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 林 簡 歷
侯林,1960年生於吉林市,祖籍山東。1982年畢業於魯迅美術學院,現任上海第二工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上海市美術家協會會員、上海市浦東新區美術家協會理事;著有《設計速寫》、《人物範畫速寫》、《現代漫畫設計與欣賞》、十八個月考美院《藝術設計》等,作品多次參加全國美術大展。
記者:您是什麼時候開始愛上繪畫藝術,又是怎樣走上這條道路的?
侯林:我對繪畫的迷戀和大多數同道一樣,萌芽於童年,一路順風順水,直至耳順之年。古人以六十為一循環,亦稱為一甲子,在這一循環裡,我一直徜徉在藝術的海洋裡。特別是在沒有電腦的大學時代,我的母校開設了許多繪畫課程,使我能夠接觸許多藝術大師,受到了正規的藝術啟蒙。當時的工藝美術系,除素描、速寫、水彩等基礎課程及專業設計課程外,還開設了傳統繪畫中國畫,包括人物、花鳥、山水等內容,特別是當時對永樂宮原始壁畫的臨摩,著實讓我激動不已,這些都讓我領悟到了中國傳統繪畫的博大精深,讓我深深愛上了這條路。
▲《敦煌壁畫NO.1》規格:170X130cm
▲《敦煌壁畫NO.2》規格:90X60cm
▲《敦煌壁畫NO.3》規格:90X60cm
記者:我看到您的速寫作品很有趣,寥寥幾筆就栩栩如生,這些是您什麼時候的作品?
侯林:這些習作都來自於課堂教學及戶外寫生。我認為,要學好速寫,必須向傳統學習,向大師學習,努力研究前人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努力汲取傳統文化中的各方面營養成分,尤其是中國傳統繪畫裡線描,造型嚴瑾,形神兼備,是世界藝術的寶貴遺產。
記者:您覺得為什麼要學好速寫?這一部分最難的是什麼?
侯林:寫生要體現造型關係,他是學習、消化傳統繪畫,同時也是鞏固繪畫基本功的需要。
搞藝術就應該隨欲而安,繪畫走適合自己的路,才是王道。當然,繪畫要在愉悅自己的同時也要愉悅他人。
速寫畫的是速度,要在較短的時間裡畫出人物形象應該展現出來的特徵,特別是內在氣質和心理是非常困難的,它除了要求畫家本身具備堅實的造形象型基本功外,還依靠畫家瞬間的判斷、長期的繪畫經驗和積累。
▲《人物速寫NO.1》規格:45X30cm
▲《人物速寫NO.2》規格:45X30cm
▲《人物速寫NO.3》規格:45X30cm
▲《人物速寫NO.4》規格:45X30cm
▲《人物速寫NO.5》規格:45X30cm
▲《人物速寫NO.6》規格:45X30cm
▲《人物速寫NO.7》規格:45X30cm
▲《人物速寫NO.8》規格:45X30cm
▲《人物速寫NO.9》規格:45X30cm
▲《人物速寫NO.10》規格:45X30cm
▲《人物速寫NO.11》規格:45X30cm
▲《人物速寫NO.12》規格:45X30cm
▲《人物速寫NO.13》規格:45X30cm
▲《人物速寫NO.14》規格:45X30cm
▲《人物速寫NO.15》規格:45X30cm
▲《人物速寫NO.16》規格:45X30cm
▲《人物速寫NO.17》規格:45X30cm
▲《人物速寫NO.18》規格:45X30cm
▲《人物速寫NO.19》規格:45X30cm
▲《人物速寫NO.20》規格:45X30cm
▲《人物速寫NO.21》規格:45X30cm
記者:您是一個畫家,同時又是一名教師,所以您覺得人們應該怎樣去欣賞人物速寫呢?
