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生活中常見的心理學效應,你有遇到過嗎?

2021-01-09 小蘇情感

世界很大,人卻很渺小。在生活中,我們總是會遇到各種問題,也遇到各種有趣的事情。有些事情不斷重複,即使複雜難解,但是其本質,依然可以總結出神奇的心理效應

醞釀效應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阿基米德,我們只知道他發現了浮力原理。但是他發現原理的過程,卻是非常有意思。他是先通過常識去試,然後思維進入一種死胡同。沒有頭緒,大腦一直重複之前想的。但是問題卻沒有解決掉。潛意識會把這個問題隱藏,但是並沒有忘記。

直到洗澡坐進澡盆,身體託起,從而發現了浮力原理。不管是他還是我們普通人,在工作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我們有時候會進入一種思維停滯的狀態。問題無法解決,這時我們可以做其他事情,暫時轉移注意力。或許過段時間,會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如同車到山前必有路的。

心理學家認為,人的思維具有局限性,越是著急,緊張的時候,思考不過來。人們之所以在休息的時候突然找到答案,是因為個體沒有了的急迫解決問題的心理緊張,在放鬆的狀態中,思路的會變得無比開闊。但凡具有了創造性的發明,無不是在一種偶然,放鬆下進行的。因此,生活,工作中,如果你面臨一個難題,不妨休息下,出去走走,逛逛,或許解決的方法就想到了。

2、暗示效應

所謂「暗示效應」,即是用多意義、間接的方式對他人的心理和行為施加影響。這種影響是潛移默化的,不斷積累從而產生質變。被暗示者往往沒有發覺,但是大腦卻會按照這種暗示進行活動。是一種很微妙的行為。

暗示效應在生活中尤其常見,比如鼓勵型暗示,他會不斷讓你產生一種我可以,我行的心理效應,不斷超越自我,以一種完全突破的方式去挑戰。少年兒童比成人更易於接受暗示。在教師的言語表揚,獎勵往往能對一個人產生深遠的影響。

最近冒頭的pua,也是一種行為性的暗示效應,被加害者往往是女性。男生通過不斷地包裝自己,吸引那些年少無知的女生。再通過交朋友的方式,去了解。然後就通過暗示效應,不斷打擊女方的自信,使其大腦的自我思維產生負面效果,最後按照男方的要求走。

3、得寸進尺效應

有一位朋友有多套房子,一位八竿子打不著的親戚聽到後過來租,礙於親戚面子,就同意了,

隨著時間推移,房子總價翻了三倍,那些親戚也租了幾年,房租也只是象徵性地收了一點。後來那親戚要求按照原價的把房子賣給他。哪位朋友聽到後非常生氣,心想什麼人都有。這麼不要臉。生活中,或多或少知道這種事,我們可以把這種心理現象叫做「得寸進尺效應」。

心理學認為,人的意識對於不是自己的事物,會產生一種陌生感。一旦對方通過租借,放開事物的使用權,意識在習慣後會把這個事物當作自己所有。在許多場合下,由於人的熟悉感或者情感。都會把租借來的當作自己的,從而要求事物的原主做出不可理喻的要求。

有車的人,也會遇到一些借車的要求。但凡是借出去的,回來都是不好。這種得寸進尺的效應也提醒我們,當把屬於自己的東西借出去的時候,要想好最壞的打算。除非你能接受,否則不要輕易開口。費時費力不討好,甚至對方反咬一口。要知道人性是可以偽裝的,在撕破臉之前,是善意的笑容。一旦觸到利益,那就不是幾句好話能解決的。

