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擔心!印度封禁中國App 100個印度人才相當於歐洲1人消費量

2020-12-10 網易財經

「這幾年,經常有印度的同行、創業者、基金來找我們聊,要不要在印度投資合資、開拓業務。我們都回絕了。在那些法制不健全、風俗文化不熟悉、政府決策隨意、社會階層貧富分化嚴重、經濟欠發達的地區,如果要認真做事業,千萬千萬慎重。」一名大型在線招聘企業負責人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前年和去年印度市場尤其熱門,直到今年才慢慢冷卻下來。

與此同時,中國網際網路在印度的「開疆拓土」,也不得不按下暫停鍵。7月27日,繼印度電子和信息技術部決定禁用包括TikTok(抖音國際版)、微博、微信、UC瀏覽器等在內的59款應用後,又有275個中國App被納入所謂「清單」,可能有更多中國網際網路公司的應用被印度政府禁用。

儘管印度政府並沒有對禁用給出詳細的規定,但是由此引發的一系列風波已經開始顯現。

馬雲與UC印度

近日,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因UC印度裁員被法庭傳喚上了熱搜。

此事源於一位名叫帕瑪的UCweb前員工起訴了阿里巴巴,聲稱自己因反對UC瀏覽器和UC News存在內容審查和假新聞而遭到不合理解僱。因此,受理此案的印度古魯格地方法院傳喚了阿里巴巴、馬雲等多名相關個人和運營主體,要求其在7月29日親自或通過律師出席法庭。

對此,阿里巴巴市場公關委員會主席王帥在7月26日下午回應稱,UC印度確實收到通知,公司正按流程處理,但至於馬雲對此是否知情,王帥戲稱「馬雲已經退休,很難找」。

這名員工與公司的糾紛只是一個小小的縮影。7月15日,阿里巴巴出海印度的UC瀏覽器、UC News以及短視頻產品Vmate,均通過公司內部信通知本地員工團隊即將解散。同時,裁掉了350多名印度員工中的近90%。 一些助理、管理和初級職位的員工,都已經通過視頻會議被口頭告知了裁員的消息。

阿里巴巴印度方面對此解釋稱,對員工進行解聘是因為印度對UCWeb及Vmate實施的禁令,阻礙了公司後續繼續對印度提供服務的能力。不過,阿里巴巴官方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仍然表示不予回應。

此前,UC印度有兩款產品用戶量級較大,分別是UC瀏覽器和UC News,觸寶大數據顯示,截止到7月上旬,這兩款產品一直排在所屬垂直行業的TOP10當中,屬於當地頭部的手機瀏覽器和新聞資訊應用。

不過,放眼全球市場,行情並不樂觀。UC瀏覽器在全球擁有超過4.3億活躍用戶,其中1.3億在印度,是印度第二大移動瀏覽器。據調研公司StatCounter數據,截至2020年6月,UC瀏覽器在印度的市場份額為10.19%,而谷歌Chrome瀏覽器的市場份額超過75%。

「我覺得UC在印度的調整,與阿里巴巴的全球化策略變化也有關係。最近兩年,阿里巴巴在印度幾乎沒有新的投資,只有對過去項目的跟投。說明它對這個市場變得更加謹慎。印度確實存在很大的潛力,但是眼下離商業變現和回報還有很遠的距離。」志象網創始人胡劍龍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認為,短期的一兩年內,印度市場會受到較大影響,但印度並不是巨頭們最核心的業務。未來出海的格局會有所調整,也可能會重新洗牌,但不會改變阿里巴巴、騰訊們的全球化思維。

騰訊調整策略

近日,多位微信印度用戶透露,在使用微信時,不斷被強制退出,且無法重新登錄。受到微信停止服務影響最大的,除了那些用印度手機號註冊的中國人和華人,還有與中國有業務往來的印度人。

一名在印度的中國創業者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對於印度當地人來說影響並不大,主流的社交應用還是what’s up或Facebook。相比之下,TikTok受到的衝擊更加嚴重,畢竟市場佔有率更高。

在這一禁令頒布之前,中國網際網路公司已經公開了在印度的詳細投資計劃和商業戰略。TikTok和Helo的母公司字節跳動曾表示,計劃在印度投資至多10億美元的資金。根據印度當地機構的數據統計,截至2018年5月,騰訊在當地投資約13億美元,涉及出行、遊戲、電商、醫療等十大領域。

