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滿則溢,月滿則虧」:做人,要在這三個地方留有餘地,才完滿

2020-12-24 陸心說

古人說,水滿則溢,月滿則虧。它的意思是說,水不能夠裝得太滿,不然,它就會從杯子中溢出;月亮如果圓到極致,那麼,它便很快會變得殘損。

這句話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生而為人,凡事都要給自己留一點餘地,如果將事情做得太絕,那麼,最後受傷的人,也只能是我們自己。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會欣賞那種性格豪爽之人,因為他們往往具有那種能夠一擲千金,快意恩仇的豪邁,然而,這些人卻看不到硬幣的另一面:他們一擲千金之後,很可能會迎來生活的窘迫;他們快意恩仇完了,也難免會遭遇到孤家寡人的落寞。

人生是一場長途跋涉,完美的人生,需要的不是一時的酣暢淋漓,而是能夠對人生有一個長遠的規劃,這樣才能擁有屬於自己的小確幸。

俗話說,凡事留一線,日後好相見。做人,要在這三個地方留有餘地,我們的人生,才會過得圓滿。

第一,說話要留有餘地。

俗話說,福從口入,禍從口出。一個說話不懂得留有餘地的人,往往福報淺薄。

這樣的人,大多管控不好自己情緒的人,無論遇到好事,還是壞事,他都喜歡將話說盡,不給自己留有絲毫的餘地。

開心時,他們會將人稱為至交,對人許以重利;憤怒時,他們會痛罵別人,將臉撕破,不給雙方一點緩和的餘地。

當他們把話說盡之後,卻會發現,他們無法給予他人重利,也無法和撕破臉的人不再有交集,最後的結果,只能是落得自己處於失信於人的尷尬境地。

所以說,做人要懂得在說話的時候留有餘地,不要把話說絕,不然,最後為難的只有自己。

第二,做事要留有餘地。

古人說,窮寇莫追。這句話的意思是,當一個人走到了絕境的時候,要懂得給他留一條生路,不然的話,他只會奮力反撲,使我們自身遭受到傷害。

這句話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在日常的為人處世中,我們待人處事,要留有餘地,不能將他人逼得太死,否則,他人就會對我們懷恨在心,引起無謂的怨恨,這其實是一件很不明智的事情。

古時候,那些極其吝嗇的人,到了逢年過節時,也會給家裡的工人加餐,就是因為這些吝嗇的人懂得,雖然自己想要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但是,也不夠將事做絕,使得家裡的工人心生不滿,這樣,反倒會影響了自己的生意。

所以說,為人處世,要在做事上留有餘地,這樣,才不會讓人心生怨恨,從而造成自己的損失。

第三,善良要留有餘地。

有人說,善良的人,大多命苦,這是因為善良的人總是愛心泛濫,他們總是信奉「幫人幫到底」的觀念,在幫助他人時不考慮自己的能力,沒有分寸,這樣的人,最後只會讓他所幫助的人,對他產生依賴心,一旦再無法給予他們幫助,他們就會對你懷恨在心。

其實,「幫人幫到底」這句話並不正確,一個人在有能力的時候,可以幫人幫到底,這是美德,不過,假如一個人在自身都沒有能力的情況下,還逞強地去幫別人,那麼,這種善良,就是愚蠢。

