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了阿富汗戰爭進程的武器裝備:「毒刺」飛彈

2021-01-09 戰爭事典

「潘傑希爾的雄獅」馬吉德驕傲地說,阿富汗必須擁有兩種東西:《古蘭經》和「毒刺」飛彈。

「毒刺」可攜式防空飛彈,代號為 FIM-92A,是美國陸軍研製的一種單兵可攜式防空飛彈系統,是在「紅眼睛」防空飛彈基礎上改進而成的。簡言之, 「毒刺」可以跟蹤飛機尾部排出的熱氣尾流,對敵機實行全方位攻擊。作為美國第二代可攜式防空飛彈,「毒刺」設計使用一個更靈敏的導引頭並擁有更好的動力學性能,增加了迎頭交戰能力和一個綜合「敵我識別」(IFF)系統。

1985年,美國國會中的民主、共和兩黨都贊成向阿富汗遊擊隊提供「毒刺」飛彈。美國國會參議院情報委員會委員於1985年 6 月訪問巴基斯坦後即發動遊說,要求增加對阿富汗遊擊隊的援助,最後的裁決權到了裡根總統那裡。1986年初白宮舉行的一次會議中,美國中央情報局撤回了反對提供「毒刺」飛彈的意見。在所有重大的反對意見消除後,裡根籤署了一份決定性備忘錄,為供應「毒刺」消除了最後障礙。

威爾遜與埃弗拉考託斯開始大量向通用動力公司訂購「毒刺」飛彈,為此威爾遜特地趕到巴基斯坦白沙瓦,向阿富汗遊擊隊通報了這個好消息。「毒刺」飛彈的操作並不算太簡單,美國陸軍訓練說明書中指出,射手必須經過136個小時「毒刺」系統訓練,才能獲得使用這種武器的資格。為此,美國國防部還通過威爾遜等人將一批退役軍人以民間身份派往白沙瓦,在那裡的阿富汗遊擊隊訓練營中充當教官,教遊擊隊員如何使用「毒刺」。

1986年9月26日,「毒刺」飛彈第一次在阿富汗發射,地點是在賈拉拉巴德一個蘇軍基地附近。阿富汗遊擊隊發射的第一枚飛彈不幸是枚死彈,而且引來了蘇軍3架直升機。阿富汗遊擊隊向蘇軍直升機發射出剩餘的3枚「毒刺」, 結果3架蘇軍武裝直升機全被擊落。當這3架直升機殘骸的照片擺到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威廉·凱西的辦公桌上時,凱西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看上去, 這場戰爭正在進入尾聲。

幾個月後,到1986年底,有100多架蘇軍直升機被「毒刺」飛彈摧毀。蘇軍飛機不得不增加飛行高度,米-24武裝直升機也只好飛得更高以避免危險, 如此對地面的阿富汗遊擊隊的威脅大大降低。

蘇軍警醒了,曾經在阿富汗的天空所向無敵的「雌鹿」米-24開始採取措施對抗「毒刺」飛彈的攻擊。蘇聯人為每架米-24配備了一部L-006白樺雷達告警器,4個ASO-2V02紅外幹擾彈發射器(每個裝32枚曳光彈),發動機艙(主旋翼艙)和尾梁結合部加裝了L-166V-11E型主動紅外對抗機。雷達告警器的2個SPO-15天線分別位於前機身一側和尾槳懸臂邊緣,它們覆蓋機身360度範圍,定位精度約為10度。這種裝備發展自蘇聯強擊機的雷達告警器, 其實並不適合直升機,特別是它對紅外製導的飛彈幾乎起不到告警作用。4個ASO-2V02紅外幹擾彈發射器位於尾梁下部,用來對抗紅外製導飛彈的攻擊,後來這種發射裝置被位於後機身一側的6個相同的發射器代替。後來證明這種幹擾彈直徑太小,燃燒時間和產生的熱量都有限,所以很難引誘「毒刺」一類的紅外製導飛彈。

米-24對抗「毒刺」的另一項舉措是原來廢氣排放管的兩側安裝了紅外抑止裝置。它看上去很像美軍AH-1「眼鏡蛇」武裝直升機的發動機艙,因為其前面有一個長方形進氣口,但是其明顯偏小,實際上它是用於冷卻發動機廢氣的裝置。其前面的長方形進氣口用來吸進較冷的空氣,同發動機排放出的熱空氣相混合,然後再向上方排出混合後的空氣,混合氣體會進入主槳產生的下洗氣流中,很快會散開。這種方式處理後的氣體溫度可以降低至350—400攝氏度。這種裝置可以降低「毒刺」飛彈導引頭對它的跟蹤距離,但是實戰效果似乎並不理想,仍然有不少安裝紅外抑止裝置的米-24被「毒刺」飛彈擊落。

