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2和SATA傻傻分不清 固態硬碟應該怎麼選

2020-12-17 中關村在線

    對於很多小夥伴來講,自己使用的筆記本幾年之後變慢,一大部分原因是因為我們的硬碟不給力,這時候很多人都會考慮給自己換一塊硬碟,但是往往在硬碟的選擇上摸不清頭腦,到底應該選擇SATA接口的固態硬碟還是應該選擇M.2接口的固態硬碟呢?都是固態硬碟,但是兩個硬碟的價格差距真的好大,在性能上來講兩個不同規格的產品又有什麼樣的區別呢?

    什麼是SATA接口的固態硬碟?

    傳統意義上面來講,大部分3.5英寸機械硬碟、2.5英寸固態硬碟都使用SATA接口,它的傳輸方式相對比較複雜,要經過內存的讀取,即硬碟→內存→CPU→內存→硬碟的操作,目前我們購買的筆記本主要SATA接口BIJ通道為3.0,SATA3.0最大的改進之處,就是提升了最大傳輸提升到6Gbps,由於理論帶寬的限制,實際讀寫速度500MB-700MB/s多。不過這對於很多需要更快速存儲的小夥伴們來講顯然是不夠用的!

    M.2接口固態硬碟不經過內存讀取速度更快!

    在這裡我們要經過燒腦的一個環節了,那就是M.2主板接口上面擁有兩種模式,其中一種是M.2SATA:讀寫速度類似於2.5英寸的SSD,只有接口不一樣而已。第二種M.2NVMe:讀寫速度超過1GB/s,最高可達5GB/s。在這裡大家可以簡單的理解成為都是M.2接口,但SATA硬碟依舊會經歷內存的處理過程,只有搭載NVMe的處理效率才會更快。從傳輸方式上,M.2NVMe大於M.2SATA方式,直接跳過了內存,硬碟直接與cpu連接,當然也提高了讀寫速度。

    那麼M.2接口和SATA接口到底差多少?

    理論估計M.2接口的會比SATA快上兩倍的速度,SATA3是6Gb每秒,大概是是700MB每秒的傳輸速度。M.2是10Gb每秒,大概是是1.25GB每秒的讀寫速度。所以如果單純的從傳輸速度上來講,M.2接口的NVMe固態硬碟更有優勢,但如果你的筆記本比較老的話,一定要看清楚自己的SATA接口是第幾代產品,SATA1是第一代速度為1.5GB/s,SATA2是第二代的每秒3Gb/s速度,SATA3是每秒6Gb/s速度,如果大家是第二代SATA接口的話,那就沒必要買太好的固態硬碟,如果是第一代接口的話,那麼踏踏實實的換一臺電腦或者乾脆還是選擇機械硬碟比較好。

    那麼另外的一個問題出現了,M.2NVMe固態硬碟相比較SATA3固態硬碟價格相差大不大?筆者在京東上面搜索了一圈,在價格上,SATA3接口的固態硬碟有著絕對的性價比,如果大家不差錢的話,優先選擇M.2NVMe固態硬碟,如果大家追求性價比的話,優先選擇SATA3接口的固態硬碟。不過這所有的前提是,大家電腦裡面需要有M.2NVMe固態硬碟的插槽,如果沒有插槽的話,那基本上就沒有選擇權了。踏實的選擇SATA接口的固態硬碟。下面這個公式大家看清楚,在選購的時候從優先級別高的下手。M.2NVMe>SATA3 >SATA2>SATA1>HDD機械硬碟。