俗話說,鬥米養恩,擔米養仇。善良的人,只有把握住了善良的分寸,他才能夠在幫助別人的同時,保全自己,不讓他人對自己產生依賴和怨恨。

所以說,人的善良,要留有餘地,這樣,才既能幫助到別人,又不讓自己活得太「苦」。

是啊,人生是一場長途旅行,我們不應該在出站口,就將身上的錢花得身無分文。一個人要想擁有一段完滿的人生,一定要懂得,凡事都不能做得太絕,要給自己留有餘地。

說話要留有餘地,否則就是為難了自己;做事要留有餘地,要懂得給他人以方便;善良要留有餘地,善良才不會被辜負。

「水滿則溢,月滿則虧」:做人,要在這三個地方留有餘地,人生才會完滿。

相關焦點

  • 老祖宗智慧:水滿則溢、月滿則虧,下半句是什麼?中年人不妨留意
    老祖宗說「水滿則溢,月滿則虧」,下半句是「自滿則敗,至矜則愚」。人無完人,誰都有糊塗的時候,好在古人留下言語教導後人,道理就在那裡,學不學、能不能學會則是自己的事。今天,我們便來解讀這句俗語,細剖古人智慧,方能知其真義,為人處事,中年人不妨一看。
  • 古人言:水滿則溢,月滿則虧……
    古人言:水滿則溢,月滿則虧。要想細水長流,明月高照,還是謙虛低調,踏踏實實的過日子,如果再瞎折騰,等待您的,也許是折騰之後的「爛攤子」!這不,大衣哥最近開始出書了!書名叫《夢想成真》和《泥土在歌唱》火熱籤售,大衣哥還舉行了隆重的籤名售書儀式……這讓我想起了,老趙演的一個小品「白雲黑土」,白雲想出本書叫《月子》,黑土說,出啥書啊,大字不識幾個!名人出書,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還是,大衣哥是「出書」,不是「寫書」,用詞還是經過縝密思考的。
  • 「話留三分軟,事到五分滿」:做人,這四件事留有餘地,可以避禍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事情不能做過了頭,說話不要一點餘地不留,不要完全依靠權勢做事,有福也不能享盡。在生活中,我們常常看到,一個人在為人處世的時候,說話做事過了頭,一點餘地也不留,結果把人逼上絕路,也使自己無路可退了。因此,做人要懂得留些情面、留條後路給別人,也給自己。身邊的老人家也常常告誡我們,說話做事要懂得「話留三分軟,事到五分滿」的道理。
  • 《易經》:水滿則溢,人滿為患
    水滿則溢,人滿為患。一個容器如果裝滿了水,稍微晃動一下水就溢出來了,一個人過度自負,心裡裝滿自己認為的「豐功偉績」,便容納不了新的知識,新的經驗,和別人的良言忠告,長此以往之後,或者止步不前,或者突然受挫。滿招損,謙受益,驕傲自滿者常生禍患,謙虛卑下者才能善於保身。
  • 教育閒談之水滿則溢
    這不得不讓人深思。古人說,「水滿則溢,月盈則虧」大概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把這句話送給天下所有的父母,尤其是年輕的父母們。
  • 世界上最神奇的三個水現象:將釘子放滿水杯,為何水不會溢出來?
    世界上最神奇的三個水現象:將釘子放滿水杯,為何水不會溢出來?水是我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如果沒有了水,我們人類就很難在地球上生存。俗話說,水是生命之源,的確是這樣,不管是動物還是植物,如果離開了水源就會滅亡。
  • 易經告訴我:給自己的生活留有餘地,才能笑看人生,建議讀一讀
    俗話說得好:水滿則溢,月盈則虧。易經告訴我:給自己的生活留有餘地,才能笑看人生,建議讀一讀做人做事,我們要懂得,凡事皆有度,過度則有度。一個人,只有懂得給自己的生活留有餘地,我們做人做事才會更加順利,我們的人生才能更加的風平浪靜。所以,做人,我們要懂得這樣做:首先,要給自己的「吃」留有餘地。
  • 凡事留有餘地,才有迴旋的空間
    古人說:「日中則移,月滿則虧。」又說:「水滿則溢,物極必反。」因此我們在做事情時,凡事都要給自己留有迴旋的空間。如果凡事做盡做絕,這就如同話說盡說絕一樣,不是傷人就會被別人傷。當事情做到盡處,力、勢全部耗盡,想要改變就難了。
  • 《上陽賦》評分上漲瑕不掩瑜,同時驗證道理:盈滿則虧,物極必反
    文:貓眼水盈則溢,月滿則虧;自滿則敗,自矜則愚。《上陽賦》改編自小說《帝王業》,是一首古代家國天下史詩,一個巾幗的救國傳奇故事,雖然是一部架空小說但是卻有著些許前朝往塵影子。但是這作品是個整體,有的先聲奪人引人入勝,開局分數頗高但是爛了尾,有的則是開篇不盡人意但是看下去又會覺得味道還是不錯的,所以如果抱著切實看劇的人還是多看幾集方能驗證是否值得。當然因人喜劇,因人廢劇這也是觀眾的權利,所以這劇開局不是好牌,不得不說也是因為幾位主演的問題。
  • 在職場中,做人做事不要太絕了,一定要學會給別人多留餘地!