「毒刺」飛彈讓蘇軍頭疼不已,武裝直升機幾乎不可能再為地面部隊提供近空支援。阿富汗遊擊隊將空中伏擊戰術進一步發展,利用顯眼的目標吸引蘇軍直升機,讓直升機落入防空武器陷阱,然後利用「毒刺」飛彈和防空火炮精確射擊。「飛彈+伏擊」成為阿富汗遊擊隊的一種重要技能,一支攜帶有「毒刺」飛彈的阿富汗遊擊隊可以在蘇軍機場附近,對起降中的蘇軍飛機發動攻擊,之後乘坐摩託車或其他小型車輛迅速逃離。

面對這種戰術,米-24武裝直升機有了一項新任務,蘇軍飛行員將其戲稱為「奮不顧身的馬特索洛夫」。馬特索洛夫是蘇聯衛國戰爭時期一位偉大的英雄,這名年輕的士兵用自己的身體堵住前方德軍碉堡的機槍射擊孔,掩護後面的同志們向前衝。他的事跡後來直接感召了中國的黃繼光,使他在朝鮮戰場上做出了同樣英勇的獻身行為。米-24的「英勇壯舉」是為了護送蘇軍大型運輸機在阿富汗的機場順利起降,而將自己作為「毒刺」飛彈的誘餌,同時利用遠紅外對抗措施和強大火力,威懾並摧毀阿富汗遊擊隊的攻擊。如果所有措施都失敗了,米-24的飛行員會駕駛直升機飛嚮導彈,犧牲自己以保護更大的飛機。因為在大多衝突情況下,蘇聯的運輸機都缺少對抗措施,蘇聯的民航飛機也曾用作運輸機,它們更是毫無對抗措施可言。這些飛機在阿富汗都遭遇過「毒刺」飛彈。

在喀布爾的一片蘇聯陣亡軍人墓地裡,有一塊插滿了密密麻麻十字架的墓地,那裡埋葬的全是被「毒刺」飛彈擊落身亡的蘇軍直升機飛行員,那片墓地一直被稱為「毒刺墓」。

為此,「潘傑希爾的雄獅」馬吉德驕傲地說,阿富汗必須擁有兩種東西:《古蘭經》和「毒刺」飛彈。

據統計,在整場阿富汗戰爭中,阿富汗遊擊隊共發射了340枚「毒刺」飛彈,命中目標269個,有效率達79%。僅從1986年至1987年的一年時間裡,蘇聯就損失了各型飛機300多架,平均每天一架,價值約合25億美元,再加上陣亡飛行員的培訓費用,總計損失達40至50億美元。

阿富汗戰爭結束後,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都承認一件事:「毒刺」飛彈改變了阿富汗戰爭的整個進程。

