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石2003年訪談:談下海及第一桶金

2021-01-10 觀察者網

2003年,王石以業餘登山隊員身份登上珠穆朗瑪峰時,《南方日報》曾對他進行過專訪。採訪中,當被問及他經商是否與其家庭背景有關時,王石表示,「沒有任何關係,純粹我個人的事。我的父母都曾當過軍官,後轉業到地方鐵路擔任領導職務。我曾有意查詢家譜上溯30代沒有發現我家祖宗有理財『優良傳統』。」王石還表示,「一直到今天都是靠拿工資幹活,年薪60萬元,這在上市公司都是公開的。目前萬科有14億股,每股6塊多,我個人只有27萬股,我還有200多萬元存款,100多萬元的房子,在深圳算起來也就是個中產階層。我不是一個富翁。」

王石稱,萬科沒有「裙帶關係」痕跡。

以下為2003年《南方日報》專訪王石內容摘選:

王江穗,王石妻子,王寧女兒。2012年10月被曝與王石離婚。

記者:登峰歸來後至今,包括您在內的登頂隊員似乎都參加了相當隆重的各種慶祝儀式,您有何感想?

王石:不適應!

記者:怎麼說?

王石:5年來我登頂10座世界高峰,每次走進大雪山,少則半月,多則兩月有餘,從來沒有遇到如此多的喝彩、鮮花和掌聲。之所以受到如此禮遇,可能一是今年登的是世界第一峰;二是因為中央電視臺強力轉播;三是恰遇「非典」時期,老百姓坐家中看電視者增多,並把登山與戰勝「非典」聯想到一起,有共鳴之處。但我也擔心(笑),以後要是沒有這些鮮花、掌聲、喝彩了,我又會否出現另一種「不適應」。

登山不是對大自然的徵服,而是對人類自我的挑戰

記者:這次珠峰登頂歸來,我聽到一種指責的聲音說:這是人類對大自然的又一次「集體強姦」,您知道嗎?

王石:這種說法我還是第一次聽到,而且是一種極端的說法,有點聳人聽聞。當然,任何體育運動都有負面效果,登山也不例外。

記者:這種說法的背景是,目前尚未完全控制的「非典」疫情就是源於人類對野生動物或大自然的過度侵害,導致大自然對人類的報復……

王石:今年是人類登上珠穆朗瑪峰50周年,登山者已經樹立了很強的環保意識,儘量不給大自然帶來破壞和汙染。中國登山隊協會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一向有對大自然保護的優良傳統。深圳曾組織一次登山攀巖活動,要打巖石釘,請示時,中國登山協會主席李致欣告誡說:如果巖上有樹,最好打樹套,不要打巖石釘,以免破壞巖石體。登山運動員對大自然保護最為在乎。這次登珠峰過程中,8300米以下的垃圾,甚至一塊糖紙,我們都收集起來,然後用犛牛送到大本營,再用車運出山外。我們日常所見的爬山過後漫山遍野都是垃圾的景況,在登山運動來說是不可能的。但是8300米以上山峰上的登山者遺骸、廢氧氣瓶,很難運下山來。

記者:那您登上珠峰之頂後的最大自我滿足,是不是「徵服了自然」?

王石:我從來沒有說自己登山是徵服自然。長沙嶽麓山有一塊刻有「登高生悲」的石碑。一般人們都說「登高望遠」、「一覽眾山小」,豪情滿懷。實際則是登到山頂後,人覺得自己是很渺小的。登山者往往是因為不滿現狀,通過登山尋求某種心靈上的解脫。登珠峰與三峽攔壩不同,登山是親近大自然,三峽攔壩是與大自然鬥。

我喜愛登山,就是因為沒有年齡限制

記者:您什麼時候對登山起了興趣?

王石:我很小的時候就開始登山,小時候父親帶著我到城市郊區登山,中學也沒有停止登山,當兵、上大學,後來到深圳都一直在登山,但大都是3000米以下的小山。

記者:您個人為什麼對登山情有獨鍾?

王石:沒有什麼原因。40歲前我一直還踢足球,40歲以後就不踢了,因為年齡上的原因,我不再適合競技性的體育活動。

記者:登山和踢足球的區別在哪裡?

王石:足球之類的競技運動是與別人競爭,登山是與自己競爭,是挑戰自我。至今,登珠峰年齡最大的登山隊員是70歲。年齡不是登山的最大障礙。

我不是工頭!

記者:有議論說,登山是極其危險的極限運動,作為萬科董事長,您登山是對股東和股民不負責任,您如何看待這種說法?

