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戰國時代戰爭規模太小,怎麼能和中國的三國做比較

2020-12-15 老呂說文史

近年來,由於日本對中國三國那段歷史的興趣越來越痴迷,在三國的基礎上設計了很多的三國遊戲,並且經常把日本的戰國時代和中國的三國時代進行比較。

除了用中國的三國題材出了不少的遊戲外,以日本戰國為題材的遊戲也是出了不少,日本的光榮公司,除了《三國志》《三國英傑傳》《真三國》等遊戲,也出了一部分《織田信長》《太閤立志傳》之類的以日本戰國為題材的遊戲。

由於日本歷史上在戰國以前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例子,只得拿自己的戰國和中國的三國進行比較,不過有網友吐槽說日本的戰國時代充其量也就是個村長與村長打架而已。

日本在戰國時期的整個國土面積大約在30萬平方公裡左右,而在這3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最巔峰的時候總共分出了68個國家。

我們來換算一下,用30萬平方公裡除以68,平均每個國家的領土面積才4410平方公裡。這是個什麼概念?還沒有我國一個普通縣城的面積大,但這在日本戰國時期就是一個國家了,汗!

看多這裡,稍微了解一點中國歷史的人都知道,在中國古代,不要說是滅國之戰,就是隨便來一場戰役也是幾十萬人,長平之戰,秦趙兩國加起來一百多萬人在幹仗,赤壁之戰三方加在一起也要四五十萬人,而淝水之戰就更厲害了,僅前秦苻堅一方就出動了80萬的兵力。

而在日本的戰國時代,全國總人口在戰國末期巔峰的時候才1800問人左右,中國在漢末時期的全國總人口卻有5000萬人,到了三國末期全國總人口也還有2000萬左右。也就是說,整個三國期間,在戰爭中損失了大約3000萬的人口。光是一個三國損失的人口就趕上了1.6個日本的人口。

日本在戰國初期,由於國家太多,地盤太小,隨便拉上幾百號人就能稱得上是「戰爭了」,雙方之間兵力能夠達到數千至上萬的戰爭已經可以稱為是滅國之戰了。

我們來看看日本採用的軍制,石高制。「石」是容積單位,1石=10鬥=100升=1000合,相當於現在的180.39公升,折合成糧食150公斤;「高」,是泛指數量。 對大名和武士而言,「石高」是日本大名和武士所授受的封地的數量。也就是說在日本戰國後期,1萬石封地的大名或者武士所能承擔的兵力是一年250人左右。

在豐臣秀吉完成統一後所統計的全國土地產量約為1850.9萬石左右。平均到68個國家,平均4410平方公裡的土地上,一個國家所能動用的士兵也就是6750人。

這還是這些糧食全部用在軍事上,事實上,大名還要建設地盤,還要發展經濟,還要自己享受,也就是說真正用在軍事上的能達到百分之五十就不錯了,也就是2000多人而已。

從上面的數字我們不難看出,日本的戰國時代其實還就真的是村長之間的互相打架。當然,說是村長打架也有點太過分了,咱們再給他長個級別,畢竟雙方各3000人左右的互毆,怎麼著也能算是縣長打架了。

是如果玩過《太閤立志傳》的玩家應該知道,在太閤立志傳的設定裡,一隻基礎部隊的標準人數是200百名士兵,當時我第一次玩的時候,豐臣秀吉初次登場的部隊就是標準的200人……

