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歲電影25載:馮小剛與他的「馮氏」賀歲片如何走下「神壇」的?

2020-12-22 九卦娛扒

撰文:九卦 圖片來源網絡!

01

1997年

對於國產電影行業來說,註定是特殊的一年。

在這一年,國產電影行業的幾位領軍人物在一個風淡雲輕的日子裡,"密謀"了一件大事。

當時,張和平(時任北京紫禁城影業公司總經理)、韓三平(時任北影製片廠廠長)以及高軍(電影的策劃、宣傳和商業運作人)等人,在高軍的建議下,準備策劃一個內地自己的賀歲片。

為什麼他們這個時候想到要做內地賀歲片呢?

因為在他們"密謀"的兩年前,1995年初,成龍的一部《紅番區》在內地做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直接以賀歲片的形式來宣發,最終效果非常好,在內地賺取3500萬的票房收入。

這對於,之前從年三十到初二不上班的內地影院還有冷清低迷的內地電影業來說,絕對是最大的衝擊和刺激。所以,當時在傳奇電影策劃人高軍的建議下,內地電影從業者的領軍人物張羅了一個飯局,邀請了鄭曉龍、馮小剛和趙寶剛等電影人,一起開了個會。

會上,他們最終確定了國產電影發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內地賀歲檔,時間則定為元旦前後。

02

馮小剛的賀歲時代就此開啟。

零片酬導演卻分帳110萬元。

前面提到了,有三位導演參與,但是,最終馮小剛憑藉著用王朔的小說《你不是一個俗人》改編的劇本《好夢獻給你》被選為內地首部賀歲片的導演。

提到王朔,就不得不說一下,就像馮小剛曾用北鬥星來形容第一次見到王朔的感覺一樣,王朔這個人,是馮小剛導演生涯永遠也繞不過去的指引人。

正是因為有了王朔的推薦,1991年,馮小剛才能進入電視劇《編輯部的故事》做編劇,並為後續聯合鄭曉龍一起執導自己的第一部電視劇《北京人在紐約》打下了人脈基礎,而等該劇播出時,一下子風靡全中國。

馮小剛首次執導便取得這樣的成功,迅速的晉升為名導演。這樣的經歷加人脈使他在沉澱了幾年後,讓他在1997年有了入會的資格,並最終被確定為內地首部賀歲片的導演。

原本準備了《好夢獻給你》《比火還熱的心》《成全你陶冶我》等好幾個名字的首部賀歲片,在張和平的靈光乍現之下最終被定為《甲方乙方》。

這個講述"好夢一日遊"的小品碎片式的喜劇片,在韓三平讓整個北影廠全部項目為這部電影讓路的鼎力支持下,只花了46天便全片殺青。

這部當時只投資了400萬的賀歲片,在1997年12月24日上映後,引發了一場國產賀歲電影風暴,無論是口碑還是票房讓當時做出決定的這波人興奮不已。

最終,《甲方乙方》以3600萬的票房收入,超過成龍的《紅番區》的3500萬,同時,該片也創造了1998年國產電影的最高票房紀錄。

自此,馮小剛開啟了自己"馮氏"賀歲片的時代,而當時0片酬的他,也最終憑藉籌拍前確定的7.5%的分紅比例,入帳110萬元。

03

他的影片常常用小品似的故事編造大悲大喜的通俗樣式將當下中國普通人的夢想和尷尬都作了喜劇化改造最終將中國百姓在現實境遇中所感受到的種種無奈困惑期盼和憤怒都化作 了相逢一笑。——清華教授尹鴻

自《甲方乙方》後,1998年至2000年,馮小剛以每年一部的效率拍攝了《不見不散》、《沒完沒了》、《一聲嘆息》2部賀歲片和一部愛情片。

通過刻畫平凡人的生活,講述都市普通人的悲歡離合,描寫他們對於生活狀態、社會地位還有人生夢想的價值觀。透過小人物的視角,讓我們看到了平凡普通人為了生活不斷的忙碌奔波著,也看到了他們單調的生活和不同的人生境遇。

