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際探索》是為了什麼?找外星人還是躲避人類?

2020-12-11 眺望Light

先欣賞兩張院線發的海報

終極?真相?是不是很好奇?
月球車,太空衣,黑白灰的搭配很唬

先說重點,這部《星際探索》可不是之前人們熱議的《星際穿越》的姊妹篇或同類,更不是《星際迷航》這個經典的前傳。

總之,沒有緊張刺激的情節場景,沒有男歡女愛,沒有外星人,沒有種族戰爭,地球也沒有毀滅。

那這電影到底如何?

這是一部全靠布拉德·皮特撐起來的科幻倫理片。有太陽系風光,有星際旅行的初級階段,但更多的是人倫情感的反思。

之所以說靠皮特一個人,是因為這個片子真正的主演只有他自己,連個女1號都沒有。而且也找不出什麼男2號,在整部近兩小時的電影裡其他人都是幾分鐘鏡頭的過客。(從各種版本的海報就能看出來,鏡頭只有他自己)

每次還都是左臉的回望

之所以說是他「撐起來」,是因為全片即使有地月航班、月球飆車、火星基地、大戰狒狒、太陽系風光等橋段設計,但都是他的一個自傳回憶視角,在自說自話,只是偶爾有跟別人的對話。

而講到科幻+倫理,這部片子實在是披著科幻的外衣在給我們探討種族倫理。

倫理問題1:我們為什麼要追求太空旅行

先來看一張超細節的圖

字幕為全球大停電導致死亡43012人

這張圖估計很多人都沒有注意,是在男主皮特前往月球基地時,乘坐的飛船電視上播放的一則新聞。

諷刺的是上面大字的新聞播報是全球死了4萬多人,下面小字還在打趣科普人們早在1968年就開始登月了。

其實這也間接體現了世界上很多人對太空探索價值的質疑:全球溫飽小康還沒解決,就值得花精力去撈月亮?!

而皮特在邊走邊自我反思時,十分悲觀地回應了這個問題(見下方動圖)。有些人只不過想通過太空旅行逃離地球,躲避現在人類種族的問題、人際的衝突。

但可悲的是月球基地也有人在搞觀光旅遊、拍照留念,有人的地方就有現實的困境——爭搶資源。

月球基地沒有變形金剛等外星人
月球上飆車搶資源

倫理要點2:太空就是人類獨享的麼

很多人也許不知道,最早登入太空的地球種族不是人類,是蘇聯的狗、美國的猩猩。

狗咱就不說了,猴子、猩猩都是人類的近親,從基因上講說是兄弟也不為過,但我們拿他們研究試驗各種新藥、試驗各種病毒抗體,還把它們送到太空去做實驗。

這部片子倒是沒有像《猩球崛起》那樣徹底顛覆人類霸權,但是在太空飛船中,迅猛的狒狒也已然戰勝了裹在太空服裡的人類。

要不是有主角光環,估計皮特被吃是肯定的。

太空飛船偶遇實驗突變的狒狒

倫理要點3:要個人的成就還是親情人倫?

皮特在片中主線任務就是失愛兒子找爸爸,為此一路登月球、戰狒狒、上火星、去冥王星。

不過,他爸標榜自己是人類探索太空的英雄,還記錄下各種星球的珍貴影像,他對皮特這個兒子是只生不養,為了找外星人不惜拉兒子陪葬。

探索太空的爸爸留下的珍貴影像

好在皮特醒悟,決定不管老爸(也管不了),老老實實回地球,找前妻,不去太空浪了。

So,在人類技術不成熟的情況下,到個太陽系外圍都跟永別似的,人們要不要探索,探索到的是什麼?是想迴避人際衝突、資源爭奪、家庭責任,還是想爭取榮譽稱號、傳播人類的文明?

ps:本片有不少科幻技術硬傷,什麼火箭飛船技術、星際旅行時間估算等等,但對於普通大眾而言,真不妨礙我們感受下星球的美,藉此幻想太空旅行。

最美不過是地球

所以,這部《星際探索》也可以說是「心際探索」。探索的是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距離、關係。

