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軍費預算創新高引發東北亞軍費增加

2020-12-24 科技生活快報

作者: 弗拉基米爾 費奧多羅夫

菅義偉政府首個軍事預算已經獲得批准。軍費預算創日本史上新高。新增開支用於研發新型巡航飛彈、隱形戰機以及射程更遠的反艦飛彈。

AP PHOTO / LI GANG

日本政府周一批准了空前規模的517億美元的2021財年國防預算。與2020年相比,預算增加0.5%。菅義偉兌現了他的承諾,將繼續自己前任安倍晉三的路線。要知道,日本的軍費開支已連續八年遞增。

其中包括為日本研發巡航飛彈撥出額外資金。該項目為期五年,因為已經設定了將新型飛彈飛行距離增至900公裡的任務。路透社指出,日本正在考慮裝備遠程飛彈,並訓練本國軍人與中國、朝鮮和亞洲其他地區較遠地面目標作戰的能力。日本共同社援引反對派議員的意見稱,他們對新型巡航飛彈的研發表示關切。在他們看來,擁有這種能夠打擊敵方基地的飛彈違反日本憲法,而日本憲法規定了日本專守防衛政策,禁止參加軍事行動。

日本政府計劃未來五年再建兩艘軍艦。它們應該配備新型強大防空雷達和「宙斯」反導系統,其射程將是舊款的三倍。這種武器被認為能替代兩個陸基「宙斯系統」(Aegis Ashore),而後者的建造項目已於6月取消。

新增資金還用於研發新一代日本造隱形戰機。它將取代自衛隊的老式F-2。三菱重工有限公司的任務是在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支持下負責該項目。

分析人士還提醒,日本防衛省還打算專撥額外資金用於打造能夠偵察高超音速武器的衛星群。此類飛彈不僅飛行速度更快,而且比彈道飛彈還低,包括中國研製的彈道飛彈。另外,日本還計劃撥款創建日本自衛隊一個新的獨立部門,以保護網絡空間。

在清華大學國際關係學系劉江永教授看來,日本軍費的增加並不讓人感到意外。他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特別提醒注意日本政府和自民黨在此問題上的共識。劉江永教授說:「我認為,日本軍費預算連年增長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主要原因在於日本最近幾年的防衛力量發展發生了新的變化。除了原有的陸海空自衛隊外,又新建了涉及宇宙航天和網絡方面的兩個軍事部門,而這些都需要有預算投入。過去日本在太空軍事化方面是比較隱晦,但是現在防衛省已經明確把宇宙航天這部分作為一個新的軍種,與原有的自衛隊結合在一起,形成從太空到地面再到深海的立體防衛力量。」

「另外,過去日本一直標榜『專守防衛』原則,即在沒有遇到外敵攻擊時不使用軍事力量。但是根據近年來日本出臺的新安全保障法,這一原則已經被部分改變。當日本的盟國美國或者澳大利亞在海外遇到攻擊時,日本在一定範圍內可以使用自衛隊的力量。也就是說這種防衛政策的改變導致過去的飛彈防禦體系以及力量的部署都需要隨之改變。同時日本還加大力度採購美國的F35戰機,,包括用於在陸地起飛、空中作戰的F35A,和用於在航母上起飛的F35B。考慮到日本實際上目前都是使用防衛型航母,未來為了F35B可以垂直起降,那麼還需要改造升級航母。可以說這些都需要投入一定的軍費。

「日本的這些變化都是在菅義偉執政後、新任防衛大臣岸信夫任職以來積極推動的。從防衛省到自民黨內的相關決策機構,包括日本目前的政府在這一問題上意見都是一致的,所以不會出現日本內閣提出增加預算,自民黨卻反對的情況。而且公明黨在整個執政黨內部是相對溫和的一個政黨,受議員人數太少的限制,它也不會跟自民黨產生很大的意見分歧。所以在這一背景下,增加預算通過並不意外。」

