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賣出2700萬把剪刀,400年老字號張小泉上市在即,技藝無人傳承

2020-12-19 騰訊網

近日,深交所創業板傳出好消息,中華老字號張小泉股份有限公司的上市申請已被受理。張小泉素來以剪刀名揚天下,還未上市成功,就已經被多方媒體冠上了「剪刀第一股」的名號。

在狗不理、全聚德等中華老字號日漸式微的當下,張小泉又是憑什麼一枝獨秀,獲得當下資本青睞的呢?苦心經營400年,時至今日,張小泉又為何選擇走上上市這條充滿爭議的道路呢?

深度爆料

上市為發展?根據張小泉股份招股書顯示,本次IPO募集資金的目標為45,531.71萬元,將用於張小泉陽江刀剪智能製造中心項目、企業管理信息化改造項目、補充流動資金等方面。

智能製造、信息化改造,聽上去張小泉的發展還是緊隨時代潮流的,並沒有外界想像中400年老字號可能存在的故步自封、觀念落後等問題。據衛士藍高端獵頭了解,僅2019年,張小泉就銷售了2700萬把剪刀,500萬套刀具,收入高達4.8億元。

披著老字號外衣的現代化企業?張小泉自2006年被國家商務部認定為第一批中華老字號,曾位列首屆中華老字號品牌價值100強。很多人對張小泉的認知,還停留在手工打造的印象中,事實上張小泉的生產經營早已開啟了現代化之路。

過去張小泉的傳統剪刀要由制剪工人經過72道工序打造,其中有兩大技藝十分重要,分別是鑲鋼鍛打技藝和手工刻花技藝。而現在張小泉剪刀90%以上的生產工序實現了機械化和自動化,最少只需要9道工序。

而張小泉手工制剪的工藝,已經被列為國家級非遺項目,目前還掌握的這些技藝的工人大多已是80歲高齡的老人。有網友認為,傳統技藝無人傳承,張小泉也僅剩下一個品牌而已,老字號的光芒似乎也沒有那麼亮了。你覺得呢?

具備網際網路思維也是張小泉現代化的一大表現。張小泉還憑藉經銷、直銷、代銷等模式,布局了連鎖超市、門店、電商等多種終端業,618大促的第一天,張小泉在京東平臺的成交額就同比增長了64%。同時他還通過微信、微博、抖音、小紅書等社交平臺進行推廣宣傳。

機遇與挑戰並存?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張小泉股份披露的數據,截至2019年末,張小泉的存貨餘額高達1.12億元,佔其當期流動資產的37.51%,相較於2018年末上升了37.95%。這其中庫存商品的佔比最高,總額高達7146.85萬元,同比增長了44.42%。

庫存積壓在企業發展中是存在一定風險的,尤其是像張小泉這樣庫存積累速度高於銷售收入增長速度的企業。

而在消費者對張小泉產品的評價中,也不乏批判其刀剪價格高於一般品牌,但質量卻對不起價格的聲音。所以在享受現代化和網際網路帶來的機遇和利潤時,張小泉背後的風險也不容忽視。

上市不等於成功?

有業內專業人士向衛士藍高端獵頭透露,像張小泉這樣的老字號,上市雖然能夠得到資金以擴大自身規模,但是如果品牌自身定位不成功,憑藉老字號的傲氣端起了架子,脫離消費者需求,那麼最終的結局必然不會太好。這一點,從天津狗不理32塊錢一個包子的教訓中就可以看出。

江山易打不易守。衛士藍高端獵頭總經理高光宇認為,張小泉作為傳承了400年的老字號品牌,本身在業內就具備極大的優勢,如何利用好這一優勢將是關鍵。否則優勢變劣勢也不無可能。上市後,張小泉的處境將會發生一系列的改變,理應提前從人才管理的角度強化團隊以應對變化,避免措手不及。

你覺得張小泉上市後還能堅持初心造好剪嗎?你會支持它嗎?

