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張火星大氣電流分布全景圖繪成

2020-12-16 中國日報網

火星周圍的電流系統形成了圍繞火星的「感應磁層」。 圖片來源:NASA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消息,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火星大氣與揮發物演化任務(MAVEN)太空飛行器進入火星軌道五年後,獲得的數據終於讓科學家創建了歷史上第一張火星大氣電流全景地圖。這一成果推進了人們對紅色星球的理解,開啟了火星大氣研究的新時代。相關論文發表在《自然·天文學》雜誌上。

在地球上,人們在南北極可以看到絢麗的極光,這是由於地球內部熔融的鐵鎳核心轉動產生的磁場。紅色星球同樣也具有磁場,但其與地球磁場的形成機制大為不同——火星本身並不產生磁場,而是太陽風在火星電離層產生的電流導致磁場堆積、增強,並形成火星上所謂的「感應磁層」。

太陽風主要由帶電的電子和質子組成,並持續從太陽吹來,它圍繞著太陽系中的物體流動並與之相互作用。當太陽風的帶電粒子撞擊火星附近的「感應磁層」時,太陽風中攜帶不同電性的離子就會被分開,從而形成電流,環繞在火星周圍。與此同時,太陽X射線和紫外線不斷電離火星上的一些高層大氣,將其轉變為可以導電的電子和帶電離子的組合。

這項最新結論來自NASA於2013年發射的MAVEN太空飛行器,MAVEN和NASA之前的任務也曾看到過這些電流層的局部跡象,但這是第一次憑藉產生的數據繪製出一幅全景圖,其包括了電流從太陽風中產生,到在上層大氣流動的過程。

研究人員表示,想要直接在太空中探測到這些電流非常困難,而利用MAVEN的靈敏磁強計,科學家探測並繪製了火星周圍被電流扭曲的太陽風中磁場的三維結構圖,並根據磁場結構的畸變計算出電流分布。

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的實驗物理學家羅賓·拉姆斯塔德指出,電流將太陽風的能量通過磁場和電場傳遞給火星大氣中的帶電粒子,加速火星大氣逸散到太空,太陽風導致的大氣逸散已經持續了數十億年,正是這種損失將火星從一個可以支持生命的世界,變成了如今這樣一個不適宜居住的「荒漠」。現在,科學家團隊正致力於確定太陽風中可獲得的精確能量,以進一步了解大氣逸出的動力。(記者張夢然)

