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飛機誕生起,它就被人類稱之為「世界上最安全的交通工具」。然而,空難的發生卻是告訴我們,飛機一旦出現事故,其代價往往都是慘痛的。
如果說,發生在1977年,加那利群島的洛司羅迪歐機場發生的兩架飛機跑道相撞事件,是世界飛行史上最嚴重的空難。那麼,發生在1985年的日本航空123號班機空難事件,則世界飛行史上涉及單一飛機的空難中死傷人數最多的空難事故,遇難人數高達520人。
1985年8月12日,一架由日本東京羽田機場起飛,前往日本大阪伊丹機場的,再有包括機組人員在內的524人的波音747-100SR客機,在日本群馬縣高天原山墜毀。事故造成520人死亡,4人生還。
據了解,
失事飛機的機型為波音747-100SR,該飛機于于1974年1月28日首飛,同年2月19日交付給日本航空。截止到,1985年8月12日,該機飛行時間合計25,030小時,起降次數為18,835次。
而且該飛機在此前還曾發生過兩次事故。
1978年6月2日,該機執行從羽田飛往伊丹的JAL115航班,在大阪國際機場著陸時角度過大導致機體尾部觸地。而事故發生後,工程師對這架飛機的不當修理,成為後來引發空難的重要原因。
1982年8月19日,該機從羽田機場飛往札幌千歲機場降落時,由於視野不良導致飛行員判斷錯誤,致使該機從跑道右側滑出,導致四號引擎觸地因而復飛。在視野不良的情況下,機長仍然允許副機長操作著陸,這違反了當時的日航規定。
空難發生後, 該飛機的編號也被註銷,於是這架飛機也成為了日本航空史上獨一架因空難而註銷編號的波音747客機。
1985年8月19日,
18時12分,飛機從羽田機場起飛,
18時24分,飛機艙內發生爆炸性減壓,導致機尾化妝室天花板崩塌及液壓系統故障,此時垂直尾翼更有一大半損毀脫離(事後調查得知),液壓系統壓力開始下降,機長最終做出返回羽田機場的決定。與此同時,飛機調整應答機編碼識別號碼為7700,宣布班機發生緊急狀況。
之後,飛機完全失控,但是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飛機上的三名駕駛員與工程師與飛機搏鬥了半個小時。
18時56分,飛機在群馬縣高天原山山脊翻轉墜毀。
飛機失事24分鐘後,一家美國運輸機發現失事地點,並上報日本當局。但是因日本當局的不負責任,拒絕了美軍的協助 ,直到14小時後,才開始進行搜救。然而,這時已經失去了最寶貴的黃金救援時間。
此後,航空界便開始研究液壓控制失效下的應變措施。1984年,蘇城空難的就是基於該次空難後的教訓進行迫降,從而挽救了大部分人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