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22 16: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好消息!坐落於餘杭經濟技術開發區,總面積超12萬平方米的餘杭區良渚文化玉架山考古遺址公園(博物館)即將於今年年底前開工啦!這個公園未來長啥樣?杭小微帶你先睹為快!
良渚文化的又一展示窗口
餘杭區良渚文化玉架山考古遺址公園(博物館)項目北至五洲路,南至綠洲路,東至星河路,西至興中路,總面積超12萬平方米,出土了石器、玉器和陶器等文物7000餘件。
點擊視頻查看玉架山遺址詳細介紹
玉架山遺址是良渚大遺址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周邊遺址共同反映了臨平遺址群作為良渚文化次級文化中心的地位;反映了良渚文化的基本居住單元和社會結構,體現了良渚文化時期的自然環境及發展水平。
通過對玉架山遺址分類展示(復原展示、標識展示,公共考古等),一方面可以保護遺址本體,防止遺址受到破壞,另一方面可以幫助公眾更好地理解遺址、感受良渚文化,實現遺址的社會價值。
遺址公園的建設,不僅將填補良渚古城村落遺址展示空白,豐富良渚古國形象,還將增加區域文化底蘊,提供休憩、娛樂場所,提升周邊市民生活品質。
這些觀賞點值得一看
環壕Ⅰ土臺上效果圖
玉架山遺址復原2個環壕,包含人工堆築的土臺、居住址、廣場、墓地等遺址遺蹟,每個環壕均跨越了良渚的早、中、晚時期,這一聚落形式是良渚文化的首次發現,也是長江流域史前考古的新發現,更是田野考古上的新突破。
玉架山遺址以其獨特的布局形態,成為良渚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良渚古城的遺產價值的重要補充,對於本地區以及良渚文化以後的考古工作有著重要的借鑑意義,對探究中華文明具有推動性的意義。
東側廣場效果圖
北側廣場效果圖
北側廣場沿街道路效果圖
考古發掘現場展示效果圖
觀賞臺(漢墓保護棚)效果圖
漢墓目前仍未發掘,擬在後期進行發掘工作並作展示。為保護遺址免於日曬雨淋,擬在遺址之上覆蓋遺址保護棚,保護棚之上擬作為展望臺,使其成為博物館之外俯瞰環壕Ⅰ與潮灘環境展示區的第二觀賞點,對整體景觀具有統籌作用,在豎向空間內豐富景觀視野。
葦蕩沙渚效果圖
葦蕩沙渚以展現「鶴汀鳧渚,窮島嶼之縈迴」的景觀,渚的景觀會隨著季節水量的變化而變化。水量充沛時節,渚會被水環繞,通過汀步等與周邊連接,成為水中小島。乾旱時節,水位降低,水生植被外露,此區域與周邊連接成片。
玉架山遺址公園建成後,5000年良渚文化的魅力將又多一個展示的窗口!期待它早日到來!
資料/餘杭發布、餘杭經濟技術開發區
原標題:《杭州將新開建一座遺址公園!5000年良渚文化魅力又一個展示窗口!》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