本文節選自《帝國的墳場:阿富汗戰爭全史》

相關焦點

  • 阿富汗戰場上大放異彩的「毒針」,美軍FIM-92可攜式防空飛彈
    冷戰開始之後,美國人發現僅靠防空飛彈是無法解決日漸加大的防空壓力的,他們開始尋求一種機動性較為良好、可裝備在地面部隊的防空武器,經過多次大量嘗試後,FIM-92毒刺可攜式防空飛彈出現了。八十年代服役至今,該型防空飛彈已經累計產出超過70000枚,有效緩解了美軍的防空壓力,據了解世界各地目前已經有兩百多架軍用飛機被「毒刺」擊落了。
  • 蘇阿戰爭珍貴照片:阿富汗民兵裝備一覽,靠這些是如何擊退蘇軍的
    從1979年12月蘇軍大舉進攻阿富汗開始,蘇聯的鋼鐵洪流以摧枯拉朽的方式攻佔其重要城市和基地。但這並不代表著蘇軍獲得了勝利,從此蘇聯軍隊陷入遊擊戰的汪洋中。圖為1985年阿富汗三名反抗軍,分別裝備自動步槍與半自動步槍1985年,蘇聯無心戀戰想儘快結束戰事,在當年採取了前所未有的高強度行動對反抗軍進行打擊。但這缺激起了阿富汗全國性的反抗,面對無處不在的遊擊戰,蘇軍已感到力不從心。
  • 外國軍迷提醒解放軍注意臺軍肩扛飛彈威脅,但時代已經變了!
    2019年7月8日,美國政府批准向臺灣出售價值達22億美元的武器系統,包括M1A2坦克和250枚「毒刺」可攜式防空飛彈。據海外媒體報導,這批「毒刺」可攜式防空飛彈應該是BlockI FIM-92F型,屬於美國在上世紀90年代末期的技術。
  • 鴉片與大麻,雙毒奪冠——帝國墳場阿富汗的毒品大國打造之路
    上世紀80年代正是美蘇爭霸時期,因此蘇聯入侵阿富汗後,美國便開始全力支持阿富汗人民反侵略,開啟代理人戰爭的模式,派中央情報局(即CIA)訓練和指導各路反蘇武裝遊擊隊戰鬥,以及提供最新式的武器。儘管美國提供了援助,但有些並不是免費無償的,例如因這場戰爭出名的肩扛式的「毒刺」飛彈,CIA就明確的跟各路阿富汗反蘇武裝遊擊隊表示,需要花錢購買,不會無償贈送。遊擊隊頭頭們聽了直翻白眼,這不是逗我們玩嗎?本來就窮得沒飯吃,哪來的錢買這些昂貴「毒刺」飛彈。
  • 被單兵飛彈打怕了!只有經歷過生死的飛行員,才敢這樣玩命降落
    在蘇聯進攻阿富汗時,由於美軍支援大量武器裝備給阿富汗遊擊隊,造成了蘇聯軍隊的不小傷亡,其中美國大量支援的毒刺肩扛式單兵防空飛彈,更是對蘇軍直升機以及運輸機造成嚴重打擊,有數據統計在阿富汗戰爭中,遊擊隊使用的毒刺飛彈擊落蘇軍戰機的機率高達79%。
  • 惱羞成怒,土耳其向俄羅斯蘇-34戰鬥機發射毒刺飛彈
    俄羅斯空天軍一架蘇-34戰鬥轟炸機在飛越期間,被土耳其毒刺防空飛彈鎖定,不過蘇-34戰鬥機飛行員反應很快,在收到告警信息後立刻進行高動機並拋撒紅外幹擾彈,最後毒刺飛彈的攻擊沒有得逞。飛行員本月21日,土耳其支持下的武裝分子利用可攜式防空飛彈攻擊俄羅斯戰機,從流出視頻可以清楚看到武裝分子向空中蘇-24戰鬥轟炸機發射了疑似毒刺防空飛彈。
  • 武裝直升機的天敵:自行高射炮、單兵防空飛彈、野戰防空飛彈等
    武裝直升機,自誕生之日起,就在戰場上發揮了非常大的作用,美軍裝備的AH-64阿帕奇武直,目前為止,是全球性能最為卓越的武直,參與了海灣戰爭、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等,具備豐富的實戰經驗,成了全球最暢銷的武裝直升機。
  • 曾參加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裝備大量美制武器
    新加坡空軍曾經裝備過獵人式、A-4SU、F-5系列、E-2預警機等型號,長期以來都是引領東南亞空軍的軍隊。新加坡空軍軍旗新加坡空軍參與實戰是在2000年以後,參與了2004年至2008年的伊拉克戰爭中的部分行動;2007-2013年在阿富汗部署了500人協同多國部隊行動;2014年以來至少有1架KC-135加油機在中東協同美軍打擊恐怖主義。
  • 盤點改變戰爭歷史的十大武器,中國佔兩樣
    沒有武器的戰爭會是什麼樣子?歷史上貌似不是很多,而且肯定更和平。但是哪種武器最有影響力呢? 10.AK-47 如果我讓你說出你腦海中第一槍的名字,估計很多人想到的是AK-47。這是因為它是歷史上生產最廣泛的槍,總共生產了1億支槍,目前存在著7500萬支。
  • 阿富汗戰爭每年耗資450億美元,購買的一武器備受士兵喜歡
