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繪藍圖 奮鬥譜新篇
——市委六屆十一次全會側記
市委六屆十一次全會現場。(記者李文勇 攝)
踏平坎坷成大道,鬥罷艱險再出發。
2020年,註定打上「極不平凡」的歷史烙印。
經歷過戰疫、戰洪、戰貧三場硬仗,我們踏上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徵程。
12月19日,市委六屆十一次全會在孝召開。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託,貫徹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精神,全會認真聽取市委常委會工作報告,審議通過《中共孝感市委關於制定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O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共孝感市委六屆十一次全體會議決議》,擘畫未來一段時間孝感發展藍圖。
錨定「武漢城市圈副中心」目標定位,循著「主城崛起、兩帶協同、孝漢同城、多元支撐」區域發展布局,保持一張藍圖幹到底的戰略定力,負重拼搏接續奮鬥,全市上下必將創造高質量發展新的輝煌。
牢牢把握目標定位——
全力打造武漢城市圈副中心
目標明、定位清,前行才不會迷失方向。
「十三五」時期,孝感發展極不尋常、極不平凡。面對經濟下行、旱澇災害、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重考驗,市委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在「十四五」發展新的歷史節點上,孝感牢牢把握目標定位,強化一張藍圖幹到底的戰略定力。
建議稿旗幟鮮明提出——
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積極融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全面對標省「建成支點、走在前列、譜寫新篇」發展定位,對接全省「一主引領、兩翼驅動、全域協同」區域發展布局,推進市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力打造武漢城市圈副中心,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市開好局、起好步。
全會上,市委委員一致認為,「打造武漢城市圈副中心」這一目標定位,既明確方向又明晰路徑,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對孝感的市情判斷理性、科學,切準了孝感高質量發展脈搏、找準了高質量發展路徑,保持了戰略定力。
市委委員、市發改委主任翁曄說,建議稿緊扣孝感發展現狀,科學分析發展形勢,明確了「武漢城市圈副中心」的發展定位,充分彰顯了我市區位優勢,既保持了孝感發展定位的延續性,又賦予了新的時代內涵,體現了市委帶領廣大幹部群眾搶抓戰略機遇、加快推進發展的決心。
新目標開啟新徵程、催生新氣場。
「建議稿政治站位高、目標定位準、支撐路徑明。」市委委員、應城市委書記程濤說,應城全市上下將把學習貫徹孝感市委六屆十一次全會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重要政治任務,全力抓好孝感市委全會精神貫徹落實。
市委委員、市臨空經濟區工委書記熊建平說,建議稿貫穿了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的總遵循,將「建設武漢城市圈副中心城市」升級為「建設武漢城市圈副中心」,這是貫徹省委全會提出的建設武漢城市圈升級版的應有之舉,內涵更全面、更豐富,是全方位、全領域的發展戰略。
「十四五」時期,孝感發展仍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隨著黨中央支持湖北一攬子政策的落實落地,全省「一主引領、兩翼驅動、全域協同」區域發展布局的全面展開,孝感將迎來一個機遇疊加的發展時期。
「建議稿提出打造武漢城市圈副中心總體目標,符合孝感實際、戰略定位,科學精準、合理可行。充分考慮了孝感的歷史條件、現實基礎,展望了未來五年乃至今後一段時期的長遠發展。」市委委員、市政府秘書長李少鋒說,市委舉旗定向、領航掌舵,孝感必將迎來新一輪大發展。
大家一致表示,全市上下必須樹立一盤棋思想,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切實將「打造武漢城市圈副中心」作為孝感高質量發展的「綱」與「魂」,一以貫之抓落實,一張藍圖幹到底。
科學優化區域發展布局——
主城崛起、兩帶協同、孝漢同城、多元支撐
武漢是國家中心城市,湖北「建成支點、走在前列、譜寫新篇」的領頭雁。
孝感背靠大武漢,與武漢地相連、水相依、路相通、城相融。
「孝感最大的優勢、最大的靠山是武漢,最大的資源、最大的潛力也是武漢」,委員們表示,要進一步統一思想,主動對接武漢、融入武漢,挖掘發展潛力。
如何回答好「依託武漢、服務武漢、融入武漢、發展孝感」這一時代命題?
