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消失的老手藝,見過3個以上的就說明你老了……

2020-12-19 騰訊網

手藝,是一種生活。

說到手藝人,在懷化年輕人腦海裡浮現的第一個印象,或許是童年裡期待了很久才流動到村裡的米泡師傅;

或許是生於街頭,曾經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便利的修鞋挑子、剃頭匠;

或許是號子聲悠揚穿巷的「磨剪子嘞戧菜刀」和修洋傘的慈祥老爺爺……

這些以街頭為生的老行當,隨著時代的發展漸漸淡出了我們的視野。

這是個適合回憶發酵的冬日,讓我們走過記憶裡的懷化,探尋這些堅守在城市角落的街頭手藝人,用文字記錄下他們留給懷化的煙火印記。

01 修 鞋 匠

「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

以前鞋子壞了,首先想到的是補補還能穿,所以大街小巷有很多補鞋師傅。小時候特別調皮沒幾天就能把鞋底穿破,就會被媽媽拎著耳朵到東港菜場旁邊的修鞋攤,脫掉鞋子趕緊讓師傅來幫我修理。

一個簡陋的鋪子,一張陳舊的木箱子,一些零碎的工具,再加上臺補鞋機和打磨機,這些就是老鞋匠工作的全部。但說到底還是要靠修鞋匠們自己的技術,叮叮鐺鐺一頓操作,他們用一雙巧手,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能讓舊鞋煥發新顏。

現在想要補個底修個鞋只能到菜場旁邊尋找老手藝人,很多人的鞋多得穿不過來,修鞋匠自然也少了。

02 鎖 匠

修鎖配鎖在十年前的街上還是每走幾步就能碰見一個的吃香行業。

圖源|大懷化APP網友鹿小瑩

我們大多數人記憶裡的鎖匠是在雜亂的鋪子,用著老舊的打磨機,穿著沾滿油汙的工作服。之前熱鬧的沈家門小巷裡,師傅嫻熟的拿起一枚鑰匙放進機器,認真地比對著齒口,來回調整機器齒輪。中途一言不發,隔著老花鏡片專注著手上的活,嗡嗡的聲響中,一把新配的鑰匙便展現在眼前。

鎖鋪在現在的境地處於一個不會被取代但是已經被時代冷卻的角色。隨著時代的更迭,大多人家都裝上了智能鎖,使用指紋、密碼、門卡就能開門。配鑰匙的少了,攤位也就變得冷清。

03 彈 棉 花

「嘡——嘡嘡——」清脆的弦響聲,一片片柔軟的棉花似雪花般在弓弦上舒展著。孩子們最愛看的就是這種場面,趴在旁邊不願離開,看得津津有味。但大人們總是會趕著小孩們走,怕身上沾滿棉花。

隨著一聲聲的弦響,一股暖意湧上心頭,冬天又有暖和的被子蓋咯!

現如今,想要在懷化找到一家彈棉花店坎比大浪淘沙。然而無論經濟怎麼發展,這項古老的彈棉花生活風貌卻是永遠都無法用高科技來替代的,它依然存在一代人的記憶裡。

04 磨 刀

一把菜刀多少錢?8塊、88塊、888塊…

磨一把菜刀多少錢?也就5塊起步…

圖源|大懷化APP網友東海蓬萊

還記得小時候,坐在家裡常能聽到磨刀人走街串巷的吆喝聲。喜歡看著磨刀人變魔術,把一把鈍到不行的刀變得鋥亮。

一塊磨刀石一碗水一份手藝,這就是磨刀人全部的家當。

但有時候被看見,就是一種價值。

05 土 味 爆 米 花

隨著「嘭」的一聲巨響,一片白白的蒸氣升騰起來,眼尖耳尖的孩子就知道,又有好吃的東西吃了。

打爆米花的人不用吆喝,那「嘭嘭」的響聲能把孩子們吸引過來,小夥伴們拿著盛玉米粒,年糕片,大米的碗,自帶柴火,一個挨著一個排著隊。等到自己的出爐,抓一把放嘴裡,來不及品味,幸福已溢於言表。

正是有了他們,懷化這座城市的市井味、煙火氣才得以延續。

他們或出於生計,或出於興趣,或只是維持一種生活習慣,一個人,一門手藝,就是一輩子。

高樓大廈取代了過去的寬窄小巷

換新取代了修補

老手藝人們漸行漸遠

大多早已沒了蹤跡

但記憶力的畫面,永遠不會忘記

在懷化哪裡還可以看到這些手藝人

在評論區一起聊聊吧!

