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實體服裝店《all in》線上,才能渡過難關?

2020-12-18 開開心心聊服飾

2020年的春節不同於任何往年,超長的假期第一次讓國人覺得假期長也是一種焦慮,盼望上班或者恢復營業的情緒越來越高漲。

1

相對於餐飲行業,實體服裝店的線上經營意識覺醒得不夠徹底。我說的是一直以來以線下店為主的實體服裝店(排除純電商)。這一類的店鋪大多有年頭,門臉也不會太大,三五十平方到兩百平方之間。老闆基本上都是自己傾力傾為,從店鋪位置,風格確定,選貨標準,服務人群甚至招收什麼樣的營業員等都有自己一套相對成熟的邏輯和路徑。他們服務的顧客群體大多在方圓三到五公裡之內,一般是商圈店鋪,沿街店鋪,社區店鋪這三類,做的是老店和口碑,忠實的消費群體也大多是出於一種長期的風格認同和消費習慣。

2

這類店鋪的線上經營意識有沒有呢?一直有!而且有可能是比較強烈的。那麼為什麼拖拖拉拉直到這次疫情的爆發才猛然意識到布局線上可能已經又晚了一步?最大的一個原因可能是日子和生意都還勉強過得去。

目前的線上溝通成交的工具這麼多,實體服裝店鋪通常拿來做什麼了呢?大多數是為了增加客戶的回頭率而做的售後或者說為了增加顧客與店鋪的黏性,更多的是可能做新品發布通知和優惠信息的發放。

也有一些區域性的服裝聯盟組織, 把一定區域內從事同一類型的服裝店鋪聯合起來,他們在和供貨的議價能力,聯盟成員之間的貨品調配,營銷方案效果,市場信息反饋交流等方面確實有一定的優勢,但是當突然出現街上沒有人流量的時候,這樣的聯盟方式也無法抵抗風險的降臨。

俗話說,種樹最好的時機是十年前或者現在,那麼服裝實體店鋪是不是乘著新冠肺炎疫情階段《all in》線上呢?

未必《all in》,但是一定要開始布局。

服裝成衣銷售行業是比較講究顧客體驗的一個行業,儘管這個行業可能是最早電子商務線上化的行業之一。

說到體驗,完全的線上模式是無法徹底滿足的,很大的原因是服裝產品並不是標準化的,而且同樣一件產品在不同人的審美習慣上和穿著搶也有差異,這就是實體服裝門店一直強調的線上無法解決的「上身」看效果的原因。

當然我們不能抬槓地說網購或者帶貨平臺上購買的衣服收到了試穿,不滿意無條件退貨的這種體驗,要知道,在實體服裝店不僅僅體驗試衣服,還有一個很關鍵的體驗就是「周邊認同」感,這種「周邊認同」感來自於試衣鏡裡的滿意,營業員眼裡的讚許,同行夥伴的打量,陌生路過人的回眸一瞥中的認可等等,這樣的體驗在線上模式中無法觸達。

那麼實體服裝店的線上布局通過這次新冠肺炎怎麼樣開始布局呢?

1

微信直播。如果你的店鋪不止一個,會員也比較多,也沒有天貓,淘寶,京東,微店等。那麼就先考慮從自己的私域流量做起來,目前比較好的工具是才上線不久的微信號官方直播:看點直播。從申請到批准一般在一周左右時間,條件是必須是企業或者個體工商戶,微信朋友達500人以上。

2

社群。社群的性質不是通常意義上的微信群,應該有入門的門檻,社群的主題要明確,產品的展示要及時定時,還應該有除了推薦產品之外的附加值給予。社群的經營和黏性的保持需要堅持不斷,微小的事情重複做,重複輸出一年會有不一樣的驚喜。

3

各個小視頻推廣平臺,這種平臺吸引的是平臺給予的公域流量,門檻高,不僅僅需要視頻的製作能力,更重要的是獲取眼球的題材和內容的審美層次。

4

自媒體推廣。各大門戶網站都有自媒體的扶持,經營自媒體的初衷肯定不是單純帶貨,而是積累粉絲。你在什麼行業就經營什麼行業的自媒體內容,持續的價值觀產品化輸出積累的粉絲數量再引流到你的電商領域中去。目前百度的自媒體帳號已經開通了嵌入產品推廣的連結。更不說小紅書,豌豆莢,蘇寧達人等等的帶貨能力。還有許多正在崛起的比如有贊,小鵝通等專業搭建平臺。

5

各大電商平臺。傳統的如淘寶天貓京東拼多多唯品會等。電商平臺的競爭業已白熱化,如果進入沒有獨到的模式和貨品,沒有完整的供應鏈,如果說實體店從沒有涉足線上的儘量別使用前期投入大,後期收益不確定的熱門電商平臺。

實際上,實體店是不是《all in》線上不是一個選擇題,是一個一定要開展和怎麼開展的問題,尤其是這次的新冠疫情帶來的衝擊更要讓覺得服裝實體店生意勉強過得去的經營者覺醒了,在人人都快長在智能設備上的今天,想要讓你的產品被大家熟知認可購買,不在線上那麼你還想在那裡獲取你的受眾呢!

相關焦點

  • 疫情期間中小企業如何渡過難關「逆流而生」?
    來源:經濟日報亞太地區超過 90%的企業都是中小企業,疫情期間中小企業如何渡過難關「逆流而生」?請看微軟亞洲區總裁Ahmed Mazhari撰文介紹。詳細報導↓↓↓在過去幾十年裡,中小企業的成長與發展一直是亞太地區經濟成功的關鍵。
  • 商陸花小程序開放,助力商家線上與線下連接
    2019 年已經結束,迎來了新的一年,本該是開門紅的大好時機,卻因為疫情影響,大量服裝實體門店,都不得不關門歇業,即使開業也是門可羅雀。
  • 馳援線下門店 順豐同城一站陪您共渡難關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馳援線下門店,順豐同城一站陪您共渡難關! 2020年第一聲響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此規模的疫情對許多行業形成了巨大的衝擊。01 線下門店生存危機 當下疫情告急階段,最難的就是線下實體商業,如餐飲、線下便利店、烘焙、生鮮、鮮花等中小企業:大部分消費   原標題:馳援線下門店,順豐同城一站陪您共渡難關!   2020年第一聲響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此規模的疫情對許多行業形成了巨大的衝擊。
  • 疫情後的實體書店何去何從?誠品書店創辦人給出深度解讀
    當然疫情帶來的不僅是出行的不便,廖美立很快就發現,人們的生活習慣隨之發生了巨大改變,變得更加依賴線上,直播也好、在線學習也好,疫情下,商業模式在發生轉移。而如果只是依賴實體經營,大部分店家的日子今年都不大好過。人們可以在直播間買到食物和衣服,也一樣可以買到書,而當出版社自己邁進直播間賣書時,對於實體書店來說,對他們的銷量衝擊就不僅僅是電商低價了。
  • 「諸神黃昏」流行 Vans啟動「鞋助老夥計」幫助青年創意群體渡過難關
    整個網際網路的休閒娛樂生態是圍繞青年人打造的,可是一旦到了線下,反差就特別強烈。那麼問題來了,公共場所你不去,那你的對手就會去,就跟陣地一樣,你不佔領敵人也會佔領,到時候你又覺得自己的視覺被汙染了,於是覺得廣場上沒有一個自己喜歡的,就更加喜歡宅著,周而復始,無限套娃。
  • 拉姆:我們能渡過難關
    新華社柏林3月29日電(魏頎)2024年德國歐錦賽組委會主席拉姆表示,雖然目前聯賽停擺、歐錦賽推遲一年,足球正面臨生存危機,但是他相信能渡過這道難關。拉姆(左)。拉姆說,「但前提條件是,我們能夠在疫情期間維護好我們的足球運作系統,這是德國足球的驕傲,它讓德甲成為世界頂級聯賽。」2018年9月,慕尼黑安聯球場亮起德國國旗,以示對德國申辦2024年歐錦賽的支持。
  • 疫情下濟南實體書店的自救:微店下單、外賣送書、線上直播……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原本就飽受電子化浪潮衝擊的書店行業「雪上加霜」。近日,濟南多家實體書店復工,面對不復往昔的客流量,有的書店默默堅持,還有的書店則積極展開自救,探索線上銷售、組織線上活動等以求實現突圍。
  • 「抓「六穩」 促「六保」」減輕企業負擔 幫助渡過難關
    【抓「六穩」 促「六保」】減輕企業負擔 幫助渡過難關編者按習近平總書記在企業家座談會上強調,「要千方百計把市場主體保護好,為經濟發展積蓄基本力量。」今天,甘肅日報推出減輕企業負擔、幫助渡過難關報導,聚焦各地紮實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的實際行動和生動經驗,展現各級各部門堅定信心、迎難而上,努力促進企業健康發展,推動市場主體發揮更大作用、實現更大發展。臨夏州燎原乳業有限公司實驗室內,檢驗員正在對樣品進行檢測。
  • 塞爾維亞渡過難關!曾經被歐盟拋棄總統流淚,如今反援助抗疫物資
    其中就有塞爾維亞國,面對疫情塞爾維亞國內醫療條件惡劣,中國在第一時間內進行援助,幫助其戰勝了疫情。中國和塞爾維亞國也建立了友好的關係塞爾維亞渡過難關援助義大利在塞爾維亞國內疫情爆發的時候,國內只有兩臺呼吸機,面對很多的抗疫物資急缺的情況,於是向歐盟求助但沒有得到回應,對於這樣的拋棄,武契奇在新聞發布會上流淚痛斥歐盟組織不近人情,在這關鍵時刻還是只有中國在第一時間幫助了塞爾維亞。
  • 疫情期間,為什麼說線下教育機構轉型線上一定要「趁現在」?
    近日,由於新型肺炎疫情的衝擊,在線教育異常火爆。大多數培訓機構都開始轉戰線上,但也有些機構還在猶豫不決。然而開課時間遙遙無期,接下來,小闊就從3個角度告訴你,線下教育機構為什麼一定要轉型線上,而且更要「趁現在」。
  • 觀察|堅守與突圍:疫情之下實體書店加速轉型重生
    求助、眾籌、上線、直播、帶貨……這些過去看似與實體書店代表的「慢生活」格格不入的詞彙,在此次疫情影響下卻成了不少書店的新選擇。疫情之下,實體書店的改變正在進行……上線,實體書店救急之法縱觀全國,過去2個月中,各地書店幾乎都被籠罩在疫情的陰影之下——全國連鎖的複合型書店言幾又在30多家門店暫停營業的情況下,通過微信公眾號給讀者發了「一封家書」,號召讀者通過線上購書以及充值活動幫助言幾又渡過難關。
  • 實體店線上商城系統
    由此延升出實體店的線上商城、採用線上的拓展客戶的方法來提高店鋪的銷售業績,那麼什麼樣的商城符合實體店的標準或者說是符合這個時期的使用。所謂實體店可以發展線下場景的使用,也就是說如何解決客戶的不便,不能單單的從導流的角度去理解,而是需要從自身投入的時間比來正面理解和解讀這樣的商城系統。
  • 線上節日不適合線下實體商家?線下要打造自己的城市消費節
    在線上跟線下兩個消費端也存在明顯的差異,線上消費異常活躍,尤其是各種狂歡消費節,堪比春節還熱鬧,而線下消費,整體活躍性都不強,尤其是今年疫情更是明顯,線下消費幾乎增長不動,而線上消費又創歷史新高。 那麼都是同過一個節日,為何線上跟線下差別這麼明顯呢?
  • 戰疫對話 | 銀海費麗芳:焦慮+疫情 探索新時代的線上互動法則
    昆明銀海商業運營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費麗芳告訴贏商網,在這樣的特殊時期,銀海會和商戶共同面對困難,樹立信心,同時要轉變傳統的運營模式,運用數據化把線下流量轉為線上體驗,注重互動與創新。以下是採訪Q&A。
  • 疫情過後,線下生意將加速轉移至線上
    把實體從線下轉移至線上,線上線下融合已經是大勢所趨,智慧醫療、智慧城市、智慧教育、銀行網銀、高速ETC、網上支付水電費,網上購賣大部份生活用品,連裝修材料都大部份可以網購,如果現在個人還只依賴實體創業,機會將會越來越小了!那廣大的中小微企業怎麼辦呢!
  • 線下實體店通過便利店小程序,怎麼樣才能做好獲客引流?
    由於新冠疫情的爆發,禁止聚集、減少外出、延遲復工……導致全國的市場經濟都受到了嚴重的影響,人們的購物方式也都逐漸轉向網上購物,線下實體店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為了改變現狀,不少實體店也轉型做線上銷售,搭建便利店小程序來進行線上運營和拓客。然而有不少商家的運營結果差強人意,主要原因是客戶引流做的不理想。線下商家通過便利店小程序,怎麼樣才能做好拓客引流呢?
  • 疫情來襲,線下書店轉戰線上突圍
    福州日報見習記者 賴志昌  疫情來襲,餐飲業受挫,旅遊業停擺,本已脆弱的實體書店亦是「傷痕累累」。過去的一個多月,福州不少實體書店處於閉店、歇業狀態,陷入經營困境。危機之中,改變也在發生。線下傳統書店紛紛加速轉戰線上,自救突圍。
  • 研究生開服裝店,用「一張卡」,獲得大量顧客,怎麼做到的?
    由於新冠疫情的爆發,禁止聚集、減少外出、延遲復工……導致全國的市場經濟都受到了嚴重的影響,人們的購物方式也都逐漸轉向網上購物,線下實體店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很多老闆都感到無奈,難道實體店真的沒辦法再做下去了嗎?當然不是,今天就給大家帶來一個案例,服裝店老闆用「一張卡」,讓自己從此都不再缺少顧客,賺得盆滿缽滿。【1】案例背景現在的實體服裝店有多難經營呢?
  • 轉型線上還是堅守實體,疫情下10個書店人的故事
    線上線下的融合是中信書店的探索重點,特殊時期如何和讀者們保持密切的聯繫?我們通過上線外賣平臺、進行書店雲直播和線上作者活動連接讀者。在市委宣傳部協調支持下,北京市第一批72家書店入駐外賣平臺,中信書店有三家店第一批上線。這是首次嘗試,與電商店鋪不同,實體門店可以在外賣平臺上影響周邊3-5公裡以內的人群。
  • 白馬晶選 | 國家大力支持開展線上線下創新模式,鼓勵實體經濟轉型...
    「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話題不是個新話題,卻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長期課題。為什麼這麼說呢? 國家政策扶持 深度融合的機遇 實際上,今年的疫情,加速了數位技術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疫情催生了「雲上」工作、生活,為各行業數位化轉型按下「快進鍵」。因為,經歷疫情,更多企業深刻地意識到,數位化創新是發展的保障,數位化轉型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