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過弓箭你就知道,全身板甲真不適合射箭,西歐騎士近戰也是沒招

2020-12-08 冷兵器研究所

編者按:冷兵器研究所《弓箭手怕近戰?看看戰弓的磅數,讓鄭成功鐵人軍告訴你啥叫弓兵近戰》這篇文章發表之後,又人持有不同觀點,對這篇文章進行了所謂的「闢謠」,認為全身板甲也能射箭,歐洲的騎士老爺也很重視射箭,那麼今天我們就針對這兩點來分析一下。

歐洲的盔甲種類是很多的,與板甲相關的就有全身板甲,四分之三甲,半身甲,和鎖子甲加四肢板甲,布面甲加四肢板甲,半布面甲半板甲等等。其中全身板甲是不適合射箭的,而這種不適合射箭的全身板甲,就是大眾普遍理解的板甲。其他類型都是要麼減少部分板甲結構,要麼是與其他種類的盔甲進行混裝,都不能算是純正板甲,只能算是不完整板甲或是混合鎧甲。同時很多不懂射箭的人對於怎麼才算能射箭,也沒有一個明確的認識,覺得我能大概做出一個類似開弓射箭的動作,就算穿這盔甲也能射箭,這也是不正確的。

首先筆者先針對射箭要領和射箭的姿勢做一個大概的講解。一般人對於射箭所需要發力的肌肉並不了解,很多人以為射箭靠的是手臂的力量,其實並不是。去學射箭的話,入門第一課教練就會告訴你射箭主要靠背肌的力量去開弓。在古代戰爭中使用的戰弓,為了儘可能地增大射程以及殺傷力,所以會儘可能地增大弓的拉力,戰弓的拉力是要遠高於狩獵用的獵弓的。所以比如我國一些朝代不禁相對低拉力的獵弓,但是會禁大拉力的戰弓。畢竟狩獵的話在林子裡因為有樹木遮擋,想要狩獵並不需要很遠的射程,太遠了你也看不到獵物,都被樹擋住了。而野獸也沒有盔甲,不需要考慮破甲問題,所以狩獵用的弓並不需要特別大的拉力就足以完成狩獵的目的。如果只是相對較軟的獵弓,對於姿勢的要求當然也比較低,但是對於大拉力的戰弓來說,姿勢不對發力不對你就很難拉得開更別提穩住射出去。

所以對於戰弓來說,背肌發力非常重要,需要儘量用骨骼支撐住弓的拉力,如果手懸空,那麼僅靠手臂肌肉是根本無法穩住大拉力的戰弓的。只有用力線呈一條直線,這樣肩胛骨、臂骨就可以頂住戰弓的拉力,讓手穩住,從而把箭射出去。這就對盔甲的關節活動能力要求很高,關節活動角度有點受限都難以做到用背肌開弓用骨骼支撐穩住。這自然是沒辦法做到正確的開弓射箭的。而全身板甲的大護肩對於肩關節的限制,就導致了穿全身板甲沒有辦法做到用背肌發力開弓。並且全身板甲的護肘對於肘關節的活動也有一定的限制作用,這就更加導致全身板甲難以射箭。我們都知道槍管越長子彈的初速也就越快,同樣,射箭也是拉鋸越大箭的初速就越高,如果肘關節活動受限,即便可以做到肩背發力開弓,拉鋸也會受到很大影響,無法拉的更靠後。這也是為什麼東亞盔甲採用披膊的設計,同時沒有硬質護肘的原因。

歐洲板甲傳入日本以後,日本人將其進行本土化的改造後稱為「南蠻鎧」。這種南蠻鎧使用了西歐板甲的胸甲,脛甲也仿照了西歐板甲的形制,但是肩甲依然是採用東亞鎧甲的披膊結構,而手臂則使用鎖子甲進行防護,拋棄了西歐全身板甲的護臂。就是為了保證肩肘關節的靈活性,這樣才能夠開弓射箭。有一部分日本南蠻甲小臂也採用了板甲的硬質護臂,但是肘關節也是採用鎖甲進行防護的。同樣,頭盔樣式也沒有採用西歐的護面,這也是為了保證射箭的視野以及開弓後頭盔不會對弓弦造成影響。