來源:大舟山APP本文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聲明: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繫,若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

相關焦點

  • 浙江舟山即將消失的老手藝,見過3個以上的就說明你老了……
    說到手藝人,在舟山年輕人腦海裡浮現的第一個印象,或許是童年裡期待了很久才流動到村裡的米泡師傅;或許是生於街頭,曾經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便利的修鞋挑子、剃頭匠;或許是號子聲悠揚穿巷的「磨剪子嘞戧菜刀」和修洋傘的慈祥老爺爺……這些以街頭為生的老行當
  • 即將消失的41個老物件,見過8樣說明你已經老了!
    即將消失的41個老物件,見過8樣說明你已經老了!2、黑白電視機那個年代一臺黑白電視機是最昂貴的奢侈品即便是滿屏幕的雪花,也依然很開心3、搪瓷杯一個搪瓷杯記錄了一個時代的變遷也見證了一代人的成長4、縫紉機
  • 國內已經消失的10個合資汽車品牌,都見過說明你老了
    直到今天,豐田、本田、通用、大眾、BBA等,合資車品牌都順風順水,每年賺得盆滿缽滿,同時也有不少品牌因為競爭力不足或其它原因被迫退出國內市場,甚至有些品牌徹底消失在歷史長河中。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了解下國內已經消失的10個合資汽車品牌,都見過說明你老了。
  • 山東老木匠「阿木爺爺」爆紅,老手藝自有高光時刻
    山東老木匠王德文最近在網上紅遍海內外,被稱為「阿木爺爺」。他不用釘子、膠水,一榫一卯做出魯班凳、木拱橋、會行走的小豬佩奇等木器,讓中國傳統木工技藝綻放出令中外人士驚嘆的光彩。見7月27日《人民日報》海外版百萬粉絲、上億流量,「阿木爺爺」因製作了由42根榫卯稜、4根榫卯柱、1個榫卯基,外加27道鎖環環相扣構成的世博會中國館模型,被網友譽為「當代魯班」,不僅引發國內關注,更讓國外網友嘆為觀止。王德文與他製作的世博會中國館模型木工手作,最見匠心。老手藝屬於「慢生活」,散落在不緊不慢的時光裡,講述著市井生活的美好。
  • 回憶丨彭水慢慢消失的40樣老物件!你見過哪些...
    回憶丨彭水慢慢消失的40樣老物件!你見過哪些...... 上了歲數的彭水人都有個習慣就是家裡被淘汰的老物件都不捨得扔總覺著還有感情這些老物件你認得多少?見過8樣以上的暴露年齡了
  • 四款老古董的摩託車,碰上一個就說明你老了,很多年輕人都沒見過
    ,這四款老古董的摩託車,碰上一個就說明你老了,因為很多年輕人都沒有見過!第一個就是鈴木王GS125,鈴木摩託車到現在還是市場上比較受歡迎的一個品牌,而這款鈴木王GS125更是被稱為神車,價格高達3萬元,這在摩託車裡算是豪車界級別了,而這款摩託車的動力就是一大優勢,摩託車的聲音比較地低沉,加速也是比較快的,在當時就是神車的代表,但是現在,隨著摩託車的限行,鈴木王GS125就很少見了,而且現在國產的鈴木王GS125隻要七八千就能買到,質量和動力還是和以前一樣的
  • 高價回收:即將消失的「4種老物件」,圖一有收藏價值
    在以前,農村的經濟條件並不好,大家沒錢買新衣服,新襪子,自己的服裝穿了又穿,補了又補,實在破得不能穿了,他們才會換新的,這個鞋撐子是那個年代的老物件了。目前這種鞋撐子已經沒有人用,農村也幾乎看不到它的身影了,很多80,90後可能都沒見過鞋撐子。如果你家裡有這種東西的話,一定要保存好,說不定還有升值的空間呢!
  • 老西安修表匠:他們,快消失了!
    對於城市來說,隨著時間悄悄消失的,不僅是擁擠的人潮,還有一些「老手藝」。我們遇見了3位在西安修表的「老師傅」,他們在鬧市僻一隅,孤單而又燦爛的「修復著時間」。    換個錶帶,清洗保養個手錶,都是分分鐘信手拈來的事情。  「我從小就是在這零件堆裡長大的,那鐘錶拆了裝裝了拆,早就已經琢磨出了味道。你說這放大鏡能看多清楚?哪個洞配哪個零件,一般靠眼睛,一般得靠感覺。為啥我爺那麼大了還能修表?就是感覺!」
  • 即將失傳的老手藝:鐵匠