相關焦點

  • 人類為什麼要進行星際探索,是否存在外星人?
    舉一個例子,書裡討論了人類是否移民外星?霍金先生首先說1492年的時候,美洲大陸剛剛發現的時候大部分人不會想到500多年後的今天,美洲大陸會發展的那麼蓬勃。相反大部分人會覺得沒事花那麼多錢,去找新大陸還不如多買買房蓋蓋樓,這也是為啥明明哥倫布是一個義大利人要找到西班牙國王贊助才能出海找到新大陸,因為有天使眼光投資的人不好找。
  • 宇宙中就只有我們人類嗎?如果還有外星人我們改喜還是憂?
    可以想像一下,如果外星人和人類一樣,到了地球上應該不會有什麼好事發生。回顧過去你就會發現,一四九二年哥倫布從第一次發現新大陸開始,當地原住民的遭遇都不太好。所以外星人如果發現了地球和人類,人類的遭遇可能也不太樂觀。
  • 《星際探索》——極其浪漫的太空公路片,一場探索人類精神的旅程
    《星際探索》是由詹姆斯·格雷執導,布拉德·皮特、湯米·李·瓊斯、麗芙·泰勒、唐納德·薩瑟蘭、魯絲·內伽、約翰·奧提茲聯袂主演的科幻電影 。《星際探索》劇情有關於人類的一個尋找外星智慧生物的秘密項目。湯米·李·瓊斯飾演的Clifford McBride20年前前往海王星進行探索,只可惜任務失敗,一去不回。多年以後,NASA重新發現這個Clifford的蹤跡,並任命布拉德·皮特飾演的Roy McBride將繼承父親的任務,一場尋找父親的星際探索由此展開。相比較於主流動作科幻大片,《星際探索》更多的時間放在了主角的精神世界研究上,從而削弱了劇情本身的戲劇衝突的力量。
  • 霍金:外星人偽裝人類,為何警告人類不許主動聯繫外星人?
    外星人一直都是全球科學家探索的共同對象,不同的科學家對外星人的見解也是不一樣的,因為目前還沒有正在見過外星人是什麼樣子的,而霍金對外星人就有自己的見解,他始終相信宇宙中存在外星人的,霍金認為外星人有可能是一種超級聰明的高級生物,可以在宇宙中來去自由,外星人將偽裝人類來獲取地球豐富的資源
  • 什麼?耶穌被釘十字架是為了外星人?
    如果說耶穌死是犯了什麼「罪」的話,那這罪是有罪之人悖逆我們神聖造物主的罪。也就是說作為神的耶穌本身並沒有罪,是為了拯救祂的百姓才慘遭被十字架釘死,耶穌是替祂的百姓承擔了罪過。 2011年,德國波鴻魯爾大學的哲學教授魏德曼(ChristianWeidemann)在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主辦的「百年星河計劃」研討會上,以「耶穌被釘十字架也是為了克林貢人嗎?」為題目發表演說,闡述了太空探索可能帶來的嚴重後果。
  • 為什麼人類找不到外星人?科學家提出4種可能,你更相信哪一種
    外星人存在嗎?它們的物質構成和人類一樣嗎?他們現在住在哪裡?關於外星生命的問題是探索宇宙過程中最大也是最有吸引力的難題。與此同時,這個謎題一直困擾著人類。讓我們疑惑的是為什麼我們還沒有發現外星人,或者說為什麼外星人還沒有造訪地球。這就是著名的費米悖論的主旨,那麼什麼是悖論呢?悖論是指正確理論的結果與事實相反的情況。
  • 《星際探索》|場面宏大的視覺盛宴,探索人類心靈皈依的文藝片
    冠以「星際」之名的影片《星際探索》,難免會讓觀眾聯想到《星際穿越》,但兩部電影在敘事等方面的確又完全不同。影片從海報到影片簡介無疑都充滿了科幻元素,簡介中描述「羅伊肩負拯救地球的重任」「跨越星際時空的尋父旅程」,這一切似乎都抬高了觀眾的期望值。然而,細細品來該片確是一部被太空題材耽誤的文藝片。
  • 為什麼找不到外星人?科學家給出了一個答案,人類會如何?
    尤其是當我們在科技的幫助下,走出地球,看到浩瀚宇宙的那一刻,每一個人都會為人類取得的成就而自豪,同時也對宇宙的浩瀚和地球的渺小而感嘆。宇宙對於人類來說有著太多神秘需要破解的東西,而在眾多需要探索揭秘的事物中,有關地外生命和外星文明的探索研究無疑是一個非常熱鬧的話題。那麼宇宙中存在跟人類一樣的智慧生命嗎?
  • 找不到外星人是方式不對?科學家猜想外星人在用納米技術探索宇宙
    地球上之所以有生命,是因為和太陽的距離剛好合適,溫度不高也不低,光照不強也不弱,但是宇宙當中還有無數像太陽這樣的恆星,不可能沒有一顆行星像地球一樣處於剛好適合的範圍,所以基本上所有人都斷定,宇宙當中肯定還有其他的外星生命,只是我們沒有發現而已,甚至有科學家預言,人類再過一百萬年就能和外星人隨意交流了,就像現在國與國之間的交流一樣。
  • 為何人類找不到外星人?科學家:宇宙隱藏的某種規律暗示人類命運
    費米悖論是一個有關於外星人的科學悖論。指的是宇宙中必然存在外星生命。不說遙遠的星際邊界,僅僅只在人類所生活的銀河系中也遍布著生命,可是他們為什麼一直沒有進入人類的視野中呢?儘管地球上曾經有過上百例的UFO記載,但是,畢竟都是虛無縹緲的。人類從來都沒有和外星生命真正的面對面接觸過。
