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俠:黑暗騎士》表達的「主題」,你知道嗎?

2021-01-09 小莫影視

我個人認為該片是史上最成功的漫畫改編電影之一,史上第一部票房破10億的超級英雄電影。諾蘭把這個類型片帶上了一個全新的高度。《黑暗騎士》改變了角色的塑造方式,超越了粉絲的期待和大眾的喜好。那麼這部片的成功之處在哪兒?背後的成功秘訣是什麼呢?

這部電影向粉絲呈現了史上最著名的英雄與反派的對決,同時也讓觀眾激動人心,前所未見,大賣的票房吸引來了大批慕名而來的普通觀眾。現在我給大家剖析一下我個人認為其成功的原因:是風格迥異嗎?是現實主義角色嗎?是演技卓群嗎?還是寫實的特技?是膠片比數字攝影更好嗎?還是其他什麼原因?不,都不是,沒有什麼是單獨拿出來就可以成功的,而是各個部分完美結合統一的。塑造這種關聯性的最好方式,往往是通過一個模糊的詞。

「主題」《黑暗騎士》是一個絕佳的範例。展示了導演的靈氣和電影文本的完美結合。「主題」把故事串起來,從他之前的作品來看諾蘭的作品生涯一直在審視的元素,真實、記憶、認知以及在這一部中最特別突出的「身份」這一主題。通過蝙蝠俠這一身份,諾蘭發現了在超級英雄世界中,以他為工具可以透過超現實傳奇般的超級英雄世界來凸顯這一主題,之前從未有人這麼做過。

為什麼選擇蝙蝠俠?超級英雄對於粉絲和普羅大眾來說,都是建立在「身份」的基礎上。帶上面具、穿上制服、更名改姓是這個類型的基本設定。帶或者不帶面具,意思其實是一樣的,都是因為秘密,從原本剝離,徹底改頭換面,「身份」是可流動且多變的。我們在母親和在老闆面前的表現就不同、我們跟孩子開的玩笑和朋友也不同、但我們從未有過一刻停止做我們自己。所以要理解什麼是「身份」? 我們要理清互相交換、結合、爭奪主導權的三個側面。

首先是我們眼中自己的形象、然後是別人眼中自己的形象、最後是我們希望成為別人眼中的形象。蝙蝠俠的秘密身份被拿來嚴格審視,以一個特別的方式,漫畫經常探討哪一個才是角色的本來的面目。蝙蝠俠是不是布魯斯韋恩使用的工具?還是布魯斯因在父母被害的那時已心死,被另一個重複仇人格代替最終變成蝙蝠俠,然後以布魯斯為面具來完成他的目的。集豐富的歷史中,我們發現暗騎士覺醒就是一個身份的發掘之旅。從我們是誰,我們想成為怎樣的人,到世界認為我們是什麼樣的人。

本片的每一場戲都聚集在「身份」上。用「身份」貫穿全片來串聯角色的旅程。英雄帶著面具、反派塗著戰妝,最後的威脅是字面意義上的「雙面」。諾蘭之前也涉及過「身份」的話題。從如何讓自己活得像人(《記憶碎片》)到雙重身份的概念(《致命魔術》),再到不斷改變的我們自認是誰和我們本質上是誰(《盜夢空間》)。但在《黑暗騎士》中,他找到了最好的也是最全方位的案例,用智慧的成人化的眼光來探索「身份」這一概念。

有了這些元素結合,「主題」讓這部電影鶴立雞群。試圖告訴我們他眼中的世界和人是什麼樣子。這不僅是強大的敘事技巧,這是我們要講故事的根本原因。不是為了讓我們分心,而是與我們交流,分享觀點,說出萬事萬物的意義。以及我們所看見的和我們所聽到的聲音。言之有物和言之無物的電影的區別就在於是否有一個「主題」,本片完美的闡釋了「身份」這一主題。