所以全身板甲從設計角度來說就根本沒有考慮過射箭問題,這就導致了西歐的士兵想要穿著鎧甲射箭,勢必要對板甲進行改造,比如出現了胸甲上半部使用布面甲,下半部才是板甲的混搭盔甲。這樣相對更靈活的布面甲足以保證肩背的活動不受影響。當然也有軀幹直接穿布面甲,四肢用板甲的混搭盔甲。或者採用鎖甲和板甲進行混搭的配置來保證肩背活動不受影響去完成射箭的需求。步兵穿乾脆卸掉護肩護臂的半身甲也是常態。

如果無視全身板甲不適合射箭這一客觀事實,非要說全身板甲可以射箭,但就有點抬槓了。因為可以射箭和用弓箭作戰差著十萬八千裡呢。比如上圖中,船上穿全身板甲一名戰士就拿著弓看起來像在射箭。但實際上畫師對於細節的描繪還是非常寫實的,很好的表現出來穿全身板甲拉弓姿勢的彆扭,以及全身板甲對於關節活動受限的情況。顯然,這名戰士根本拉不滿弓箭。注意旁邊穿紅色布面甲的弓箭手,開弓根據弓弦角度來看在耳部靠後一點點的位置,但是那名穿著全身板甲的戰士即便很努力也無法做到把弓拉滿。

即便是不講究殺傷力只追求精度的現代競技射箭,拉滿弓的標準也是要求弓弦拉到嘴角。奧運會的競技反曲弓比賽中,甚至會在弓弦上裝一顆「唇珠」,每次弓弦拉到嘴唇上,嘴唇碰到那顆唇珠就知道弓拉到位了。而古代使用戰弓的弓箭手為了追求更高的殺傷力,往往直接把弓弦拉到耳後。而弓弦都沒有拉到面部,裡面部還有一段距離的程度,在古代只能算半開弓,而半開弓射出去的箭無論射程還是精度亦或是殺傷力,遠遠無法跟開滿弓相比。

從全身板甲的結構本身不適合開弓射箭就可以看出,西歐的騎士老爺們對於弓箭的不重視,這個不重視當然不代表絕對不用弓箭。筆者在《弓箭手怕近戰?看看戰弓的磅數,讓鄭成功鐵人軍告訴你啥叫弓兵近戰》一文中也明確說了,是相對不重視弓箭,而這個相對的對比參照物當然是亞洲國家對於弓箭的態度。有觀點拋開亞洲國家對於弓箭的實際態度,去試圖拿英國的《長弓法令》來證明整個歐洲騎士階級都重視弓箭,這就有些斷章取義了。且不說英國代表不了整個歐洲的騎士階級,即便英國本身,早在英國亨利二世和三世時期就試圖限制平民擁有弓箭,不過是因為英法百年戰爭時期戰事吃緊,被迫頒布長弓法令發展弓箭手罷了。

即便是英國長弓法令時期,英國弓箭手的地位也遠低於騎士階級,他們不在騎士法典的保護範圍之內,騎士老爺們被俘虜了是可以交贖金保命的,而弓箭手則沒有這項特權,弓箭手沒有任何交贖金的價值。雖然也有個別弓箭手通過自身努力晉升為騎士階級,但這種明明白白的階級歧視,足以說明西歐的騎士階層對於弓箭的相對不重視。

整個亞洲,無論是中國文化一系的中日韓等國,還是中亞伊斯蘭教文化一系的阿拉伯國家,全都對於弓箭的重視程度遠高於西歐的騎士老爺,阿拉伯的貴族階級基本都要掌握射箭這門技術,而日本的武士階級同樣也是必須會射箭。中國雖然沒有相對的武勳貴族階級,但是想要當將領,武舉制度保證了射箭不過關是不行的。可以說亞洲的武勳貴族是必須會射箭的,這與西歐弓箭手與貴族的階層差距相比,西歐的騎士老爺們是否重視弓箭一目了然。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人渣嘯西風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