而通過這三部賀歲片,馮小剛徹底為自己"馮式喜劇賀歲片"的風格夯實了基礎。這三部賀歲片,再加上2001年的賀歲片《大腕》都是屬於"平民式喜劇",《大腕》通過對普通平民進行荒誕化的敘述,實則對現實社會的某些現狀進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這種透過"小人物"視角,看似不經意的調侃中,讓劇中人感悟到現實中的世態炎涼,讓觀眾通過爆笑喜劇的表象,看到人性被挖掘,"病態"現實被揭露。

顯然,這樣接地氣的《大腕》自然受到觀眾的追捧,它以4200萬的票房收入,成為當年年度票房榜第二名,更獲得了業內專業人士的讚譽,最終在第25屆大眾電影百花獎頒獎典禮上,《大腕》獲得最佳影片大獎。

或許,馮小剛覺得此時的自己似乎已"臻於化境",在《大腕》首映禮上,馮小剛一臉孤獨求敗的表情說:"我不拍電影,中國人民還看什麼?"此時的馮小剛是意氣風發、氣勢豪邁的,而當時,他的這句話甚至沒有引發大眾的惡感,畢竟,那個時候,他確實創造了內地賀歲電影的神話。

04

平民式喜劇達到頂峰。

馮小剛電影轉型嘗試。

確定要電影轉型,並不是馮小剛一時"意氣用事",此前愛情片《一聲嘆息》就是他的嘗試之作,只是可惜並不成功,所以,他才又拍了"平民式喜劇"的《大腕》。

有了之前的失敗經驗,這一次,馮小剛轉型初嘗試並沒有過多的去改變其喜劇結構,他只是將鏡頭的視角由平民或轉向知識分子,如《手機》,或轉向高智商人群,如《天下無賊》。

這些嘗試轉型的作品,雖然取得了不少的好成績,但馮小剛似乎並沒有停止他的轉型探索,他從單一視角的轉型開始向更多方面轉變推進。

2006年,《夜宴》上映,這一次他的轉型,沒有得到觀眾的認可,拋棄了"平民式"、"荒誕喜劇"的內核,《夜宴》成了一部沒有故事靈魂,只讓人看到優美畫面和視覺音效堆砌的失望之作。

在受到各路影評人言辭犀利的批評後,原本便善於講故事的馮小剛,再次回歸以故事內核來推動自己的轉型,他開始嘗試不同題材,2007年到2013年,7年的時間,他嘗試了戰爭反思題材《集結號》,賀歲元素的愛情喜劇《非誠勿擾》1、2,紀實題材《唐山大地震》、《一九四二》。

或許,多年來的追求轉型加上外界環境的"幹擾",馮小剛似乎無法再找回初心了,"馮氏"喜劇的風格已經在後期的作品中慢慢被消磨殆盡。2013年,當《私人訂製》上映後,觀眾忽然意識到馮小剛似乎再也拍不出超越之前的作品了。因為在觀眾眼裡,《私人訂製》不就是《甲方乙方》2嗎?

這一次,在《私人訂製》的首映禮上,馮小剛已經沒有在《甲方乙方》首映禮上的那種氣勢了,他僅僅嚴肅地說:"拍喜劇是個積德的事"。

從氣勢豪邁到嚴肅謹慎,從意氣風發到拿自己開刷,16年後的馮小剛已經開始慢慢感覺到力不從心了。

05

"馮氏"賀歲片不再是"靈藥"。

走下神壇符合自然規律。

2015年賀歲檔上映的劇情片《老炮兒》,已經不屬於原來的那個"馮氏"風格了,雖然,它口碑票房都不錯,甚至憑藉此片讓馮小剛成為"影帝",依然只能算是馮小剛賀歲電影時代的"末日"榮光。

《芳華》之後,時隔2年,2019年馮小剛的《只有芸知道》成為票房成績最差的"馮氏"賀歲電影,太過清淡的故事結構,加上濃重的私人化情感,肯定不能在票房和口碑上得到更多觀眾的認可。

當時,在《只有芸知道》票房過億,宣發人員發出一張過億祝賀海報時,馮小剛凌晨在社交平臺上真情流露,那種從字裡行間透露出來的"廉頗老矣"的情緒不禁讓觀者感慨唏噓。

就像馮小剛自己說的那樣,在電影飛速發展的過程中,湧現出來大批的新銳導演,他們擁有更多新穎超前的創意,現今,再也沒有誰可以獨佔鰲頭了,走下神壇符合自然規律,也是早晚的事!

