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大蛇」藏故宮600年,如今仍守護著故宮,佩服古人智慧

2020-12-22 網易新聞

說起故宮大家一定都很耳熟能詳,但是故宮裡的秘密可能知道的少之又少。從古至今,故宮作為皇家的固定住所,有著很多秘密還深埋其中,有些無從下手,有些則成為民間廣為流傳的佳話,而故宮中的一條「大蛇」則和故宮有著頗為不解的緣分。「大蛇」的位置在故宮布局的中心位置,在時代的悠悠變遷中默默地幫助故宮脫難於水火之中,但是它並不是真正的蛇,而是有著蛇的身形與長度的河———金水河。

從古代的玄學風水來看,「金」的含義是對應著東南西北的西方,通俗來講就是從西邊流出的河水。它是順著故宮的高低走勢起於西北而流於東南的一條河,從高處看神似一條長蛇,它的地位十分重要而且保衛著故宮裡的一木一草一屋一物。這樣的理解並不是我們的主觀猜測,而是科學家的分析而來的,金水河不僅在保衛故宮中有著獨一無二的作用,在抵抗自然災害中也發揮著自己的作用。

我們第一個該說的就是火災作用,因為古代時的建築主要都是木質構造,所以非常容易著火而且涉及面也特別的多;宮中的建築也比較緊湊,說不定一旦著火便會處處遭殃。不僅如此,宮中的人員也分布的十分廣泛,古時候照明也只能靠火光維持,所以這就更加增大了火災的風險,可能一不留神就會發生火災,而且古代並沒有現在的科技,想滅火只能靠人力接水滅火,而這個時候就體現出了金水河的作用,它也逐漸變為了故宮安全的先鋒者。

說完了金水河在火災中的重大作用,我們現在就再聊一下它的第二大作用——排水系統。不管是在什麼時代,最必不可少的就是排水系統,如果沒有排水系統的話那道路很容易就會被淹或者發生洪澇災害,可我們仔細想想,故宮存在這麼多年卻從來沒有發生這種狀況到底是為什麼呢?其實故宮的走勢為西北高東南低,而金水河的走勢也是如此,所以每當大水時,路面的積水都會流入金水河,最後流入宮外,保證了故宮中不會受到水災的侵害。