這和中國三國時期動不動就是幾萬大軍,幾十萬大軍的戰爭來比較,實在是有點欺負日本的戰國時代了,因為根本就沒有可比性。

相關焦點

  • 「日本戰國時代」與「中國三國時期」相差千年,為何總被拿來比較
    ,設有專門的三國課堂和三國知識考試等,還經常把他們的戰國時期和中國的三國時期相提並論。 中國的三國時期,廣義上講是從190年董卓進京,至280年西晉滅吳、統一全國結束; 日本的戰國時期,廣義上是指從1467年應仁之亂爆發開始,到1615年德川家康徹底消滅豐臣氏結束。 那麼,年代相差千年、發生地點完全不同的兩個歷史時期為何會被放在一塊做比較呢?
  • 日本戰國時代前期的戰爭為什麼基本是「村長鬥毆」的規模?
    有種觀點認為:被日本人大肆吹捧的日本戰國時代不過是「村長鬥毆」而已。這種觀點出現後便引發了巨大爭議,至今都能在相關內容下看到類似的爭論(撕逼)。而本鬼認為這種觀點算是正確而又不正確。要知道日本的戰國時代廣義上持續了一百多年,戰爭狀態在此期間也發生了重大變化。在日本戰國時代前期,大部分戰爭的規模基本上就在幾百人左右,而中國明朝同時期的有些村落鬥毆規模則有數千人。由此可見,日本戰國時代前期的戰爭恐怕連「村長鬥毆」都比不上,遭到調侃和鄙視也算是人之常情。
  • 日本戰國時代的戰爭規模很小?為何會被人說成是村子之間的械鬥
    在中國歷史上有一個非常特別的時期,那就是戰國時期,當時各國之間相互攻伐,非常混亂,最後實力超強的秦國逐個滅掉了六國,完成了一統天下的大業。不過很多人可能沒有想到,在日本歷史上也曾有過類似中國戰國時期的「戰國時代」。
  • 日本也有戰國時代,號稱比中國戰國場面更大?看過地圖後我笑了
    然而最近小解卻發現了一個有趣的事兒,那就是我們的鄰國日本,歷史上也有一個時期叫做「戰國時代」,它被喻為日本封建社會向近代轉型的重要時期。很明顯,這個戰國時代水分比較多,首先我們從兩國對其命名上來看。中國「戰國時代」一詞的出現,最早記錄於西漢末年史學家劉向的《戰國策》中,從此這個名詞開始被後世接受和使用;而日本的戰國時代,則是在劉向之後1500年的15世紀,由日本人武田信玄提出的。但需要注意的是,這個武田信玄是個中國迷,酷愛中國軍事戰略,所以他將中國的戰國直接搬到了日本歷史上用了。
  • 國土面積30萬平方公裡,卻分成68個國家,日本戰國戰爭是村戰?
    中國古代的戰役動輒幾十萬人血拼的例子數不勝數,如秦趙長平之戰,秦國上將白起坑殺趙國40萬大軍;漢武時期十幾萬軍隊遠徵大宛;三國赤壁之戰曹魏傷亡10幾萬人;東晉十六國時期,前秦與東晉淝水之戰出動80多萬兵力……人多的是投鞭斷流,拼殺的是血流成河,縱觀世界史,戰爭規模能超越中國的國家一個都沒有
  • 漢卿說:如果把日本戰國時代戰爭放到中國來看,相當於什麼規模?
    日本戰國時代,一般指日本室町幕府後期到織豐時代的這段歷史。最早出自甲斐國大名武田信玄的《甲州法度之次第》第二十條,開篇寫道「天下戰國之上」。因其酷愛中國兵法,便把中國的戰國名稱直接套用在日本,以形容日本的政治格局。
  • 日本戰國時期的戰爭規模屬於村戰這個級別?真要這麼想您就錯了
    說句寒酸話,日本歷史中大書特書的所謂戰國時代,也就是幾十個縣長(個別還是鄉長)打來打去的歷史,更諷刺的是,最後統一縣長們的,竟然是個農民。」所以今天咱們來討論一下日本的戰國時代的這些名戰爭究竟是不是村戰?
  • 日本戰國=村長打架,日本戰國到底是不是村戰?
    提到日本戰國是村戰這個說法  首先最深入人心的  當然是日本戰國的國土面積實在太小  日本戰國時期  總國土面積大約在30萬平方公裡  而在巔峰時期  非要和中國比就是欺負人    也就是說  光是一個三國爭霸  就打掉了1.6個日本的人口  特別是在日本戰國早期  只要拉上幾百號人  就已經能稱上「戰爭」
  • 11位日本戰國名將,對比三國名將,有可比性嗎?
    不知道各位小夥伴玩過日本光榮公司的一系列遊戲沒? 從各種《三國志》系列,到各種《織田信長》《毛利元就》到後來的《三國無雙》《戰國無雙》之類。就會發現一個問題,日本人很喜歡三國,也很喜歡將自己的戰國時期知名人物和三國時期的梟雄武將進行類比。基本上得出的結論是這些人物都差不多。
  • 日本戰國是村長打架?中國網友為何稱日本戰國是村戰