02惠普星 14-CE0027TX詳細參數

相關焦點

  • M.2和SATA固態硬碟,如何選擇?哪個更好?
    那就是,sata固態硬碟,與M.2固態硬碟,到底哪個更好?首先,我們必須明白sata和M.2的含義。sata即可以是指的物理接口的形式,又可以是指協議通道。M.2則是單純的物理接口形式,但又可以分為支持sata協議和支持nvme協議。
  • 性價比之選——鎧俠(原東芝存儲)TC10 系列 SATA固態硬碟簡測
    購買理由上次將筆記本電腦的三星固態裝到臺式主機後,感覺250g作為倉庫盤在容量上是少了點。畢竟現在一個3A大作動輒就60-70gb,於是打算另購一個更大容量的sata接口固態硬碟。選擇的是鎧俠(原東芝存儲)TC10系列 480GB固態硬碟,原廠顆粒,質量有保證一些。
  • M.2接口、SATA接口的固態硬碟 究竟選哪個好?
    結論:主板支持M.2接口,且不差錢者,選M.2(NVMe)的固態硬碟!買它買它買它!開機3分鐘?打開LOL 4分鐘?ji友已經推完高地而你才開始排隊? 硬碟的讀寫速度決定了每天用電腦的心情,這也是許多朋友裝機、升級電腦時會優先採用固態硬碟(簡稱「SSD」)的原因。
  • 固態硬碟SATA、M.2都是啥意思,買哪種好?
    可能有些朋友不知道固態硬碟、SSD這些詞的含義,開篇前我簡單普及一下。固態硬碟的英文名為Solid State Drive,縮寫為SSD。也就是說SSD是固態硬碟的英文縮寫,兩者實際上是指的同一樣東西,只不過一個中文名、一個英文名而已。所以千萬不要問「SSD和固態硬碟有啥區別」這種問題。
  • 威剛發布工業級M.2 2242 SATA固態硬碟
    固態硬碟對於家庭消費者和PC發燒友來說是非常不錯的,但這還不是它的用處。事實上,固態硬碟性能較機械式硬碟更為優異,對於商業應用也有很大的幫助。尤其是在工業應用中,由於固態硬碟沒有活動部件,因此更不容易因劇烈的震動或過大的顛簸而發生故障。
  • 進擊的中國製造:酷獸M.2 480G固態硬碟小測
    後來翻到了之前測試過的酷獸sata 480G和之前買過的光威固態、阿斯加特固態(三者均為嘉合勁威旗下品牌),靈光一閃:進擊的中國製造。為什麼選擇了這個標題呢?賣個關子,下文會講到。拆箱入眼可見,包裝變了。之前用的是和光威基本一樣的盒子,就是貼了個自家產品的機器人。。。
  • 硬碟有機械硬碟和固態硬碟之分
    機械硬碟:硬碟有機械硬碟(HDD)和固態硬碟(SSD)之分。機械硬碟即是傳統普通硬碟,主要由:碟片,磁頭,碟片轉軸及控制電機,磁頭控制器,數據轉換器,接口,緩存等幾個部分組成。
  • 百元固態怎麼選——酷獸M.2固態硬碟使用體驗
    大家好這裡是樂正咲,最近阿咲的舊筆記本電腦自帶的硬碟容量不太夠了,而且玩遊戲很卡,所以想給自己的筆記本電腦更換一款M.2固態硬碟,讓自己用起來更舒服一點。咲在天貓上逛了一圈,在考慮了自己的使用需求之後選擇了這款酷獸的M.2固態硬碟。
  • M.2 NVMe成主流——裝機選金士頓A2000固態硬碟更划算
    新裝電腦選硬碟其實很有學問,若是幾年前,硬碟大部分還是會選擇機械硬碟,性能差距不大的時候,選擇容量即可;而現在,固態硬碟已經成為更多用戶的選擇,但是究竟要選那種固態硬碟呢?現在固態硬碟大體分兩類,SATA和M.2。至於mSATA、PCI-E固態硬碟比較少見,可以忽略不計。
  • 硬碟串口IDE與並口SATA接口之比較
    硬碟常見接口種類,按消費者類型分為,個人電腦用戶、企業級伺服器用戶。硬碟接口分為IDE、SATA、mSATA、m.2、PCIe、PATA、ATA、SCSI、光纖通道(FC)、SAS、NL-SAS。家用產品:IDE(已淘汰)、SATA、m.2。
  • 性價比之選,酷獸SSD固態硬碟助力老筆記本升級
    老筆記本升級最主要的還是內存和硬碟,很多筆記本上了8G的雙通道內存之後,還是很卡,開機需要幾分鐘,拿這時候就得換一款sata接口的固態硬碟了,SSD硬碟的隨機讀寫能力是機械硬碟無法媲美的,當然相對的成本高一些。