  • 以色列專家透露,外星人和美國籤了協議,還拯救過人類?
    一直以來,人們對於地球以外都是充滿著猜想,畢竟宇宙這麼大,不可能說全宇宙就只有地球這裡有智慧生命,肯定是在其他非常遠的地方也有,可能有些是比咱們落後,但是也有可能有些文明是比咱們高級的,只不過現在人類的科技水平還是十分的有限,對於地外文明的探索能力也有限,所以也沒有什麼太多的消息。
  • 星際奇聞 潛伏於人類中的混血外星人
    金色眼睛的女孩2005年一次難忘的相遇中,我發現自己在一個廢棄的購物中心附近,和另外五個人類。我們正在觀看電影《星球大戰》中的一個場景,這個畫面是由附近的外星人投射給我們的。他和其他外星人都以心靈感應監視我們,並研究我們對這部電影的感受,因為他們對電影中的「原力」概念,人類如何看待「善惡」之間的鬥爭感興趣。
  • 人類早就和外星人建立了聯繫
    近日,Haim Eshed對以色列國家媒體《國土報》透露:「外星人是真實存在的,美國和以色列都跟外星人建立了聯繫,已經持續很多年了……」比如美國政府在二戰時就和外星人籤署了協議,外星人和人類合作開展實驗的協議。當時外星人正在研究和理解宇宙的結構和運轉規律,希望人類充當助手。
  • 43年前,美國給外星人寫了封信,劉慈欣:簡直是毀滅人類的愚行
    如果給你六個星期的時間把整個地球記錄在一張CD上,作為禮物送給外星人,你會怎麼做?這個安全嗎?這可行嗎?真的有外星人對我們的反應嗎?以上種種,有一位勇士,已經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幫我們探索了幾十年,並將繼續探索下去。他是航行者。
  • 2億美元《星際探索》特效沒8000萬的鋼鐵俠好,但這不是最大敗筆
    很多觀眾評價硬核程度不如《星際穿越》,還有部分觀眾影評認為,沒有亮點,《侏羅紀公園》復活了恐龍; 《星際穿越》裡主角可以接觸地球人類一輩子都接觸不到的蟲洞,黑洞;《流浪地球》將地球「搬家」,「搬」到人類要上千年才能到達的地方;《獨立日》是無畏反抗,將外星人驅逐出地球,而《星際探索》就是太空版的爸爸去哪了,硬核冒險」「飆車槍戰」「險象環生」啥亮點都沒有。
  • 《星際探索》:引人流淚的科幻電影
    人類總是在尋找宇宙中自己的同類。從十六世紀哥白尼提出日心說開始,幾百年來,卻沒有一點證據證明,地球之外還有生命存在。《星際探索》裡的克利福德·麥克布瑞德(湯米·李·瓊斯飾演)就是這樣一位把一生都獻給尋找外星生命事業的太空人,直到在太陽系最外圍的海王星失蹤。20年後,他的兒子羅伊(布拉德·皮特飾演)在他的影響下,也成了一名出色的太空人,並受命到火星去給被懷疑還活著的父親發一條語音信息。
  • 不同版本的人類大戰外星人「道西事件」,探索美國絕密外星人基地
    一直以來,人類和外星人大戰的科幻題材電影都是好萊塢的寵兒,也是票房的保障,大家耳熟能詳的《獨立日》、《牛仔和外星人》、《第九區》等電影中的類似情節,都讓我們的好奇心得到了極大滿足。科幻電影看起來雖然神秘且光怪陸離,但是現實中流傳的人類和外星人大戰的故事遠比它們離奇。
  • 《星際探索》線上開播,大製作卻成反面教材,論科幻片嚴謹度問題
    作為一部科幻片,格雷還是找來了NASA和SpaceX的專家做技術支持這電影幾乎被科幻迷吐槽得體無完膚,但是導演格雷並不是一點功課都沒做的,電影還是找來了航天專家做技術支持,但是為什麼還是踩坑了呢?這個鍋還是得導演背!
  • 人類不能發現外星人的終極原因,竟然是這樣
    在宇宙之中到底存不存在外星人?這個問題對於人類來說就是一個不解之謎,既沒有被證明存在,也未曾被證明不存在。那麼,宇宙之中到底存不存在外星人呢?那麼,如果地球不是唯一誕生文明的星球,那為什麼我們發現不了外星人呢?這就和宇宙文明的等級有莫大的關係。從科技發展的角度來講,能實現星際旅行的文明肯定高出人類文明不是一星半點。
  • 《星際探索》無盡的孤獨
    我們在尋找著什麼?相信很多人都在問自己這個問題。星際探索可能會給到你一些思考,一些想要的答案。,也沒有異形,也沒有怪獸~電影畫面的效果,在我看來是不錯的,達到的好萊塢的水平,你們不能要求每一部電影是經典,每一部都是星際穿越,盜夢空間,對吧~而且每部電影的立意不同,顯然這部電影所要呈現的,並不是畫面,並不是特效,而是人性~羅伊一生都在受他父親的影響,因為他的父親被塑造為一個英雄,可是從羅伊十幾歲開始,父親就踏上了星際探索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