    鐵匠也是一門古老的職業,也是一門老手藝,他們以鐵為原料,靠一把小小的鐵錘打造出各式各樣的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品來養家餬口。世上有「三苦」:撐船、打鐵、磨豆腐。「錘下生碧玉,爐內煉黃金」,這是對打鐵的讚美,點火、燒炭、下料、捶打、淬火……鐵匠鋪內捶起捶落,鐵花四濺,滿屋飛舞,讓人感受力量的魅力。
  • 尋訪淮安日漸消失的老行當·修鞋匠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修鞋算是個不錯的手藝,一位修鞋師傅的手藝撐起一個家庭不算問題。沒有明顯的招牌,無需任何吆喝,一臺修鞋機就是修鞋師傅們的共同標識。一個小攤位,一擺就是24年!而隨著歲月流逝,這一老行當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只有為數不多的修鞋匠秉著對老手藝的堅持,任然堅守在街頭巷尾,周師傅便是其中的一位。24年的風雨滄桑仍遮不住他眼裡的溫柔,手中的活熟練有勁兒,布滿傷口的雙手託著鞋子,偶爾抬起頭和來往客人閒聊幾句,一臉笑意。
  • 逐漸消失的傳統老手藝,磨剪刀
    如今我們的生活越來越現代化 從前那些老手藝也就逐漸遠離我們的生活 但小編也是希望 傳統的手藝能夠被保留
  • 太原這家理髮店,帶你穿越到半個世紀前
    太原這家理髮店,帶你穿越到半個世紀前 龍城太原
  • 王際昌:堅守紅對蠟的老手藝
    製作好一支蠟燭,根據大小需要40分鐘到2個小時不等,一天可以生產一噸。從今年10月份王際昌就開始制蠟,一直忙到小年,三個月可以製作100多噸大紅春節對蠟,產品遠銷臨沂、濟南、濰坊、泰安等省內地區。「上世紀80年代初,本村村民大部分都做蠟燭,每年出了正月就開始幹活,一直忙到收麥,接著再從8月份幹到年底。」
  • 5部「暴露年齡」的國產特攝片,你若看過2部以上,說明已經老了!
    5部「暴露年齡」的國產特攝片,你若看過2部以上,說明已經老了! 第3部:《五龍奇劍士》 主演了《夏家三千金》、《九州天空城2》的徐正溪,其實還演過特攝劇,你敢相信嗎?
  • 貓咪「伸懶腰」的含義,知道3個以上,就說明你愛貓、懂貓
    飼養貓咪過程中,寵主經常看到貓咪出現伸懶腰的動作,那你知道貓咪伸懶腰有什麼含義嗎?今天就來說一下貓咪伸懶腰的含義,知道3個以上,就說明你很愛貓,很懂貓了!每次貓咪要玩耍或者是要搞破壞時,貓咪其實都會伸個懶腰,做下準備動作,所以寵主下次無緣無故看到貓咪伸懶腰就要注意了。把你真正當主人貓咪只有在安全的情況下,才會伸懶腰,如果貓咪覺得周圍的環境不安全,那貓咪肯定就不會這麼做了。
  • 盤點童年那些經典的動畫片,你看過幾部?三部以上說明你老了
    而下邊的五部動畫片若你都看過,可能你和小編一樣,已經老咯!但這些經典又繼續給小孩子的童年增添了無窮的樂趣,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盤點童年那些經典的動畫片,你看過幾部?三部以上說明你老了一、海爾兄弟這部動畫片主要講述的是海爾兄弟經過探險經歷向人們傳遞科學與人文知識,而海爾兄弟出生在大海深處,他們聰明智慧。
  • 油墩兒,杭州即將消失的老味道
    油墩兒,杭州即將消失的老味道 我和妹妹種的「一點紅」成熟了, 趁著這個好時候, 我們做了杭州老底子小吃油墩子,
  • 【碣石網評】同是老手藝,冰火兩重天
    這兩篇報導提到的「打鐵」和「漏粉」技術都屬於老手藝,歷史悠久。儘管龍家店鎮的粉絲產業實現了工廠化生產,但其基本技術還是從傳統的漏粉技術演變而來,是老手藝的升級版。在昌黎縣及鄰縣的農村,還有很多農戶開設家庭作坊,用手工漏粉,漏出的粉條少部分自用,大部分拿到市場上出售,增加收入。現在城鄉市場上出售的粉條大部分是純手工製作。
  • 馬上要消失的幾種文具,你還記得幾個?最後一個你肯定沒有見過!
    馬上要消失的幾種文具,你還記得幾個?最後一個你肯定沒有見過! 3.鉛筆芯 當自動鉛筆流行的時候,最常問的一句話就是你用0.7的還是0.5的呢?其實這兩種我都有!
  • 逐漸被人遺忘的老手藝——彈棉花
    城市中更是已經見不到這樣的傳統手藝了,只有較為偏僻點的地方才能見到一、兩個這樣的老藝人。雖然這樣的老手藝已經不多見,但是很多老人都對彈棉花有著很清晰的記憶,甚至有些老人更是那個年代彈棉花的一把好手。那時彈棉花對孩子而言也有特殊的魔力,隨著一聲聲弦響、一片片花飛,最後把一堆棉花壓成一條整整齊齊的被褥,好像變魔術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