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菩薩說|一切皆無常,何處是我家

2020-12-15 松吉多傑

頌詞

如是無常與無我

無依無怙無存處

輪迴無實如芭蕉

人君汝心當厭離

釋義

前面講過,裡裡外外,林林總總的萬事萬物,都離不開無常、無我的本性,若是去尋找「我」,就會發現,它根本不存在。我們所講的無常有相續無常和剎那無常,相續無常主要源自剎那無常,剎那無常實際指空性,它也是無有自性的。所以一切都是虛假的、無常的。我們現在感覺到的無常是相續無常,這是粗大的無常,真正的無常是剎那無常,剎那無常與空性是同一個道理。同樣,「我」也是如此,好壞,愛恨等,都是自己的概念而已。

實際上在外境上有沒有這些?沒有。若是有真正的愛,真正的好,那麼,在外境上誰看都是愛,誰看都是好。你看是可愛的,覺得是好人,我看是可憎的,是壞人,這些只是自己的分別念、概念而已,實際上這些在外境上並不存在,這是舉例說明。

依此類推,萬法都是一樣的。然後是無存處,在這樣虛幻的世界裡,哪有存處?之前講過,我們沒有找到生命的真相,沒有找到心靈的歸宿,六道輪迴中沒有一處能讓我們安住、依存。在六道中輪迴,就是在六道中漂泊,沒有生存的處所,等我們真正找到了心靈的歸宿時,才有真正生存的住所,那才是真正的歸宿,自己真正的家。之前,我們沒有找到真正的歸宿,沒有找到真正的家。

我們常常將這裡視為家,那裡視為家;將這裡作為歸宿,那裡作為歸宿,其實都不是真正的家,不是真正的歸宿。我們之所以煩惱和痛苦,皆是因為我們在六道輪迴中,沒有什麼可以作為我們的皈依處,也沒有什麼可以作為我們的依怙。我們拼命地賺錢,錯把錢當作了皈依處,當做自己竭力寄託的怙主,但這都不是皈依處,也不是怙主。它沒辦法讓我們解脫煩惱和痛苦,沒辦法解決我們的問題。為了權力我們不擇手段,把爭名奪利當作皈依處,當作唯一的怙主,但這都不是真正的皈依處及真正的怙主。權力解決不了問題,我們煩惱依舊,痛苦依舊。權力也是無常的,隨時都有失去的可能。

「輪迴無實如芭蕉」:輪迴也好,世間也好,好比空虛無實的芭蕉樹一般。龍樹菩薩對樂行王說:「人中至尊,賢明的大王你應該心生厭離,不要貪著這些。首先一定要對世間法、對輪迴生起厭離之心,如果沒有這個基礎,不可能有真正的佛法,也不可能有真正的修行。」如果你覺得輪迴很好,世間的名聞利養都很好,就不可能得到真正的佛法,也不可能有真正的修行,所以首先要生起真正的厭離之心。

我們為什麼得不到解脫?因為貪著於世間的名聞利養,被自己束縛住了。我們還特別喜歡輪迴,處處都在搞輪迴。所謂的成家立業等都是在搞輪迴。我們把輪迴當作一種樂趣或快樂,但是輪迴就像火坑,就像羅剎洲。羅剎洲裡都是吃人肉、喝人血的羅剎,如果流落到了那個地方會必死無疑,而且會死得很慘。以此比喻說明輪迴裡只有苦沒有樂。輪迴是火坑,火坑裡不會有清涼感覺,不會有快樂。

對於世間八法也是一樣,世間妙欲好比是毒蛇,不能接近,接近了就會有危險,不能接近指不貪著,貪著就會失去解脫之命,所以要生起厭離之心。

以上所講是無常,接下來講解暇滿難得。

生命是非常無常、脆弱的。人死後離開這個世界,要想「再繼續做人,再繼續學修……」這是不可能的事。我們經常講:「一失人身,千劫難復。」人身是非常難得的。龍樹菩薩通過比喻說明這個道理。