日本政界經常為增加軍費而辯護,藉口是為了應對中國威脅。俄羅斯戰略問題研究所軍事專家弗拉基米爾·葉夫謝耶夫認為,未來幾年日本在軍事發展中宣布的大部分內容都是為了遏制中國海軍。弗拉基米爾·葉夫謝耶夫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說:「日本正在大力提升自己的軍事潛力。它逐漸地建立了一支現代軍隊,儘管仍然被稱為自衛隊,但現在卻逐漸發展成為一支名副其實的武裝力量。顯然這裡也說是為了抵制中國。例如,新型巡航飛彈可用於摧毀中國海軍船隻。宙斯盾系統可以應對中國的中程飛彈。為了消除中國人在網絡空間可能採取的行動,還建立了一個專門的部門來對抗網絡威脅。當然,儘管總的來說,創建新部門是大勢所趨,例如,美國就非常重視網絡威脅。」

但中國專家劉江永認為,中日間戰略對話會逐步緩解兩國間的矛盾,擺脫軍事對抗不可避免的傳統論調。劉江永教授說:「日本一方面在經濟領域非常依賴中國市場,願意保持與中國的合作關係。但是另一方面,他在安全軍事領域又將中國視為最大的防範對象。主要原因在於中日間對於釣魚島列島的領土主權認知不同,存在分歧。自70年代開始,日本就根據一些莫須有的謊言認定所謂尖閣諸島是日本固有領土,稱中國在釣魚島執法巡航是入侵日本的領海。如此一來,日本的國防軍事力量就開始在釣魚島附近要爭取維護或建立自己的制海權和制空權,而達到這一目就必須配有相應的裝備。日本2018年通過的新版《防衛計劃大綱》和2019—2023年度的《中期防衛力整備計劃》,都已經明確這一目的。若是加強美日軍事同盟不夠,還將加強美日澳印四國聯盟,控制印度洋到南海、東海整個海上通道的戰略要地。

「另外,日本在決定國防或者軍事力量部署方面,還受到美國地緣戰略思想的嚴重影響,即海權論(Sea power)。這一思想在日本根深蒂固,日本認為海洋國家和陸地國家是必然會發生對立對抗,而海洋國家需要與海洋國家聯合起來,共同對抗陸地國家(包括中國、俄羅斯和朝鮮)。如果他繼續認同這一地緣戰略思想,必然會導致與中俄在安全保障方面的不信任,那麼就會讓日本增強自己的海上和空中力量。」

「我認為在這方面中日還是需要通過戰略對話溝通,讓日本認識到海洋國家和陸地國家在全球化時代不是對抗的關係,逐步來緩解矛盾,使東亞地區成為一個可持續安全的地區,東海成為和平之海、友誼之海和合作之海。」

一周前中國國防部長魏鳳和在與日本防衛大臣岸信夫視頻通話時贊成積極建立安全領域的建設性關係,並建議加快建立海上和空中通信機制。岸信夫則保證,日本願在共同關心的問題上與中國保持聯繫,加強在國防領域的聯繫與合作。

