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邑縣玄武鎮中心校:體會漢字獨特魅力 弘揚中華傳統

2020-12-22 登高望長空

為切實提高我鎮學生對漢字的理解與書寫能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9月16日下午2:00,鹿邑縣玄武鎮中心校在錄播教室校舉行了「玄武鎮中心校第三屆漢字聽寫比賽」。此次活動意在向學生倡導書寫漢字,保護漢字的意識,倡導愛漢字、愛漢語、愛中國文化的價值觀,從而建立起一項意義深遠的文化傳承活動。

中心校安排得力人員精心組織開展活動,提前進行了宣傳發動,9月16日下午2:00,由各班級班主任推選上報的近40名決賽選手,在玄武中心校錄播教室正式開始比賽。資深語文教師朱文麗老師向同學們播報試題,她語音標準,圓潤清晰,語速適中,同學們邊凝神靜聽,邊認真在答題卡上書寫答案。

大賽進行順利,中學組和小學組依照得分分別評出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張榜公布並頒發了獎狀,同學們歡欣鼓舞。

通過比賽,同學們認識到自己語文學習積累特別是漢字書寫過程中存在的不足,激發了學習漢字的熱情,增強了母語的書寫能力,提高使用母語、熱愛母語的積極性,增強了學習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情和動力。