    在現代職場上,給別人留有餘地,也就等 於給自己留了餘地。物極必反,否極泰來。做人行不可至極處,至極則無路 可走;言不可稱絕對,稱絕對則無理可言。我國古代就有「處 世須留餘地,責善切戒盡言」的說法。在職場上,千萬不要讓 事情發展到極端,在做事過程中應充分認識各種可能性,以 便有足夠的條件和迴旋的餘地,採取主動的應付措施。滋味 好的食物,減三分留給別人吃;路徑窄的路,留一步與人行。
  • 老子:做人要知道迂迴,成事要懂得後退
    《道德經》推重柔弱的才智,崇尚守柔貴雌,其他如功遂身退 、禍福相倚、上善若水等思維不僅對歷史發生嚴重影響,也是照亮咱們行進路途,指引咱們人生的大才智。1做人要懂得迂迴的才智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譯文:曲折可以保全,受壓反而伸直;低陷得到充盈,凋敝於是更新;單一因而得到,繁多所以迷惑。感悟:很多人喜愛直來直往,成果把工作辦壞了。
  • 現在才知道?原來友情以上戀人未滿是這樣的體驗!
    葡萄成熟時+可惜我是水瓶座01:27來自晴天姑娘20「我們之間的感情到這裡就剛剛好了,水滿則溢,月盈則虧,我不要它溢出來。」我覺得應該是陳奕迅和楊千嬅了吧,年少時的相遇,以為很多情感不用說出來就大家都會懂,但恰恰錯了,成年人都需要一個被選擇被肯定的儀式感,尤其是女生,覺得對方一定是要經歷過一個正兒八經追求自己的過程,還有一定要問「你願意做我的女朋友嗎?」這樣女生才會覺得自己是被堅定的選擇了,而不是停留在一些模糊的親密關係。
  • 面試官:杯子裡水滿了,你想對我說什麼?小夥的舉動被當場錄用!
    得到一份工作的第一道坎就是要通過面試,對於面試很多剛剛步入社會的面試者常常以為,面試官會提問專業方面的知識,或者讓你做些試卷,如果面試者是這個想法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現在的面試官都是喜歡出怪招,老是從各個方面出問題考你。
  • 滿則溢,做人一定要謙虛
    結合商業解讀,上智」是指高貴而有智慧的人;「下愚」指卑賤而又愚蠢的人,這兩類人是先天所決定的,是不能改變的。我們現實中有很多這樣的老闆,自認為自己很聰明,學歷高,頭腦好使,天賦異稟。然後就不知上進,也不學習,就跟不上市場發展的趨勢。
  • 做人莫太過,做事莫太絕
    人在做,天在看,做人不要目中無人,做事要給自己留餘地。謙虛謹慎才是為人之道,大度寬容才是處世之理。多一些慈悲、多一些愛,能夠「留」,其實也是一種富有,是一種快樂。其實不只為自己,更為善美的信仰,眾生有得度的姻緣,我們每個人都多種一點慈悲的的種子,都能得到福德的果實。
  • 生活當中的我們為人處事不要把話說得太滿(深度好文)
    意思是說,說話時要根據談話對象的不同,適時地決定談話的內容。而在現實生活中,要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特別是在上司以及很重要的人面前,很多人常常說一些不應該說的話,或者把話說得太絕太滿。一次,在首都一家雜誌的創刊會上,著名主持人陳魯豫口無遮攔說自己沒有推出博客的原因是「不會撒謊」。陳魯豫說:「我是一個不會 撒謊的人,寫博客不會撒謊就很可怕了。」
  • 「早安·日照」別愛太滿,物極必反
    意思是說,凡事要有度,適可而止,否則過猶不及。有的愛轟轟烈烈,卻如同曇花一現,轉瞬即逝;有的愛悄無聲息,卻始終甘之若飴,不離不棄。別愛太滿,物極必反,適當地留些空間給彼此,才是長久相處的明智之舉。結果被測的80人當中,大多數人都快速地遠離到別的地方,還有的乾脆明確地質問:「你想幹什麼?」這證明,每個人都希望有一個能夠自己把控的範圍,人與人之間需要保持一定的空間和心理距離。一旦有人越界,便會不舒服,缺乏安全感,甚至憤怒。
  • 水滿則溢,物極必反
    李斯這一生,主要在以下幾方面對秦國乃至中國歷史都做出了突出貢獻。第一、諫輔秦王政,作出了「天下一統」的決策李斯曾給秦王政上書了一篇《論統一書》,說當時統一天下時機已經成熟,讓秦王政一定要抓住這個時機。人無完人,李斯縱有經天緯地之才,但也不能忽略其身上出現的問題。目前學術界對李斯爭議的焦點主要在以下三方面。
  • 做人要懂得:人善被人欺,這三個人會給我們帶來黴運,不要退讓
    一個人老實一點,也不是什麼壞事,雖然在很多方面,我們會吃點虧,但是,有時候,「吃虧是福」,有些「虧」反而會給我們帶來其它方面的福氣。當然,並不是所有的虧,我們都能吃得,有些虧,我們吃了,就可能給我們的人生帶來黴運。爺爺提醒我說,在生活中,這三個能夠給我們帶來「大虧」的人,我們做人就是再老實,也不能對他們退讓。一旦聽憑他們擺布,我們的人生,就來了黴運,甚至給我們家人招災惹禍,麻煩連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