王石(激憤地):我不是工頭!董事長的作用主要在三個方面:決策、監督和培養人才。萬科並非離不開我王石,如果我一離開萬科,萬科就出現問題,那是不正常的。

記者:但是作為萬科董事長,您的一舉一動都與萬科的發展緊密相關……

王石:登山純屬我的私人愛好。上市公司高層出事,肯定要影響公司經濟效果。但是,許多國外的大企業家並沒有因此放棄私人愛好。我要登珠峰的消息,在動身之前很久就已經公開,登山當然有風險,但是股東們可根據對我個人的信賴度,選擇是否拋售手中的萬科股票,這是高度透明的。股東有自己的選擇權。

記者:您的反應好像很激烈……

王石:我1983年下海經商,1984年組建萬科,1999年辭去公司總經理職務,一直盡職盡責,無怨無悔。1995年我國大陸上市的331家公司中,房地產企業29家,至今具有配股資格的只有3家,其中就有萬科。

我出錢,你去到珠峰頂上做秀,如何?

記者:現在社會上有一種聲音,說王石登珠峰是個人做秀或商業炒作,您如何理解?

王石:登珠峰,能否登頂,誰也不能十拿九穩。截至目前為止,中國13億人口中只有12人登頂珠峰。這次登頂5人。平均1億人中登頂珠峰只有1人。登頂珠峰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現在在有些人看來,登頂珠峰是一件錯誤的舉動。要我說,如果做秀做到珠穆朗瑪峰山頂上去,這個「秀」是很了不起的,值得鼓勵;換句話說,我出錢,你做秀,如何?

記者:關於商業炒作……

王石:一個上市公司的董事長跑到珠峰頂上去為自己的企業做廣告,這也是絕無僅有的想像。如果我的成功登頂為萬科起到了廣告的效果,也沒有什麼不好!有些人就是想通過指責名人來抬高自己。

下海到深圳後,我一直是有爭議的人物

記者:您的第一桶金是怎麼賺來的?

王石:我1983年赤手空拳到了深圳,當時的深圳簡直就像一個大工地,到處開發,到處塵土飛揚。當時深圳賺錢主要靠比內地優惠的國家政策。那時,深圳兩種進口商品很賺錢:一是日本味精,要是拿到進口1噸味精的政府批文,肯定有的賺;二是臺灣的摺疊傘,在大陸很暢銷,進多少能夠賣多少。但我通過做市場調查,覺得這兩樣都不能再做。

我調查後發現,當時的深圳有兩大飼料廠,每廠都年產20萬噸以上的飼料,其原料主要是玉米,但玉米主要從香港進口,而其中除了從美國、泰國、阿根廷等外國進口外,還有很大一部分是從北方的大連、天津、青島出口轉內銷的。為何國內的玉米不直接銷到深圳而是轉道香港再回來,調查了解到,主要是解決不了從北到深的運輸工具問題。我當即找到廣東省海運局,了解能否組織貨船從大連往深圳運玉米,當時廣東省海運局正在研究開闢北方航線,苦於沒有貨源,當然求之不得。我隨即到大連,當地正發愁香港貨物運輸能力不足,玉米堆在家裡。就這樣,我當上了中間商,還賣起飼料。當年的4月到12月,我賺了300多萬元。這就是我下海挖的第一桶金,乾乾淨淨。後來,我遇到劉永好,我開玩笑對他說:「如果當時我不轉行,『飼料大王』的名分怕就是我的啦!」

到1984年,資金積累起來後,我就組建了公司,後改稱「萬科」,一直發展至今,儘管路上有磕磕絆絆,但還算基本順暢。

記者:您最初下海到深圳適應嗎?

王石:那個年代的下海者,大都是政治上的失意者。我作為年方30出頭的大學生,放著省外經貿委這樣的好工作不好好去幹,等待官運亨通,而是下海經商,在當時就引起很多人的費解。一般人判斷:一個人生在世上,不是為名就是為利,但王石這小子看起來都不像:穿一條牛仔褲,風裡來雨裡去,騎一輛破自行車。於是人們都得出一條結論:王石這是在裝,這是不顯山不露水,外邊肯定存了不少錢。這些議論讓我很不舒服。就我個人而言,當時我從廣州的省政府機關到深圳下海,不圖名也不圖利,就是為了展示自己的才華。

記者:您這樣的個性,能融入深圳的經濟圈嗎?