相關焦點

  • 一年賣2700萬把剪刀,張小泉上市募資4.5億背後是場豪賭?
    A股「剪刀第一股」要來了,400年的老字號「名牌」亮相創業板註冊制試點名單。7月7日,張小泉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張小泉」)的上市材料獲創業板受理。招股書顯示,張小泉近三年業績增長迅速,其中,2019年張小泉賣出了2706萬剪具、510萬刀具、178萬套刀剪組合,實現營收4.8億元,同比增長18%,淨利潤為7230.07萬元,同比增長65%。
  • 400年老字號張小泉IPO,年銷2700萬把剪刀,收入4.8億,利潤7千萬!
    7月7日,深交所創業板受理了剪刀老字號品牌張小泉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張小泉股份」)的上市申請,本次ipo張小泉股份擬發行不超過 3,900.00 萬股,佔本次發行後總股本比例不低於 25%,募集資金45,531.71萬元,用於張小泉陽江刀剪智能製造中心項目、企業管理信息化改造項目、補充流動資金等方面,保薦機構為中信證券。
  • 賣了近400年剪刀,老字號張小泉輕盈轉身,「磨刀霍霍」徵戰A股
    近日,張小泉股份有限公司的首發材料在創業板正式受理。沒錯,就是擁有近400年歷史的中國刀剪品牌張小泉。若成功上市,它將成為A股市場「剪刀第一股」。盈利能力強勁,明星股東陣容加持張小泉的品牌傳承近400年,作為我國刀剪行業馳名商標,它的主營業務仍以刀剪為主,同時涉及個護用品、廚具及其他雜件。在此次衝關創業板的過程中,張小泉呈現出強勁的盈利能力。
  • 392歲老字號「張小泉」要上市了!年產剪刀2706萬把,年營收4.8億
    來源:朱邦凌張小泉剪刀是擁有近400年歷史的老字號,在乾隆年間被列為貢品,1915年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獲二等獎,新中國三次全國評比上均獲第一名。自古就有南有張小泉,中有曹正興,北有王麻子的說法。「快似風走潤如油,鋼鐵分明品種稠,裁剪江山成錦繡,杭州何止如并州」。
  • 專訪張小泉總經理:專注剪刀400年,未來還要做家電
    來源:一財網392歲的張小泉要上市了。2020年7月,張小泉股份有限公司的首發材料在創業板正式受理。它可能會成為「剪刀第一股」。張小泉這次計劃募集4.5億元人民幣,其中3.54億用於的陽江刀剪智能製造中心。新製造中心年產能將達到3010萬把。
  • 擁有近400年歷史的老字號「張小泉」煥發新的生機一把剪刀的重生記...
    原標題:擁有近400年歷史的老字號「張小泉」煥發新的生機一把剪刀的重生記(消費視窗·老字號 新國潮①)張小泉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正通過直播平臺展示和銷售產品。  人民視覺用著張小泉剪刀、穿著飛躍帆布鞋、喝著北冰洋汽水……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將使用國貨、追逐「國潮」作為一種新時尚。
  • 張小泉衝擊「剪刀第一股」 庫存積壓增長遇阻 終端零售價並不親民
    這是著名劇作家田漢在1966年走訪張小泉杭州工廠時留下的詩句,一般人很少能想像到,一個製作剪刀的企業,能夠得到文人這樣的讚美。從明朝末年到如今,張小泉的剪刀傳承至今已經歷了近400年的時光,依舊能夠每年賣出接近3千萬把。
  • A股「剪刀第一股」要來了 張小泉的上市材料獲創業板受理
    A股「剪刀第一股」要來了,400年的老字號「名牌」亮相創業板註冊制試點名單。  7月7日,張小泉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張小泉」)的上市材料獲創業板受理。  張小泉實控人姓張,但此張非彼張,其並非張小泉傳人。
  • 去年銷售近5億元的張小泉剪刀衝刺創業板上市
    被稱為「五杭」之一的「張小泉」剪刀要到創業板上市了。7月7日,深交所公布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的新一批獲受理企業。其中,趣睡科技、顯盈科技、開勒環境等16家企業申請IPO。截至7月7日,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下申請IPO企業合計248家。
  • 392歲張小泉的長生秘方
    張小泉工廠試製車間自動化生產設備。「北有王麻子,南有張小泉。」說起刀剪,總繞不開這兩家老字號。剪刀是耐用消費品,張小泉卻在2019年賣出2700多萬把,這是怎麼做到的?更多年輕人進入管理團隊,越來越多接地氣的產品走向市場,自動化設備被引入生產線……一股湧動的青春氣息,拉著這家老字號從歷史深處跑向現代化。年輕人管理300多年老字號對張小泉來說,如今朝氣蓬勃的面貌來之不易。滯後的經營與管理模式,曾讓現代化進程中的張小泉陷入困境,與上海張小泉的商標之爭更令其雪上加霜。轉變從2007年開始。