侯林:我畫速寫大多是給學生看的,看要從兩個角度去看,一個是物理的,一個是心理的,所謂物理的包括人體結構關係和運動關係,所謂心理的包括人物情感和畫家對情感的發現。教授大學生、研究生要從不同的專業性質出發,動畫專業、設計專業以前者為重,繪畫專業、藝術家最後還要畫出自己,要體現自己的個性,體現自己對不同人物形象的理解。
「筆墨當屬於時代」,這是我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前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進修的時候吳冠中先生常說的一句話,他讓我記憶猶新,同時這也是激勵我們不斷學習,求索創新的一句至理名言。
我認識的侯林老師
文/陳實
2019年學期末的一個下午,我又一次在上海第二工業大學的校園裡遇到了侯林教授。那一天,深冬的暖陽把西面兩排梧桐樹葉子照得金黃透紅,我與他並行在樹下,他微笑著對我說:「陳老師,我明年3月就退休了。」我吃了一驚,立即笑嘻嘻地回答:「這麼快嗎?您還很年輕啊!」我陪著他走到藝術學院樓下,一路聽著他從教38年來的一些點滴記憶,心裡十分感慨。
初識侯老師,是多年前在我一位藝術家朋友的酒席上。那天我這位朋友的油畫展正隆重地舉辦,他也是受邀的朋友之一。在飯桌上得知,他是一位非常有才華的畫家,而且是一位人民教師,在高校教學。匆匆一面,對他的印象很深刻,但回到家只記得他濃重的東北鄉音和桀驁不馴的光頭。
誰又能想到,我博士畢業後,會進入侯老師同一所大學任教呢?但我相信,人與人之間都是因為緣分相遇和相聚。
第一次到侯老師工作室那天,他們藝術學院樓下的紫藤蘿正盛開,淡雅的紫色灑滿兩層灰色的小樓。他的工作室不大,進門就是一張佔去半個房間的畫案,上面堆滿了畫冊、筆墨和一些作品。他招呼我坐下,寒暄過後就跟我講起了他的藝術之路。那一天我才知道,看起來年輕的侯老師比我大21歲,1982年畢業於魯迅美術學院的時候,我才兩歲。他和我講起他的大學時代,那些美好的青春和對繪畫熾烈的愛,我能在他眼睛裡看到對藝術,對人生那種熱情的光,這種光,不是每個人都有。
他一點不嫌棄我年輕,我常常去他辦公室,有時候欣賞最新的畫作,有時候請教一些教學上的問題。他的畫作很容易打動人心,寥寥幾筆就把人給畫「活」了。有時候,我能感覺到畫裡面某個人的快樂或者孤獨,甚至有時那只是一個背影。侯老師告訴我,畫畫是要動腦筋的,內在的氣質和心理比外在那種形似更需要刻畫和把握。令我驚訝的是,雖然他這樣「學院派」,又特別跟得上時代,非常注重藝術與現實的結合,他經常為企業設計包裝和標識,多次獲得全國設計一、二等獎,深受業界好評。他曾為國家冬季運動會設計招貼畫、首日封、吉祥物,曾為金日成讀書紀念館、重慶五洲大酒店等建築設計室內整體風格等。作為教授,他曾任專業帶頭人、研究所所長、校教學督導,非常重視一線教學,不僅專業課程上培養出了眾多高材生,還潛心服務於全校的通識教育,為更多學生提供藝術相關的公選課,這些學生的習作曾在我校進行過展覽,短期成效令師生讚嘆。他曾獲得國家教育部頒發的優秀指導教師獎,並多次獲得校長獎等榮譽。
今年突發的疫情,讓所有的老師和學生只能在網上相聚,侯林教授的光榮退休,我也只能暫時「線上」祝福了。希望作為教師的侯林老師能夠好好休息、享受閒暇,更希望作為大師的侯林老師能畫筆不輟,繼續在藝術的大海裡衝浪,成為我們青年人的榜樣。
本文:陳實/博士/上海第二工業大學副教授
中國國家畫院副院長、著名畫家紀連彬:
侯林的速寫具有深厚的寫實造型能力。通過概括、精練的線條凝固現實生活中瞬間的感受。所繪人物具有鮮活、生動的生命力與藝術感染力;另一方面,他的專業性速寫又很突出,他是通過藝術設計理念的當代性並融入到速寫的語言表達之中,使其情景及對物象的抅勒具有一定的空間和想像力。同時,這也使速寫成為一種語言的擴張變為專業性教學在速寫中成為侯氏風格魅力的集中體現,這也是他近40年教學思想和藝術實踐的成果的一部分。
華東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劉曉麗博士:
侯林教授的繪畫透露出一種妙意自然,一線一色,妙趣橫生;一筆一寫,自然天成。看他的作品沒有絲毫的雕琢與匠氣,那些學院派的基本功訓練都化在他對繪畫對生活的理解之中了。
上海商學院藝術設計學院院長彭才年教授:
侯林教授有著深厚的造型藝術功底,多年來,他在設計教學的同時,筆耕不輟,不忘藝術的初心,創作了許多精彩的素描和速寫作品。其突出特點是以「線」造型,語言精煉,流暢自如,達到言簡意賅、清新脫俗的境界,即使寥寥數筆,卻流露出高超的藝術學養。欣賞他的畫作,既是一次傳統美學意蘊的回望,又是一次現代視覺審美的分享,值得用心品讀。
上海藝術家李林祥:
藝術修養深厚,為人謙和,思路敏捷,做事穩重,這是侯林教授給我的第一印象。我和侯林教授相識,是在一次畫展上,那天和他聊得很嗨,於是就相互留了聯繫方式,再然後就是經常見面聊天。有一次在他學校的工作室看到一幅人物速寫,用筆果斷,線條流暢,結構準確又不失韻味,經過詢問,原來是他畫的,這著實讓我大吃一驚,他畫的太好了,有這樣水準的人還真沒看到多少,打心裡佩服。他畫的人物很生動,神態抓的也非常好,線條疏密處理體現出他的藝術修養,速寫,在他這裡已不是簡單意義上的「速寫」,而是帶有藝術處理的一張畫,一張藝術作品。慢慢的,看到他的畫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喜歡,速寫的高度不用說了,國畫小品也畫的很棒,用筆簡練,墨色變化自然,構圖巧妙,既有傳統的筆墨關係,又有時代感。侯林是設計學院的教授,設計是他的專業,但沒想到繪畫還畫的這樣好,後來又發現他在大三時候曾經臨摹的永樂宮壁畫(局部)、人物白描及他的人物白描寫生,於是我明白了,原來侯老師上學的時候就畫的那麼好,基本功非常紮實,以至於他現在畫什麼都沒有阻礙。期待能看到他更多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