王石:當時我的公司經營得很好,留著很多人才,但員工工資並不算高。一次,一位老闆請我吃飯,向我請教企業如何留住年輕人。我給他講了萬科的幹部政策、工資系統。對方顯得老大不滿意,說我王石老是唱高調,背後肯定藏有什麼秘訣。因此以後碰見類似的請客吃飯,我一概回絕。

記者:有沒有遇到過挫折?

王石:深圳當時就是中國改革的前哨,作為有爭議的改革人物,肯定會受到非議,我後來也就不再理會流言蜚語。1985年的一天,深圳市紀委的兩個處長找我談話,見面的稱呼是「王石同志」,說是紀委接到不止一封檢舉信,要找我進行核實;並說之所以叫我「同志」,還是把我當成自己人的,只要承認問題,解釋清楚了就沒事了。檢舉信說我在香港有不止一處房產,還有一筆存款。我說這是絕對沒有的事,如果別人有舉報,你們不妨告訴我內容。後來兩個處長透露舉報,說我在香港有兩處房產、30萬港元存款。我一聽就很動氣,當即告訴他們兩個:誰寫的檢舉信我不知道,我也沒有這回事,但如果屬實,應該在「30」後面加兩個「0」,30萬有點看不起我,3000萬元才與我的身份相稱。兩個處長從未聽過如此「狂言」,倉皇而去。在當時,正經幹事的反而遭受非議,被視為不正常,是十分荒誕的。這可以說是我經商過程遭受的最大的挫折。

萬科沒有「家族」企業、「裙帶關係」的痕跡

記者:您經商是否與您的家庭背景有關?

王石:沒有任何關係,純粹我個人的事。我的父母都曾當過軍官,後轉業到地方鐵路擔任領導職務。我曾有意查詢家譜上溯30代沒有發現我家祖宗有理財「優良傳統」。我覺得財富夠花就足矣,太多我有點把握不了。而且人突然暴富後,顯得有些不知所措,生活單調,為了自己和家人的安全起見還要請保鏢。萬科1988年股份制改造時,儘管萬科前身沒有讓上級公司投資一分錢,也沒有讓其做任何銀行擔保,全都是由我白手起家搞起來的,但資產評估為1300萬元,按四六開,其中60%股份屬政府,40%為職工股份,因為我沒有取一分錢,其他職工也就沒有分拆,而是作為企業發展基金。我一直到今天都是靠拿工資幹活,年薪60萬元,這在上市公司都是公開的。目前萬科有14億股,每股6塊多,我個人只有27萬股,我還有200多萬元存款,100多萬元的房子,在深圳算起來也就是個中產階層。我不是一個富翁。

記者:萬科是否帶有中國家族企業的通病?

王石:萬科沒有我的一個親戚、戰友、同學,是一個現代企業,絕對不是家族企業。1989年,因為某種原因我離開過萬科一陣子,我的母親把我的一個表妹安排到萬科,回來後,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開掉我的表妹。我母親老大不滿:你公司不是要人才嗎,你表妹也是人才呀!我就勸她,表妹畢業於吉林大學國際金融系,只要是人才在深圳就不怕找不到工作。

很難把個人的成功歸結到哪一點

記者:您好像說過,司湯達的《紅與黑》裡主人公於連的經歷,對您今天的成功影響很大?

王石:司湯達、狄更斯、雨果、梅裡美、巴爾扎克等西方作家的作品對我的人生觀都影響很大,我們小的時候只能讀到這些書,其中給我最深啟迪的就是他們作品中張揚的「人本主義」精神,包括機會均等、個人隱私權、選擇權等,貫徹在我的公司中,就是對人才的尊重。

記者:您是當兵後讀的大學?

王石:我當了5年的兵,開了18萬公裡的車,部隊經歷磨礪了我的團隊精神、組織紀律觀念和吃苦耐勞,對我後來的創業、辦企業受益無窮。但在部隊當兵的最後時期,我十分厭倦部隊生活,急於想離開部隊,但現在時間越長越懷念部隊。

記者:您的大學時代是如何度過的?

王石:我的大學專業是給水排水專業,我對這個專業不感興趣。整個大學我讀了兩門課,一是英語,這對我後來了解國外經濟信息很有收益;二是政治經濟學,這對我後來經商直接有用。就這樣,非常認真刻苦地讀了三年書。

這些經歷都或多或少影響了我後來的人生取向,但人是很複雜的,很難把個人的成功歸結到哪一點。

相關焦點

  • 田樸珺,憑什麼能擠走原配王江穗,成功嫁給王石?
    此時的王石還在享受甜蜜的家庭生活,30歲的他怎麼也想不到,30年後自己會和這個女娃擦出愛情的火花。 1983年,32歲的王石來到深圳經濟特區發展公司工作,之後的故事,想必大家聽得耳繭子都快出來了。
  • 王石:在乎錢,更警惕突然有錢,能不能駕馭……
    來源:中國基金報來源:新財富新財富全新高端資本人物訪談欄目《財智人生》今年重磅推出,首站專訪萬科創始人王石。疫情期間,王石再次成為話題人物,帶領萬科員工53億大手筆捐贈,8天攀登深圳10峰,快手直播獲得高贊......當後浪奔湧,身為前浪的王石,依然躋身頂流。
  • 3小時獨家專訪|王石:在乎錢,更……放棄萬科股權,現在還動力滿滿
    來源:新財富雜誌新財富全新高端資本人物訪談欄目《財智人生》今年重磅推出,首站專訪萬科創始人王石。疫情期間,王石再次成為話題人物,帶領萬科員工53億大手筆捐贈,8天攀登深圳10峰,快手直播獲得高贊......當後浪奔湧,身為前浪的王石,依然躋身頂流。
  • 人物故事 | 激蕩三十年 看十大民營企業家的創業悲喜劇
    說起馮侖,他曾經是一位在國家機關搞研究,寫文章的「體制文人」,而後成為下海商人,經歷了飢餓、流浪、折騰、成功……29歲時公職解散,他被迫「下海」,在1991年用3萬元創始萬通集團,到現在身價20億;   創業初期,他與王功權、劉軍、王啟富、易小迪、潘石屹共聚一堂,被人們稱作萬通六君子。再到後來,他被稱作地產界的思想家。
  • 專訪|王石:在乎錢,更警惕突然有錢能不能駕馭……放棄萬科股權...
    新財富全新高端資本人物訪談欄目《財智人生》今年重磅推出,首站專訪萬科創始人王石。疫情期間,王石再次成為話題人物,帶領萬科員工53億大手筆捐贈,8天攀登深圳10峰,快手直播獲得高贊......當後浪奔湧,身為前浪的王石,依然躋身頂流。
  • 王石靠嶽父和原配的幫助起家,成功後為何移情田樸珺?
    大概也是他父親的關係,大學本科本該讀4年,但他卻用3年便結束了學業。1977年,王石畢業,被分配到廣州鐵路局工程段工作。這份工作非常穩定,王石一幹就是3年。在這期間他遇到了他的前妻王江穗,隨後兩人結婚,並有了孩子。
  • 萬科復牌時間一拖再拖 王石稱第一大股東必須是國資
    摘要 【萬科復牌時間一拖再拖 王石稱第一大股東必須是國資】王石表示,如果萬科是一個民營資本控制的企業,那麼公司在行業中越是舉足輕重,就越是危險。
  • 第一桶金的思維邏輯意義讓你邁入財富大門
    今天和大家聊聊第一桶金的事情,在生活當中我們一定接觸過各種各樣的有錢人,他們剛開始賺取第一桶金的時候,有的可能靠運氣,有的可能靠膽量,但是一旦有錢了之後,他們就會很好的利用自己的資源發掘更多的財富增長機會,最終的結果就是越有錢就越有錢,於是賺取第一桶金就成為很多人追求的夢想,也有很多人因為遲遲賺不到第一桶金而變得非常鬱悶。
  • 王石娶小30歲嬌妻,登7大高峰踏南北極,雖職場失意但生活如意
    地產大亨王石的近況一直受人關注,自從與原配妻子離婚娶了小30歲嬌妻田樸珺之後,王石似乎越活越年輕。4月20日,王石曬出了自己的攀巖照片,照片中的王石精神狀態很好,攀巖手法嫻熟,還做了一系列高難度動作。肌肉線條也很明顯,可見平時經常健身,自我管理非常到位。
  • 5位下海後又上岸的動漫大神,他們的作品你看過幾個?
    但是還有一種方式,就是畫下海番。不少漫畫家通過這樣的方式賺到第一桶金和人氣後,開始轉型上岸,下面就盤點一下幾個熟悉的已經上岸的漫畫家,不知道你有沒有看過他們的作品呢?東清彥,是的沒有錯,作品有《校園漫畫大王》《四葉妹妹》等這樣比較清純的日常漫畫,但他確實曾經過下海。不過他畫的四葉妹妹等作品確實很治癒,是不是被他那樣日常的畫風所欺騙了呢。
