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臨江一點,第85篇,1345字。
「我們已經走得太遠,以至忘記了為什麼出發」
——黎巴嫩詩人:紀伯倫
0101
現代人都覺得自己特別忙,尤其是我們中國人。我們從小就被告誡: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今天的忙碌是為了以後的好生活和閒。從孩提時候開始,我們就忙學習,除了義務教育,還有各種補習班;等到畢業了走上社會,就開始忙著解決經濟壓力,解決婚姻問題;為人父母后,還要忙著還房貸、職業發展晉升、孩子的教育問題等等;等到退休了,又要忙著帶孫子外孫……
現代人也特別喜歡自己一直忙。從改革開放開始,中國經濟發展實現了高速的增長,忙碌自然是主旋律。要是不忙,很多人都覺得有點「不上進」,見人寒暄要是不說自己最近忙點什麼事,都不好意思打招呼。
但是,忙碌之後是否有預期的結果,大部分人都沒有仔細思考過,或者說根本就沒有時間思考。雖然總體而言,付出總會有回報,忙碌總比清閒好,但是,大多數時候忙完一圈之後,我們除了物質生活得到了滿足之外,其他方面是否比以前更加好了呢?我們是否應該停下來,慢下來,靜下心來,思考一下,這就是我們需要的嗎?
0202
在地球上,可能只有人類是唯一不停工作的動物。遠古時代,人類自由自在地生活,人類並不忙,小時候無憂無慮,漫山遍野地玩耍,長大後雖然要打獵,但是只需要解決溫飽問題就滿足了,其他時間就是睡覺曬太陽;進入農業社會後,人類為了餬口不得不面朝黃土背朝天地忙碌更長的時間;進入工業社會後,勞動生產率大幅度提升,人類的溫飽問題解決了,但自由自在的日子反倒更加少了。社會生活的節奏也越發的快了。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其實,很多事情,我們連做它的目的都沒有想清楚,就跟隨奔湧的人群盲目地忙碌著。在這個過程中,物慾與權欲讓我們不停地加速加速再加速,每一步看似都有目標,但是停下腳步一看,有可能我們還在原點。我們沒有了更多的時間陪伴家人,沒有了更多的精力來關心朋友。
當996,白加黑儼然成為了生活的主旋律,卻不能讓我們找到出路時,我們時候應該停下來,慢下來思考一下:為什麼有的人成了生活的主人,有的人(也許包括我們自己)成為了生活的奴隸?怎樣才能讓我們的工作更加有效,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
紀伯倫曾經感嘆:「我們已經走得太遠,以至忘記了為什麼出發。」有時候,要想起出發的目的,最簡單的方法是站在原地思考一會,做事之前先抬頭看看頭頂的天空,靜下心來聽聽內心的聲音。這跟為什麼不要在晚上做決定,不要在酒後做決定是一個道理。因為晚上最決定衝動,酒後做決定糊塗。
0303
人這一生不一定在於開始了多少事情,而在於做成了多少事情,給別人,給社會留下什麼影響。一個人要做到淡泊名利,清心寡欲是很難得,要有些不同尋常的本領才行。我非常佩服任正非,他有著高尚博愛的情懷,一個70多歲的民營企業家,不為功名利祿,不為自己的子孫,生活簡樸,不辭辛苦,不為外界幹擾,只為一生要做成做好華為這個產業。為世界、為人類留下一些寶貴的財富,這對他來講就是無窮的樂趣。
我們普通人可能做不到任總那個境界,但是我們也應該做事慢一點,專一點,多思考一點。生活的本質還是應該從生活本身追求和得到無窮的樂趣,不要總是那麼匆忙,不妨停下來看看身邊的花,身邊的草和身邊的人。
-END-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聯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