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間道》之父麥兆輝:這劇本我寫了3年,找了很多人都不願意拍

2020-12-19 八琦影視

2002年,一部與以往港片都不一樣的警匪片,橫空出世,在21世紀初,港片已經低迷了很久,票房一直慘澹無比。

2002年12月12日,《無間道》在香港上映,當時,連主演劉德華都沒有報太大希望。

沒想到,只用了兩周,票房就突破3000萬港幣。最終《無間道》以5505萬港幣的票房成績成為2002年香港電影年度票房冠軍。

當時,我們還沒有依賴豆瓣去看一部作品的評分,但《無間道》,在世界權威電影評論網站IMDb上,就成為了史上評分最高的中文電影,甚至高過了李安的《臥虎藏龍》和張藝謀的《大紅燈籠高高掛》。

《無間道》,被稱為港劇最後的輝煌。

如今,距離無間道上映,已經過去18年了,可無論是誰在哪提到這部作品,依然要讚不絕口地說一句:

這是一部巔峰之作,是香港電影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作品。

不過,就是這樣一部電影,在它被創作出來時,也曾陷入過冷遇的境地,這麼多年過去,導演兼編劇麥兆輝在回憶當初的創作和拍攝經歷時,依然會感嘆地說一句:

我當時差一點就要放棄了,我就想,這一次再不行,就真的要轉行了。

麥兆輝的艱難創業

1990年,25歲的麥兆輝,在香港演藝學院演員系畢業。第二年,他開始為一些小成本的電影擔任副導演。

但對麥兆輝來說,這條路實在是難走,論表演,當時港星裡面有太多巨星了,他沒有出色的外貌,成為不了偶像明星,演技也沒有得到很好的磨鍊。

做導演呢?一直以來,都是在服務於小成本電影,拍來拍去,也沒拍出什麼名堂來。

就這樣,一晃很多年過去了,麥兆輝在影視圈,依然寂寂無名。做了多年的副導演,獨立執導的幾部小片,既不賣座,也不惹人關注。

麥兆輝有個好友,叫莊文強,莊文強大學念的就是電影,然而,和麥兆輝一樣,他長相不怎麼出眾,表達也不夠好,他喜歡寫劇本,可是每當遇到向投資人講述劇本時,莊文強的表達力就讓他吃了一次又一次虧。

直到有一次,電影圈的前輩指點他,要他先去電視臺培養溝通能力,再出來走這條路。

莊文強還真聽了。一頭扎進了電視臺,等到覺得自己溝通能力鍛鍊的差不多了,莊文強辭職了,又扎進了電影公司去寫劇本。

麥兆輝和莊文強第一次見面是在1995年。但那時也只限於一面之緣,彼此在一次電影拍攝的過程中,有了少許交集。

但那時,僅限於知道而已,此後幾年,兩個人在各自的領域默默無聞地勞碌著,誰也沒想到,5年後,一部電影,會將兩人的命運緊緊綁在一起。

無間道的難產

麥兆輝其實很早就想寫一部警匪的故事,麥兆輝出生在警察世家,從小接觸過很多警匪真實案件,潛移默化下,麥兆輝對警匪片也情有獨鍾。

就這樣,在完全沒有投資人也不知道能不能實現拍攝的情況下,麥兆輝偷偷寫起了一個警匪相互間臥底的故事。

但這個故事,和往常的警匪片又有所不同,他更側重人性和人心的揣摩。

麥兆輝的媽媽信佛,家裡很多佛經。麥兆輝覺得,佛教是哲學,而不是宗教,它教人怎樣去面對自己的人生。

所以,在父母的雙重引導下,這樣一部探討人性複雜的警匪題材就誕生了。

但一開始,他只有一個故事梗概,細節還沒完全寫出來,一次偶然的機會下,麥兆輝和莊文強提到了這個故事,莊文強一下就被吸引了,他鼓勵麥兆輝繼續寫,同時,也產生了和麥兆輝一起創作的熱情。

有了故事梗概,莊文強借著自己這些年混的圈子,開始為這個作品找投資。

他第一個找的人,是杜琪峯,但杜琪峯當時精力都在《向左走,向右走》上面,聽完這個故事,他就說了三個字:

很好啊,然後就接著忙自己的去了。

但兩個人沒有灰心,又去找了很多導演,沒想到,其他導演的反映竟然出奇的一致。

莊文強在回憶這段經歷時,用了幾個對話來描述當時的場景。

「莊文強:導演,這個臥底的故事你覺得怎樣啊?