生活中,還有很多奇奇怪怪的心理學效應。撥開外表看本質,再複雜的也有簡單至簡的道理。

相關焦點

  • 心理學的6個經典實用心理效應,讓你的生活事半功倍
    那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六條著名的心理學效應歡迎關注點點訂閱一起長知識第一個暈輪效應喜歡一個人就會喜歡他的一切在生活中>第二個歸因偏差兩種常見的歸因偏差你是否犯過歸因指我們對自己或他人的行為及行為結果進行因果判斷的過程基本歸因錯誤人們在對他人的行為進行歸因時常常更關注人格的或態度等內在的特質
  • 教招常見心理學效應匯總
    心理學效應是社會生活中較常見的心理現象和規律,是某種人物或事物的行為或作用,引起其他人物或事物產生相應變化的因果反應或連鎖反應。在我們的教師招聘考試中,也經常以客觀題的形式出現,今天我們就一起把常見的心理學效應匯總一下。
  • 心理學中的巴納姆效應在生活中的運用
    這就是心理學效應—「巴納姆效應」。 其實,人在生活中無時無刻不受到他人的影響和暗示。 比如,在公共汽車上,你會發現這樣一種現象:一個人張大嘴打了個哈欠,他 周圍會有幾個人也忍不住打起了哈欠。有些人不打哈欠是因為他們受暗示性不強。 一個人開懷大笑,旁邊的人受到感染,也會情不自禁地笑起來。
  • 其他常見的心理學效應
    近年來,在教師招聘和教師資格考試中,對於心理學效應的考查也越來越多,書本上常見的效應有社會刻板印象、暈輪效應、首因效應、近因效應、投射效應、登門檻效應等,但是選項中會出現其他的一些效應,比如扇貝效應、破窗效應等,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學習這一部分的知識。
  • 為什麼厲害的人都是長期主義者,因為他們掌握了這三個心理學效應
    高手往往是長期主義者,往往是懂得這三個心理學效應,懂得長期背後所帶來的價值,才會成為更好的自己。複利效應告訴我們,持續做好一件事,保持精進的態度,我們就能產生巨大的質變。 或許大家都聽說過竹子勵志故事,竹子前三年成長的時候,只長了3cm,而最後一年卻可以衝到幾米高,就是源於複利效應。
  • 「曼德拉效應」越來越明顯,難道人類記憶被偷偷篡改?你遇到過嗎
    儘管科學已經有了高速的發展,然而大腦依然是人體中最為神秘的器官,阿爾茲海默症的病因更是不明確,然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或許也會受到記憶的困擾。 「曼德拉效應」越來越明顯,難道人類記憶被偷偷篡改?你遇到過嗎?
  • 最常見的十八個定律和效應,看看你有沒有遇到
    首因效應人與人第一次交往中給人留下的印象,在對方的頭腦中形成並佔據著主導地位的效應。啟示:無論面試,見客戶,都要想要自己需要呈現給別人的第一印象,這可能會給你接下來的工作帶來很大的收益。酸葡萄效應寓言中狐狸的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以平衡自己的心理。人們拿自己能夠接受的「理由」來安慰自我,以避免心理上受到的傷害。
  • 心理學:世上最詭異的3個心理學效應,第2個最可怕
    我今天給大家分享3個非常有趣且一點詭異的心理學效應,許多人也許身處其中卻不自知。飛輪效應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個感覺,在做任何新鮮事情的事情總是非常困難,比如我們學開車的時候,一開始怎麼都學不會,甚至還會出現各種問題。
  • 《想見你》:用心理學剖析「禁果效應」下李子維的高效戀愛方案
    在現實生活中,有不少男生因為沒有正確使用「李子維式」禁果 效應,沒有將自己的優勢與吸引點展示給異性,從而導致自己的喜歡無法得到回應,讓自己收到好人卡的機率遠高於愛情。雖說「禁果效應」是心理學中一個重要的效應,但《想見你》中「李子維式」禁果效應才是我們在戀愛中最需要學習的心理學概念,因為它決定了我們的戀愛之路是否能夠順暢走下去。
  • 想讓男人離不開你,不妨試試「棄貓效應」,心理學有依據!
