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閱讀專題
核心提示:
圍棋界有一項著名賽事——「天元」戰。在重慶市巫溪縣大寧河西溪河畔,也有一場「天元戰」正在上演,她不僅形成了一盤精彩的棋局,還因為自己的名字叫天元鄉,曾引來圍棋大師切磋。
天元鄉正在下的「天元戰」,叫做脫貧攻堅,圍繞這個「棋眼」,這個深度貧困鄉鎮下出了一連串的產業妙棋。即日起,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推出《脫貧攻堅「天元」戰》系列報導,從一個人脫貧致富的故事,到一個鄉產業結構的調整,再到人居環境整治,群眾精神面貌的變化等方面,深度解析天元鄉脫貧攻堅這盤「棋」。
相關連結>>>
脫貧攻堅「天元」戰(中)丨布局產業棋 好「棋」連臺贏「天元」
脫貧攻堅「天元」戰(下)丨築夢人居棋 洗「心」革「面」遊客來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4月21日11時05分訊(記者 陳星 陳美西 冉長軍)暮春時節,重慶市巫溪縣天元鄉香源村,山林鬱鬱蔥蔥,山上野花開得正豔。
蒼松綠柏間,一箱箱中蜂有序排列,「棋手」劉才軍遊走其間,蜂群是他的致富「棋子」。
「在苦水裡泡了幾十年,現在落到了蜂蜜罐裡。」劉才軍做夢都沒想過,曾「招人嫌」的蜜蜂竟為他 「釀」出了致富路。
香源村流傳著一句話:糠菜半年糧,海椒當衣裳。脫貧這盤「棋」在這裡尤為艱難。
連綿起伏的大山是規模化產業的「擋路石」,卻為特色養殖提供了大空間。
香源村依託山的生態、花的多源,搞起了蜜蜂養殖。劉才軍靠這嘗到了甜頭,不僅自己摘了窮帽,還帶領同鄉貧困戶一起脫了貧。
轉變:打工仔變身「甜蜜棋手」
進入四月,沉寂一冬的山花競相開放。中蜂勤懇採著花蜜,為主人積蓄「甜蜜」日子。
劉才軍是香源村遠近聞名的「蜂王」, 如果把養蜂比作一盤棋,這位養蜂人就是機智能幹的「棋手」,不僅下好自己的棋,還讓村裡的養蜂人一起受益。
膚色黝黑,晝夜在蜂場裡穿梭忙碌。碰到熟人,他會樂呵呵地打招呼,全然看不出以前生活困苦的影子。
劉才軍所在的香源村,崇山峻岭,溝壑縱橫,生產力低下,產業發展受阻因素多,脫貧在這裡是一個艱難的話題。
劉才軍也因此吃了不少苦頭。家裡有三個子女上學,父母年邁,體弱多病,生活捉襟見肘。2014年,他被列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為了擺脫貧窮,年輕時,劉才軍也出去打過工,不愁溫飽,日子勉強過得去,但一家人日子始終過得緊巴巴的。
「人活一口氣,樹活一張皮。」守著青山受了一輩子窮,劉才軍決定闖一闖。
轉變,還得從2016年說起。
香源村四周都是大山,到處都是花草樹木,養蜂條件好。以前在種地之餘,劉才軍還附帶養蜂,但都是「小打小鬧」,始終沒成氣候。
一次和親友通電話,得知鄉裡要大力發展中蜂養殖,聽說還有補貼,劉才軍心動了。
「既然外出打工掙不到錢,何不在家專心養蜂?」打定主意,劉才軍立馬行動。很快,他就掌握了招蜂分桶、醫治蜂病、收割蜂糖等技術,並不斷擴大中蜂養殖規模。
第一年,劉才軍在當地收了幾桶蜂,邁出了養蜂的第一步。嘗到養蜂 「甜頭」,劉才軍發展產業的信心更足了。
收穫:打通交通賣出千斤蜂蜜
下棋最怕看不穿,形成死局。
大山給香源村賜予良好生態,同時也成了」攔路虎」。
劉才軍回憶,沒修路前,家裡種的魔芋和雲木香只能肩挑背扛背出去,半米寬的小路,車不能進,走路要走兩個多小時。
要想富,先修路。為了斬斷「攔路虎」,2015年,天元鄉鞏固新修公路25.5公裡,硬化公路110公裡,整治公路51公裡,新建公路橋、人行橋6座,到各村便民服務中心公路均實現了通水泥路。
路好了,劉才軍心裡底氣更足了,壯起膽子擴大了養蜂規模,2017年,他的中蜂蜜已有100桶,獲得了4萬塊錢的政府補貼。
「老老實實搞養殖,自己有收入,政策也有補貼鼓勵,好得很嘛。」扶貧政策堅定了劉才軍繼續養殖中蜂的勇氣。
就在這一年,劉才軍家產了1000多斤蜂蜜。望著這些甜蜜罐子,劉才軍笑在臉上。但煩惱隨之而來:怎麼賣得完?