除了投資,據志象網報導,微信曾試圖在印度市場上有所表現。早在2012年初,騰訊在離印度首都不遠的古爾岡(Gurugram)組建了一支由十餘名員工組成的團隊,開展了微信的營銷活動。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微信印度前高管向媒體透露,微信是第一個在印度推出電視廣告的移動應用。

剛開始的時候,微信吸引了大眾的注意力,曾在連續45天的時間裡,高居谷歌應用中下載排名榜首。但是,從觸寶大數據7月中旬的數據看,印度社交行業主要被Facebook、Ins兩大巨頭佔據,並一直保持著領先位置。在短視頻社交方面,Sharechat、TikTok、Roposo、Snapchat、Helo等都排名前列。

在印度市場上,中國出海開發者在社交(尤其是短視頻社交)、視頻、攝影、工具、電商、遊戲等行業中,經常活躍在TOP10榜單,最多時甚至可以佔據榜單上的半壁江山。

不同於最早的單純工具形態產品出海,現在出海的開發者,已經通過在中國的經驗和本土化運營成功的經驗,孵化出一批內容或者是泛娛樂產品,這些產品與用戶的聯繫也更緊密。

「印度用戶選擇短視頻社交的情況很普遍,因此出海短視頻應用很容易獲得青睞。微信屬於通訊類應用,大概處於TOP30的陣營中,應用總排名TOP200之內。很多的印度用戶與國內用戶有商務交流需要用到微信。」觸寶大數據研究院分析師潘超星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表示,對於這部分用戶來說,微信如果停止服務影響將會很大。

據悉,對於該市場存在的風險,騰訊已經有所預判。一名行業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透露,雖然市場份額不大,但對於騰訊還是有影響的,相當於當地市場的開拓計劃因為政治因素被迫中止。「但是,因為之前就來回封過中國App好幾次,國內網際網路公司在印度的業務布局策略都調整了,不會做太大投入。騰訊的投資重心在東南亞,並不在印度。」

尋找下一個沃土

對於印度政府的一系列封禁政策,中國駐印度使館發言人嵇蓉參贊7月28日表示,中方已就此向印方提出嚴正交涉,並要求印方糾正錯誤做法。

嵇蓉表示,印政府有責任根據市場原則,維護包括中國企業在內的國際投資者的合法權益。中印合作是互利共贏的,這種合作格局受到人為損害,實際上也不符合印方自己的利益。中方也將採取必要措施,維護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

在接受採訪的網際網路行業人士看來,仍然要看印度對中國這一批應用的封禁時間與範圍,以及開發者對於印度這部分禁令的應對情況。目前來看,印度第一批禁令中的App集中在工具、社交及泛娛樂領域,對這類行業會產生較大影響。

「中國的網際網路去印度發展,很大程度上是去搶佔巨大的用戶體量和流量,認為可能有下一個中國的成功機會。但是,像招聘、教育、O2O等模式,本身就是非常依賴線下,對於本地化的需求特別高。在這類新興市場,沒有什麼成功是可以直接複製的。」一名本地生活服務的創業者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盲目出海可能並不一定是最佳的選擇。

那麼,現有環境下,中國網際網路企業在海外市場還有什麼機會?如何去規避地緣政治帶來的風險?數位化全球人力資源服務機構CDP集團總裁呂威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認為,網際網路、通訊業的發展雖然沒有國界、種族和空間的隔離,但文化的融合是前提。印度對於國家的自我保護還沒有跟上科技發展的步伐,因此也制約了技術的暢通性。「目前看來,我們服務的企業還沒有看到在印度僱用人員的下降,但明顯可以看到企業對於決策在放緩。」

在她看來,並不用擔心印度市場的經濟效應,即使失去了印度市場,非洲、東南亞、拉丁美洲都存在很大的機會。從消費者市場來講,印度的平均消費水平非常低。也就是說,100個印度人可能相當於中東或者歐洲一個人的消費量。此外,印度的網際網路基建、數位化基礎、資金的流動性都相對落後。「中國企業的全球化必須要做好兩點,一個是全球治理的體系,對於規則要非常清晰;另一個是項目管理,做到有效追蹤和良好的質量控制。」

所謂東邊不亮西邊亮,中國的網際網路從業者們在調整了策略之後,也在等待機會找到下一片藍海。

(作者:陶力 編輯:張星)

