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SoleilNoir
Q版畫風二頭身,角色長著類似不二家的簡筆畫臉,到處都是小動物。在不了解的時候,你很難將《動物之森》這款遊戲與成年玩家群體結合起來。
然而事實卻是一群成年「猛男」玩家反而比未成年玩家對於這款遊戲的熱情更高,這是很神奇的事情。
意外的銷量
2011年到2012年正是任天堂3DS遭遇虧損的時期,期間在2011年的8月份任天堂還試圖用降價策略來提升3DS的銷量,不過效果並不好。
而當《來吧!動物之森》在2012年11月份發售時,3DS的銷量趨勢發生了變化。
在此之前,幾乎沒有一款3DS遊戲能夠突破200萬銷量大關,而《來吧!動物之森》僅花了一個半月,銷量就超過了230萬份。
遊戲本身的高人氣,也帶動了3DS銷量,成為了3DS熱度回升的原因之一。
任天堂在2013年1月份的時候公開了《動物之森》的日本玩家年齡段與性別統計,可以看到10-12歲以及19-24歲年齡層的玩家最多。
而在男性玩家明顯多於女性玩家的3DS平臺上,女性玩家卻佔了《動物之森》玩家群體的56%,在這56%的女性玩家中又是以19-24歲年齡層的為最多。
19-24歲的日本女性玩家普遍都是對手機的興趣遠大於對掌機遊戲興趣的,而這種一反常態的玩家數據讓任天堂都感到吃驚。
當時的任天堂社長巖田聰還表示:「從未見過能這樣賣的遊戲。」
但《動物之森》就是擁有這樣的魔力。
虛擬第二人生
很多玩家應該都會認為《動物之森》是一款種田休閒遊戲,因此對它的熱度有所不解。
畢竟包括《牧場物語》、《符文工房》之類的種田遊戲,其玩法已經是非常成熟了。而一些諸如《星露谷物語》、《墓場物語》等獨立遊戲也都有著不俗的品質。
《動物之森》要想以種田玩法在其中脫穎而出,那實在沒啥道理,而《動物之森》也確實不是以種田玩法為主的。
那《動物之森》的主要玩法究竟是什麼?我認為是虛擬的第二人生。
從2001年的N64平臺《動物之森》初代,到目前最新可玩的2012年發售的3DS平臺《來吧!動物之森》,系列共推出過4款正統續作。
這些系列作的主題和一些細節都有不同的地方,但作為主要玩法的核心內容卻都是一樣的。
玩家要扮演的是一名人類角色,所要做的就是在住著動物村民的小小箱庭世界裡自由生活。在一開始的新手教學之後,系統就再也沒有任何多餘的指示,遊戲也不會給玩家定任何目標,一切都交給玩家來計劃、探索與發現
例如我在遊戲初期想趕緊賺錢把自己的房子升級得更大,那我可以去種果樹、撿樹果、採礦、挖寶,以此來獲取物品賣錢。玩累了我什麼都不想幹了,那可以悠閒的釣魚,玩玩小遊戲等等。
《動物之森》不會給玩家帶來哪怕一絲的壓力,玩家完全可以把它當成過日子一樣慢慢遊玩,因此《動物之森》也被玩家們戲稱為「養老遊戲」
玩家既可以每天淺玩五分鐘,也可以每天爆肝幾小時,這都是由自己決定的。
《動物之森》綁定了遊戲主機的內部時間,讓遊戲時間與現實時間同步,玩家過24小時,遊戲中才會經過一天。
白天遊玩時可以看到來來往往做著不同事情的動物們,而到了晚上動物們紛紛關店回家,但俱樂部卻燈火通明傳來陣陣歌聲,玩家們置身其中,代入感是非常強烈的。
遊戲的日期也同樣同步現實,例如12月31日倒數新年、1月1日元旦節、4月1日愚人節、6月1日兒童節、12月24日聖誕節,甚至7月7日七夕節在遊戲中都有。
每逢過節動物們都會以相對應的主題進行裝扮與慶賀,玩家也可以獲取特殊的節日服裝來打扮自己,參與到不同的節日活動之中。
除了現實生活中的節日,遊戲也有自己的節日,讓玩家在每個月都能多次體驗節日氣氛。
也就是說《動物之森》的每一天都是嶄新的一天,玩上幾年玩家都不會膩。
既然是遊戲,就也會有想通過修改主機系統時間來加快遊戲進度的玩家。不少在遊戲中乘坐過「時光機」的玩家都發現,自己種的花枯萎掉了,動物村裡雜草叢生,連好幾個村民都搬走了,遊戲體驗瞬間降低。
這是遊戲中對於作弊者的一種懲罰機制,遊戲鼓勵的是讓玩家盡情體驗虛擬人生中的每一天,浪費掉這第二人生的精彩時光,自然會損失掉屬於自己的這一份樂趣。
遊戲的溫度