  • 張小泉踏上IPO之路,自製剪刀不足四成
    其中提及的張小泉,指的是在明崇禎元年(1628年)創建、始創於浙江杭州的中華老字號刀剪品牌。經過數百年的沉澱,這家老字號早從杭州「啟程」,足跡遍布了大江南北。如今,擁有著392年歷史的張小泉,決定擁抱三十而立的A股市場。
  • 「張小泉」謀求上市:業績藏隱憂、突擊分紅被疑「剪刀手」圈錢
    日前,快四百歲的老字號張小泉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張小泉」)準備衝刺創業板,一旦成功上市,其將成為A股市場上「剪刀第一股」。老字號借道資本市場做大做強無可厚非,但《金融投資報》記者發現,張小泉財務狀況優良,帳面擁有1.53億元貨幣資金,無長短期有息借款,卻趕在上市前突擊分紅3510萬。
  • 「匠·運」杭州傳統手藝人的故事● 張小泉剪刀
    張小泉剪刀鍛制技藝「張小泉」剪刀,經過300多年的歲月沉澱與數代工匠的千錘百鍊,凝固成刀背上那個揮之不去的名字。如今,這個名字又與另一個名字相互關聯,並因此煥發出新的生命活力,那就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張小泉剪刀鍛制技藝傳承人--施金水。
  • 小小剪刀,做成高端居然這麼不容易
    中國老字號一向故事多、傳奇多,但往往經不起推敲,而且由於近代動蕩,老字號往往經歷波折,不復舊日模樣。張小泉確實是中國最著名的剪刀,始創於明朝崇禎元年,數百年來一直是老字號,清朝範祖述所著《杭俗遺風》中,張小泉與杭扇、杭線、杭粉、杭煙一起,並稱「五杭」,如今每年還能賣出四千多萬把。
  • 剪刀王張小泉的前世今生
    張小泉、雙立人、三叉哪個更適合中國家庭?很多人買刀具時都有這樣的疑問。成名於1628年,刀剪行業中唯一的中國馳名商標,2002年通過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產品包括100多個品種,400多個規格。
  • 它400年磨一刀,乾隆收藏,老外瘋搶!
    結果隔壁媽媽給我安利了這把——張小泉菜刀,據說它是400年中華老字號品牌,還被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聯合推薦,切、剁、斬、拍樣樣精通,周圍的媽媽幾乎人手一把。不服輸的張小泉,400年專注刀剪乾隆御用,老外瘋搶的中式菜刀在中國刀剪行業中,一直流傳著這麼句老話:南有張小泉,北有王麻子,幾百年來都是兩大泰鬥般的存在。
  • 杭州第一剪刀,張小泉,他有血淚斑斑的智慧財產權史
    1628年,張小泉家鄉動蕩,他就帶著兒子張近高來杭州杭漂。借一步說話,好像從南宋開始,安徽徽州附近的人特別痴戀杭州,紛紛開船沿新安江或者翻越杭徽古道來杭州,杭州是徽南人民的北上廣。現在杭州包括周邊縣市許多汪姓人家,查祖籍,也許就在錢塘江源頭安徽南部。晚清的胡雪巖也是。
  • 400年「中華名刀」張小泉,不足百元!
    400年「中華名刀」一出手,切菜剁肉如切豆腐無論你是一個美食愛好者,或是一個全職家庭主婦,或是一個專業主廚,一把好的廚房刀具,絕對是做美食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的工具。喜歡美食的觀眾,一定看過《十二道鋒味》,謝霆鋒在節目中,切工了得,離不開一套好的廚房刀具。可見一餐美味佳餚,切起來鋒利流暢的刀具,對廚師是有多麼重要。
  • 張小泉不是
    張小泉創建於1663年,當年用龍泉之鋼鑄造,六十六道工序,曾被列為貢品,1915年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得過銀獎,還是唯一被評為國家馳名商標的刀剪類商品,是名副其實的中國百年品牌;雙立人創建於1731年,它所在的索林根小城地處德國西部,是歐洲不鏽鋼技術的發源地,也是1915年,雙立人在舊金山世界博覽會上獨攬四項大獎,是如假包換的德國百年品牌;如今的張小泉亦步亦趨地走在先人開拓的路上
  • 打銀技藝傳承難 工費低廉無人學藝
    【解說】近日,記者來到柘皋老街,離街口二三十米處就是洪金泉的銀鋪,「洪同慶」老字號的招牌格外醒目。洪金泉正在用鐵錘在鐵砧上捶打銀條,聲音清脆又帶著強烈的節奏感。   【解說】據洪金泉介紹,柘皋在清朝時水運發達,商貿繁榮,號稱「天下第一鋪」的李鴻章當鋪就坐落於此,他的祖輩從當時就以手工打銀為生,並將打銀技藝和模具代代傳承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