建議稿提出,著力構建「主城崛起、兩帶協同、孝漢同城、多元支撐」的區域發展格局,全力打造武漢城市圈副中心。
委員們認為,這一區域發展布局是適應新的發展形勢作出的科學決策,是繼承中的創新,具有前瞻思維和戰略眼光,必將為孝感高質量發展添動力、增活力。
主城區是市域政治中心,「主城崛起」可以提升其對全市經濟、文化的輻射帶動能力。委員們認為,要做大做強孝感主城區龍頭,形成孝感國家高新區、孝南區、市臨空經濟區同城一體、融合發展的新格局,帶動全市各地競相發展。
發展不夠是孝感最大的實際。孝感市域經濟主體是縣域經濟,孝感的發展要靠縣域經濟。當前,七縣(市、區)發展不夠充分、不夠均衡的現狀亟待改變。
「兩帶協同」,打造以漢川、應城、雲夢、安陸為主體的漢江經濟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帶,以大悟、孝昌、雙峰山為主體的大別山綠色產業高質量發展帶。這是堅持系統思維對全域協調發展的統籌謀劃,將全面提升孝感縣域經濟發展質量和水平。
漢川市委書記李先喬說,漢川將進一步明晰目標定位,堅定不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堅定不移打造全省先進位造業基地,堅定不移推進「兩資一促」,堅定不移優化營商環境,擦亮漢川「全國縣域營商環境百強」金字招牌。
雙峰山毗鄰武漢黃陂木蘭文化生態旅遊區,旅遊資源豐富。雙峰山旅遊度假區書記、管委會主任鄭傑說,雙峰山將更加主動融入武漢城市圈,在打造國家級旅遊度假區上下功夫,做大做強旅遊、康養、食療等領域。
「孝漢同城」的發展戰略,起源於上世紀80年代的「依託武漢」發展戰略,此後不斷豐富和拓展。此次建議稿對標省委《建議》要求,將「建設武漢城市圈副中心城市」修改為「建設武漢城市圈副中心」,內涵發生了質的變化,舉措有了新提升,其重要標誌就是將過去的孝漢「一體化」發展升級為「同城化」發展。
「2019年我市GDP總量超過2300億元,與城市圈內總量第二的城市只有20億元的差距,今年我市GDP總量很有可能躍居城市圈第二位。」市統計局局長張曉說,建設武漢城市圈副中心,實現孝漢「同城化」發展,我們有基礎有條件,更要增強戰略定力和信心。
委員們表示,多元支撐,堅持市域一盤棋,充分調動市、縣、鄉、村各級積極性,充分發揮各個發展平臺、各類市場主體、各種要素單元的能動性,打造不同層級、不同類型、不同動力的發展引擎,形成有為政府與有效市場、有質主體同頻共振、同向發力的支撐體系,將為孝感區域發展布局提供有力保障。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同心同向——
匯聚孝感高質量發展磅礴力量
美好生活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全面小康,不是終點,而是邁向更高目標的新起點。
建議稿提出,築牢民生「雙保」底線,補齊民生領域短板,紮實推動共同富裕,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市委委員們認為,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強化就業優先政策,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推進健康孝感建設,提高文化軟實力,改善居民生活質量,鞏固和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統籌發展和安全,讓孝感高質量發展成果惠及全市廣大人民群眾。
市人社局局長謝東安表示,「堅持就業優先,穩定就業大局,加快提升勞動者整體素質,完善就業保障體系。強化健全社保體系,保證兜底功能,繼續落實社保的降費利好政策,持續釋放惠企利民紅利。從源頭上治理農民工欠薪,從嚴打擊惡意欠薪,確保實現農民工工資無拖欠目標。」
一些委員表示,要加快建設農業強市,補齊短板,提高農業產業化;加快美麗鄉村建設;深化農業農村改革,推進城鄉協調發展;鞏固脫貧攻堅成效,推動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著力提升基層治理水平,讓居民群眾得實惠。」市民政局局長龔勳建議,要完善社區治理體系,抓好做實網格,變綜治網格為綜合網格;加強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提高能力;加強業委會、居委會、物業委員會聯動融合;加強智慧社區建設。
宏偉藍圖已繪就,策馬揚鞭再奮蹄。
「制定規劃的重點在於進一步實施,關鍵在於抓落實。」大家一致表示,規劃和建議廣泛集中了民智民意,站位高、定位新、舉措實、目標明,為孝感下一步發展指明了方向,將認真學習宣傳貫徹落實全會精神,凝聚發展強大氣場。
市委委員、市教育局局長張忠勝表示,全市教育系統要持續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引進優質教育資源,推動學前教育普惠發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高中階段教育普及和優化發展。
市委委員、市衛健委主任黃駿表示,堅持「人民至上」,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擺在優先位置,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統籌好發展與安全,全力防範和化解各類風險,築牢健康孝感底盤。
市財政局局長程軍表示,財政部門將在資金方面做好要素保障,為實現「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貢獻力量。
委員們紛紛表示,將緊緊把握群眾盼發展的願望,堅持發展第一要務,在發展中推動問題解決,在發展中實現轉型升級,在發展中滿足群眾願望。進一步樹牢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齊心協力,同心同向,不斷匯聚孝感高質量發展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