而它除了這兩大作用外還對後代的旅遊價值也做出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作為故宮中最重要的一條河,多少名言名文都是為它而寫!多少風花雪月都是它親自見證!因為它無私的奉獻和百年如一日的堅持,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它依舊矗立在故宮之中無時無刻不守衛著故宮的每一寸土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故宮裡有一條大「蛇」,守護了故宮600餘年,不得不佩服祖先智慧
    故宮是中國境內最有名的歷史建築,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木質建築群,它原本是皇帝專屬的地方,只有皇親貴族,才有資格在故宮裡生活,普通的大臣,只有在皇帝允許的情況下,才有資格去皇宮辦事,不允許在裡面久住。在皇宮中,有很多奇奇怪怪的東西,有一部分特殊的構造,直到現在還令專家驚嘆不已,傳說在故宮裡藏了一條巨大的蛇,他守護了故宮600多年,這條蛇到底是什麼呢?知道真相後,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這條巨蛇其實就是故宮的金水河。它的形狀彎彎曲曲,看起來就像一個巨大的蛇。
  • 藏在北京的「神秘大蛇」,不怕水也不怕火,默默守護故宮600年
    藏在北京的「神秘大蛇」,不怕水也不怕火,默默守護故宮600年北京,自古以來都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因為這裡經歷了很多朝代,加上歷史文化悠久,所以關於北京的傳說故事從來就沒有消失過。據說藏在北京的神秘大蛇,不怕水也不怕火,默默守護故宮600年。
  • 紫禁城中有一條「大蛇」,守護故宮600多年,漲知識了!
    故宮能夠在戰爭年代中保存下來也是來之不易的,所以我們現在更應該好好珍惜它,有機會多去參觀欣賞它。那你們知道嗎?故宮裡面有一條「大蛇」在紫禁城中隱藏600年之久,至今都還在守護著故宮。這究竟是怎樣一條「大蛇」呢?此蛇非彼蛇,它並不是那種真實的蛇類,而是位於故宮內部的金水河,大家應該都沒有想到吧。
  • 在紫禁城中有一條「大蛇」,隱藏600年,到現在仍守護故宮
    故宮又名「紫禁城」,在古代是皇室居住的地方,有著極為悠久且豐富的文化底蘊 而在這偌大的紫禁城中,也有著許多的故事。坊間傳聞,在紫禁城中有一條「大蛇」,隱藏600年,到現在仍守護故宮。此「大蛇」並不是我們平常見到的真正的蛇,此「蛇」是一條蜿蜒曲折的河流——金水河。倘若我們從空中看的話,這條金水河蜿蜒曲折,就像一條曲折的蛇,所以人們就稱金水河為守護故宮的「大蛇」。
  • 故宮一條「龍」盤旋了600多年,至今仍在守護還在守護故宮
    「一條龍」,歷經600餘年,至今仍守護著它。說起故宮,相信大家一定不會陌生。故宮博物院歷史悠久,它是一座皇家宮殿,經過朝代的更迭和歲月的侵蝕,宮殿依然熠熠生輝,金色的琉璃瓦和紅色的宮牆,它已經成為紫禁城的代名詞,它似乎在向遊客講述著以前的故事。當紫禁城作為景點開放時,世界各地的遊客都被歡迎到這個皇帝曾經居住過的地方來體驗其中的奧秘。故宮裡有大量的藏品。
  • 故宮裡存在600多年的「龍」,如同守護神一樣,依舊守護著故宮
    說到故宮,我想很多人都應該知道,因為這是一座非常久遠的皇家建築群,隨著歷史的不斷的改變,在時間的衝刷中,這座宮殿仍然展現出巍峨壯觀。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故宮裡存在600多年的「龍」,如同守護神一樣,依舊守護著故宮紅色的城牆,金色的琉璃瓦都代表古代皇室居住的地方,象徵著古代權利的巔峰,隨著故宮的開放,裡面展示了數量非常多的古代珍品。故宮不但在建築風格上獨特,在宮殿的建造上更是技藝精湛。
  • 為何沒小鳥在故宮屋頂拉屎,看完設計原理,實在很佩服古人的智慧
    如今人們的思想明顯開放很多,只要有時間就願意去各個不同的地方旅遊,希望能夠利用年輕時間段,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情。目前在中國這麼多城市之中,每處都能看到特色的景點,其中有些人特別喜歡看歷史古蹟,故宮就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地方。當大家參觀遊覽故宮之後都很疑惑,為何沒有小鳥在故宮屋頂拉屎呢?
  • 世界上存在600年的一條「巨蛇」,長達500米,如今藏在紫禁城中!
    更別說存在了600年的蛇了,其實這條蛇並不是真正的「蛇」,而是紫禁城中的一條內河,名字叫做「內金水河」,為什麼會把這條河說是一條「蛇」呢?今天就給大家來講解這條內金水河的故事。世界上存在600年的一條「巨蛇」,長達500米,如今藏在紫禁城中!
  • 72萬平米的故宮,600年來為何房頂從沒有鳥糞?佩服古人的大智慧!
    說到北京,首先會想到故宮吧。 故宮的人流量很大。 除了開放日以外,假期裡總是在這裡看到很多人,這裡的人流量如此龐大,為什麼鳥在這裡停下來很少,也沒有鳥糞,故宮建成後將近600年, 怎麼還這麼漂亮?
  • 故宮600年特展開幕:排隊給故宮「過生日」,觀展攻略來了
    在這三個主題中,又節選了600年裡,18個重要的歷史時間點,從紫禁城最初的規劃、布局開始,到建築、宮廷生活、歷史事件等方面,讓我們全面立體的了解了紫禁城這600年的經歷。如果故宮是一本書,這個展覽就是書裡的序言,從展覽出來,走在故宮這個大展廳裡,在9處地標性建築打卡,真正用腳步丈量,用心感受紫禁城600年的魅力。