相關焦點

  •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傳承中華傳統美德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傳承中華傳統美德 2020-12-04 14: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光明日報: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重要論述...
    在這場疫情大考中,5000多年文明發展孕育出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亮出了鮮明的底色,煥發出空前巨大的力量。在全國各地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之際,重溫總書記講話精神,深入闡釋其深刻內涵和重要意義,挖掘和弘揚儒家文化的現代價值,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有利於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國家文化軟實力建設,有利於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 上黨區第四屆漢字聽寫大賽暨第二屆詩詞大賽圓滿落幕
    品味詩詞風韻 領略漢字魅力為進一步傳承和弘揚中國漢字文化,引導全民感悟漢字和詩詞之美,12月8日,由區教育局主辦,區文旅局、融媒體中心協辦的上黨區第四屆漢字聽寫大賽暨第二屆詩詞大賽決賽在區文化中心演播室舉行。
  • 《似是故人來》江蘇衛視開播 邂逅漢字跨越時空的獨特魅力
    該期節目中,中國網總編輯王曉輝作為文化發起人,特約中國文字學會會長黃德寬,從甲骨文的發現地開始,撥開數千年前漢字源頭的迷霧,探尋流淌在中華民族血液中的基因。《似是故人來》節目,以熱點文化現象為切入,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宗旨。由人化文,以文化人,人與文化互動成長,就是我們這個時代最美好的一個註腳。
  • 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加快建設文化強國
    二按照中華民族農曆紀年傳統,這一年叫作「庚子」,這使人們不得不聯想到過去的幾個「庚子年」,從而更加真切地體會到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深刻含義。在神州大地上,百萬年的人類史、一萬年文化史、五千年文明史的發展歷程,孕育和滋養出偉大的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百折不撓。每一次民族危難都意味著涅槃重生;每一次災難深重都意味著新的崛起。
  • 廊坊市群眾藝術館開展弘揚傳統文化活動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為弘揚傳統文化,推動未成年人了解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吸取傳統文化中積極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和傳統美德,增強文化自覺、堅定文化自信。5月24日,廊坊市群眾藝術館組織非遺志願者團隊在九天休閒谷漢藝坊非遺體驗館針對未成年人舉辦了「弘揚傳統文化傳承書法藝術」的書法和繪畫文化惠民免費培訓班。由漢藝坊非遺體驗館書法老師劉殿生負責書法的體驗,特邀群藝館靳淑君老師負責孩子們傳統美術的體驗。孩子們對書法已經輕車熟路,毛筆書法是中國特有的一種傳統藝術。
  • 繼承中華傳統美德 弘揚敬老愛老新風
    繼承中華傳統美德 弘揚敬老愛老新風 2020-12-25 17: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多形態傳承文化魅力 愛奇藝持續以優質內容弘揚傳統文化
    組委會評議認為,愛奇藝持續以優質內容弘揚傳統文化,向用戶展現刺繡、劍文化、京劇等傳統文化的多種形態,傳承文化魅力。據報導,《鬢邊不是海棠紅》是由惠楷棟執導,黃曉明、尹正、佘詩曼領銜主演的民國傳奇情感劇。
  • 決勝中原|讓漯河符號寫滿全球——建設中華漢字文化名城,增強文化...
    深入研究挖掘漢字文化資源,加大存量漢字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力度,加快發展漢字文化產業,推進文化旅遊融合發展,不斷創新漢字文化傳承弘揚載體,持續強化中華漢字文化名城特色定位,把漯河市建設成為具有重要影響力的中華漢字文化傳承創新區、漢字文化產業發展先行區、漢字文化旅遊融合發展示範區和國內外知名的許慎文化研究教育傳播中心。
  • 傳承中華文化 弘揚書法藝術
    書法是漢字的書寫藝術,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瑰寶,承載著中華文化的深厚內蘊,與中華民族的內在生命精神血脈相連,融為一體。書法不僅僅是「技」,是「藝」,更是「道」,它與中國文化相表裡,是我國幾千年文化的結晶,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和社會價值。
  • 湖湘巾幗 撐起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半邊天」
    紅網時刻記者 趙翼鵬 長沙報導在湖南女子學院女性發展研究院中,周紅金副教授饒有興致地向記者展示著手機裡的一個連結,在線便可輕鬆將漢字翻譯成女書文字,這款學校參與設計的在線女書字典,翻譯出的不僅是傳統女書文字,更「翻譯
  • 以花樣面點大賽為脈,傳承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原標題:以花樣面點大賽為脈,傳承弘揚中華傳統文化中國面點文化歷史悠久、品類豐富、用料考究、製作技藝精湛,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是我國傳統文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 中堂千名學生集體揮筆傳承漢字文化
    10月21日,東莞市「寫好中國字,做好中國人」第四屆青少年萬人漢字書寫大賽舉行。中堂鎮槎滘小學作為分賽場,1200多名學生集中在校園操場、課室,以天為幕,席地揮筆,場面震撼。評委現場表示,拿起硬筆要寫好簡化字,手持軟筆要寫好繁體字,傳承中國的漢字文化。此次漢字書寫大賽,孩子們的作品完整、具有一定的水平,值得肯定。書法不僅是寫字,對於培養學生書卷氣,提高他們的審美情趣,奠基學生人生觀、價值觀都很有幫助。中堂相關負責人認為,此次比賽不僅提高了小學生漢字書寫水平,培養了學生認真規範書寫漢字的良好習慣,同時也激發了學生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熱愛。
  • 創建天府旅遊名縣|川東土家餘門拳,中華傳統武術的傳奇
    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效開展土家餘門拳的傳承保護,2020年8月23日,由四川省文旅廳非遺處指導,達州市文化體育和旅遊局、中共宣漢縣委、宣漢縣人民政府主辦,中共宣漢縣委宣傳部、宣漢縣文化體育和旅遊局承辦,達州市文化館、宣漢縣文化館、宣漢縣非遺中心執行的第六屆省級非遺名錄土家餘門拳傳承展演活動在宣漢縣南壩鎮原天台鄉中心校舉行
  • 「薪火相傳」全球華人漢字書寫文化工程八周年系列活動成功舉辦
    在中國的文化長河中,「漢字」是世界上唯一從古至今經歷歲月的輪迴和演變,從未間斷過的文字形式。
  • 弘揚中華文化,市實幼以「棋」會友
    2020年10月12日,為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樂山市實驗幼兒園大六班開展了一系列以「棋」為主題的活動。了解棋類規則、動手繪製棋類圖譜、開闢走廊棋館,學中國棋類,愛中華文化,做最棒的中國娃。棋,源遠流長中國傳統文化之一總是能吸引著,深受中國文化薰陶的孩子們。但同時,棋類複雜的規則,又困擾著孩子們小小的腦袋。
  •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新時代闡發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讀本》一書,圍繞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要認真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精華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時代價值,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
  • 榮成市第二實驗小學:走近甲骨文世界,感受古老文字魅力
    我國的漢字從甲骨文演化而來,直到現在,很多漢字還有甲骨文的影子,作為我國文字的開端,甲骨文是照亮中華文明的一盞明燈。
  • 四川職業院校積極弘揚中華傳統美德,這些中高職院校獲得一等獎
    近日,在全省各職業院校積極組織師生精心準備下,全國職業院校「傳承的力量」微視頻大賽省級複賽、中華傳統美德典型案例徵集、四川省職業院校「扶危濟困扶弱助貧弘揚傳統美德」主題演講比賽獲獎情況公布。據了解,活動組委會組建專家評審組,按相關標準和要求評選出各獎項,並將「傳承的力量」微視頻大賽省級複賽一等獎作品和中華傳統美德典型案例所有獲獎作品推薦報送至中國職教學會。
  • 武漢聚師:古文字與中華文明傳承發展工程啟動,弘揚中華傳統文化
    武漢聚師了解到,11月24日,教育部網站發布了中央宣傳部、教育部、國家語委等八部門聯合啟動實施「古文字與中華文明傳承發展工程」的文件,並制定總體規劃,傳承並弘揚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 不知道當提到古文字的時候,大家腦海裡首先閃過的是什麼呢?甲骨文?小纂?還是隸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