相關焦點

  • 弓箭手怕近戰?看看戰弓磅數,讓鄭成功鐵人軍告訴你啥叫弓兵近戰
    同樣女性的生理結構先天弱於男性,女性形象如果手持巨斧、大錘與男性角色進行廝殺顯然違和感比較大,於是女性戰士形象往往選擇作為遠程的弓箭手,夠帥氣也夠優雅。男性角色主要作為近戰肉盾,女性角色作為遠程輔助不擅長肉搏近戰,這樣還能有很多英雄救美的劇情,有利於劇情的平衡,如果男主角或是女主角都是射箭、肉搏全能,劇情的平衡性也會丟失。
  • 通州這裡發現家弓箭運動館,敢不敢試試你能射幾環?
    手一指說:這就是你需要的運動方式!X弓場!小編瞬間想起了電視劇中騎馬射箭的情景!威風、瀟灑!我喜歡!進到裡面你會看到一個大大LOGO,上面寫著X弓場!射箭主題運動綜合館 !小編以前從沒接觸過弓箭,懷著期待、好奇的小心情繼續往裡走。讓我們紅塵作伴,活的瀟瀟灑灑......爾康又在腦海中騎馬射箭了!
  • 鋼鐵包裹,早期西方重騎兵的板甲
    在人類歷史上已經佔據了1300年統治地位的重型盔甲—鱗甲、札甲與鎖甲,在西歐正在向一種防護更強的盔甲過渡。板甲,或者稱之為鋼甲,這個在各種文藝作品上被作為中世紀及文藝復興時代騎士象徵的代表性裝備,登上了歷史舞臺。板甲馬鎧也隨即誕生,但早期的馬鎧主要是保護騎士坐騎的頭部,對於防禦遠程投射攻擊基本沒有作用。
  • 【9.9元】秒變射箭高手?漢中這家弓箭館健身扮酷兩不誤!
    你是不是也曾幻想過這樣英姿颯爽的場面?  也想拿起弓箭射一把  幻想自己是一個「神箭手」呢?    已經不能滿足我們對新鮮生活的追求了  好玩嘗鮮的同時還鍛鍊了身體  體驗完拍幾張帥照  整個朋友圈就你最酷炫!  還不趕緊一起去試試?
  • 《元氣騎士》弓箭類型武器合成表
    18183首頁 元氣騎士 《元氣騎士》弓箭類型武器合成表 《元氣騎士》弓箭類型武器合成表 來源:網絡 作者:阿姆斯特朗雷
  • 魔獸世界懷舊服戰士不穿板,OT一刀秒,可全身板甲要到安琪拉!
    魔獸世界懷舊服戰士不穿板,OT一刀秒,可全身板甲要到安琪拉!就目前懷舊服的版本進度,戰士是不可能一身板甲的,那樣的話,裝備搭配根本不合理。其實布皮職業OT也要掛,所以OT說不成立。很多怪有隨機放魔法傷害而魔法傷害和護甲沒關係,多堆血就好。如果PK那要護甲,很多職業物理攻擊最好還堆防禦技能。
  • 夏天玩點不一樣的,新晉高人氣運動!一份超全的射箭小白入坑指南
    如果你對射箭感興趣,並且已經開始接觸這項運動,那麼這篇文章會給你帶來入門必備的知識;如果你對射箭不感興趣,也希望看完這篇文章能讓你對這項運動的看法有所改變!1弓和箭玩弓箭當然要從弓和箭開始講起,這裡面弓的種類也是有大學問的。
  • 16世紀西歐重騎兵的軍事裝備得到了哪些改善,是否增強了其戰鬥力
    在西歐,儘管16世紀前中期火繩槍與專業化步兵方陣給法國敕令騎士的封王之路不停帶來阻礙與困擾,但板甲全具裝騎兵依舊是那個時代最強大的兵種這點仍無可爭議。相對於強大的法國騎士,一部分德國地區僱傭重騎兵,在16世紀中葉開始使用一種靈活而便宜的板甲。
  • 有一種錯覺叫:弓箭手近戰很弱?實際他們才是近戰王者
    影視遊戲裡弓箭手是這個樣子說實話,這真是種非常神奇的邏輯,如果稍微對弓這種東西有了解就會知道,這玩意真不是一般人能玩的!即作為一個合格的弓箭手,用單手能提60~80斤的力氣水平地拉開一張弓,穩住!瞄準!穩住!射擊……循環個二十次玩過拉力器嗎?一根簧大概5KG,也就單手拉6根穩住手不抖才合格的水平。不如您先雙手拉個5根的試試?
  • 歐洲槍騎兵的17世紀落幕,全身板甲加重型騎槍,也擋不住時代變了
    雖說人們對於這種近代初期的槍騎兵印象,可能大多是大都會博物館中,那種人馬皆穿著板甲的超級鐵罐頭。但老實說,板甲雖然抵禦冷兵器有著不錯的防禦效果,但是它們卻遇到了一個「既生瑜何生亮」的對手——火器。▲大都會博物館復原的經典歐洲具裝全身甲槍騎兵伴隨著15世紀火繩槍在歐洲的出現和迅速普及,讓原本在防禦力點滿的重裝騎士們,一下子不得不面臨一個非常嚴峻的處境。火繩槍和後來的燧發槍,都擁有足以擊穿騎士們板甲的威力。