相關焦點

  • 印度封禁了另外 47 款中國應用;嗶哩嗶哩推出手機視頻剪輯 app 必剪
    印度封禁了另外 47 款中國應用,未來或有更多 app 受影響 印度此前以中國公司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為由封禁了59 款由中國公司開發的應用程式,據 TechCrunch 報導,今天該國又禁用了另外 47 款 app。
  • 印度再禁118個中國APP,他們手機裡還有軟體可用嗎?
    (圖源:NDTV)加上前段時間印度封禁的59款APP,截至目前印度至少封禁了177款中國手機APP。另據印度媒體報導,在今年7月份印度就已將275個中國APP被納入所謂「特別監控清單」,其中就包括昨天被封禁的PUBG等APP。
  • 118款中國App遭印度封禁,失去三億玩家的遊戲大廠陷「出海迷途」?
    9月2日,印度政府宣布,將封禁118款中國APP。自6月底至今,印度已經封禁了224款中國APP,莫迪政府對中國軟體的封禁政策,導致大批中國公司出海頭部遊戲在印度下架,包括吃雞遊戲絕地求生手遊《PUBG Mobile》與《PUBG Mobile Lite》。
  • 封禁中國59款APP後,印度要求上交原始碼!亞馬遜:準備退出印度
    近期印度地中中國製造的事情也鬧得沸沸揚揚,人盡皆知,而且印度的手機應用市場上還 出現了一款特殊的APP,可以一鍵檢測並且卸載手機上,所有的中國軟體,印度官方也下架了59塊來自中國的APP,而原本來說,這對印度的APP市場是好事,這些產品下架造成的APP空缺是很好的一個機會,可印度人的吃相太難看了
  • 印度網友:禁用中國59款軟體app,能讓中國的科技發展後退十年
    6月29日,印度以中國軟體app存在安全問題為由,宣布在印度境內禁止使用TikTok(抖音海外版)、UC Browser(UC瀏覽器海外版)和微信在內的59款軟體app,這樣的禁令一出,不僅讓中國老百姓感到吃驚,同時也讓印度老百姓很「受傷」!
  • 印度禁用59款中國App 印媒:很多創作者將失業
    6月30日,據環球時報援引印度媒體報導,印度電子信息技術部29日宣布,將封禁59款中國應用。這份封禁名單中囊括了印度市場上較為知名的中國背景的網際網路應用。
  • 最擔心的事情已經發生了,為印度疫情祈禱
    並且,塔拉維貧民窟是亞洲最大的貧民窟之一,佔地僅2平方公裡,卻有8.6萬套簡易房,共生活著100 多萬人。平均上千人共用一個廁所,超過70%的廁所沒有水。目前,孟買市政府已封閉該貧民窟部分區域,由警方執勤,並派人對房屋「噴灑鹽酸」消毒,以及派出150名醫生對這裡的居民進行體溫排查。
  • 39款手遊陣亡,中國遊戲廠商難逃印度「毒圈」
    作者丨桂志偉編輯丨朱濤偉印度又搞事情了。北京時間9月2日19:00,印度主流媒體ET和ANI報導,印度IT(電子與信息技術)部再次發布針對中國的禁令,要求禁止118個以上的中國應用程式。這也是繼6月29日(59款),7月27日(47款)宣布禁用中國App,印度政府打壓中企的新動作。
  • 印度禁用59款中國App,遊戲《CoK》、《無盡對決》在列
    59款來自中國的App。根據相關文件的聲明,這個決定是「為了確保印度網絡空間的安全和主權而採取的針對性舉措。」在被禁的59款App中,大部分都是在印度大受歡迎的中國應用,包括TikTok(抖音)、Shareit(茄子快傳)、UC瀏覽器和UC新聞等,受影響用戶總數超過5億。
  • 封殺中國App,排擠華為中興,印度在賭自己的明天
    TikTok被禁,印度網紅吉特的第一反應,是擔心有人會為此自殺。 吉特在TikTok上有超過1000萬粉絲,她用15秒短視頻做勵志演講,為超過100萬貧民窟居民教授英語。她特意放棄了桑吉塔·賈因的本名,希望人們能忽略種姓、社會和經濟背景。
  • 淺談印度教育的人才流失:印度留學生在美國矽谷,比清華畢業生多
    和中國的清華北大一樣,印度教育也面臨人才流失的問題。 我國著名教授金燦榮曾在一次訪談節目中提到,美國一直在全球將近76億人中大量收割人才,根據加州教育部門統計數據顯示,從1978年到2015年,光加州矽谷就收割了將近2萬名清華大學畢業生,小小一個矽谷就吸引這麼多精英,整個美國豈不是更多,真的是令人無法想像。
