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爆發的標誌就是德國閃擊波蘭,德國元首早已做好了戰鬥準備,他抓住時機與蘇聯一起夾擊波蘭,蘇聯出兵的速度並不是非常快,而是等德軍已經打下了很多領土,蘇聯才出兵和德國一起瓜分了波蘭。在兩大強國的攻擊下,波蘭也沒辦法堅持下去,亡國也是無法避免的事情。波蘭這個國家,在歷史上也曾多次滅亡,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波蘭也得到了英法等國家的幫助,在這些國家的幫助下,波蘭順利復國,還得到了不少的土地。波蘭遭到侵略,確實有著多種因素,不過在被侵略的這些國家裡面,波蘭無疑是有些倒黴,它本來是具備自救能力的。
波蘭無疑是東歐的一個大國,在二戰爆發時候,波蘭國內也有著大量的軍隊,要說他們一點實力都沒有,那還是有些不可能的。波蘭的位置也是比較獨特,它正好就處在了德國和蘇聯兩大強國之間,曾經,波蘭和蘇聯,德國也都有著一定的仇怨,確實結下過不少的梁子。英法等國極力幫助波蘭,也是看中了波蘭的地理位置,利用波蘭牽制德國,也充當一個阻礙蘇聯西進的角色。波蘭從一開始就是一個工具國,可正因為波蘭獨特的地理位置與作用,讓它比其他的國家具備了更多的選擇權力。
在開戰之前,其實無論是蘇聯還是德國,都想要拉攏波蘭,可為何會演變成兩大國聯合暴打波蘭呢?顯然,這與波蘭的外交政策與地理位置有著極大的關係。從地理位置來看,波蘭是蘇德之間的緩衝區,對於蘇聯來說,他們佔據波蘭是為了能擴大緩衝區,這樣自己在西部戰線的布置就更加有效果了。實際上別看蘇聯和德國在打波蘭的時候親如一家人,蘇聯其實一開始就不相信德國,它所做的很多事情,都是為了限制德國而做的。像蘇德瓜分波蘭之後,德國人曾經邀請蘇聯一起閱兵,可蘇聯沒有答應,只是派了點人意思意思,這也看出蘇聯對德國有著極大的戒心。
蘇德的矛盾是無法調和的,因為德國元首從上臺之初,就大舉反對共產主義,還在國內大規模清剿共產黨。雙方在意識形態上完全就不可能一致,自然就無法一直合作下去,蘇德聯合拿下波蘭,就是為了日後的戰爭做好準備。波蘭似乎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隨著法國等國家的勢力被排擠出中歐,留給波蘭的空間已經更小了,德國已經開始暴露自己的野心,漸漸吞併了奧地利等國家,蘇聯也慢慢暴露出自己的野心。夾在中間的波蘭,必須要選擇投靠到其中一方,或者想辦法讓其他的勢力介入才行,歷來對於這種夾在大國中的小國來說,外交都是非常重要的。
可遺憾的是,波蘭把外交工作做得非常糟糕,不僅讓他們失去了自救的機會,還導致他們遭到了兩大強國的暴打。波蘭和雙方都有一定的仇怨,這或許也影響了波蘭的外交,可總得來看,波蘭在二戰前夕的外交確實很糟糕,它屬於是立場十分不堅定,在各個大國中反覆橫跳。甚至到最後,作為扶持它起來的堅定盟友法國,國內也對波蘭非常厭惡,極力要求軍隊不要去管波蘭的事情。像在捷克斯洛伐克的問題上,波蘭就堅定支持了德國,這就極大損害了法國的利益,直接導致英法的勢力被排擠出了中歐,德國吞併了捷克斯洛伐克,具備了發起大戰的能力。
蘇聯和法國開始達成反德的協議,他們希望能拉攏波蘭進入聯盟,可波蘭拒絕了蘇聯的要求,沒有同意一起反德。按理說從波蘭的這些舉動來看,他們應該是親德的一方,可以成為德國的盟友,可奇葩的是,在德國拉攏波蘭的時候,他們也拒絕了德國的邀請。就這樣,波蘭靠著自己的一番操作,沒有正式進入歐洲國家的任何一方聯盟,和英法等國家的關係也搞得非常僵,最重要的是,夾在蘇德之間,卻沒有和蘇德任何一方搞好關係。波蘭這些做法,倒是有些永久中立國的意思,可它並不像瑞士,夾在蘇德之間,是無法去做永久中立國的。
與德國若即若離的關係,不僅損害了法國等國家的利益,波蘭的諸多操作,導致很多國家並不能真正信任它。波蘭也沒有給自己找來一個可靠的盟友,法國人就表示,波蘭在外交上是極端自私自利的,這確實是沒有錯。當然,波蘭這樣的位置,它原本的操作空間就有限,沒有什麼迴旋的餘地。反正它做什麼,都要得罪另外的一方,這也是比較無奈的事情,真正錯誤的,還是諸多國家對于波蘭的定位太高了。實際上真打起來才發現,波蘭只是一個紙老虎的國家,它無法對蘇德造成任何的影響,偏偏很多大國都認為波蘭是一個能直接牽制蘇德的國家,這就讓無數國家紛紛去拉攏波蘭,才有了它們這麼混亂的外交策略。
我是史海魅影,關注我為歷史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