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歐陽宏宇 實習生 趙紫萱
「遊戲世界交互、仿真的特點,可以與真實世界匹配,這也是通用遊戲引擎的發展方向。」近日,Unity大中華區總裁張俊波在接受封面新聞記者專訪時表示,5G、人工智慧等技術將人和計算資源拉得更近,推動了原本應用在遊戲開發中的3D交互技術向真實世界普及。張俊波認為,未來,藉助遊戲引擎技術,將現實世界虛擬化為3D世界,同物聯網等結合用以大型設施的規劃、預覽和模擬將成為一種趨勢。
Unity大中華區總裁張俊波
遊戲引擎讓遊戲開發變簡單
耳目一新的創意、驚豔的畫面、讓人敬畏的場景、史詩般的音樂……遊戲作為第九藝術,其深層次,具有極強代入感的浸入式體驗更是深深的影響人們的日常娛樂與生活。電子競技行業的不斷升溫,也在推動遊戲產業的不斷發展,刺激遊戲元素不斷在日常生活中出現。事實上,這一切創意的背後都是遊戲引擎的功勞。
所謂遊戲引擎,即已編寫好的可編輯電腦遊戲系統或者一些交互式實時圖像應用程式的核心組件,在遊戲開發中,可以用作遊戲中從建模、動畫到光影、特效等一系列遊戲開發環節。張俊波告訴記者,遊戲引擎的工作是將遊戲開發中大量非創意、非遊戲內容的製作由交給機器執行,讓開發者可以專注做遊戲創意。
目前市面上,除了Unity3D之外,寒霜引擎、起源引擎等通用引擎逐漸佔據了市場的重要份額。其背後是出於節約成本、縮短周期和降低風險這三方面的考慮,越來越多的開發者傾向於使用第三方的現成引擎製作自己的遊戲。這意味著一個龐大的引擎授權市場正在形成。
「優秀的遊戲引擎不僅功能要強大,更關鍵要好用、易上手。」張俊波透露,開發工具的入門門檻低,意味著遊戲的投資方更容易招到合適的員工,遊戲產品的迭代速度也可以更快。「如果開發者使用自研引擎,不僅引擎工具鏈欠缺、維護成本高,而且對於開發人員要求也非常高。「新員工學習成本高,而且學習的技能在其他開發團隊沒有通用性,對於企業和員工個體都事倍功半。」
國內開發環境仍相對保守
事實上,不少通用遊戲引擎在過去都是用於PC遊戲開發。隨著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來臨,這些引擎逐漸也被運用到國內手遊開發中。但在張俊波看來,國內開發者在運用遊戲引擎開發時,受到了不小的客觀因素制約。
「和國外的開發者不同,國內的遊戲開發者相對保守,大量開發者更願意使用兩三年前發布的引擎版本。」張俊波告訴記者,由於手遊需要支持很多長尾硬體,遊戲開發者使用舊版本引擎的原因在於需要適配國內相對分散的安卓手機市場。「每款遊戲都要支持很多種機型,加上開發周期都比較長,同時考慮遊戲後端中後期的迭代升級,倒逼了遊戲開發者在引擎版本選擇上的保守。」
而在國外的遊戲開發環境中,開發者們更願意使用最新版本的引擎。其原因在於,國外的遊戲產品生命周期普遍較短,開發者們更願意使用最新的技術投入到遊戲開發中。
在張俊波看來,開發者只有使用最新的引擎技術才能推動整個遊戲引擎行業發展。「遊戲發展了,就能催生行業對引擎的需求,促使引擎不停的革新。」張俊波指出,對於引擎行業而言,終極目標是解決遊戲開發中同計算機和算法相關的問題,將開發門檻降低,吸引更多人加入到遊戲創意的生態中,創造出更多更好的遊戲。「遊戲和引擎相輔相成,一方面創意會帶來各種新應用場景,比如之前藍洞遊戲開發的PUBG,就是遊戲的創意推動引擎去支持開放大世界。另一方面,當引擎實現更多功能後,就會刺激開發者團隊創造出更多優質的遊戲。」
遊戲引擎向非遊戲領域拓展
如果認為遊戲引擎僅用作遊戲開發,那只能算作管中窺豹。據了解,目前很多應用場景已經同遊戲引擎相結合,開發出虛擬場景。
「遊戲引擎的客戶不僅僅是遊戲用戶,已經拓展到非遊戲領域。」張俊波透露,非遊戲領域比遊戲市場本身大10倍甚至100倍的市場,應用前景更為廣闊,所有涉及實時3D技術的產業都可以用到遊戲引擎的技術。當前我國製造業、建築業正處於數位化轉型進程,利用實時3D技術進一步製作出逼真的可視化虛擬體驗,可大大改善設計、建模、製作、銷售和服務體驗,最終在現實世界中實現價值。
進入5G商用時代,遊戲引擎的應用將隨著技術的發展呈現爆發式的擴展。張俊波舉例說,遊戲引擎正用「數字孿生」技術,開發虛擬機場、虛擬試衣、虛擬看樓、虛擬工廠流水線等,以及應用到地產項目VR、虛擬施工、消防模擬方面。在軟體應用領域,開發者將衝破運行硬體的限制,帶來最佳的呈現方式。以建築行業為例,通過遊戲引擎建模,可以根據設計師所需創建出特定的三維空間、實現建築可視化、實時三維動畫等互動內容。
此外,人工智慧也正成為另外一股推動遊戲引擎發展的重要力量。張俊波提到,基於遊戲開發的經驗,遊戲引擎結合機器學習模型,在虛擬人物仿真和素材生成上將極大地節省影視、遊戲等產品和作品的開發成本,並且推動虛擬場景的進一步迭代和升級。「類似於電影《阿凡達》《頭號玩家》中描繪的虛擬世界或許在不久的將來就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