    情叔導語: 何為「棄貓效應」,當一隻貓咪被拋棄過一次,撿回來之後就會乖的不得了,因為它會害怕再次被拋棄,這就是「棄貓效應」,其實用比較通俗的話來理解就是失而復得的往往會讓人更加知道珍惜。
  • 如何用心理學讓別人喜歡上你——富蘭克林效應
    為什麼有些人普普通通,但才相處一個月便讓人覺得親密,而有些人明明讓你很想接近,但你們之間總是感覺隔層距離。今天,我就用心理學中的富蘭克林效應來解答這個問題。所以後世的心理學家們得出一個結論:讓別人喜歡你的最好方法不是去幫助他們,而是讓他們來幫助你。這就是著名的「富蘭克林效應」的由來。富蘭克林效應會過時嗎?答案是並不會,因為不管時代怎麼更迭,人心還是那個人心!
  • 教師資格常見的4大心理學效應,5條曲線知識點
    4大心理學效應 (一)首因效應 首因效應也叫首位效應,是指個體在社會認知過程中,通過「第一印象」最先輸入的信息對客體以後的認知產生的影響作用。
  • 教招備考-解析心理學效應
    心理學效應非常有趣,在生活中應用廣泛,同時也是我們教師類考試的考點之一。下面老師就為大家梳理並解析一些咱們考試中常見的心理學效應。一、理論解析(一)首因效應首因效應是指人與人交往中留下的第一印象。在與陌生人交往時,首因尤為重要。我們在面試時會精心打扮自己,以給對方留下好的第一印象,這就符合首因效應的原理。
  • 神奇的心理學效應系列(四)——巴納姆效應
    「有些時候你外向、親和、充滿社會性,有些時候你卻內向、謹慎而沉默。你看似強硬、嚴格自律的外在掩蓋著不安與憂慮的內心。你的一些抱負是不切實際的。你渴望著受到他人的喜愛卻對自己吹毛求疵。雖然你有些缺點,大體而言你都有辦法彌補。
  • 用心理學解讀《小孩》中凱文受「踢貓效應」產生的問題及解決辦法
    在文章第二部分,我將從兩個故事出發,談談「踢貓效應」產生的深層原因,以及如何擺脫它帶來的影響;文章最後,我將結合現實生活中的案例和心理學知識,談談如何父母該如何做才能避免孩子成為「踢貓效應」中的受害者。01、凱文身上的「踢貓效應」到底是什麼?
  • 他是傻瓜,就覺得所有人都是傻瓜,這是心理學典型的「投射效應」
    漁夫在河裡發現了100個金幣,怕國王來偷,於是就用皮鞭不斷抽打自己,假裝自己身無分文。這樣的故事看著搞笑,國王難道缺那100個金幣嗎?當然不會。但為什麼漁夫卻覺得國王會來偷,從而寧願通過自虐的方式,來假裝自己身無分文呢?
  • 心理學:鐘擺效應,你今天有多快樂明天就會有多悲傷
    你知道嗎?你今天的快樂,意味著昨天或者明天承擔相同程度的悲傷。心理學鐘擺效應,指的是人們在達到一個情緒高度的時候,會形成「心理斜坡」,並且將使你的情緒擺向相反的、相同程度的位置。通俗來講就是你感受到了多麼開心的情緒,一定會感受到同等程度的悲傷,而且不會太久。一般情緒鐘擺效應的周期為一個月,在一個月內情緒會有反彈。你今天感到特別的幸福和滿足,那麼不出一個月,你一定會感受到特別的傷心和匱乏。那麼,我們如何利用好鐘擺效應呢?
  • 心理學:為什麼你的人緣總是不太好,是因為你不懂「投射效應」
    心理學:為什麼你的人緣總是不太好,是因為你不懂「投射效應」 名大學生,並給他們發放了這樣一張試卷,試卷上面有兩道題目:一、你願意在學校內背著一塊大牌子走動嗎?
  • 四大最常見的心理學效應
    1.鳥籠邏輯,當你在房間最顯眼的地方,買了一個鳥籠。那麼過幾天要麼你會買一隻鳥,要麼你會把鳥籠扔掉。實際上就是利用人們的慣性思維,可見一個人的慣性思維有多麼重要,平時養成積極有效的慣性思維對自己以後處理事情會有很大的幫助。2.破窗效應。
  • 在生活中不斷影響著人們的行為的6個心理學現象
    你的身邊有沒有出現過一些理所當然,但是回想起來又覺得不是為何會存在的現象?例如,你在人群中看中了某個美女,而當她單獨出現在你眼前的時候,你又覺得一般;當你在新聞裡得知某位明星主演的新電影的時候,你開始感到驚訝不已,因為你的記憶告訴你,他已經去世了多年。如果你也對生活中發生的一些現象感到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