  • 李光耀晚年預言:日本變平庸,歐洲成配角,印度困難多
    隨著日本生育率的持續下降,供養一名年長者的人數由1950年的10名已經減少到現在的2.8人,按照這種趨勢,預計到2060年可能會減少到1.3人, 到那時,日本的年輕人將無法承受這樣的負擔,很有可能會選擇離開。日本若不解決人口老齡化所帶來的種種問題,發展前景必將變得十分暗淡,從一個經濟強國變得平庸起來。
  • 印度科技企業擔憂中國報復,專家:印度根本無法與中國脫鉤
    印度《明特報》網站7月1日發表題為「印企在華子公司受困於交火」的文章稱,隨著印中關係日益緊張,印度對中國經濟報復的後果正令在華印度科技企業焦慮不安。專家表示,為在華跨國公司服務的印度軟體服務提供商或將喪失有關項目,並影響相關投資。
  • 印度封殺中國APP,是為了國家安全嗎?
    總之基本涵蓋了所有中國在印度做得有聲有色的APP。簡單說說這件事。1,印度這次封殺,是為了國家安全嗎?不是的。因為如果印度真的是為國家安全考慮,那最先做的,應該是和上述企業溝通,發通告,要求這些軟體,配合印度政府。該獨立數據的獨立數據,該搞審查的搞審查,該怎麼本地化怎麼本地化。
  • 1900000噸,中國超過越南成最大買家,進口印度鋼鐵暴增759倍!
    今年以來,印度在經貿政策上逐漸走向封閉,印度的貿易普遍被認為可能受到衝擊。然而,讓人意外的是,新財年上半年,印度鋼鐵出口量猛增,中國成為了印度鋼鐵的最大海外買家。這是怎麼回事呢?根據統計數據測算,今年1-9月份,我國粗鋼表觀消費量7.69億噸,同比增長8.94%,增幅比1-8月份擴大1.7個百分點。即便在國內鋼鐵企業積極增產的條件下,中國鋼鐵產需之間仍然存在一定缺口,需要一定數量的進口予以滿足。
  • 中國網際網路公司的印度公敵
    9月2日晚,印度政府以「損害印度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威脅印度國防、國家安全和公共秩序」為由,宣布封禁118款中國公司研發的手機App。其中包括在印度受歡迎度極高的手機遊戲「絕地求生」(吃雞遊戲),以及微信讀書、百度、手機淘寶、優酷等。至此,印度政府已禁用224款中國App。
  • 印度千萬粉絲大V吐苦水:沒有中國APP將失去收入來源
    印度宣布禁用59款中國應用程式後,引發輿論反彈。多名在社交平臺Tiktok上擁有上千萬粉絲的印度大V用戶「大吐苦水」,因為禁令讓他們失去了主要收入來源。印媒稱,這項禁令對印度人來說是一個巨大衝擊,最終將影響數百萬人的生活。
  • 印度布料的競爭力:來自中國、義大利還有德國織造業的壓力
    蘇芮雅·法若奇估計,16世紀晚期安納託利亞的棉布生產在4200到7000噸之間,相當於1300至3500萬碼布料。這大約相當於17世紀末從印度經陸路商隊貿易進入奧斯曼帝國的布料的五分之一到一半。這一數量,同荷蘭東印度公司(VOC)和英國東印度公司(EEIC)17世紀末巔峰時期每年為歐洲進口的120萬匹布料大抵相等。
  • 印度禁用59款中國App究竟是怎麼回事?
    今日,根據《環球時報》印度當地媒體的報導稱,在6月29日(昨日)印度政府印發的一份新聞稿中提到,印度電子信息技術部宣布,印度當地將禁用包括TikTok(抖音外海版)、微信、微博等59款中國應用。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 印度再次禁用中國APP:釘釘等43款應用中招 中使館回應如此
    據悉,11月24日,印度電子和信息技術部發布公告,宣布禁用全球速賣通、釘釘等43款中國背景手機應用程式,這讓中國企業在印度市場再次受到不公平對待,引發國際熱議。印度再次禁用中國APP 中使館回應自6月印度封禁59款中國App之後,印度將實施更嚴峻的封禁政策,印度宣布再禁用118款中國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