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的消暑妙招:戴帽子遮陽 夏日舉辦"避暑會"

2020-12-22 中國新聞網海南站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6月18日電(記者 上官雲)進入炎炎夏日,連日來的高溫天氣常讓人們心生「畏懼」,需要出門時,大多是防曬霜、遮陽帽齊上陣,感嘆「出門五分鐘,流汗兩小時」。

  過去,古人們也一樣面臨著類似問題。那個時候的防曬神器和避暑納涼的方法,都有哪些?

資料圖:江陽分水油紙傘。 曾森 攝

  帽子、遮陽傘……古代那些防曬神器

  對古人而言,比較常用的防曬裝備之一是帽子。《舊唐書·輿服志》記載:「婦人施冪離以蔽身,到唐永徽始用帷帽,用薄紗掩至頸,謂之淺露。」

  帷帽原本是胡裝,開始名字叫冪離。據考證,這種帽子四周有一寬簷,下有垂絲或薄絹可以遮擋面部。早先垂絲的長度比較長,到隋唐時期改短了,就叫「淺露」。

  另外,《續通典》中也提到有「遮陽帽」一項。《堅瓠集》中則有如下解釋:明代士子入胄監時可以戴遮陽大帽,即古代的笠,唐代也稱席帽。

  如今,人們習慣在夏天撐起遮陽傘,古代也是如此。老百姓們使用油紙傘,輕便易攜帶,路上還能免去暴曬之苦。

  有意思的是,在一些古裝劇裡,常能看到有人身上背著一個小箱子,頭頂還有一塊「布」,那就是「書笈」,作用類似於書箱,放些衣服和書,順便還能遮陽擋雨。

  另外還有一種說法,認為過去女子化妝時要敷粉,這也可以看做是古代版「隔離霜」,比如《紅樓夢》裡提到,賈寶玉給平兒用的紫茉莉花種製成的香粉,就是如此。

  夏天吃什麼?

  防曬之餘,古人們在夏天很注意飲食調養。

  過去有冷飲供人們在夏天消暑。北宋英宗時期,民間用果子汁調和各種奶汁加冰塊製成冷飲,冰可以直接直接充當飲料。《清明上河圖》中,還出現了類似冷飲店的招牌。

古代的花式冷飲。製圖:張艦元

  夏天的飲食也並不單調。白居易在詩中提到「憶在蘇州日,常諳夏至筵。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鵝鮮」,這無疑是一道大餐,還有烤好的鮮美鵝肉。

  現在人們愛吃涼麵,過去也有類似的夏日食品。清人所著的《帝京歲時紀勝》說「京師於是日家家俱食冷淘面,即俗說過面是也」,吃起來清涼爽口。

  相傳,大文豪蘇東坡還貢獻過一道夏季美食「東坡涼粉」。當時,他是鳳翔府籤書判官,有一年夏天很熱,蘇東坡叫人拿濱豆(也叫小扁豆)磨成粉,熬成糊狀厚盛入石頭器皿,待徹底冷卻切成條狀,配上鹽醋辣椒等調料,別有風味。

  熱鬧的「避暑會」

  「鑿池秋待月,種竹夏遮陽。」這也是古人納涼辦法中的一種:在院子裡栽種竹子、芭蕉等植物,環境清幽兼具遮陽效果。

  明代文人李漁寫過《閒情偶寄》,提到自己夏日種荷花:「荷葉之清香,荷花之異馥,避暑而暑為之退,納涼而涼逐之生。」伴隨著荷花、荷葉的清香,煩悶的心境自然開闊不少。

資料圖:圖為福州金山公園內荷花競相綻放,美不勝收。張斌 攝

  實在沒有條件的話,搭涼棚也可以,有錢有雅興的人家還會舉辦熱鬧的「避暑會」。明高濂《四時幽賞錄》記載「長安人每至暑月,以錦結為涼棚,設坐具為避暑會」。

  這種避暑會流行了很長時間,在宋代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中也有佐證。據說,北宋「都人最重三伏,蓋六月中別無時節,往往風亭水榭,峻宇高樓……通夕而罷」,相當熱鬧。