相關焦點

  • 新蝙蝠俠與《黑暗騎士》三部曲的共同點,你知道嗎?
    2021年的《蝙蝠俠》,DC和華納兄弟公司最新嘗試重啟《蝙蝠俠》系列,與《黑暗騎士》三部曲還多了個角色。DC和華納兄弟公司的嘗試重啟蝙蝠俠,與黑暗騎士三部曲中多個角色。隨著DCEU對蝙蝠俠的老版本仍然有著規劃,DC的最新版本的蝙蝠俠也不落下,由羅伯特·帕丁森擔任主角。然而,許多影迷懷疑導演馬特·裡夫斯的作品能否與克里斯多福·諾蘭的《黑暗騎士》三部曲中克裡斯蒂安·貝爾飾演的蝙蝠俠最為著名的版本抗衡。以下是蝙蝠俠與上述三部曲的共同點。
  • 《蝙蝠俠:黑暗騎士》|偉大卻沉重的英雄
    那絕對是諾蘭導演的《蝙蝠俠:黑暗騎士》。這部電影也是是現今IMDB最高分的超級英雄電影,也是IMDB評分第四9.2的高分作品。而在諾蘭天才的演繹下,《蝙蝠俠:黑暗騎士》在我看來就是一部精湛的藝術作品。充滿了古典悲劇的色彩,深色的色調給人一種濃烈的悲劇壓抑色彩,卻在有些畫面中,暗部和亮部卻又如此鮮明,壓抑的色調和無奈的劇情,卻在看完後,心中充滿了激昂和熱情。
  • 蝙蝠俠黑暗騎士三部曲或改變了一切
    而在這份令人眼花繚亂的片單上,要說最令人熱血沸騰的作品,那就是系列饕餮IMAX版「諾蘭導演 黑暗騎士三部曲」。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諾蘭的蝙蝠俠三部曲某種程度上改變了一切。追溯到十幾年前,從2005年的《蝙蝠俠:俠影之謎》開始,DC聘請諾蘭重啟蝙蝠俠系列,扶正DC的同時,更是為其塑造了一個票房和口碑雙雙出彩的王者系列。
  • 《蝙蝠俠:黑暗騎士》原來真正的黑暗騎士是小丑?
    在蝙蝠俠暗夜騎士這部電影中,如果說只是只是從主幹上來說內容,那麼這句話就是蝙蝠俠又一次拯救了自己所在的城市,他是當之無愧的黑暗騎士,可是如果從其中多個人物的角度去談談,那麼我們也就知道了,這個黑暗騎士指的是什麼了。
  • 揭秘電影《蝙蝠俠:黑暗騎士》幕後你不一定知道的故事
    《蝙蝠俠:黑暗騎士》這部電影,於2007年6月開拍,同年11月拍攝完成,影片由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影片製作成本是1.85億美元(約13.91億人民幣),影片在2008年7月開始上映,最終獲得全球票房10.04億美元(約69.44億人民幣),影片票房大獲成功,同時這部電影也是影史上第一部超過10億美元的超級英雄電影。
  • 出自諾蘭導演的電影作品,你只知道《蝙蝠俠黑暗騎士三部曲》?
    除了我們熟知的超級英雄題材電影《蝙蝠俠黑暗騎士三部曲》外,這些經典佳作也是來自這位鬼才導演手中,以下電影作品按時間順序排列。《記憶碎片》:這部2000年於法國上映的懸疑片,主要講述的是萊昂納多·謝爾比與妻子遭遇歹徒的襲擊後,雖然活了下來,卻患上了「短期記憶喪失症」,在僅有的一點破碎的記憶支撐下,萊昂納多必須找到更多線索將殺妻兇手繩之於法。
  • 小丑果真贏了嗎?評《蝙蝠俠·黑暗騎士》
    《蝙蝠俠·黑暗騎士》是DC公司比前作更為黑暗與成熟的作品,以現實主義警匪片的手法包裝了一個極度寫實的超級英雄故事,成功地挖掘出角色的深層性格和故事蘊含的人性哲理,將漫畫電影提升到一個嶄新的層次。哥譚市一次性逮捕和判刑了549名犯罪分子,似乎是這個城市的正義得到伸張,似乎明天會更好,恰恰相反的是,這正是小丑計劃的一部分。
  • 淺談《蝙蝠俠黑暗騎士》中的蝙蝠俠
    作為DC的頭牌,蝙蝠俠可謂是經歷了很多,前期定位搞笑,恐怖直至諾蘭執導《蝙蝠俠》三部曲奠定了蝙蝠俠在影片中基調。用影片裡的原話講蝙蝠俠應該是:一位沉靜的守護者,一位警覺的保護者,一名黑暗騎士!程序正義和結果正義哪一個更重要?
  • 《蝙蝠俠:黑暗騎士》光明騎士與黑暗騎士
    《蝙蝠俠:黑暗騎士》是諾蘭執導的蝙蝠俠系列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在這部影片當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不是布魯斯韋恩的蝙蝠俠,也不是瘋狂的小丑,而是在他們中間的雙面人哈維。
  • 《蝙蝠俠:黑暗騎士》蝙蝠俠為什麼不殺小丑?
    《蝙蝠俠:黑暗騎士》這部電影我早有耳聞,但一直沒有看。懷著很高的期待看的,但還是被驚豔了,我沒想到超級英雄電影能拍到這種程度。說說自己對電影的一些感受。01說說電影的名字《蝙蝠俠:黑暗騎士》有意思的一點在於,電影中哈維·鄧特(雙面人)被稱為「光明騎士」,但是最後卻黑化了。