  • 《侍魂》關於真鏡名美奈那些你不知道的故事
    本文經星遊紀授權發布,原標題:《關於真鏡名美奈那些你不知道的故事》,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未經允許請勿轉載。也是由於「專業對口」美奈在面對腐爛外道、羅剎丸、炎邪、水邪、天草四郎時都會觸發特殊臺詞。 刀劍遊戲中的弓箭手:雖然在遊戲的背景中,美奈的弓箭手設定並沒有什麼問題,可是在以「刀劍格鬥」為賣點的《侍魂》中加入以為弓箭手實在是一項很大膽的決定。
  • 在板甲的全面防護面前,為何古代中國卻鍾情於鱗甲
    鱗甲宋朝時期的步人甲重量達到了30公斤以上,士兵背在身上打仗時,走路都會特別的麻煩,給行軍打仗造成了很大的壓力,而皮甲用皮條和甲丁連接而成,屬於典型的扎甲,板甲的防護範圍更全面,能把全身都給保護起來。但是保護的同時,會給人造成很大的體力流失。
  • 總說板甲是最強鎧甲,可什麼是真正的板甲你知道嗎?
    編者按:說到西方的鎧甲和騎士,絕大多數人都有著刻板的印象。而閃閃發光的金屬板甲是其關鍵因素。也有人將板甲認為是一種堅不可摧的無敵裝甲,仿佛只要穿上板甲,就可以無雙天下一般。而今天,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向大家介紹一下到底什麼才算是板甲(PLATE ARMOR),或者說板甲的定義是什麼。板甲,至少得滿足三個條件:第一,其軀幹部分正面的防護面,必須是一整,或焊接/鉚接成一片的硬質甲殼。第二,其軀幹部分整體構成一個剛性的桶型或箱型防護。第三,其軀幹部分主體不存在可動部件。
  • 老mc:我見過會射箭的凋零骷髏
    "假如將骷髏的弓箭沒收,會發生什麼事呢?"答案是:骷髏會掏出小拳拳,從遠程射手化身近戰戰士~這一點在前幾期的文章中,方塊菌已經親自驗證過。大概是掠奪者還在研究弓箭要怎麼使用,沒空搭理方塊菌吧~(滑稽)第三個實驗:近戰骷髏既然我們知道骷髏是有近戰能力了的,那麼骷髏的近戰水平如何呢?
  • 14世紀西歐的步兵革命:農民步兵打垮了貴族騎士
    騎士制度在中世紀西歐社會具有的重要作用,中世紀被許多史家稱為騎士時代。在騎士時代,由於政治經濟方面的特權,騎士階層對西歐各國的軍事事務處於近乎完全壟斷的地位,這也使得中世紀西歐戰場上,重裝騎兵佔據著絕對的優勢地位,步兵只被當作不重要的輔助部隊。
  • 《無盡之魂》安眠之地怎麼過 第三關鋼之騎士分享
    無盡之魂是一款非常優質的類魂手遊,雖然目前只是在測試階段,雖然一共只有四關可以玩,但是從難度上來講,也足夠玩上一段時間了,那麼第三關安眠之地怎麼打呢?小編帶大家來看看。
  • 魚鱗VS鐵皮:板甲防禦技術滿點,為何古代中國卻鍾情於鱗甲?
    ,多以鐵片製成,以防護弓箭射擊等貫穿傷害為主,出現於春秋戰國,興於唐朝,盛於宋明。 二、對不起,我們不合適——成不了舶來品的板甲 說完鱗甲,就不得不提到在鎧甲史濃墨重彩記上一筆的板甲。中國接受了鱗甲、鎖子甲,卻拒絕板甲成為舶來品。提起板甲,就讓人想到歐洲中世紀騎士和騎士的馬。 西方人重力,武器多為重劍,長劍,斧,錘等,攻擊多擊打。於是,西式鎧甲主要是防禦大接觸面的攻擊。
  • 射箭分為幾步?明代《武備志》:要變成射箭高手,先學會指間夾草
    而在長城防禦體系之中,弓箭具有特殊的地位。弓箭作為具備遠程殺傷力的冷兵器,是防禦戰的主角。按照《武器和戰爭的演變》中給出的數據,弓箭是冷兵器時代可以達到其他兵器兩倍殺傷力的兵器。《武備志》中描述的撅張弩可達到240斤的拉開力量,所謂:「強者可十石,下者亦可七石」。武備志的作者認為這種武器足以滅亡北方的一切強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