顯然,在這些領域的合作將使中日兩國加強相互信任,避免出現由當事方之一增加軍事開支而引發報復行動的情況。因為最終將損害整個東北亞的安全與穩定。

相關焦點

  • 軍工行業專題報告:解讀中國軍費
    2020 年,根據預算報告草案,中央國防預算增長目標 6.6%(即 12680 億元,較 2019 年將增加 781 億元),遠高於 IMF 預測的中國 GDP 增速 1.2%以及兩會公布今年中央政府本級預算增速(-0.2%)。
  • 連續第九次增加軍費,創紀錄超五萬億日元,日本正研發多款新武器
    當地時間12月21日,日本首相菅義偉的內閣批准了連續第九次增加軍費開支的計劃,自今年4月份開始,日本防衛省已獲得創紀錄的5.34萬億日元(合計517億美元),超出計劃的1.1%,日本方面正不斷強化其軍事實力,應對地區形勢的變化。
  • 美鷹牌議員和國防部長親見川普討論軍費:預算不能削
    據《華盛頓郵報》報導,在會議上,國防部長和共和黨高官告訴川普,削減軍費是危險的。必須維持軍費在7330億美元的水平。他們這樣告訴《華盛頓郵報》:「我們的(參加會議)目標是說服總統不要削減國防預算。」防務新聞和《華盛頓郵報》均沒有進一步透露這次會議的細節。在會議結束後,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英霍夫發布了一份樂觀但是語焉不詳的聲明。
  • 反艦飛彈研發費用猛增11.4倍,日本軍費再刷新高
    【文/觀察者網 鞠峰】應對所謂「中國、朝鮮日益增長的軍事實力」,加大投入研發新型戰機與飛彈,加強與美軍協同聯動,日本2021年度軍費(防衛費用)預算連續9年增長,連續7年創下歷史新高。據日本時事通信社今日(12月21日)報導 ,日本內閣會議12月21日正式決定2021年度政府預算案。其中,軍費預算同比增長0.5%,達到5.3422萬億日元(約3400億人民幣)。日益膨脹的軍費中,對於飛彈的研發改造、新型戰鬥機的研發投入大幅增加。12式陸基反艦飛彈的研發費用,更是比防衛省申請時增長11.4倍,引起關注。
  • 2020年中國軍費出爐,增速連續下降,萬億軍費該花就得花
    近日,2020年度的中國國防預算被確定,2020年中國國防支出預算為12680億元人民幣(約1782億美元)。2020年中國的國防預算相比2019年增幅為6.6%。相比於2019年7.5%、2018年8.1%的增幅,中國軍費的增長幅度迎來了「兩連降」。
  • 日本苦撐小國野心,軍費9年間持續走高,其實我們並不在乎!
    日本苦撐小國野心,軍費9年間持續走高,其實我們並不在乎!從日本尋求美國庇護的那一刻起,它自己的國家主權就形同虛設,只能保留自己的自衛隊,而不能保留自己的軍隊,這讓日本的基礎非常不穩固。一旦受到攻擊,只能尋求美國軍隊的幫助,但是即使面對這樣的困難,日本依然沒有放棄對其他國家的野心。軍費連年增加,日本正磨刀霍霍。據環球網報導,日本共同社前段時間從消息人士處得到消息,日本政府2021年的防衛費約為5.34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400億元)。這已經連續9年創下新高。
  • 韓國軍費支出即將超日本,不僅針對東邊鄰國
    而作為這一地區頭號的美國小弟國家,日本的軍事開支一直都在世界前列,這也是日本一直引以為傲的,他們的精兵之路。但是近年來這一地位遭到了嚴重動搖,除了日本的西部鄰國的軍費在穩步上升外,韓國也一直有條不紊的增加自己的軍事力量。雖然韓國的人口只有日本一半,但韓國的軍隊數量卻是日本的一倍多。而且現在的趨勢上看,韓國有望在2026年實現軍費趕超日本,成為東亞地區美國的頭號軍事跟班。
  • 張業遂:中國不存在「隱性軍費」問題
    &nbsp&nbsp&nbsp&nbsp日本富士電視臺記者:我想請教中國國防預算的問題。去年70周年閱兵式上展示了很多新的武器裝備,山東艦航母服役。然而外界對於中國軍費缺乏透明度多次表示關切,中國的國防預算每年都有增加,想請教今年的預算會達到多少規模呢?此外,疫情對於中國經濟的負面影響是不可避免的,那中國國防預算與去年相比,是否會相應減少?
  • 印日韓兩國再增軍費,意對中國不利?
    圖為印度軍隊當前,印度和美國對中國的態度極其不友好,在這種情況下,作為美國忠實的盟友,日本和韓國也開始仇視著我國。近來,有消息稱,日本、韓國以及印度將再次增加其軍費投入,結合這三個國家之前的態度,此舉是不是在針對中國?
  • 2019年全球軍費報告出爐,美國軍費佔全球總額38%