相關焦點

  • 二十年賀歲片簡史:從香港黃金一代到內地百花齊放
    90年代後期:馮氏喜劇在成龍的《A計劃》在內地大獲成功後,內地導演開始看到的希望,2年後馮小剛導演的內地首部賀歲片:《甲方乙方》上映,以400萬成本斬獲3000多萬票房,馮氏喜劇的時代開啟了。馮小剛在《甲方乙方》之前,主要為人所知的作品是《北京人在紐約》,其他都寂寂無名,而《甲方乙方》的成功,才讓馮氏喜劇作為一種風格被觀眾所知。可以說賀歲片成就了馮小剛,而馮小剛也開創了內地賀歲片的時代。
  • 50多部影片集聚,開心麻花代替「馮氏賀歲」,各路人馬一湧而起
    今年12月份,影院出現了很多令人期待的新片,細數一下賀歲檔影片甚至超過了50部,這一情況,讓觀眾們見證了中國電影業超強的修復力,即使前半年業內成績慘澹,但是在之後的一段時間中,各路人馬一湧而起,創作了各種類型的電影,甚至比往年還要活躍。
  • 經典港片賀歲 張國榮周星馳雲集《家有喜事》賀歲片怎麼由來的?
    《家有喜事》港片賀歲高峰 周星馳張國榮大牌雲集 賀歲片怎麼由來的?經典港式賀歲片,賀歲片起源於香港。每逢歲末,演藝圈的巨星大咖就會湊在一起,拍一部花團錦簇喜氣洋洋的電影恭賀新年,期待有個好兆頭啊這些賀歲片中,其中代表當屬黃百鳴的喜事系列。
  • 馮小剛「下海」了
    01 25年馮小剛再度步入電視圈。7月,馮小剛執導電視劇《北轍南轅》的消息曝光,題材是時下話題度很高的都市女性群像劇。這距離他上一次拍劇《月亮背面》,已經時隔23年。馮小剛拍攝電視劇比拍攝電影要更早:1995年的《一地雞毛》是他獨立執導的第一部電視劇——或許是巧合,無論是25年前,還是25年後的今天,電影市場都處於低潮。上世紀90年代,錄像廳、歌廳、遊戲廳如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國內電影市場卻遇冷,電影票房和觀眾人次連年下跌。對比1992年,1993年電影觀眾下降了50億人次,到了90年代後期,年均觀眾人數甚至跌至不足10億人次。
  • 當你拍純情電影《只有芸知道》馮小剛時,你真的相信愛情嗎?
    馮小剛拍攝的《只有芸知道》在賀歲檔折戟。豆瓣得分為6.5分。5天票房剛剛突破1億。他不如同期發布的《葉問4》。前馮小剛製作了第一部賀歲片《甲方乙方》並引起了大量觀眾。該片獲得了雙豐收和百花獎最佳女主角、最佳男主角最佳故事片獎。從此馮小剛和他的馮氏喜劇在賀歲檔中成名。
  • 《私人訂製》引發馮小剛「信任危機」
    還是噁心別人,成全自己  儘管有傳聞說,因為馮小剛的《私人訂製》遠遠低於預期連累華誼兄弟股票跌停,但還是架不住普通觀眾對「馮氏賀歲喜劇」的熱情—該片以5千場左右的排映規模刷新內地首映場記錄,正式起片之後,更是輕鬆超越《小時代》,拿下華語電影首映場票房與人次雙記錄
  • 馮小剛吐槽周星馳:他的電影我去客串,我找他幫忙他不來
    娛樂圈也分為很多利益圈子,京圈是其中比較出名的一個,而馮小剛也是其中比較有名氣的人,且不論他人品任何,至少拍攝了不少優秀的作品,特別是在賀歲片方面頗有建樹。但是馮小剛與周星馳之間還有一段愛與恨,他說,「周星馳這個人不厚道,不會做人!我當初客串《功夫》,幫《長江七號》宣傳。結果我反過來找他幫忙,卻跟我說沒時間!」