    五角大樓宣稱目前在阿富汗大約有16000名美軍,每年將耗資450億美元,其中美軍自己為130億美元,阿富汗軍隊是50億美元,7.8億美元為經濟援助,其餘的都用於後勤支援保障。給阿富汗軍隊的50億美元有一部分是從美國購買武器裝備用於指揮,作戰和巡邏等任務;5.43億美元訂購了440輛MASV裝甲車就是其中的一個項目。首批240輛MASV裝甲車已於2012年6月抵達阿富汗,其餘的將陸續裝備到阿富汗軍隊;該車是以M1117裝甲車為基礎開發的。
  • 阿富汗和平進程日前邁出重要一步
    近日,阿富汗政府和塔利班方面表示,雙方已經達成推進和平談判的初步協議,就政治路線圖和全面停火制定了談判規則和步驟。這是雙方自阿富汗戰爭爆發19年來達成的第一份書面協議,承載著阿富汗實現和平的希望。阿塔和談之路並不平坦。
  • 簡單、結實、耐用,阿富汗戰爭中蘇軍主要裝備的輕兵器
    1979年,蘇軍入侵阿富汗。儘管蘇聯能夠控制阿富汗政府及關鍵城市,但不能有效對付在阿富汗鄉野活動的阿富汗遊擊隊。遊擊隊的伏擊和偷襲不斷對蘇軍造成傷亡。雖然蘇聯有後備人員可以替換傷亡者,這場戰爭還是因付出與收穫嚴重不成正比而難以繼續,最終,蘇軍被迫撤離阿富汗。
  • 飛彈不夠用,美國為啥攻打阿富汗?倉促開戰的背後有貓膩!
    但是2001年的阿富汗戰爭,美國只準備了不到一個月,就倉促地發起了進攻,戰爭打到一半才發現飛彈不夠用。堂堂世界霸主,為何犯下如此低級的錯誤呢?其實,背後是有貓膩的。01倉促開戰從1980年開始,美國連續打了海灣戰爭、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利比亞戰爭等等,幾乎每場戰爭都要準備半年以上,唯有阿富汗戰爭是個例外
  • 世界上最優秀的自行防空武器:裝備40多個國家,參加過20多場戰爭
    如果要評選世界上最優秀的自行防空武器,前蘇聯的ZSU-23-4"石勒喀河"自行防空炮無疑是最熱門的投票對象。5.黎巴嫩內戰1975-1990年 6.安哥拉內戰1975-2002年 7.西撒哈拉戰爭1975-1990年 8.利比亞-埃及戰爭1977年 9.歐加登戰爭1977-1978年 10.阿富汗戰爭1979-1988年
  • MGS系列武器大百科全書:MGS1武器考據
    In Game:遊戲中Snake在通信塔B頂使用毒刺飛彈與Liquid駕駛的雌鹿武裝直升機對決,也是最後用來摧毀Metal Gear REX的主要武器。當然,也可以在電子幹擾手雷用盡的情況下拿來擊毀牆壁上的自動機槍。
  • 美國人深陷在阿富汗舉步維艱,那麼美國在阿富汗究竟在打什麼?
    這場襲擊徹底改變了美國國家利益和對外戰略,防止對美國本土的進攻,成為了美國利益所在。反恐則成為美國對外軍事行動的主要方向。美國政府認定這次襲擊事件的幕後黑手是賓拉登領導的蓋達組織,向賓拉登藏身之所,阿富汗的塔利班政權發出最後通牒,要求其交出賓拉登及其蓋達組織,但遭到塔利班的拒絕。戰爭的導火索就此點燃。
  • 美國步兵班裝備步戰車,反坦克飛彈都是標配
    戰爭中通常會以一個步兵班,或者是一個機械化步兵團為單位,對敵軍殘党進行清剿。這也是我們經常能在影視劇中看到的畫面,一般情況下會以美國軍隊為主,畢竟這個國家擁有全球最強大的科技實力,甚至還擁有全球最先進的武器裝備。
  • 從阿富汗戰爭來了解,美國為何總是陷入戰爭泥潭?
    其實塔利班曾經和美國有過非常好的關係,在蘇聯入侵阿富汗期間,塔利班基本成為了美國的準盟友,CIA跟其交往頻繁,並為其提供了大量的武器裝備用於抗擊蘇聯入侵,直到現在塔利班都還在說當年CIA承諾的武器裝備沒有給完,還想「要帳」。
  • 那些年,從各種渠道引進的武器裝備之——羅馬尼亞
    冷戰期間,羅馬尼亞作為蘇聯的東歐盟國,很自然能獲得大量先進武器裝備。不同於其他依賴性特強的小國,羅馬尼亞具有鮮明的民族意識,再加上國力不弱並不完全聽從於蘇聯。這種背景下對外關係也有很大的獨立性,和當時北約中的法國很類似,由於裝備了大量蘇制武器裝備對於急需外部技術來源的中國具有相當大吸引力。
  • 美軍打包撤離,戰爭成本不成正比:塔利班RPG火箭20美元一枚
    各個國家的軍事特遣隊大多坐在防禦良好的軍事基地上,同時在阿富汗遭受相對較高的損失。英國空軍準將卡爾·斯科特說,美國陸軍在其他國家至少殺死了2400人,其中在阿富汗有1100人甚至更多。這與塔利班進行了將近二十年的戰爭,值得回顧的是,美國在這場戰爭中已經花費了超過一萬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