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匈牙利國際交流與關係國務秘書佐爾坦·科瓦奇接受BBC採訪。
採訪中,記者意欲將疫情與政治掛鈎,提到匈牙利在疫情期間加強了與中國的聯繫,並認為匈牙利之所以待在歐盟是因為有利可圖。
拒絕上套的科瓦奇直接反問:「除了中國,還有誰為匈牙利提供醫療物資?歐盟沒有,英國沒有,西歐也沒有。」
4月22日,匈牙利國際交流與關係國務秘書佐爾坦·科瓦奇接受BBC採訪。記者意欲將疫情與政治掛鈎,提到匈牙利在疫情期間加強了與中國的聯繫,並認為匈牙利之所以待在歐盟是因為有利可圖。拒絕上套的科瓦奇直接反問:「除了中國,還有誰為匈牙利提供醫療物資?歐盟沒有,英國沒有,西歐也沒有。」
當地時間4月23日,匈牙利官方新冠疫情信息網站通報稱,境內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16例,累計確診2284例;新增死亡病例14例,累計死亡239例;新增治癒病例95例,累計治癒390例。醫院共收治850名感染者,其中61人病情較重需要使用呼吸機。
上個月,匈牙利外交與對外經濟部部長彼得·西亞爾託在其個人社交媒體帳號上傳了他與中國駐匈牙利大使段潔龍會面的視頻。在會見中,西亞爾託表示,此次疫情讓匈牙利認識到誰才是匈牙利人民真正的朋友。近幾天來,匈牙利已經收到了從中國運來的數十噸用於防控冠狀病毒的物資,接下來還有數百噸防疫物資將會從中國運到匈牙利。西亞爾託對中國幫助匈牙利共抗疫情表示感謝。
當地時間3月24日,滿載匈牙利政府從中國採購防疫物資的包機抵達布達佩斯李斯特國際機場。據悉,這是匈牙利政府自中國採購的第一批防疫物資,約60噸,總值約500萬歐元,包括各種醫用口罩、防護服、額溫槍、試劑盒等防疫急需品。
另據媒體報導,中國銀行向匈牙利捐贈的8萬隻醫用口罩已於4月4日順利運抵布達佩斯。此外,中國銀行匈牙利分行與復旦大學共同捐贈給政府相關機構的1.5萬隻KN95口罩、4.1萬隻醫用口罩和300件防護服,也於4月9日運抵布達佩斯。
4月14日,為了支持匈牙利政府和人民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國中鐵匈牙利公司也代表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向匈牙利國家鐵路公司、匈牙利創新與技術部、匈牙利國資委、匈牙利合作企業及友好人士等捐贈了30萬隻醫用口罩。
延伸閱讀:
外交部:中國政府已經或正在向127個國家和4個國際組織提供物資援助
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10日說,截至目前,中國政府已經或正在向127個國家和4個國際組織提供物資援助,中國地方政府、企業和民間團體已向100多個國家和地區以及國際組織捐贈了醫療物資。
當日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問: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快速蔓延,全球醫療物資緊缺,很多國家向中國尋求幫助,請介紹一下中國都提供了怎樣的幫助?
趙立堅表示,中方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在繼續做好本國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向國際社會提供了支持和幫助。
據趙立堅介紹,截至目前,中國政府已經或正在向127個國家和4個國際組織提供包括醫用口罩、防護服、檢測試劑等在內的物資援助。中國還向世衛組織捐款2000萬美元,累計向11國派出13批醫療專家組,同150多個國家以及國際組織舉行了70多場專家視頻會。中國地方政府、企業和民間團體已向100多個國家和地區以及國際組織捐贈了醫療物資。
趙立堅說,有些國家通過外交渠道向中方提出了商業採購協助的請求,中方向相關國家推薦了出口商,中國商務部還公布了監管部門認證的醫療物資生產企業名錄,為合規物資的清關提供了便利。
他說,截至4月8日,已經有58個國家和地區以及4個國際組織與中國企業籤署了醫療物資商業採購合同,還有71個國家和10個國際組織正在與中國企業開展商業採購洽談。此外,還有其他的國外採購商與中國企業通過各種渠道開展合作。
趙立堅說,根據中國海關統計,從3月1日到4月4日,中國出口主要防疫物資102億元,主要包括口罩約38.6億隻,防護服3752萬件,紅外測溫儀241萬件,呼吸機1.6萬臺,新冠病毒檢測試劑284萬盒,護目鏡841萬副。
「中方將繼續同各國守望相助、同舟共濟,共同維護國際公共衛生安全。」他說。
歐盟委員會主席再向義大利公開致歉:歐洲現在已是團結的中心
當地時間16日,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再次向義大利表示「由衷的歉意」,並承認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歐盟沒有和義大利站在一起。
據歐洲新聞電視臺16日報導,馮德萊恩當天在歐洲議會的一次辯論中代表歐盟致歉,「當義大利在危機之初需要幫手的時候,很多國家沒有及時到現場。」馮德萊恩說道。
不過,馮德萊恩之後聲稱「歐洲現在已經成為世界上團結的中心」,並且指出歐盟各機構和成員國不僅正共同努力調配醫療資源,而且已在經濟援助上達成協議。
此前,馮德萊恩曾於4月2日發表公開信向義大利道歉,她表示對疫情初始階段歐盟各成員國各自為政感到遺憾,並承諾「歐洲將與義大利並肩」。
為應對疫情引發的經濟衰退危機,歐洲政界呼籲大規模投資,其中一項舉措便是達成歐盟2021-2027跨年度財政預算協議。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承諾稱,將在4月23日的歐盟峰會期間推動達成該預算協議。
除此之外,歐洲議會還堅持要求歐盟國家重新考慮已經更名為「恢復債券」的「新冠債券」,以幫助復興歐盟經濟。上周義大利總理孔特在接受BBC採訪時,聲稱假使歐盟沒有找到應對疫情的方法的話,那麼歐盟將面臨失敗風險。孔特強調,必須以債券來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這場「二戰後的最大考驗」。
BBC報導稱,上周歐盟各國財長已同意立即出臺5000億歐元的的經濟紓困方案,以協助受疫情重創的歐洲國家。孔特曾表示他不會同意該協議,除非該協議包括如何在成員國之間分擔債務,進而分攤應對危機的成本,不過此舉遭到了荷蘭和德國等歐盟北部成員國堅決反對。
據悉,紓困方案包括歐盟委員會針對各國短期工作計劃的項目、歐洲投資銀行提供2000億歐元擔保。此外,歐洲穩定機制也將提供高達2400億歐元資金,為歐盟各國提供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最終達成的方案比歐洲央行(ECB)此前提出的目標要小。歐洲央行之前曾表示,歐元區可能需要1.5萬億歐元(合人民幣11.55萬億)來應對危機。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