    摘要:日本戰國是村長打架?中國網友為何稱日本戰國是村戰日本戰國時代,到底是不是村長打架這個問題,在網絡上引來不少大V自媒體參與其中,大家各有自己的觀點,也喜歡和古代中國進行對比。更讓大家津津樂道的,在如此狹小的地區內,還分成68國,打得有聲有色,實在讓人瞠目結舌。
  • 縱貫日本戰國時代的三種武士刀 紅極一時的「拔刀術」
    文:桌面戰爭兵棋 | GEN說起日本的戰國時代,大家都不陌生,許多影視作品、遊戲都以它為背景,許多武器更是廣為人知,今天我們來談一談極具日本特色的三種刀。太刀太刀是知名度最高的日本刀,並且一度成為了武士階層的象徵。
  • 日本戰國時代的大戰只有數百人規模,在我們眼裡,不過是一場鬥毆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時代變換所必須經歷的不變定律,也是中國千百年來所多次經歷的變化。當然,這個定律不僅僅適用於中國,還適用於其它的國家,比如日本。在日本的歷史上,也出現過戰國時代。
  • 日本戰國時代,最強的十位大名!
    日本的戰國時代,是日本歷史上最為繽紛的時代,戰爭頻仍,跌宕起伏,你方唱罷我登場,令人神往。前不久,在日本國內統計的,日本國民最嚮往的時代。戰國時代僅次於幕末年代,而位居第二位。那在日本的戰國時代,又有哪些大名可堪稱日本戰國時代的俊傑呢?第一位、甲斐 武田信玄。
  • 玩家喜聞樂見《九州劫》日本戰國名將大戰三國群英
    在日本歷史中其實三國文化滲透的時間非常早。早在14世紀日本《太平記》這本軍記物語(一種歷史小說形式的文學作品)裡就有了"三顧草庵""死諸葛走生仲達"這些三國演義中的故事。而鎌倉時代非常著名的日本軍神"楠木正成"也常常被稱作"諸葛亮",可見在這個時期日本人就已經非常痴迷《三國演義》了。而這種痴迷到了日本戰國時期更加瘋狂。
  • 日本戰國大規模「村戰」
    日本戰國時代是1467年的應仁之亂到1615年德川幕府消滅豐臣氏結束,148年的時間多處於戰亂時期。日本現在國土面積37.8萬平方公裡,戰國時代北海道還不在日本手上,日本當時領土近30萬平方公裡,在奈良時代,日本就被分為66國。
  • 日本人為什麼偏愛三國歷史?
    中國古代的戰爭,一般都是步兵方陣推進,保持好隊形拼殺,如果有奇兵突然襲擊,確實能達到出其不意、打亂敵方陣形的效果,從而取得勝利。而這種雙方對戰、主將單挑的模式,在日本古代屢見不鮮,甚至是日本戰爭的主流。日本是一個武士統治的國家,古代日本的士兵以武士為主,在戰場上大量消耗是非常浪費的。於是用主將單挑決鬥的方式決定戰爭的輸贏。
  • 日本戰國時期,其實就是村長打架?
    說起「亂世鬥爭」,大家第一反應肯定都是軍閥割據、三國爭霸、五代十國、春秋戰國,這些千軍萬馬來相見的歷史事件,動不動就幾萬、幾十萬人馬,烽火連天,在戰場上刀光劍影。再牛一點,像印度史詩自己描寫的俱盧之戰一樣,18天傷亡過億,想來戰爭規模更是龐大無比了。
  • 日本戰國時期兵力如何?巔峰兵馬20萬,國土面積只有海南十分之一
    日本整個戰國一直到末期,巔峰兵馬人數是20萬, 同時期兵多馬少,騎兵只是很小一部分,日本戰國本土戰馬有很多缺點,矮小,衝鋒能力有限,屬於蒙古馬系,但是日本人矮啊小矮人與小矮人騎小矮馬打,咋滴都是有馬的高點,快點,衝鋒效果好點,震懾力強點…首先最深入人心的,當然是日本戰國的國土面積實在太小,日本戰國時期,總國土面積大約在30
  • 日本:所謂「日本戰國時代」在中國人眼裡不過一場「村戰」而已!
    戰國時代,百家爭鳴,國家強盛,進行了許多舉世聞名的改革和創新,湧現了一大批英雄,為子孫後代留下了許多著名的故事。另一方面,日本實際上有一個「戰國時期」。同戰國時期一樣,中國也是一個戰爭、分裂、霸權的時期。這也是日本一代又一代人推崇的一段歷史,甚至拍攝了大量的電影和電視劇。
  • 日本戰國時代的著名武將—豐臣秀吉
    在中世末期,日本著名的武將豐臣秀吉(Toyotomi Hideyosbi)繼織田信長之後,為日本的統一作出了重大貢獻,是日本歷史上最引入注目的人物。日本人對他毀譽褒貶不一。他不僅是歷史著述的對象,也是民間傳說和文學藝術作品的主人翁之一。在我國,一般讀者對他也並不陌生,都知道他是16世紀兩次發兵侵略朝鮮,妄圖徵服中國以至稱霸亞洲的侵略戰爭禍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