杜琪峯:很好啊。

莊文強:導演,這個臥底的故事你覺得怎樣啊?

馬偉豪:很好啊。

莊文強:導演,這個臥底的故事你覺得怎樣啊?

陳木勝:很好啊。」

後來,他們找到了劉偉強,在找劉偉強之前,麥兆輝心裡想:「這回再不行,我就改行了。」

《無間道》的曇花一現

麥兆輝和莊文強找到劉偉強時,劉文強只說了一句,你先把劇本做出來再說吧。

就這樣,麥兆輝,莊文強,劉偉強三人合作,最終完成了《無間道》劇本。

但直到今天,劉偉強在談到《無間道》的成功時,他還是有那麼一些疑惑:

「《無間道》其實是一部很商業化的電影。商業電影很難拿獎,然後不知道為什麼,《無間道》就有很多獎拿。」

這些獎項中,他又特別提到金馬獎:

「最開心就是拿了金馬獎,(因為)金馬獎是完全一套不同的規則去選片的。」

並且,他面對媒體時,十分坦誠地說:

我拍《無間道》的目的,就是為了能賣錢。當時,香港電影業不好幹,不止麥兆輝想轉行,劉偉強也想過,他打算如果《無間道》再不行,他也要轉行了。

其實,《無間道》上映之前,不僅他們心裡忐忑,媒體也大都不看好。

當時很多娛樂媒體在介紹這部片子時,產生過對導演的強烈質疑:

「劉偉強是個質量不穩定的導演,所以本片雖然有眾多大牌,好不好看卻還得打個問號。」

但就是這樣一部所有人都認為不太好的商業片,卻給日漸沉迷的港片打了一針強心劑。

過後,很多人分析,《無間道》的成功,在於他內容的超越性。

以往,港劇被王晶的爛片霸佔了半壁江山,後來,無釐頭又風靡了一段時間,警匪劇一直是港劇的主題劇,但也僅限於熱鬧的槍戰和正義的演繹。

只有《無間道》,以一種細膩的手法,去描述了人心的掙扎,在刺激的劇情下,給了觀眾深深的思考,這在港片裡是前所未有的。

但可惜的是,《無間道》最終還是宛如曇花一現,有人說,《無間道》之後,再無港片。

雖然有些誇張,但《無間道》之後的港片,卻一直沒有逾越過這座高山。《無間道》,也沒能救的了港片的市。

2002年12月,張藝謀的《英雄》上映,掀起了內地電影大片的序幕。

2002年12月,《無間道》上映,港片的輝煌,到達了頂峰,迎來了再無可逆的拐點。

時至今日,對於麥兆輝和莊文強來說,《無間道》依然是他們的成名作以及巔峰作,後續的作品差之甚遠,但這不是他們創作能力的錯,香港影片輝煌的時代,早已一去不復返。

但沒有人會忘記,21世紀伊始,麥兆輝這個寫了3年的故事,在當時給觀眾內心裡帶來了什麼樣的震撼。

相關焦點

  • 《無間道》往事:本應是一部動作大片,未能內地公映與審查無關
    21世紀初,香港電影失去了黃金時期的市場號召力,越來越少人願意給港產大片砸錢。一時間找不到投資,是正常的。 環境如此,劉偉強只好準備了一套小成本的方案。沒想到寰亞電影公司覺得故事的想法很不錯,很快就答應了投拍。
  • 《無間道》原來拍了兩個結局:內地版因為票房慘敗,許多人不知道
    這一切的一切無疑都證明了,《無間道》在香港電影史上的重要地位。即使18年過去,香港電影早已不復當年輝煌,《無間道》依然被無數影迷奉為心中經典,反反覆覆在深夜回味。而《無間道》這樣的以大量的文戲來渲染內心效果的電影可以算得上異類,沒有人敢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也沒有電影公司敢投資,一直到當時香港寰亞電影公司的老闆林建嶽通過該公司的一位監製得知《無間道》的劇本不錯,才有了著落。
  • 豆瓣9.2分《無間道》:為什麼最後會是黑警劉建明「大獲全勝」?
    《無間道》為何能在商業與藝術上收穫雙重肯定?1999年,導演麥兆輝萌生拍個臥底片的想法,就是那種有兩個臥底,一個代表黑社會到警察局臥底,一個代表警察到黑社會臥底,說白了就是一個「抓臥底、抓叛徒」的故事。
  • 導演麥兆輝:我不想毀經典!
    說起香港有名的導演,就不得不提起麥兆輝了。他執導《無間道》《竊聽風雲》因票房賣座發展三部曲,其打造的現代犯罪電影成為一個時代的記憶。麥兆輝近日赴臺灣宣傳新片《廉政風雲》時接受《ETtoday》採訪時表示,時隔近14年,拍攝技術已比他當年《頭文字D》進步太多,「以前我們都來真的,現在都不用啦!」
  • 深度解讀:15年了,為什麼沒人能拍《頭文字D》續集?
    導演劉偉強雖然有《古惑仔》系列和《無間道》系列壓身,但是也拗不過公司的意思,聽了周杰倫的歌后,表示:我都不知道他在唱什麼,咬字都不懂。後來談合作時,周杰倫表示,你們來臺灣跟我談,這讓劉偉強很氣憤,畢竟自己也是拍出《古惑仔》和《無間道》的大導演,但是後來還是去了臺灣見周杰倫,結果見的人是周杰倫的經理人,劉偉強直接爆了粗口:你老X啊。
  • 這部《無間道》電影你還記得嗎?劉德華59梁朝偉58了,經典不再有
    可我們苦等了18年,再也等不到像《無間道》這樣優秀的警匪片作品了,這18年來,香港電影走下坡的趨勢越來越明顯,《無間道》依然是港片無法逾越的裡程碑式作品,被無數影迷奉為心中經典。但與此同時,為了做好人,他必須殺掉更多的人,比如在得知大B同樣是韓琛安插在警察部的臥底之後,擔心大B會洩露自己的真實身份,他狠心將「兄弟」大 B殺死……為了成為「好人」,他不得不壞事做盡,直到最後《無間道3》,他活成了精神分裂。
  • 重溫港片巔峰之作《無間道》
    2002年12月12日,《無間道》香港上映,電影由劉偉強、麥兆輝執導,梁朝偉、劉德華、黃秋生、曾志偉、鄭秀文、陳慧琳等主演,打破了當時大多香港電影票房不超過三、四百萬港元的低迷狀態,一周便獲得2078 萬港元的票房收益,最後以5505萬港元票房締造了2002年的香港電影票房奇蹟,成為香港影壇的救市之作。
  • 《無間道》:生存往往比命運還殘酷,只是我們都不願意認輸
    這不是「自律」的表現,所以鬼使神差地找來《無間道》第一部以及第二部。當然,先看的是《無間道》第二部——大家習慣將它稱為《無間道》前傳。這樣,也許能夠幫助你好好看清楚。劉建明(劉德華飾)與陳永仁(梁朝偉飾)到底是什麼關係?這個調轉了關係的「兵」與「賊」,誰都在努力生存下來。只是,他們各自的身份就是最大的危險。
  • 兩大影帝主演,質量堪比《無間道》,豆瓣評分6.8是高還是低?