  • 致敬經典 原汁原味 《原始傳奇》攜手代言人馮小剛亮相!
    他就是被譽為中國賀歲片之父的導演——馮小剛作為中國當代著名導演之一,馮小剛塑造了眾多經典電影,一路走來斬獲無數獎項,他總能捕捉到生活中的細枝末節、情感,在作品中通過幽默風趣的表達,傳遞給觀眾。他的作品帶有強烈的個人風格,其中以「馮氏幽默」為主要特徵,尤其善於細細打磨京味十足的臺詞語言、場景,把京味電影的韻味原汁原味的呈現在熒幕前。他專注精研電影領域,而且從不設限自己的發展道路,不懼突破。除了導演這個身份外,還是一位非常出色的演員。多次出演電影角色,挑戰六爺一角,演活了一個仗義、有原則、真性情的老北京人,精湛的演技獲好評不斷。
  • 動漫:《五等分的新娘》這部漫畫是如何走下「神壇」的?
    2019年全年,我們見證了一部作品是如何從零開始走上巔峰,然後又如何走向「神壇」的全過程。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聊聊《五等分的新娘》這部漫畫是如何走下「神壇」的。《五等份的新娘》漫畫一開始連載靠著出色的畫風就抓了不少人眼球,早期的黨爭討論非常和平。隨著劇情的展開,和平的討論開始變得暴躁。
  • 中國電影教父——韓三平
    他也是最近20多年來,提及中國電影界發展時,絕對繞不開的一個人物。韓三平曾經擔任過北京電影製片廠廠長,自從1999年出任中國電影集團領導,到2014年退休,他帶領團隊一手將中國電影帶入了商業時代,是我國內地現行的電影票房分帳模式之父,在電影圈內,韓三平有著一個響亮的稱呼:"三爺"。
  • 《只有芸知道》:離開馮氏幽默,馮小剛用平淡演繹最純粹的愛情
    2019年12月20日,由馮小剛導演,黃軒、楊採鈺、徐帆主演的電影《只有芸知道》如期上映。電影上映後,就迎來了觀眾兩極化的評價。有人看後,坐在電影院流淚滿面,情緒久久不能平復;有的人,卻覺得電影陳詞乏味,甚至給出了一星的評價。
  • 他是中國電影圈內「座山雕」,締造中國大片時代,人稱「韓三爺」
    韓三平曾經擔任北京電影製片廠廠長,1999年出任中國電影集團領導,2014年退休,有近40年的電影生涯。他曾多次獲得榜樣中國領袖人物、華語電影貢獻獎等多個大獎。他帶領團隊將中國電影帶入商業時代,堪稱我國娛樂圈「電影之父。」
  • 楊坤獻唱馮小剛賀歲片《只有芸知道》主題曲
    網易娛樂12月6日報導 由馮小剛執導,張翎編劇,黃軒、楊採鈺、徐帆、Lydia Peckham 主演的賀歲電影《只有芸知道》將於12月20日公映。目前電影已開啟預售,並將於12月8日進行超前點映,今年賀歲檔帶最愛的人提前感受溫暖。黃軒楊採鈺約定終生 跨越生死真愛永恆「上癮的幻想不停重複,讓回憶有些入不敷出」,幻想與現實不斷交織,隋東風踏上了一段為亡妻圓夢的漂泊之旅。走過共同經歷的路,初次相遇的緣分、相愛時的甜蜜、新婚夜的興奮,往日的回憶湧上心頭。
  • 《只有芸知道》:馮小剛的這部賀歲片 都是中年人想像出來的愛情