    新京報快訊(記者 陳沁涵)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4月27日發布2019年全球軍費報告。報告顯示,2019年全球軍費支出(部分為估算值)達到1.917萬億美元,創1988年以來最高值。2019年軍費總額較上一年度增長3.6%,年增幅創2010年以來新高。
  • 日本軍費猛漲引美警惕,三菱重工徹夜燈火通明,五角大樓坐不住了
    據俄塔斯社12月22日報導,21日日本內閣會議通過了2021年度的政府預算案,日本軍費將同比增長0.5%,達到5.422億日元約合3400億人民幣。這已經是日本國防預算連續9年增長,連續7年創下曾幅新高。
  • 日本新首相的大手筆:5.4萬億軍費被提上行程,試圖擺脫美國控制
    菅義偉為日本國防部申請了巨額軍費,用來研發軍事武器。 安倍在位期間就想要推動日本軍事發展,菅義偉上任之後做出的首個決策就是為國防部申請軍費。據中國新聞網報導,這次防衛省申請了5.4萬億日元的軍費。 這筆軍費在日本歷史上創下最高記錄,之所以會申請如此高的軍費,一個是為了成立電子戰部隊,另外一個就是研發替代三菱F-2轟炸機的戰鬥機。
  • 比韓國還慘,美國額外向日本索要每年8700億軍費,日本:一分不給
    前一段時間,美軍要求韓國韓國每年的軍費分攤上漲到50億美元後,嘗到了甜頭,而後又將目光瞄向了日本。有消息稱,美國要求日本向駐日美軍提供的預算費用從目前的不到2000億日元,直接增加到8700億日元,漲幅達到了80億美元,這個幅度已經超過了韓國的50億美元。
  • 2020年中國軍費增長6.6%,有必要?胡錫進:相信絕大多數人都支持
    此前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發布的一份最新報告稱,2019年世界軍費增至1.9萬億美元,環比增加3.6%。而2020年因新冠疫情的影響導致全球經濟陷入衰退的窘境,各國今年的軍費開支也成為全球媒體關注的焦點。近日,中國也發布了2020年的軍費預算。
  • 印度軍費上漲引民憤,軍方無奈:錢會花在刀刃上
    眾所周知,美國人對軍備建設出手大方,以至於每年全球軍費排行榜上美國總是第一名,而中俄緊跟其後。自2019年起,全球軍費排行榜單出現變動,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發布2019年度全球軍費支出分析報告,印度軍費較去年上漲3.6%,將排行老三的俄羅斯擠掉。
  • 美軍撤走1.2萬人後,德國終於承受不住壓力,被迫增加軍費開支
    近日,據美國《陸軍時報》報導,德國宣布增加國防開支,並且羅列了一份優先採購的軍事裝備清單。其中包括購買12萬支新型突擊步槍;新一批的美洲獅履帶式步戰車的採購;現有的馬德爾步戰車的延壽;為豹-2坦克加裝主動保護系統;採購38架颱風戰機;採購31架海虎直升機;購買數艘艦艇等。
  • 2019年,全球軍費佔GDP的2.2%!美、中、印、俄前4?
    王爺說財經導讀: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軍費再創新高,最終達到1.9萬億美元!那麼這是一個什麼水平呢?這相當於世界GDP的2.2%,平均相當於每人249美元。那麼前幾大軍費大國又是誰呢?美國、中國排名情況如何呢?
  • 印度軍費高達700多億美元,軍力已經是全球第四?這三點一針見血
    在世界各大軍力排行榜中,穩坐前三把交椅的是美俄中三國,而第四名則有差異,有的說是英國,有的說是日本,不過絕大多數排行榜將印度排到了第四位。 近日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發布了一份報告,報告稱,2019年全球軍費開支達到了19000億美元,其中美國是最大的國防支出國,軍費預算7320
  • 新加坡軍費將急增59% 英媒稱與中國崛起有關
    環球網記者陳薇報導,據英國路透社12月8日報導,國防及安全研究組織簡氏信息集團(IHS Jane’s)發表最新報告顯示,新加坡在2010年至2015年間,軍費開支將達230億美元,用作購買巡邏飛機、直升機及其他軍備。該組織分析稱,由於擔心中國崛起,東南亞國家紛紛增加軍費開支。
  • 川普證實將從德國撤軍近1萬:增加軍費,否則全撤走
    川普還表示,如果德國不增加其軍費,美國將把其駐軍全部撤走。根據現有做法,隨著部隊輪替或參與訓練演習,駐德美軍總數最高可達5.2萬人。《華爾街日報》稱,此舉將把目前駐德美軍人數減少一半,五角大樓將把這部分軍事人員部署到其他地方。德國駐美國大使埃米莉·哈伯15日表示,德國政府已正式獲悉這一決定,五角大樓正在研究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