  • 《蝙蝠俠:黑暗騎士》和《守望者》,誰才是超英電影的No.1?
    前段時間,寫了篇關於《蝙蝠俠:黑暗騎士》的影評(超英電影這麼多,為什麼12年前的《黑暗騎士》依舊是超英天花板 )。在稿子裡,我表達了《蝙蝠俠:黑暗騎士》是超英電影的天花板這個觀點。很多朋友看了之後,覺得不對。超級英雄電影的天花板,不應該是《蝙蝠俠:黑暗騎士》。
  • 《蝙蝠俠》裡的黑暗騎士是否對小丑動了殺意?
    沒錯,希斯萊傑在電影裡一直在傷害克裡斯汀貝爾(Christian Bale),但是,小丑不但沒有殺了蝙蝠俠,儘管有很多下手機會,但是小丑甚至禁止別人直接殺害蝙蝠俠,真是充滿濃濃的愛情。不過,在《黑暗騎士》將近20 年前,小丑與蝙蝠俠的關係,卻沒有那麼好。
  • 《蝙蝠俠》裡的黑暗騎士是否對小丑動了殺意?
    這樣說來,《蝙蝠俠》結局裡的小丑之死,會不會是蝙蝠俠刻意造成的結果?《蝙蝠俠》小丑。《黑暗騎士》裡,希斯萊傑(Heath Ledger) 飾演的小丑對著蝙蝠俠這樣說過:「我們註定這樣(互相傷害)到永久。」
  • 《蝙蝠俠:黑暗騎士》大家只記住了小丑的臉
    《蝙蝠俠:黑暗騎士》由DC漫畫公司的經典超級英雄漫畫《蝙蝠俠》改編而來,由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克裡斯蒂安·貝爾主演,於2008年全球公映。影片是蝙蝠俠黑暗騎士三部曲的第二部作品。黑暗騎士由希斯·萊傑所飾演的「小丑」是這部影片最大的亮點,你也許記不清主角蝙蝠俠在此片中都做了些什麼,但是小丑的那張臉,以及他豐富的面部表情和動作表達讓人記憶猶新。
  • 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 蝙蝠俠雕像擺件
    今天介紹的以一款黑暗騎士極匠系列蝙蝠俠雕像擺件,來自「野獸王國」品牌。這個品牌從代理多家國際收藏玩具品牌起家,再到積極拓展歐美知名動漫與電影的官方授權,這個集生產、分銷、展覽、線下商店為一體。近期該品牌推出全球收藏家喜愛的「Master craft 極匠系列」珍藏雕像系列最新作品「黑暗騎士崛起 極匠系列 黑暗騎士紀念雕像」!
  • 為什麼評價說蝙蝠俠前傳2:黑暗騎士是最好看的蝙蝠俠電影?
    《蝙蝠俠之黑暗騎士》這種種的深度,又完全是由反派「小丑」這個前所未有的反派所帶來的。(1):蝙蝠俠成為超級英雄打擊罪犯的合法性這在電影開場第一段後馬上提了出來,大家都知道第一段是小丑出場,他戲弄般的玩死了一堆隊友,搶走了大量的黑幫錢財。第一段是戈登和手下談蝙蝠俠會不會出現,緊接著上部的反派稻草人和人交易,一群蝙蝠俠先出現,再到真的蝙蝠俠出現打擊了犯罪。
  • 《蝙蝠俠:黑暗騎士的崛起》向死而生的黑暗騎士永遠的蝙蝠俠
    在《蝙蝠俠:黑暗騎士的崛起》中,布魯斯韋恩,徹底破產,成為了普通人,具體的原因已經在上一章節說過了,成為普通人後的布魯斯韋恩,找到了貓女,他承諾可以給貓女想要的東西,希望貓女可以帶他的朋友,也就是蝙蝠俠前往貝恩的基地。
  • 神作難再續,雋永的必然與無奈《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
    作為該系列的終結篇,《黑暗騎士崛起》給作為影迷的我們提供了一份滿意的答卷。影片結尾的情節、攝影、配樂、剪輯無不為觀眾製造那一「盪氣迴腸」的印象。作為一個系列的終結,它肯定是合格甚至是優秀的,我們甚至可以假設,結尾處蝙蝠俠真的死去,那帶來的情緒,又該是怎樣一番光景。
  • 5句話,讓你看懂神片《蝙蝠俠:黑暗騎士》
    而在讚嘆《小丑》的同時,我不禁回想起了2008年的那部《蝙蝠俠:黑暗騎士》這部由知名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作品是他的《蝙蝠俠》三部曲中的第二部。《蝙蝠俠:黑暗騎士》整部電影場面流暢震撼,情節節奏控制出色與,對白精闢到位,每個角色特徵鮮明。好看到一秒都不曾浪費。《蝙蝠俠:黑暗騎士》不但拍出古典悲劇的感覺,還探討了恐怖主義、權力越界等美國當代的熱點話題。
  • iPhone遊戲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預告片
    iPhone遊戲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預告片 2012-07-16 09:49 | 作者:SORA | 來源:265G QQ群號:624022706 | 我要分享: