汙水排放也影響了蜻蜓的繁殖和生長。還有一些「水蠍子」因失去水源,尚未變成蜻蜓時就被乾死。這只是環境汙染、生態破壞帶來不幸的一個例子。

在日常生活中,環境汙染日益加劇,帶來的危害不勝枚舉。

紐西蘭素有「世界上最後一片淨土」的美譽,可是現在對於當地漁民來說,把魚和塑料垃圾一起打撈上來,已是家常便飯。在英國紐卡斯爾的海邊,人們曾發現一頭奄奄一息的海豹,它小時候鑽進了一個塑料打包環中,長大之後塑料環越卡越緊,最終直接勒進了它的肉裡,只能坐以待斃。生活在人跡罕至的南冰洋島嶼上的海鳥信天翁,也不能倖免於難。一隻信天翁因吃了一根塑料牙籤,被戳破了胃而死去。2019年2月,在挪威的西部海岸上,人們發現一頭鯨魚擱淺。當人們剝開鯨魚的肚子,發現它的胃裡被整整30個大塑膠袋塞滿,同時還有一根長達9米的繩,一團超過30平方米的塑料布。鯨魚胃裡的塑膠袋,可以鋪滿整整一面甲板。

據美國《時代》周刊網站報導,一項新研究發現,喝塑料瓶裝水可能會同時攝入塑料微粒。塑料瓶中的塑料微粒從哪裡來的?科學家的研究表明:塑料汙染一部分來自塑料包裝,一部分來自灌裝水本身。因為在全世界的海洋、河流和土地中,每日每時每分每秒都傾倒入了大量塑料垃圾。各種塑料垃圾,在進入海洋之後最終分解成塑料微粒,人類通過這樣的循環,吞食自己製造的塑料垃圾。

英國科學家研究發現,海鮮愛好者每年可能吃下最多達11000顆的塑料微粒。根據這個數據,愛吃海鮮的人士,不妨自測一下:今年我吃了多少塑料顆粒?愛叫外賣的白領們,也不妨自測一下:今年我吃了多少塑料顆粒?外賣的塑料包裝被丟棄後,通過多個環節的循環,又回到人們的胃裡。明乎此,我們必須意識到,對塑料製品汙染真的不能再掉以輕心了。大自然正通過這種方式,向人類發出嚴正警告:請不要再向我們的胃裡傾倒塑料垃圾了!

如何不讓春天歸於寂靜?

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提出了「人化自然」的概念,這是馬克思環境保護思想的萌芽。馬克思在強調「人化自然」的過程中,始終承認「自在自然」的優先性:「不僅在自然界將發生巨大的變化,而且整個人類世界以及他(費爾巴哈)的直觀能力,甚至他本身的存在也就沒有了。當然,在這種情況下外部自然界的優先地位仍然保持著。」

資本主義制度造成了人類與自然之間、以及人類社會內部正常的新陳代謝關係的斷裂,而循環經濟和可持續發展則是恢復和維持新陳代謝的必要條件,未來的社會主義社會是實現人類社會內部「和解」以及人類與自然「和解」的最終答案。人類與自然之間如何「和解」?一下子不用塑料製品,不大容易做到,但從小事做起,則是可行的。例如,去超市不用塑膠袋,喝飲料不用塑料吸管,減少丟棄塑料垃圾等,都是舉手之勞。

2018年,英國女王頒布「限塑令」,要求在王室的地盤上,全面禁止使用塑料吸管和塑料瓶。新措施還規定,在白金漢宮、溫莎城堡以及荷裡路德宮內,只允許餐飲人員使用瓷盤子、玻璃製品或可回收的紙杯。2019年1月,倫敦一家報紙開展了「最後一根吸管」(雙關語是「最後一根稻草」)的宣傳活動,酒吧和夜店表示不再提供塑料吸管,而以紙質吸管代替。同時,英國政府還制定了一份《綠色未來:英國改善環境25年規劃》,規劃中包括引入「塑料瓶回收機」,即顧客在購買飲料時會被收取一小筆定金,當飲料喝完,將塑料瓶退回到機器時,定金就會返還給顧客。

上海從2019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開展全民參與的垃圾分類活動,旨在把放錯了位置的資源變成人們的財富,這同時也是保護環境的一個重要措施。上海市綠化市容局數據顯示,截至今年5月,全市可回收物回收量6266噸/日,溼垃圾分出量9796噸/日,有害垃圾分出量3.1噸/日,分別同比增長89.2%、58.9%和18倍。可見《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施行一年多來,上海全民參與、全程發力,取得明顯成效。

阿根廷詩人索利納斯最近寫了一首題為《光明之歌》的詩,詩末有這樣幾句:「小鳥在我們的頭頂,高唱希望之歌,使勁亮開嗓子,把光明傳播到城市的上空,照耀我們活下去。」 如果我們堅持做好保護環境的各項工作,那麼幾十年後,人類的春天將不會寂靜,蜜蜂和蝴蝶將會繼續跳舞,鳥兒們將繼續使勁亮開嗓子唱歌,唱響一支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光明奏鳴曲。

轉載請註明來源「上觀新聞」,違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欄目郵箱:shhgcsxh@163.com)

來源:上觀新聞

相關焦點

  • 南哲思享丨張亮:馬克思恩格斯研究的思想史方法及其限度——與西方...
    MEGA1的方法論基礎是文獻考訂方法,就是希望「通過清晰的編排,準確地再現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全部思想遺產」,其應當「提供的是……全部以手稿形式遺留下來的未發表的著作、全部發表過的文章和未完成稿」,「除了發表馬克思和恩格斯本人的全部書信外,還發表第三者寫給他們的全部書信」,「全部著作和書信都以原著文字發表」。
  • 馬克思的經濟學手稿是如何跑到莫斯科去的?
    MEGA相關卷次——第二部分第1—3卷、第4卷第1分冊——中的流傳史說明僅限於指出手稿原件保存在蘇共中央馬列研究院中央黨務檔案館(IMLM)。對于澄清有疑問的手稿流傳史來說,馬列研究院院長辦公室的通信具有特殊意義,只是無法完整獲取。其他線索可從研究院檔案館的「收錄登記薄」中尋找。這一線索可以追溯到1935年。
  • 南哲思享丨周嘉昕:《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與歷史唯物主義的形成...
    在《新發現的馬克思》一文中,德曼發現「這部著作解釋了」「隱藏在他(馬克思)一生的全部科學創作的價值判斷背後的倫理的、人本主義的動機」。基於這樣一種人本主義的理解模式,弗洛姆於1961年出版了《馬克思關於人的概念》一書,並在該書中以附錄形式收入了巴特摩爾翻譯的《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這是一個在英美學界被廣泛接受的譯本。
  • 晚年馬克思交往思想及其當代價值
    長久以來,學界主要關注的是《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德意志意識形態》《共產黨宣言》《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資本論》等馬克思主義經典文本中的交往思想,對晚年筆記中的交往思想極少關注。事實上,交往乃是馬克思終其一生一直關注的重要問題。
  • 從異化到物化:馬克思的現代性社會關係批判
    正是把現實性的社會關係理解為人的本質規定性,以之取代了抽象的類本質,馬克思才實現了從異化到物化的邏輯轉換。從社會關係本體論出發,馬克思把現代性理解為一種社會關係,他的物化批判也就主要圍繞現代性社會關係批判展開。這樣,社會批判理論在馬克思那裡就表現為一種現代性社會關係批判,他將現代性這一「時代問題」歸結為經濟問題,因而這一問題的解決最終只能通過對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批判,也就是政治經濟學批判來完成。
  • 王俊峰:論馬克思恩格斯對宣傳思想工作方式中三種錯誤傾向的批判
    總結分析馬克思和恩格斯對宣傳思想工作方式錯誤傾向的批判,對於我們更有針對性地改進宣傳思想工作方式,推動宣傳思想工作不斷強起來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一、宣傳思想工作中的「急性病」在馬克思和恩格斯那個時代,社會主義的宣傳處於不利地位。
  • 馬克思恩格斯社會革命思想及其現實啟示
    這一思想體系的精髓是重點回答了實現共產主義的四大核心問題:革命動力、革命進程、革命主體和宗旨策略。馬克思恩格斯的社會革命思想從理論建構到完成科學論證歷時半個世紀,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重要硬核。1848年革命「到處都是工人階級幹的」(17),這一事實確認了無產階級具備領導社會革命的資質,今後的歷史發展都要以無產階級革命的成敗為轉移。在《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中,馬克思進一步提出打碎資產階級國家機器的思想,認為「這正是大陸上任何一次真正的人民革命的先決條件」(18)。1848年革命遭到殘酷鎮壓後,無產階級清醒地認識到,在資產階級共和國裡「稍微改善一下自己的處境只是一種空想」(19)。
  • 馬克思的哲學革命構建了思想與世界的真實聯繫
    馬克思的哲學革命是從批判唯心主義哲學開始的,正因為如此,馬克思的哲學革命也常常被視為一種對形上學的顛覆。這沒有錯,但僅僅局限於形上學思想方式的批判是不夠的。從批判舊世界中發現新世界,這是馬克思一以貫之的主張。馬克思對於形上學的批判、對於唯心主義的批判,其目的也在於從批判舊世界中發現新世界。
  • 感受偉大思想的時代意義
    受疫情影響,這一活動轉為線上舉行。通過「恩格斯2020」主題網站,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可以遠程參觀恩格斯故居。北威州州長拉舍特在紀念恩格斯誕辰200周年活動的致辭中說,恩格斯是一位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人物,深入研究他的思想學說十分重要。伍珀塔爾市市長施奈德溫德表示,通過「恩格斯年」系列活動,人們可以感受到,恩格斯的思想仍具有時代意義。
  • 意識形態批判的譜系:馬克思、韋伯與盧卡奇
    這就造成在意識形態批判問題上,盧卡奇雖然立足於馬克思的問題架構,卻採取韋伯的合理化分析這一獨特的進路,這對後來的西方馬克思主義者產生重要影響。筆者認為,馬克思決不是一名「制度決定論」者,馬克思通過意識形態批判對資本主義進行了文化因素、精神因素的考察。雖然他本人並沒有對資本主義興起過程進行過文化因素、精神因素的反思,但西方馬克思主義的開創者盧卡奇在《歷史與階級意識》中延續了這一工作。為澄清這一問題,我們有必要重溫馬克思意識形態批判理論的遺產。
  • 馬克思哲學倫理之維的歷史指向
    馬克思曾氣宇軒昂地指出,「我痛恨所有的神」這一普羅米修斯的自白,「就是哲學自己的自白,是哲學自己的格言,表示它反對不承認人的自我意識是最高神性的一切天上的和地上的神。不應該有任何神同人的自我意識相併列」。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以下簡稱《導言》)中,馬克思指出了宗教批判與舊哲學批判的異曲同工之妙,通過觀念批判「真理的彼岸世界消逝以後,歷史的任務就是確立此岸世界的真理。
  • 費爾巴哈思想成就馬克思主義哲學,他這十句哲理名言,句句深刻
    我們在上學的時候,被傳授的馬克思唯物主義思想,相信廣大讀者一定不知道該思想的理論基礎來源於哪兒吧。今天,就揭開謎底,介紹一位德國哲學家,他的哲學思想對馬克思的影響巨大。也就是說,沒有費爾巴哈的哲學思想作為基礎,就沒有馬克思哲學思想。早年間,費爾巴哈對黑格爾哲學非常感興趣,不顧家人反對,毅然決然的學習黑格爾哲學理論,並成為「青年黑格爾學派」的成員。在當時,由於他所擁護的哲學思想非常激進,自己又不善於演講,導致費爾巴哈沒能獲得太大的名氣,自然不受到認可。
  • 民居中藏著一個動漫博物館,可以看到宮崎駿的手稿哦!
    像中國的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就在世界上獲得了很多動漫獎項,藝術成就很高;而動漫大師的原作手稿一直是作為藝術品被藏家所追逐的,蘇富比等頂級拍賣行每年都有動漫手稿的拍賣專場。」金城1997年創辦《漫友》雜誌,至今正好20年,在此期間與國內外同行以畫會友,交換、饋贈作品,加上在各種拍賣會上所得,逐漸積累了上萬幅的名家原作手稿,兩年前建立了JC動漫館。
  • 馬克思關於人的四個哲學論斷
    要注意的是,馬克思並不是要給人的本質下一個定義,而是指出了理解人的本質的思路和方法。相比於抽象討論人的本質,馬克思更願意討論現實社會中的人的存在狀態。應該從人的本質出發討論人,還是從現實生活出發討論人,這是馬克思青年時期頗為糾結的問題。
  • 恩格斯誕辰200周年:他和馬克思是合二為一的人物
    戴維·麥克萊倫是英國著名的馬克思傳記作家和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家,也是《馬克思傳》的作者。相對於這本影響了幾代學人的作品,他撰寫的《恩格斯傳》顯得較少為人所知,篇幅也較為短小。這本小書簡潔而連貫地勾勒了恩格斯最重要的一些經理,其中,他和馬克思之間的交往無疑最吸引讀者。馬克思的名字在人類思想史中星光熠熠,恩格斯其實同樣毫不遜色。
  • 馬克思是具有救世主義情懷的務實者,他的思想追求的是要改變世界
    馬克思是千年以來,少見的思想家,這一點舉世公認。他不同於在他之前的宗教主義者和空想社會主義者,在於他的的改造世界不是提供一幅現成的方案,而是提供了改造這個世界的哲學和實施路徑。這種哲學和實施路徑,不同於自然科學的現成的、可即刻驗證的知識,它主張的是可驗證的一種社會發展趨勢,提供是一種可以落實到社會變革中的一種行動指向。它所追求的社會發展狀態同宗教主義或空想社會主義的所提供的虛幻烏託邦,好像沒有多大區別。如果單從所追求最終目標來說,馬克思確實有救世主義情懷。
  • 《蠟筆小新》:小新萌芽階段中最重要的兩個人
    當然今天就讓我們探討一下這位「花花公子」感情萌芽階段中最重要的兩個人。感情萌芽的第一標誌就是開始有喜歡的人。說到《蠟筆小新》中小新最喜歡的女生,那肯定就是娜娜子姐姐了。一切的一切仿佛就是命運的安排:某天,電視裡面的播報員說小新出門後會因禍得福。果不其然,在小新出門不久,蹦蹦跳跳的他就被沙子迷住了眼睛,眼睛十分難受。這時溫柔的娜娜子姐姐走過來了,她幫小新輕輕地吹走了眼裡的沙粒。
  • 【讀懂馬克思•院長名家談⑦】馬克思的幸福觀什麼樣?
    馬克思無愧友人的評價。作為一名革命家,他將鬥爭作為自己畢生的使命,始終高揚著鬥爭的勇氣,歷史的車輪載著他走完傳奇而又卓越的一生。在馬克思的女兒問父親的20個問題中,有一個涉及如何理解幸福的問題,馬克思的答案非常明確,鬥爭。在馬克思看來,人類的歷史就是鬥爭的歷史。為什麼而鬥爭?以什麼方式進行鬥爭?這是馬克思一生所聚焦的革命理論研究和實踐活動的「主題」。
  • 《論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經濟思想的萌芽時代
    經濟思想的萌芽時代 意識形態雖然與社會的階級分化同時出現,可是經濟思想——政治經濟思想——的萌芽卻是與小商品生產社會的發展同時產生的。社會的「有機」觀念無疑是為社會剝削進行辯護的,然而社會剝削依然是通體透明,顯而易見。有產階級直接佔有在使用價值形式下的社會剩餘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