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很大,人卻很渺小。在生活中,我們總是會遇到各種問題,也遇到各種有趣的事情。有些事情不斷重複,即使複雜難解,但是其本質,依然可以總結出神奇的心理效應
醞釀效應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阿基米德,我們只知道他發現了浮力原理。但是他發現原理的過程,卻是非常有意思。他是先通過常識去試,然後思維進入一種死胡同。沒有頭緒,大腦一直重複之前想的。但是問題卻沒有解決掉。潛意識會把這個問題隱藏,但是並沒有忘記。
直到洗澡坐進澡盆,身體託起,從而發現了浮力原理。不管是他還是我們普通人,在工作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我們有時候會進入一種思維停滯的狀態。問題無法解決,這時我們可以做其他事情,暫時轉移注意力。或許過段時間,會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如同車到山前必有路的。
心理學家認為,人的思維具有局限性,越是著急,緊張的時候,思考不過來。人們之所以在休息的時候突然找到答案,是因為個體沒有了的急迫解決問題的心理緊張,在放鬆的狀態中,思路的會變得無比開闊。但凡具有了創造性的發明,無不是在一種偶然,放鬆下進行的。因此,生活,工作中,如果你面臨一個難題,不妨休息下,出去走走,逛逛,或許解決的方法就想到了。
2、暗示效應
所謂「暗示效應」,即是用多意義、間接的方式對他人的心理和行為施加影響。這種影響是潛移默化的,不斷積累從而產生質變。被暗示者往往沒有發覺,但是大腦卻會按照這種暗示進行活動。是一種很微妙的行為。
暗示效應在生活中尤其常見,比如鼓勵型暗示,他會不斷讓你產生一種我可以,我行的心理效應,不斷超越自我,以一種完全突破的方式去挑戰。少年兒童比成人更易於接受暗示。在教師的言語表揚,獎勵往往能對一個人產生深遠的影響。
最近冒頭的pua,也是一種行為性的暗示效應,被加害者往往是女性。男生通過不斷地包裝自己,吸引那些年少無知的女生。再通過交朋友的方式,去了解。然後就通過暗示效應,不斷打擊女方的自信,使其大腦的自我思維產生負面效果,最後按照男方的要求走。
3、得寸進尺效應
有一位朋友有多套房子,一位八竿子打不著的親戚聽到後過來租,礙於親戚面子,就同意了,
隨著時間推移,房子總價翻了三倍,那些親戚也租了幾年,房租也只是象徵性地收了一點。後來那親戚要求按照原價的把房子賣給他。哪位朋友聽到後非常生氣,心想什麼人都有。這麼不要臉。生活中,或多或少知道這種事,我們可以把這種心理現象叫做「得寸進尺效應」。
心理學認為,人的意識對於不是自己的事物,會產生一種陌生感。一旦對方通過租借,放開事物的使用權,意識在習慣後會把這個事物當作自己所有。在許多場合下,由於人的熟悉感或者情感。都會把租借來的當作自己的,從而要求事物的原主做出不可理喻的要求。
有車的人,也會遇到一些借車的要求。但凡是借出去的,回來都是不好。這種得寸進尺的效應也提醒我們,當把屬於自己的東西借出去的時候,要想好最壞的打算。除非你能接受,否則不要輕易開口。費時費力不討好,甚至對方反咬一口。要知道人性是可以偽裝的,在撕破臉之前,是善意的笑容。一旦觸到利益,那就不是幾句好話能解決的。
生活中,還有很多奇奇怪怪的心理學效應。撥開外表看本質,再複雜的也有簡單至簡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