  • 田樸珺為何能從王晶片中的火辣女郎到吸牢王石,走上貴族之路?
    1984年,33歲的王石在深圳創辦萬科時,3歲的田樸珺還是需要媽媽抱的娃娃。2003王石成作為為攀上珠峰中最年長的人,在山頂拍照留念時,肯定想不到遠在香港的片場一位妙齡女郎通過王晶的介紹正在和梁家輝拍攝火辣的戲份,在為藝術「獻身」。
  • 董明珠VS雷軍、王石VS劉永好,領袖年會上那些截然相反的觀點,你信...
    文|劉慧姣圖|王曉麗性情中人董明珠和「老好人」雷軍,做企業只佔生活一小部分的王石和奮鬥成常青樹的劉永好,不同行業都玩得轉的陳東升和只愛奶粉的冷友斌,創業只想活下來的柳傳志和創業為了改變世界的李彥宏……第一回合談做人:董明珠VS雷軍 企業家眼睛裡是揉出沙子還是看出西施?
  • 王石小30歲嬌妻近照曝光,秀髮披肩文藝氣息十足!
    2003年,田樸珺出演了她的電影處女作《神勇鐵金剛》。2006年,田樸珺報名讀了長江商學院傳媒管理專業。2011年赴美國紐約遊學。 在2012年的《後宮·甄嬛傳》中,田樸珺客串出演了「敦親王福晉」。
  • 對話70歲王石:我最好奇的是 我沒經歷過的年紀
    王石:1988年萬科進行股份制改造,我放棄了應得的個人股份。1989年5月,有國外代表團到中國進行改革開放訪問。他們來採訪我,記得第一個問題就問,你有多少財富?1988年,這是個大數字,但我放棄了。一下子這採訪就進行不下去了。我當時被認為是中國改革開放最成功的商人,竟然只有5萬元,而且還包括股票。   新聞晨報:今年的這場捐贈對你意味著什麼?   王石:當時把股票放棄了,放棄了給誰呢?沒有解決。本來想做一個醫院。2015年,建立醫生團隊,就差買地。
  • 【雲中訪談】(五)張曉龍談《君子津》的改編
    【雲中訪談】(五)張曉龍談《君子津》的改編 2020-07-27 18: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69歲王石南京玄武湖晨跑5公裡,平均配速5分28秒
    3月19日,在深圳大鵬灣,王石劃出了3月的第一槳;3月21日,他又約上運動圈朋友去爬梧桐山觀杜鵑,下山途中穿了10年的運動鞋的一隻鞋底因老化開膠脫落。網友評論到:老王一雙鞋穿十年,真夠節儉的。3月22日,深圳蛇口魚村碼頭,海濱路熱身晨跑5公裡+水面賽艇10公裡。
  • 標榜獨立卻靠王石的資源吸金,自曝兩人私生活,田樸珺哪來的底氣
    但王石的退休,算起來還真不是他自願的,純粹都是被逼迫的。2016年6月26日,寶能系(萬科第一大股東)要求召開臨時股東大會,提議罷免王石、鬱亮等幾乎全部董事。雖然有多名商界大佬幫王石發聲,然而王石還是被迫退休。
  • 餘曉菡:小蟻幣收穫「第一桶金」 從投資人轉身區塊鏈創業者
    4月10日,在「再談區塊鏈」分論壇現場,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區塊鏈工作組組長、中國銀行原行長李禮輝在博鰲亞洲論壇上表示,我國區塊鏈底層技術研發還是走在全球前列。他對區塊鏈未來的應用,包括在金融領域的規模化的應用充滿期待。
  • 晶報受權發布:王石亞布力演講全文
    簡單說,你王石早就是第二大股東了(註:1988年股改後,公司40%的股份歸屬創始團隊),國有大股東現在同意轉讓股份,團隊不努力當第一大股東,相反把機會給了另一家國企,為什麼?追求清晰的產權,擺脫不必要的行政幹預,不就是你王石的理念嗎?這是爭議點。
  • 萬科辦醫一箭三雕 王石想做「兇猛鯰魚」?
    2014年春末夏初,在南寧舉行的綠公司年會上,萬科董事長王石第一次主動對外公開宣布,萬科正在籌辦三家兒童醫院,分別位於廣州、上海和深圳。其實,萬科從醫之路已有三年。早在2010年,王石就開始到國內外各地考察民辦醫院。2011年,萬科首次發函給深圳市政府,申請允許在深圳辦醫,開始了萬科的投資辦醫之路。從地產到辦醫院,跨界足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