  • 電腦硬碟到底該怎麼選?硬碟又要怎麼分區?這些知識最好要知道!
    硬碟是電腦中的存儲硬體,安裝到我們的電腦上,主要的作用就是存放系統與重要的文件數據,目前市場上的主流硬碟分為固態硬碟與機械硬碟兩大類,很多朋友在選擇硬碟的時候,總會出現選擇糾結症,自己不知道該怎麼選?還有的是硬碟選好了,不知道該怎麼分區?
  • bios啟動項裡找不到固態硬碟處理辦法
    電腦已經普及,到時由於工作的不同,對於電腦的需求也不一樣,有時由於硬碟的不夠,需要加一快硬碟,但是添加後感覺不能進系統。1、進入bios系統發現不能讀取添加的硬碟,調整第一啟動項的時候發現只有之前的機械硬碟(如下圖)2、但是在sata設置有可以看到添加的新硬碟(如下圖)重啟電腦自動默認的是讀取機械硬碟的信息,由於機械硬碟沒有系統,電腦總是進不去,那可以按照一下辦法進行處理:
  • 為遊戲大作換新家,跟龜速讀盤說ByeBye,雙十二固態硬碟選購乾貨
    樓主在這裡順便科普一下M.2接口的分類,M.2接口的固態硬碟市場上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M.2 NVMe,而另一種是M.2 SATA。SATA總線的M.2固態,就是把普通SATA3接口硬碟做成M.2接口的,除了體積變小外性能和SATA3的固態沒區別。
  • 為什麼SSD接口不一樣 SATA、PCI-E和M.2有什麼區別?
    固態硬碟,也就是SSD,在目前的裝機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硬體。為什麼它如此重要?因為SSD對比傳統的機械硬碟速度提升不少,但由於初期的造假昂貴,SSD也是近10年來逐漸進入消費市場。我們目前所使用的固態硬碟一般而言是使用快閃記憶體作為存儲介質,把傳統的磁存儲改為集成電路存儲,利用主控控制快閃記憶體擦寫,從而達到比機械硬碟更快的速度。
  • ORICO M.2固態硬碟轉接盒體驗,安裝方便性能出眾
    隨著電腦硬體的不斷升級,目前比較早的一些M.2 SATA協議固態硬碟也已經開始成為不少人的閒置,然而由於一些比較老的設備不支持安裝,而新買的設備大多都配備的是性能更加強勁的固態硬碟,因此不少人都感覺手裡閒置的M.2 SATA協議固態硬碟只能放抽屜裡吃灰了。
  • 新裝固態硬碟怎麼重裝系統
    新裝固態硬碟怎麼裝系統,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好好學習一下吧,大家一起來看吧。 1、製作好wepe啟動盤之後,將win10系統iso鏡像直接複製到U盤,微pe啟動盤支持大於4G鏡像。
  • 低價不低速,裝機優選酷獸M. 2 固態硬碟
    不過快閃記憶體類產品持續漲價,內存、固態硬碟價格持續飆高讓裝機小哥有點無奈,固態硬碟小了不太夠用,但是大了又顯得貴,畢竟現在的價格都到了山頂了,選一款物美價廉的產品顯得尤為重要。眾所周知,固態硬碟的保修基本是3年或者按照數據量來保修(比如寫滿70T數據量保修到期)所以選購除了看速度外,看單價成了不可迴避的選擇。
  • 當初高攀不起的NVMe,現每GB不到1元!迅龍M.2固態硬碟套裝測評
    這兩個組成套裝的分別是一個m.2接口的2280 SSD和一個帶有散熱器的透明固態硬碟盒,其中固態硬碟盒裝有兩條線,分別是Type-C接口和標準USB口,可分別對應自己的筆記本,目前不少超輕薄筆記本都已捨棄了USB-A口,改成了USB-C,也就是我們常說的Type-C口,像是華為、戴爾XPS、蘋果MacBook高端超輕薄款。
  • 科普| 為什麼M.2固態硬碟會這麼受歡迎
    而NVMe M.2 SSD接口的SSD尺寸小,能夠滿足用戶追求輕便的需求。因為接口的變化,安裝NVMe M.2 SSD的時候就不需要接線了,也不需要找SATA線和其他的跳線,也不用擔心不同的SATA界面出現傳輸速度限制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