摘自達真堪布《親友書》講記20

相關焦點

  • 佛說:一切皆有因,一切皆成緣
    佛說:一切皆有因,一切皆成緣。你現在得到了什麼果,就是你曾經種下了什麼樣的因,沒有人能逃得出世間的因果循環。沒有無緣無故的因,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果。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一切皆有因果,世間萬物都是由因緣和合而生的。
  • 「菩薩保佑」!我們說的菩薩是誰?菩薩怎樣保佑我們?(原創)
    佛祖一輩子做的事就是將自己覺悟的道理講給大家聽,讓大家能夠開悟,脫離苦海。所以佛教,就是佛陀的教育,他最大的特點是講因果,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下番茄就收穫西紅柿。釋迦牟尼不迷信,將佛教變成迷信的是他的徒子徒孫們。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悟到了什麼?聽他的話真的可以解除痛苦嗎?
  • 戒男色多年的老衲、哦不貧尼我,竟為個菩薩動了凡心?大威天龍!
    而咱們東方文化也有救贖派的代表那就是慈悲的菩薩了再說另一邊:cos就是角色扮演放在從前,絕對想不到有人會cos菩薩和飛天無論懂不懂佛眾生皆能體會到◎⑤◎「眾生要持此一念,不入魔障,一切因果,均是佛果」◎⑥◎「身非我身,心非我心,到此境界
  • 最上等的修法是~思維死緣無定而修無常
    >時時刻刻唯一觀修死亡,不要認為每個人的壽命都很長,我當初天真認為我父親身體素質很好,能活很長時間,2017年夏季,我父親還是很健康的一個人,我那時(2017年農曆六月)在家裡與父母相處一個月,2017年秋季(農曆七月)去江蘇蘇州,崑山與浙江寧波旅遊一個月,農曆八月回泉州上班,農曆十月接到我父親病危的通知,我即刻趕回福鼎市醫院,當天下午,在危重病房見到父親,當時,醫生護士說,
  • 誦持金剛手菩薩佛號,滅一切孽緣,除一切魔障,消一切災難!
    眾所周知,金剛手菩薩是八大菩薩之一,大勢至菩薩的忿怒相,阿彌陀佛的化身,被視作三世諸佛力量的象徵。按密宗的說法,金剛手菩薩是密法的集結者,當初龍樹菩薩入南天鐵塔所得的一切密法,就是由金剛手菩薩集結並傳授的。
  • 佛教:妙見菩薩,亦是真武大帝,於一切善惡諸法皆悉知見妙體
    在佛教的諸多佛和菩薩之中,其實許多都與道家淵源頗深,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佛教:妙見菩薩,亦是真武大帝,於一切善惡諸法皆悉知見妙體。妙見菩薩即是玄天上帝別名,他是北極星神格化之天尊,密教視為眾星中之最勝者,具有守護國土、消災卻敵、增益福壽等功德。
  • 一生補處菩薩在兜率天宮的最後一次說法,到底說了什麼?
    皆仁《方廣大莊嚴經》中說:當一生補處菩薩決定了降生時要投生的種族之後,就會來到兜率天宮最大的大殿——高幢大殿之中。他對聞訊前來的天子們說道:「你們都來一同過來吧,我將要為你們宣說,我在兜率天所講的最後法門。
  • 「龍樹菩薩」大弘中觀繼承者「聖天菩薩」造《四百論》十六品
    龍樹諸論多注重說明諸法空理,至於菩薩修行次第或過程,直接談得很少,而此論在抉擇一切法無自性以前,先側重說明菩薩修行的次第過程,因此名《菩薩瑜伽行四百論》。此論共有十六品,分為兩大段,前八品是說明世俗行的修法,後八品是依勝義諦抉擇諸法空理。前八品說明世俗行,因為菩薩若欲修行,首先要認清世間諸法的真相,然後方能如理修行。
  • 佛說:苦、空、無常、無我,在自己的身心就能體驗得到,不妨一試
    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我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佛教特別強調「真修實證」,在你沒有達到佛的境界前,就要遵從佛的教誨,按照佛教導的方法體驗一番,找到最適合自己的修行方法。佛說生老病死,人世無常,修行就是解決生老病死的問題,從而了生脫死,可以在三界六道中,來去自如,生死自如,從而擺脫輪迴之苦。
  • 觀世音菩薩傳授神奇偈語