  • 紫禁城600歲!故宮大匠的7000天!
    張奉兵,故宮古建修繕師。2001年夏,因痴迷傳統營建技藝,偶然間參與施工的張奉兵留了下來。什麼是「故宮的工藝流程」?不在「結果」,而在「每一步」。因為熱愛,張奉兵已在故宮「修修補補」7000餘天,「今後也打算就這麼幹下去了」。芳華不減,感謝守護!匠心永恆,不負光陰。
  • 故宮屋頂為啥沒有鳥屎?專家道破玄機,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但理論上講,鳥兒想在哪裡拉屎真的沒有人可以預判和阻止,那麼有的人會問了,故宮這麼雄偉壯觀,它的房頂那麼亮燦燦得,為何就從來沒有看到過鳥糞?有專家介紹,這其中的奧秘就在於這亮閃閃的瓦片上,而這些瓦片為何能阻止鳥兒亂拉糞便呢?
  • 故宮沒有廁所,那麼多人是如何解決的?看後佩服古人的智慧
    導語:提起故宮,我們都不陌生,故宮也叫紫禁城,是古代的皇家宮殿。故宮規模之大,佔地面積之廣,並且有70多個宮殿,近萬間房屋,當我們置身其中,也會驚嘆於我們古代先人的建築技藝。但是有一個特殊的地方就是碩大的紫禁城,卻沒有一間廁所。但是畢竟人要吃喝拉撒,讓我們自然而然就好奇古人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
  • 600歲,驚豔千年歲月,故宮依舊很年輕!
    600歲,故宮依舊很年輕。因為它還有下一個600年、下下一個600年。 2020年,一個特殊的年份。驚豔了歲月的故宮迎來600華誕! 故宮是一本永遠都讀不完的書。佔地72萬平方米,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餘間。未見一釘一螺,卻屹立600年,再加上王朝更迭、歷史沉浮、秘聞傳奇,故宮永遠都看不遍,讀不完。
  • 為何故宮屋頂600年來沒有鳥屎?專家看後發現玄機,佩服老祖宗的智慧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思考過一個問題,那就是為什麼故宮的宮頂上為什麼很少見到鳥糞呢?難道是設計者在設計的時候使用了一些別出心裁的機關麼? 公元1368~1912年,故宮一直都是明清兩代皇帝居住的地方,自然是萬分尊貴的。公元1406年開始,故宮正式動工建造。直到公元1420年,故宮全完全竣工。皇帝們都非常講究天人各一,所以故宮的建設也是完全在這個原則的指導下進行的。但是除了雄偉壯觀之外,由於故宮的尊貴性,所以一些非常小的細節也必須被考慮進去。鳥糞的問題就是這樣一個雖然無傷大雅可是卻也有損皇家體面的細節。
  • 故宮屋頂沒有「鳥糞」,600年來「鳥不拉屎」?專家道出奧秘
    故宮屋頂為什麼600年來沒有鳥糞?專家道出其中奧秘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人喜歡在工作之餘出門旅行,不僅可以領略祖國不同的風光,而且還能放鬆心情,放寬眼界。而要說到我國著名的旅遊景點,很多人首先想到的一定是故宮。
  • 故宮——聽見你的600年》公益音頻節目 多...
    解密故宮文化符號,深度挖掘中國傳統文化。近日,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旗下酷我暢聽,邀請故宮專家團隊與「你好呀!故宮」節目研發團隊,正式官宣公益音頻節目《你好呀!故宮——聽見你的600年》。節目於9月28日正式上線酷我暢聽APP及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旗下平臺,將圍繞多角度故宮文化,向聽眾弘揚傳統文化、傳遞文化正能量。公益節目《你好呀!故宮——聽見你的600年》,是為慶祝世界著名遺產紫禁城600年特別策劃,此次在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平臺向全國人民免費播放。
  • 故宮——聽見你的600年》公益音頻節目,多角度...
    解密故宮文化符號,深度挖掘中國傳統文化。近日,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旗下酷我暢聽,邀請故宮專家團隊與「你好呀!故宮」節目研發團隊,正式官宣公益音頻節目《你好呀!故宮——聽見你的600年》。節目於9月28日正式上線酷我暢聽APP及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旗下平臺,將圍繞多角度故宮文化,向聽眾弘揚傳統文化、傳遞文化正能量。公益節目《你好呀!故宮——聽見你的600年》,是為慶祝世界著名遺產紫禁城600年特別策劃,此次在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平臺向全國人民免費播放。
  • 故宮出版社——承古創新 智慧書韻
    故宮出版有著悠久的出版傳統,遠在清初時,紫禁城武英殿就是皇家刊印圖書的地方,其版本被稱為「殿本」,以刻印精良、紙墨瑩潔、校勘嚴謹著稱。民國時期,故宮大量刊印所藏文物研究資料,影響了一代國民,受到魯迅等人的高度評價。1983年故宮出版社(原紫禁城出版社)成立,是迄今為止全國三千多家博物館中唯一的出版社。
  • 中山建行獻禮紫禁城建成600年,限量版「故宮瑞獸」驚豔來襲
    中山建行獻禮紫禁城建成600年,限量版「故宮瑞獸」驚豔來襲羊城晚報•羊城派  作者:  2020-09-24 除了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