    這部《只有芸知道》,是朋友推薦我去看的,說是特別感人,另一個讓我走進電影院的原因,是因為這是馮小剛導演的片子,想著一個導了那麼多經典賀歲電影的人,再差也應該差不到哪裡去。一直想著可怕的在後面,可是最後當我再問一個路人的時候,他說:你剛才過來的那個就是「鯽魚背」啊。哦,原來就這麼雲淡風輕地走過來了,結果總是跟想像的有差距。影院裡算上我只有六個人,熒幕上隋東風正駕著車疾馳在沿海公路上,楊坤的歌辨識度還是那麼高,紐西蘭的風光的確美,但是我怎麼也融入不進去,一直到電影放映到一半我都在心裡懷疑,這是馮小剛的作品嗎?
  • 同樣為第五代導演,馮小剛和陳凱歌的作品為何不如張藝謀?
    《長城》而走下神壇。 《無極》之後的陳凱歌開始慢慢的走下神壇,雖然有《梅蘭芳》、《趙氏孤兒》這樣相對較好的作品,但是口碑和票房卻不太理想,更沒有讓他重回巔峰。
  • 二十年前的馮小剛和電影圈,竟然是這樣的
    此時的馮小剛正處在人生的第一個高峰:1997年他在大陸電影市場「發明」了賀歲片的概念,三部作品《甲方乙方》《不見不散》《沒完沒了》接連刷新了票房紀錄,他一躍成為全社會的名人。很難想像他那時作為喜劇片導演,是如何把這麼沉重的生活情緒轉化成輕鬆的搞笑橋段和插科打諢的臺詞在銀幕上把觀眾逗得前仰後合。上世紀九十年代末也是大陸電影市場的最低谷。八十年代興盛一時的各類萌芽狀態商業電影:愛情片、犯罪片、戰爭片、都市生活片、武打動作片,在政策管控、市場開放後湧入的美國大片和泛濫的盜版電影三重擠壓下,奄奄一息。
  • 喜劇電影的迷途知返 從《決戰剎馬鎮》上映說起
    曾幾何時,馮小剛的賀歲喜劇幾乎成為中國內地喜劇電影的代名詞。幾年前,青年導演寧浩的《瘋狂的石頭》獲得驚人票房,讓這種局面有所改觀。但隨後興起的小成本喜劇熱,演變為一場山寨惡搞、模仿抄襲、無釐頭鬧劇的泡沫。直到近期《決戰剎馬鎮》的相繼上映,才讓人又看到了內地喜劇片的希望。
  • 楊坤獻唱馮小剛賀歲片《只有芸知道》主題曲 黃軒真情表白楊採鈺
    由馮小剛執導,張翎編劇,黃軒、楊採鈺、徐帆、Lydia Peckham 主演的賀歲電影《只有芸知道》將於12月20日公映。片方最新曝光了楊坤演唱的主題曲《夢之路》MV及「約定終生」版海報,歌曲改編自Bob Dylan的經典曲目《You Belong to Me》。
  • 林錦成攜手李勇昌林德榮攻2021年電影《英雄假期》延續大馬賀歲片
    林錦成攜手李勇昌,林德榮攻2021年賀歲電影《英雄假期》延續大馬賀歲片傳統 。(吉隆坡30日訊)本地導演李勇昌靠劇本打動林德榮,兩人首次聯手炮製2021年賀歲電影《英雄假期》攻賀歲檔。李勇昌不敢去想未來疫情不穩定的因素或影響拍攝,先把現有的解決,希望一個月內順利完成這部100%由大馬團隊拍攝的電影。由晟創娛樂出品、樂盟電影製作,出品人林錦成、許康文監製、李勇昌執導的2021年賀歲電影《英雄假期》今日在Broga Bliss Eco Garden開鏡,參與的演員有林德榮、原騰、林健輝、潘謙樂、石億以及莎妮婭(Layla Sania)。
  • 電影賀歲檔埋伏四大懸念
    首都電影院經理於超則感慨,警匪片檔期過於集中,反映出國內電影市場檔期仍缺乏協調性的弊病。  懸念二  老前輩如何超越自己?  去年賀歲檔,馮小剛苦心經營的《一九四二》票房不如預期,不僅令片方華誼兄弟虧了本,也中止了馮小剛近年來的票房常勝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