來源:科技日報

相關焦點

  • NASA公布紀念性火星全景圖 高達180億像素
    來源標題:NASA公布紀念性火星全景圖 高達180億像素美國宇航局3月4日公布了一幅紀念性的火星全景圖,由好奇號探測器在2019年拍攝的超過千張圖片製成,高達180億像素,這也是美國宇航局製作的火星景觀最高解析度的全景圖,展示了人類從未見過的火星景象。
  • 好奇號火星探測器拍攝了迄今為止解析度最高的全景圖
    我們真的要移民火星嗎?火星到底是什麼樣的?讓好奇號帶我們看看全景圖吧。來源 | NASA譯 | 金小麥美國宇航局的好奇號探測器拍攝到了迄今為止火星表面最高解析度的全景圖。該合成圖由2019年感恩節期間拍攝的1000多張圖片組成,在隨後的幾個月裡進行了精心組合成了包含18億像素的火星景觀。
  • NASA公布18億像素高清全景圖 移民火星成熱議
    本文信息來自:騰訊新聞、中新網騰訊新聞援引Fstoppers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官網公開了有史以來最為清晰的火星地貌全景照,這幅全景照是NASA火星計劃的成果之一,由火星車「好奇號」於去年感恩節花費近十天拍攝而成。
  • 18億像素火星全景照片「出爐」,網友:像極了荒蕪的地球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好奇」號日前拍攝到了火星地表迄今最清晰全景圖,將火星荒涼表面清晰地展示於世人眼前!據NASA網站近日報導,這張圖像由「好奇」號在2019年感恩節假期期間拍攝的1000多張圖像合成,高達18億像素。
  • 美國發布火星高清全景圖片,18億像素,竟然長這樣!
    從古至今人們就一直對於宇宙奧秘倍感興趣,在科技進步後也曾多次發射探測器上到太空中進行觀測,而「好奇號」便是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發射到火星上的探測車,近日NASA發布了一張高達18億像素的高清地貌全景照,在網絡上引起極大的討論。
  • 60張圖帶你領略乘風破浪的火星探測史
    △爾在1840年發布的首張火星全球地圖;(右)直徑約500米的艾利-0撞擊坑,位於直徑40千米的艾利撞擊坑內部。△到了20世紀初的火星地圖中,火星地圖已經成了這樣。注意,早期的火星地圖和如今的火星地圖多為南北鏡像反轉的,這張也需要南北翻轉一下才能得到和上圖一致的位置。
  • 這十三張照片堪稱太空攝影的裡程碑
    這是地球的首張全景圖,被大家熟知為「藍色大理石」,攝於1972年12月7日,拍攝時阿波羅17號機組人員正離開地球軌道前往月亮。當時太陽在他們的身後,因此光照條件極佳。
  • 星系中只有一個真實的360度全景圖,且沒有一個是真的
    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對太陽系的了解已經非常深,人們不再認為太陽是宇宙的中心,太陽只不過是銀河系一顆普通的恆星而已,在太陽系有八顆行星,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海王星、天王星,這八顆行星攜帶著它們的數量眾多的衛星圍繞太陽進行公轉,同時在太陽系中還存在兩大小行星帶,分別是火星與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
  • 18億像素火星全景照片引熱議 移民火星未來能否實現?
    中新網客戶端3月14日電(記者 上官雲)日前,「18億像素火星全景照片」登上熱搜。上述照片顯示的地形地貌也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甚至有人開始討論「移民」火星的相關話題。  天文學博士、科普作家高爽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則表示,火星是一顆類地行星,也一直是人類進行太空探索的重要目標。
  • 《未擇之路》首曝分鏡圖 千餘張手稿繪盡戈壁萬象
    《未擇之路》首曝分鏡圖 千餘張手稿繪盡戈壁萬象 共10張 1905電影網訊 由唐高鵬執導,馬伊琍、朱耕佑主演的電影《未擇之路》今日曝光了一組分鏡手稿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想提前了解火星快來百度地圖看3D火星模型
    兩千多年後,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7月23日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2020年正值中國開啟太空時代50年,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探測工程中心"探火項目"正式啟動,百度地圖與百度APP和航天局進行官方合作,為"火星迷"、"太空迷"們帶來了一場神奇的探索之旅,首個落地產品便是3D火星模型。
  • ...本月多國將一齊發射火星探測器,中國、阿聯迎來火星任務首秀
    本月多國將一齊發射火星探測器,中國、阿聯迎來火星任務首秀  olivia chan • 2020-07-14 16:45:02 來源:前瞻網
  • 行駛了23公裡,鑽了26個孔:好奇號火星車8歲了!
    在好奇號地麵團隊的精心設計下,遠在5000萬公裡之外的好奇號居然拿起相機給自己拍了一張自拍照,這張全身照片發布後曾經震撼了世人。照片拍攝於2018年6月15日,展現了火星上塵土飛揚的惡劣環境。由於山脈太高,好奇號不會冒險爬上山頂,不過,在科學家的指揮下,好奇號目前正在山腳下進行各種科學考察,未來,好奇號可能會爬到夏普山的一個適當的高度來拍攝一張360度的全景圖。
  • 在沉默的前4天,機遇號火星車傳回一張畫面異常清晰全景圖
    作為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火星一直以來都是我們研究的重中之重。火星有著和地球相類似的軌道,所以很多科學家都相信火星上存在著生命,或者說火星曾經存在過生命,雖然目前我們人類沒有能夠發現。基於火星的惡劣環境,目前人類只能夠用機器人代替人上去火星。而在這些火星探測器中,最為有名的莫過於美國的機遇號火星車了。截至目前,機遇號火星車已經在火星上飛行了近14年,完成了90個任務。
  • 在火星發現大腿骨和摩爾斯電碼?盤點NASA的火星趣圖與科學解釋
    本來,這張圖只是「好奇號」在2015年7月從火星上傳回的上百張同期圖片中的一張,但在對其圖像增強處理後,Facebook上的廣泛傳播使它成了最為著名的火星圖片之一:在火星巖石的縫隙中
  • 看過火星的日出日落嗎?洞察號專門為地球獻上了這張異世界圖!
    藉此五一之際,火星居民洞察號特地為我們獻上了來自火星的日出日落圖,真的別有一番風味!在NASA的透視照片中,美國宇航局的洞察號著陸器使用其機械臂末端的儀器部署照相機(IDC)來拍攝火星上的日落,你可以看到火星的日出還有日落!美國宇航局「洞察號」著陸器捕捉到的最新圖像顯示,火星地平線附近懸掛著一顆微弱的小太陽。
  • 阿聯將發射首個火星探測器,有哪些看點?(圖)
    作為阿拉伯國家的首個火星任務,此次火星探索之旅有哪些看點? 資料圖:阿聯杜拜,穆罕默德·本·拉希德航天中心的工作人員。 為什麼發射火星探測器?報導稱,阿聯在宇航科技和太空飛行器的設計製造方面經驗有限,國家太空總署成立僅僅6年。
  • 華晨宇第四張專輯已定檔,一共收錄了8首歌,售價和封面還成亮點
    其實華晨宇的唱功,已經是不用證明的,他確實是華語樂壇90后里領先人物,會唱會寫的才子,在如今的華語樂壇不可多得,杉杉也看好華晨宇今後的發展,現在的他已經把自己的事業,發展到了頂端,還在努力往前走,粉絲也在支持著他,所以接下來給大家來說,華晨宇第四張專輯已定檔,一共收錄了8首歌,售價和封面還成亮點。
  • VR全景圖製作軟體推薦,這些你都會用到!
    對於VR全景圖的製作,目前更多的人是使用單眼相機+魚眼鏡頭,這種方法拍攝製作VR全景圖的硬體成本相對較低,因此受到更多全景圖拍攝製作從業者的喜愛,但是有一個缺點就是拍攝以後後期處理圖片較為麻煩.今天小九就為大家帶來了一些市面上常見的全景圖製作處理軟體,供大家參考使用.
  • Switch耗時遊戲榜公開,NASA發18億像素火星圖|直男Daily
    ​NASA發布迄今為止最高解析度火星表面全景圖近日,NASA公布出迄今為止「好奇號」探測器拍攝的火星表面最高解析度全景圖,解析度接近18億像素。該圖像是由去年11月24日至12月1日好奇號流動站拍攝的1000多張圖像組合而成。圖像裡也可以觀看到火星遠處的一些細節,包含火山口的邊緣,Slangpos地坑(證明此處遭受過巨大的物體撞擊),低洼地帶的地表特徵以及「好奇號」開過之處留下的車轍,為保證圖像合成的時間光線一致拍攝均在火星每天的中午到下午2點進行,耗時4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