《動物之森》的社交性,是這款遊戲的獨特魅力。剛才提到任天堂的《動物之森》日本玩家數據,19-24歲的女性玩家為最多,能讓她們抵擋住手機的誘惑,遊戲中的社交系統功不可沒。
《動物之森》每個玩家創建的動物村都是獨一無二的,哪怕會有設施、地形相似的情況,村中的村民也不會有重複的。
遊戲中設計了上百名種族各異、性格不同、口癖多種多樣的動物村民們,他們會隨機的來到玩家的村子成為村中的一員。
在野外碰到他們時,他們偶爾會給玩家任務,又或者是提出交易請求。村民與村民之間也會有所交流,有時候他們還會互相串門。
玩家可以寫信給村民,而村民在收到信或者禮物後,也會回信回禮。在露營地遇見動物村民時,玩家還可以與他們共度露營時光。
遊戲中的動物村民並沒有靈魂,但在遊戲的精心設計與玩家的行動下,動物村民們就好像被賦予了靈魂一般。
即使是從不聯機的單機《動物之森》玩家,也能享受到別樣的社交樂趣。
《動物之森》玩家與玩家之間的聯機無非就是你進到我的村子裡玩,我進到你的村子裡玩。但這種常見的聯機方式搭配上《動物之森》高度自由的玩法,就顯得豐富多彩了。
和好友互相交換特產,一起小遊戲,一起釣魚,一起過節,又或者是在路上挖個坑等待好友踩上去來個小惡作劇。懶了不想動還可以坐在風景好看的地方,什麼都不幹純粹的聊天。
是的,《動物之森》在掌機上都是有實時聊天系統的。遊戲內置了輸入法,玩家完全可以把遊戲本身當做社交軟體來使用。
不需要用手機或者用電腦來交流,隨時隨地只要有遊戲、主機與網絡,就能充分與好友享受《動物之森》的世界。
正因如此,每個玩家都會有自己的那份《動物之森》虛擬人生回憶。
無論是推特還是油管,都能看到《動物之森》的玩家們分享他們與動物村民或者是與好友遊玩這款遊戲的有趣或者是感人的經歷。在國內的貼吧,也有著不少玩家分享自己的《動物之森》故事。
清新是《動物之森》帶給玩家的遊戲氛圍,而溫馨則是《動物之森》想要讓玩家體驗到的感受。
來之不易的中文化
《動物之森》遊戲中的語言不會給遊玩造成任何門檻,但是只有在語言相通時,玩家們才能清晰感受到自己與動物村民之間的聯繫。
早在2012年就有國內玩家想著能不能在3DS上玩到中文版的《來吧!動物之森》,可惜直到2016年的《來吧!動物之森 amiibo+》,官方都沒有 中文版的消息。
所幸的是,國內一群熱愛《動物之森》的玩家們,組成了漢化組從2016年開始翻譯,到2017年年底推出了《來吧!動物之森 amiibo+》的民間漢化補丁。
遊戲的招牌、滾屏字幕,甚至到內置的輸入法都進行了完全漢化,並且漢化質量極其優秀,沒有機翻,錯字極少。
當時期待這款遊戲漢化已久的我就迫不及待的在3DS上裝上了這個漢化補丁,開啟了《動物之森》的新人生,沉浸於其中,甚至是暫時放下了難以割捨的《塞爾達傳說:曠野之息》。
對我來說更好的消息,莫過於2019年E3展會上任天堂公開的《動物之森》新作,Switch平臺的《集合啦!動物森友會》,宣布支持官方中文。
這也意味著即將到來的3月20日那一天,所有國內玩家都不需要等待,並且毫無障礙的進入《動物之森》的美好世界之中自由暢玩。
題外話
任天堂遊戲官方中文的不易,想必擁有3DS的玩家們都很清楚,但其實《動物之森》最早也是有官方中文版的。
2006年的兒童節,神遊就在自家的神遊機上推出了N64《動物森林》官方中文版遊戲。不僅是保留了原版遊戲的所有內容,還加入了中秋之類的中國傳統節日。
神遊《動物森林》的官方網站時至今日還能正常訪問,不過遊戲本身卻早已無法在官網上下載了。
能在那個時候玩到中文版《動物森林》的玩家,想必也是非常幸運的了。
歡迎來到動物之森
無論你是男性玩家還是女性玩家,成年玩家或者未成年玩家,只要擁有Switch,我都會推薦你入手《集合啦!動物森友會》,因為這款遊戲的體驗是在其它遊戲中完全見不到的。
《動物之森》的自由,是從內到外的一種自由。在遊戲中的另一個你無憂無慮,而屏幕前的你在遊玩時也不用想太多。
做自己想做的,玩自己想玩的。在遊戲中生活,遊戲中探索,遊戲中尋找羈絆。
現實生活中的快節奏帶來的疲憊感,也能用遊戲生活中的慢節奏中和掉。
這就是《動物之森》的魔力,也是二頭身虛擬人生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