當時的香源村第一書記傅偉得知情況後,到他家查看情況。而後,傅偉聯繫重慶渝教科貿集團,請專業人士對蜂蜜產品進行全新的包裝設計,利用相關渠道將其蜂蜜推薦進超市,並利用「一畝田」等電商平臺,多方發布其銷售信息……
不到兩個月,1000多斤蜂蜜就賣完了,收入八九萬元!劉才軍賺到了第一桶金。
冬去春來,花謝花開。劉才軍終於迎來他養蜂事業的轉折點。
為了採到更多更好的蜜,劉才軍開始追花。奔波遷徙,劉才軍的腦海裡,早已印刻下了一張清晰的「追花」地圖和時間表。劉才軍到過奉節、雲陽等地方,從3月油菜花開,到11月最後的花瓣落下,一年轉四五次場。
嘗到養蜂甜頭,劉才軍沒有滿足現狀,又搞起了肉牛養殖。去年,劉才軍收了1000多斤蜂蜜,賣了八萬塊錢,同時黃牛還收入了六萬多,總的加起來14萬塊錢。
中蜂「釀」出致富路,劉才軍順利脫了貧。
逆襲:登臺當參謀傳授「蜜」訣
「棋」開得勝之後,劉才軍比以前更忙了。
「現在政策那麼好,有技術有人幫,自己還不努力說不過去。」
「硬是要搞養殖、種藥材才能把經濟搞起來呢。」
院壩交流會上,劉才軍身上洋溢著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
劉才軍的故事,村支兩委看在眼裡。去年天元鄉「四曬四提升」活動中,他被評為「脫貧光榮戶」、「脫貧帶頭人」。
在村組織的困難群眾中峰養殖技術培訓學習會上,劉才軍還作為老師走上院壩「講臺」,給村民傳授技術、管理方法,也傳遞了他「不等、不靠、不要」的脫貧志氣。
看到劉才軍發展中蜂喜獲成功,鄰近的村民坐不住了,紛紛上門取經,劉才軍很樂意給他們當「參謀」。
有一次,村民劉國強新買了幾箱中蜂,蜂群本該忙著外出採蜜,卻堵在門口,劉才軍立馬替他解決了難題。
「全靠老劉天天來我家指導,教我如何分桶、如何防止病蟲害……」劉國強說,現在他養殖的中蜂已經發展到了100餘箱,心裡跟吃了蜜一樣甜。
在劉才軍的幫助下,劉洽德家養了 50群,劉洽培 養了30群,盧從學家養了100群……香源村迎來了一股養蜂熱潮。
小蜜蜂飛出脫貧「大產業」。
現在的香源村,隨處可見零星分布著的蜂箱,青山草叢裡,成群結隊的蜜蜂飛進飛出,讓寂靜的大山熱鬧不少。
依託生態優勢,藉助產業東風,香源村「靠山吃山」,把「短平快」的養蜂業轉變為貧困群眾脫貧的好項目,將「山字經」念得又活又好,讓全員脫貧的目標越來越近。
劉才軍脫貧離不開自己的勤奮,更離不開天元鄉對脫貧攻堅這盤「棋」的全面謀劃。
2018年下半年以來,天元鄉開展曬政策、曬黨恩、曬奉獻、曬努力「四曬」活動,探索出一條激發內生動力,變被動脫貧為主動脫貧的新途徑,真正讓群眾吃下脫貧摘帽定心丸。
一年來,天元鄉累計評選「脫貧帶頭人」27名、「脫貧光榮戶」45戶,開展「好人微訪談」「榜樣面對面」36場。石銀章、劉勳平、劉金平等脫貧典型的事跡得到報導後,不少困難群眾表示要不斷努力,早日實現脫真貧真脫貧。
視頻來源:巫溪縣融媒體中心 胡來 董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