    歸命大悲觀世音菩薩即說偈曰:大智發於心,於心何處尋,成就一切義,無古亦無今。然智既發於心,則心已化而為智,更從何處覓心?若心有可覓,則是心能見心,無有是理,故曰:「於心何處尋也。」無處尋,即所謂無依也。大智無依,則橫無外,橫無外,則橫無待矣,無待之智,非理不成就乎?理不成就,則不礙事,而事成就,故曰:「成就一切義。」
  • 試述說「菩薩淨土」的意義是什麼?
    所以釋迦佛繼「眾生之類是菩薩淨土」之後,即開出「直心是菩薩淨土」為菩薩發行之必要條件。所謂「直心」,即解脫心、無所住心、無所得心,亦即無執取心。能解除對一切人我是非的執見,明白身不可得,心不可得,一切皆不可得,即無所執取。若有執取,便不是直心。
  • 有地藏菩薩的地方就有幸福安康,佛陀親說
    這時,地藏菩薩以妙偈讚嘆佛陀之後,與其眷屬持無量妙香花、種種寶飾撒於佛上,變出寶蓋,住於虛空之中。為聽佛法,於佛前儼然而坐。一切參與法會的大眾,皆能看到地藏菩薩如此妙行,感到非常稀奇,得未曾有的快樂,各自持種種上等妙香花、寶飾、衣服、幢幡蓋等,撒於地藏菩薩之上,而為供養。皆如此說:「我等今日能得如此利益,皆因佛陀神力,能親自瞻仰、禮敬、供養如此大士。」
  • 告訴你哪裡的菩薩最靈,只要有誠心,哪裡的菩薩都靈
    --說「最近流年不利,想去拜拜佛菩薩,問,哪裡的菩薩最靈?」--「聽說普陀山的觀音比其他地方的更靈呢。」很多人糾結一個事,老想去找最好、最靈的地方去拜佛菩薩,哪裡的菩薩最靈呢?如果心裡這樣想,會讓人心生迷惑,那麼哪裡的菩薩不靈呢?像是觀世音菩薩「聞聲救苦」,「千處祈求千處應」。
  • 感恩地藏菩薩,感恩《僧伽吒經》
    意思是說:人的生命是短促的、脆弱的,一氣不來,便屬隔世。這就是佛在經中一再提到的"無常"。在死亡面前,世間的一切幸福和歡樂都成為虛無。14日我開始動手抄寫第一部《地藏菩薩本願經》,因當時老公的奶奶剛剛去世,我想怎樣才能幫助老人呢?
  • 拜「觀世音菩薩」,牢記這3點,令你功德更圓滿!
    只是太多的人拜佛菩薩急功近利,渴求得感應,結果越信越偏激越迷信,反而沒有什麼功德利益。如何拜菩薩才能真正與佛菩薩「感應道交」呢?牢記以下這3點,令你功德更圓滿。一、要心懷慈悲佛門裡常說: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何解?
  • 《法華經》菩薩第二親近處
    (第一百四十九段)【複次、菩薩摩訶薩觀一切法空,如實相,不顛倒、不動、不退、不轉,如虛空,無所有性。一切語言道斷,不生、不出、不起,無名、無相,實無所有,無量、無邊、無礙、無障,但以因緣有、從顛倒生,故說常樂觀如是法相,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二親近處。
  • 農曆二月十九,是觀音菩薩聖誕!對這尊佛教大菩薩,你了解多少?
    ,所以倒駕慈航,示現菩薩之身,到處尋聲救苦。祂也是一生補處的法身大士,無量大劫之後,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入於涅槃,觀音菩薩紹繼佛位,號「一切光明功德山王如來」,其淨土稱為「眾寶普集莊嚴世界」(或譯「一切珍寶所成就世界」)。
  • 聽佛告訴文殊菩薩,如何覺知五蘊皆空,什麼是菩薩覺知一切法?
    聽佛告訴文殊菩薩,如何覺知五蘊皆空?什麼是菩薩覺知一切法?【經文】複次,文殊師利,云何菩薩覺彼五陰?如斯覺故,是為菩薩覺一切法。(摘自《大寶積經》)【耀如樂園略解】世間的文章我們都見過很多,如佛經這樣的美妙語言是很少的。止觀法門是佛法的重要法門,止就是止息一切外境與妄念,而專注於特定之對象(止),並生起正智慧以觀此一對象(觀),稱為止觀,即指定、慧二法。
  • 地藏菩薩這樣說
    若有男子女人,在生不修善因,多造眾罪,命終之後,眷屬小大,為造福利,一切聖事,七分之中,而乃獲一,六分功德,生者自利。 以是之故,未來現在,善男女等,聞健自修,分分己獲。無常大鬼,不期而到,冥冥遊神,未知罪福。七七日內,如痴如聾,或在諸司,辯論業果。審定之後,據業受生,未測之間,千萬愁苦。何況墮於諸惡趣等,是命終人,未得受生。
  • 準提菩薩聖誕,帶你全面認識準提菩薩,願見者皆得菩薩慈悲護佑!
    明日農曆三月十六日(4月20日),廣東潮州佛母寺將啟建如意大齋,供佛及僧,廣利有情,恭迎準提菩薩聖誕。值此殊勝吉祥日,善男信女們若能慈悲吃素、誦經禮佛、供齋布施、供花點燈等,持諸善行,必得準提菩薩護佑,所願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