    「酒之所以好喝,是因為它難喝」這句充滿矛盾的對白,正是《傷城》的中心主題。「傷」代表傷口,代表傷痛,代表傷心,《傷城》是寫香港的悲情故事,寫香港人如何面對傷痛。其實從早期的宣傳海報上來看,總會以為《傷城》又是一出鬥智鬥力的警匪片,與前作《無間道》區別不大。
  • 《無間道》的導演和劉德華拍了部科幻片,豆瓣上僅有5.3分
    眾所周知,科幻片一直都是華語片的一塊短板,不是講故事的能力不行,而是電腦特技的製作實在太兒戲和狗血,拍這種題材往往得不償失。而提到國產科幻,就不得不提倪匡的《衛斯理》系列了,原著粉絲那麼多,電影人當然也不會浪費這麼好的題材,比如這部《衛斯理之藍血人》。
  • 《無間道》 佛曰 「無間地獄」
    《無間道》 《無間道》之名,源於佛經中的 「無間地獄」,「無間」是一個地獄裡最萬惡的地方,這裡弱肉強食,是非不分,罪孽深重的人會被打落無間地獄受苦,永不輪迴。無間道是佛教用語,四道中的一道,四道即指四種可通至涅盤之道。
  • 《頭文字D》幕後,回不去的青春,等不來的續集
    既然是《無間道》班底,那麼導演又如何會找上周杰倫飾演主角藤原拓海呢?據劉偉強稱,原來他當初根本不認識周杰倫,而促成這次合作有賴寰亞高層。「你知道他們很喜歡跟紅頂白,因為人紅才找他。」事實上在開拍前,劉偉強對周杰倫是一無所知,「他們跟我說:『他好紅』,我反問:『有多紅?』,他們要我聽聽他的歌,我都不知道他在唱什麼,咬字都不懂。」這不算離譜,最離譜是初步洽談後,對方要導演親自去臺灣見一見他。
  • 無間道3 裡的楊錦榮之死
    無間道三部曲可以說是香港警匪片的巔峰之作!拯救香港電影的一次至關重要的轉折。甚至劇本被好萊塢買去翻拍的獲了奧斯卡金像獎!其魅力和影響力可見一斑。很多影迷朋友看完後,對黎明飾演的楊錦榮督察的出場以及結局表示看不懂,其實在七大影帝同臺中,黎天王這次對人物的精彩刻畫絕對算得上是數一數二的。在無間道3裡楊獲得領導信任,被上級授權使用各種手段辦案,和大陸派來的臥底沈合作破案。
  • 14年還是沒等到《頭文字D》續集,導演麥兆輝:再拍是毀經典
    周杰倫、陳冠希、餘文樂……2005年一部《頭文字D》電影匯聚了當時最紅的流量陣容,作為一部票房與口碑雙高的國產賽車電影,它的續集讓人惦記至今。2月3日據媒體報導,該片導演麥兆輝在參加活動時透露,他跟導演劉偉強確定不再發展《頭文字D》續集,他表示:「以前我跟劉偉強拍,很多車子都是實際鏡頭出來的,現在不用拍了,放到綠的布景拍一拍,全都是假的,拍出來沒意思。
  • 導演麥兆輝:毀原作的事情我不幹
    如果你們對二次元文化稍有理解,那想來在看到《頭文字D》所取得的矚目成就之後,也會不自覺的表以出此般驚嘆:「這真是一部動漫作品能夠企及的影響程度嗎?」但同時,我們也不可否認《頭文字D》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之巨大的影響力,那是絕對或缺不了05年上映的真人版電影的提攜功效。
  • 《無雙》冷知識:周潤發退休後首拍電影,郭富城差點看不懂劇本
    電影的誕生一波三折其實這一部電影的故事大綱早在十幾年前就完成了,但是當時的莊文強還只是一個籍籍無名的編劇,所以他寫的劇本根本就沒人要,得不到投資也就無法拍攝。可能有的人直到現在也不太清楚莊文強是誰,但是大家看過的很多精彩的電影都是由他來擔任編輯的,比如《無間道》、《頭文字D》以及《竊聽風雲》等等。而他也是通過這一些電影慢慢成長起來的。《無間道》讓他漸漸有了一點名氣,而2009年的《竊聽風雲》則是讓他真正轉行成為導演的契機,慢慢地《無雙》的拍攝計劃又被提上了日程。
  • 《頭文字D》15年,陳冠希退圈,續集不會有,女主容貌大變
    這些年很多影視公司都想拿下這部作品的改編權,把它搬上大銀幕。 導演劉偉強本身也很喜歡這部漫畫。 《無間道》三部曲的大獲成功,讓劉偉強在導演界裡幾近封神。 最終寰亞公司拿下改編權之後,把執導的工作交給了他。
  • ...寵老婆拍《叱吒風雲》,更讓人懷念05年《頭文字D》裡的藤原拓海
    而周杰倫的目標是做歌手、登上舞臺,這絕對是他對自己的挑戰。 在1997年周杰倫首次參加綜藝選秀節目《超級新人王》,羞怯又膽小的他,不敢上臺,找了朋友來唱他的歌,他只在一旁默默的鋼琴伴奏,表演不出所料的一塌糊塗。
  • 劇本十年前已寫好,沒有周潤發不拍
    2018年國慶檔,不被看好的《無雙》後來居上,成為國慶檔冠軍。 這部電影以全新的視角和獨特敘事手法讓很多人大呼好看; 是近幾年香港電影為數不多,既叫好又叫座的作品。
  • 王家衛寫不出劇本被新藝城辭退,《旺角卡門》讓黃百鳴感嘆「走寶」
    1987年的某天,他在給員工籤工資發票時注意到一個名字,但卻沒在公司見過此人。好奇心驅使下,他找來對方的上級領導鄭則仕問話,得知對方是個年輕的編劇,但一連幾個月都寫不出劇本。黃百鳴一聽很是生氣,一連幾個月給他發工資,他卻沒有半點貢獻,於是他讓鄭則仕叫這個編劇來見他。最後這位編劇來到黃百鳴的辦公室,解釋了為何數月仍未寫出一個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