  納涼避暑,古人的那些智慧

  實際上,在中國,古人們使用的夏季衣料多為一些天然纖維。像絲、棉、麻等,透氣舒適,早在先秦時代,就有許多平民穿葛布衣物來度夏。有錢人家奢侈一些,喜歡穿紗衣、絲綢。

  出行的話,除了前文講到的油紙傘、涼帽之外,還有頭巾、鬥笠等防曬神器。日常納涼,還可以搖搖扇子,素有「涼友」雅稱的扇子還是一種藝術品,唐代繪畫作書的團扇就很流行。

  總而言之,從衣食住行等方面,人們在古代有限的條件下,為安然度夏想盡了辦法。種種用於避暑納涼的方式、物品,乃至飲食,都包含著古人的智慧。(完)

相關焦點

  • 古代人的消暑妙招:戴帽子遮陽 夏日舉辦「避暑會」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6月18日電(記者 上官雲)進入炎炎夏日,連日來的高溫天氣常讓人們心生「畏懼」,需要出門時,大多是防曬霜、遮陽帽齊上陣,感嘆「出門五分鐘,流汗兩小時」。  過去,古人們也一樣面臨著類似問題。那個時候的防曬神器和避暑納涼的方法,都有哪些?資料圖:江陽分水油紙傘。
  • 高清組圖|動物園萌獸避暑消夏有妙招
    高清組圖|動物園萌獸避暑消夏有妙招來源:長城網作者:劉瀟2020-06-22 18:41:26長城新媒體記者 劉瀟 攝  長城網訊(記者 劉瀟)夏日炎炎,動物園的動物們是如何消暑的呢?6月22日,記者來到石家莊市動物園,看看這些珍禽萌獸的愜意消夏生活。  在山上的中型猛獸區,鸚鵡館等室外寬闊的動物場館,石家莊動物園搭設了遮陰網,避免太陽對動物的高溫直射。
  • 3011手遊瓜Time|在三界這麼避暑就對了!
    炎炎夏日,豔陽高照,根據節氣,再過三天我們即將迎來大暑!3011遊戲平臺運營中心的小夥伴都盼望著一場雨把自己焦灼的心情降降溫~除了一場雨給予的涼爽,在現實生活中的我們自然還有別的避暑方式,吹空調、吃西瓜等等等等。
  • 逃離酷暑,夏日不得不打卡的國內十大避暑勝地!
    九寨溝:九寨溝以絕天下的原始、神秘而聞名,自然景色兼有湖泊、瀑布、雪山、森林之美,有「童話世界」的美譽,是夏季消暑的理想之地。廬山:又稱為「匡廬」,以「奇、秀、險、雄」聞名於世。幾千萬年前的地殼運動,造就了如今廬山疊嶂九層,崇嶺萬仞的赫赫氣勢,奇特的地勢構造使它雨量豐富。故山中溫差大。
  • 2018年超可愛的戴帽子扎雙馬尾的女生圖片,散發甜美少女氣息
    2018年的夏季正值當下,各位愛時尚愛漂亮的人兒自然是想方設法地想如何消暑的了!消暑自然是從頭開始,但單扎馬尾已經不能滿足各位少女們的心思,所以雙扎馬尾+帽子便出現了,欣賞一番2018年夏季最新戴帽子扎雙馬尾的女生圖片,萌萌的,超可愛。
  • 小薇帶你來衝浪,炎炎夏日避暑好地方,快來廣州玩水撒歡
    但不能錯過的夏日旅遊好去處就是水上項目啦!有看過小薇的文章的小夥伴們應該知道,小薇最近來到廣州旅遊,而夏天的廣州可以說是真的像一個桑拿房一樣,所以這時候肯定不能錯過的就是玩水!在廣東這麼焦熱的天氣下,沒有什麼比跳下冰冷的水裡更加消暑降溫,所以接下來小夥伴們可以跟著小薇來到廣州消暑好去處!
  • 日本夏天炎熱難耐,中國「納涼神器」成爆款,當地人靠它消暑續命
    日本人夏天如何消暑?兩大「納涼神器」走紅,當地人全靠它消暑續命因此應該很多人疑惑日本東京等地區這麼炎熱,那麼當地人如何消暑呢?事實上日本人還真的有避暑工具,當地人如果在室內都會選擇空調來消暑降溫,但要是在戶外,則有著兩個和中國相關的「消暑神器」流行, 並且當地人的生活也已經離不開,全靠它消暑續命,你知道是什麼東西嗎?
  • 夏日避暑伏,90後喝甜酒,男生添防曬手套……
    古人為避暑伏,經歷代形成了「賜冰」的宮俗,既用冰塊來冷藏食物,也用於物理降溫。
  • 唐玄宗怕熱,特造涼殿消暑,卻把進諫的大臣凍得牙齒打顫
    於是為了避暑,唐朝的宮廷裡就有一種叫做涼殿的建築,專供皇帝消暑用。涼殿是如何建造的呢?建造涼殿的目的就是為了避暑,為了使人「涼爽」。首先是屋頂。涼殿的屋頂上有噴泉,時刻噴水,噴出的水順著四周的房簷流行下來,形成水簾。這樣既能避暑,又製造了非常漂亮的景致。閉起眼睛想像一下,是不是很文藝很小資?其次是室內。
  • 戴帽子怎麼保持髮型?不貼頭皮有妙招,學會了幫你化解尷尬
    戴帽一時爽,摘帽火葬場……今天,就要給大家分享幾個小妙招,讓你遠離尷尬,依舊飄逸。髮型和帽子兼得的小妙招1、考慮帽子的鬆緊度為了保暖,很多人會把帽子壓得又緊,又低。這樣子神仙也救不了你的髮型。這樣也可以緩解戴帽子引起的髮型困擾。3、扎一個鬆散低馬尾可以在戴帽子的時候,將頭髮扎一個鬆散的辮子,再戴帽子。這樣取下帽子的時候,髮型也不會受到很大影響。
  • 《ROCKMAN X DiVE》全新改版登場、夏日活動同步舉辦中
    《ROCKMAN X DiVE》全新改版登場、夏日活動同步舉辦中 來源:www.18183.com作者:曉鏑時間:2020-08-08 分享到: 炎炎夏日氣溫高得讓人受不了,《ROCKMAN X DiVE》順勢於今(6)日改版後推出沁涼消暑的夏日限定活動以及全新改版,保證讓玩家能夠暑氣全消。
  • 品夏|避暑在靜宜
    品夏 避暑在靜— 香山消夏避暑攻略 —自古納涼地自古以來乾隆詩詞《夏日靜宜園》——乾隆十五年山遊爽趁雨餘天,樹態峰姿盡洒然。可在遊憩的同時在這裡感受夏日的碧水藍天,坐在對瀑亭內歇息、欣賞蓮花荷花之美。玉華岫位於中路途中,高度處在全山的1/4處。玉華岫是一處清淨、悠閒、可以避暑歇腳的好地方,泡上一壺清茶,感受大自然的氣息。
  • 洗淋浴、吃冰鎮西瓜……動物們開啟避暑生活
    人民網重慶8月4日電(陳琦、劉敏) 重慶近日連晴高溫天氣,讓不少山城市民都開啟避暑生活 重慶動物園的工作人員們拿出「十八般武藝」--吹空調、冰西瓜、涼水澡、解暑藥……為動物們消暑降溫。 棕熊吃冰鎮西瓜凍魚解暑 為給高大威猛的棕熊降溫,今天一早,重慶動物園的工作人員就特意給棕熊媽媽和棕熊寶寶們帶來了提前準備好的巨大冰塊,為它們的房間降溫。
  • 大連海濱有星海公圈和老虎灘公園,是夏日消暑的好地方
    大連市,鐵路通瀋陽,海濱有星海公圈和老虎灘公園,內有海濱浴場,是夏日消暑的好地方。市內大連自然博物館,展出各種動、植物標本。還有中蘇友誼紀念塔、萬忠墓等。市郊營城子有古壁畫墓。大連以產優質蘋果著名。古蹟有西炮臺、楞嚴寺,煙臺市,海道通大連、天津、青島等地,鐵路通濟南、青島。也是沿海開放城市之一,名勝有煙臺山、毓璜頂、芝罘島。海邊景色優美,城市整潔,特產對蝦、西施舌(貝類)等海產和蘋果。
  • 為什麼日本韓國老年人這麼喜歡戴帽子,而中國老年人卻恰恰相反?
    而在夏日防曬上面,「打傘的中國人,戴帽的日本人,又打傘又戴帽還抹防曬霜的是韓國人」,這句可能就是三個鄰國最形象的描述。所以大家可以看看,下面三張各國老年人的圖,分別對應中國、日本、韓國哪一個國家呢?相信大家都很容易猜到吧,從左往右,圖一是日本老人,圖二是韓國老年人在街邊休息,那麼圖三自然就是我們中國老年人了。
  • 夏日炎炎,教你如何正確幫貓咪降溫避暑!
    下面就教你如何正確幫貓主子避暑。幫貓咪避暑,首先要了解貓咪的身體情況。貓咪自身具備一套獨特的控溫系統,主要的散熱器官並非皮膚而是腳底肉墊,因此,毛的存在並非是阻止了貓咪的散熱,反而是一種很好的保護。盲目剃毛的做法並不可取,是在人為破壞了貓咪的防禦系統,帶來一系列健康問題。所以,只需要定期修剪一下貓咪腳底肉墊附近的貓,就可以幫助它更好散熱。
  • 1977年出土的墓揭開古代避暑神器,原來古人幾千年前就喝冰鎮美酒
    1977年出土的戰國墓,揭開古代避暑神器,原來古人幾千年前就喝冰鎮美酒文/無計讀史炎炎夏日,似火驕陽,人人都說酷暑難耐,現代人自然是不怕熱,不怕夏天的高溫的,因為我們已經有相當成熟的避暑設備如空調、風扇等,然而在中國古代,在完全沒有現代技術的支撐下,極具智慧的古代人民會想出怎樣的奇招避暑呢?
  • 1977年出土的戰國墓,揭開古代避暑神器,原來古人幾千年前就喝冰鎮...
    1977年出土的戰國墓,揭開古代避暑神器,原來古人幾千年前就喝冰鎮美酒 文/無計讀史 炎炎夏日,似火驕陽,人人都說酷暑難耐,現代人自然是不怕熱,不怕夏天的高溫的,因為我們已經有相當成熟的避暑設備如空調、風扇等,然而在中國古代,在完全沒有現代技術的支撐下,極具智慧的古代人民會想出怎樣的奇招避暑呢
  • 酷暑來襲,到博物館裡看古人如何消暑納涼
    圭表測影原理示意大暑節氣正值「三伏天」裡的「中伏」前後,在這暑氣逼人的時節,古人很早就開始探尋避暑消夏方式,留下了許多消夏習俗和物品。古代夏天流行舉辦「避暑會」,孟元老所記載的就是當時開封的戶外納涼活動,比唐代還熱鬧。古人戶外納涼,往往喜歡環境優美之處,如荷塘邊、竹林裡、涼亭水榭、泛舟湖上等。風亭水榭是中國傳統式建築,建於水邊或水上,以供人休息、觀賞風景,古人往往喜歡在水榭邊乘涼,進行戶外活動。
  • 天氣太熱,深圳野生動物園動物忙避暑納涼
    據了解,每逢夏季到來,深圳野生動物園都會提前為該園怕熱的動物採取消暑降溫措施。確保動物們舒適度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